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黨執政交流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加強和鞏固黨的執政基礎,關鍵在基層,重點在農村。找準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著力點和突破點,有利于提高黨在基層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近年來,隨著農村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化,農村工作中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基層組織建設碰到了一些新問題:一是部分村的村黨支部委員會與村民委員會關系不夠協調;二是一些村黨組織的影響力有所弱化;三是大部分村級組織運轉比較困難;四是基層組織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能力不強。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必須繼續解放思想,開拓工作新思路,具體來說,要重點抓好“四個工程”:
第一,把提高基層黨員干部本領作為素質工程來抓。首先,加強對基層干部的培訓。著重加強黨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黨性修養的學習,加強國家各項政策與法律法規的學習,提高基層干部的政策水平和法治觀念,增強處理和解決農村突出矛盾和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當前,特別是要繼續解放思想,堅持科學發展,敢于破除阻礙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種種觀念和機制,改革不合時宜的做法,推動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其次,有計劃地實施干部交流和實踐鍛煉。堅持選派年輕干部到上級部門和發達地區掛職鍛煉,同時積極鼓勵外出務工經商的黨員回鄉創業,創辦“雙帶”示范基地。通過交流,借鑒經驗,加快農村產業化進程。再次,著力提高基層干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建立健全干部任期目標責任制、工作崗位激勵機制和工作失誤追究制,調動基層干部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促使更多基層干部想做事、能做事、會做事和做成事,真正幫助農民群眾解決新農村建設中遇到的各種急需解決的問題。通過實施素質工程,使基層黨員干部理論和政策水平明顯提高,隊伍結構明顯改善,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明顯增強,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明顯改進,為促進新農村建設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目標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第二,把建好建強村級黨組織作為基礎工程來抓。要牢固抓住發展農村經濟這個“第一要務”和農民群眾致富奔小康這個關鍵環節,變領導為引導、變強迫為示范、變要求為服務;建立順暢有效的鎮、村級管理機制、決策機制和議事執行機制,善于運用民主和法律手段來處理各種矛盾和問題。通過有效的組織和引導,使農村經濟蓬勃發展、農民享受到改革開放帶來的更多實惠。建立村黨支部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兩委”聯席會議制度,廣泛聽取村民代表和群眾意見,實行民主決策,解決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兩駕馬車”所帶來的不協調問題,形成帶領群眾建設新農村的強大合力。
第三,把解決問題、注重實效作為民心工程來抓。一要解決“不愿當村干部”的問題。加大農村金融支持力度,發揮市、縣新農村建設指導員作用,爭取2~3年內每個行政村都有1~2個經濟項目,發展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讓村委有錢辦事;進一步提高村干部待遇,通過多種途徑為村干部解決社會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問題,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健全村干部激勵機制,獎勵成績顯著的村干部,及時調整不適應工作的村干部。二要解決“能辦事”的問題。要選好班子,尤其要選好“班長”。把那些政治可靠、群眾公認、素質較高、組織能力較強的中青年黨員充實到基層黨組織中。三要解決“怎樣辦”的問題。堅持黨組織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健全和加強在黨支部領導下的村民自治,進一步鞏固和加強執政黨的基礎地位;找準發展思路,解決農民增收緩慢問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發展農村經濟,帶領群眾致富;關心群眾疾苦,減輕農民負擔,重點解決農村“行路難、增收難、就醫難”等問題;不斷加強農村干部隊伍建設,提高村干部駕馭新農村建設的本領。
第四,把加強作風和長效機制建設作為惠民工程來抓。黨的作風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體現,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作風,直接關系到黨的形象和戰斗力。因此,要堅持不懈地進行黨的理想、信念教育,切實改進農村基層黨員干部作風。首先,把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作風與總結新鮮經驗結合起來,努力解決作風建設方面的突出問題,實現基層黨員干部作風的根本轉變。其次,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把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統一起來,立足健全農村黨建工作的長效機制,擴大黨在農村基層的影響面。要創造良好環境,加強農村基層文化建設,豐富農村基層群眾的文化生活,讓廣大農民跟上時代、共享文明,從根本上保持農村的穩定和發展。要創新組織模式,擴大工作覆蓋面,走出一條“支部建設進村組”的黨建新路子,在各個自然村中開展“建立黨小組、組織在眼前、黨員在身邊、服務更溫暖”的活動,拓展農村黨建工作新領域。
總之,實現社會和諧,創造美好新生活,始終是我們黨不懈追求的社會理想。我們要構建的富裕文明和諧新農村,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只有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構建富裕文明和諧新農村才有堅強的組織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