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交流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是中國這樣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擺脫貧困、加快實現現代化、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條寶貴經驗。牢牢記取和堅持運用這一寶貴經驗,對于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開放,在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是馬克思主義在當展的題中應有之義。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的東西是它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提供的是觀察問題和處理問題的立場、觀點、方法,而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馬克思主義要不斷發展,就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堅持與時俱進,實現其基本原理同各國現實國情和時展要求的有機結合。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黨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既沒丟“老祖宗”,又發展“老祖宗”;既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根據當代中國實踐和時展的要求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具體化、民族化,使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得到檢驗和發展,使馬克思主義更好地發揮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作用,使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煥發出勃勃生機。實踐充分證明,只有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之路,才能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是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總結國際國內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特別是我國“”的教訓基礎上,以開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氣和開拓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的巨大理論勇氣,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創造性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科學命題和歷史任務,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即鄧小平理論。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密切結合改革開放和國際局勢的新變化,集中全黨智慧,弘揚與時俱進精神,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黨的十六大以來,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繼承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進一步明確了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而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的發展方位,深刻回答了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問題,賦予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理論以新的時代內涵和實踐要求,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黨的十七大報告把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概括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并明確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是一個科學的總結和概括。
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回答了像中國這樣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在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以后怎樣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并在實踐上獲得了成功,這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大貢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共產黨宣言》發表以來****年的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只有與本國國情相結合、與時展同進步、與人民群眾共命運,才能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創造力、感召力。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一項重要使命,就是在改革開放新的偉大實踐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準確分析和把握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呈現的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研究和解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面臨的緊迫問題,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著力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善于總結和概括實踐中的新鮮經驗,大力推進改革開放中的理論創新,不斷賦予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鮮明的實踐特色、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