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科學發展觀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準確把握世界發展趨勢、認真總結我國發展經驗的基礎上,著眼于回答我國改革發展關鍵階段面臨的時代課題,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這一重大戰略思想。黨的十七大全面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并將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這標志著我們黨對于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過程中,我們應當從理論和實踐、歷史和現實的結合上進一步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和把握。
科學發展觀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征的科學理論
科學發展觀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智慧和心血,是我們黨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斗的思想基礎,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征。
科學發展觀是在準確判斷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理論。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來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是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深化的??茖W發展觀順應了當今世界的發展潮流,是對人類社會發展經驗的深刻總結和高度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奇跡,但由于過分重視追求經濟增長、忽視環境保護和能源資源節約,一些國家出現了經濟結構失衡、生態環境惡化、社會發展滯后等一系列問題。實踐表明,發展絕不僅僅是經濟的增長,而應該是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全面發展、協調發展,應該是人與自然相和諧的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觀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經驗的深刻總結和高度概括。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呈現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遇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問題。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世情、國情、黨情發展變化的基礎上,著眼于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全局,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要求,不斷總結實踐經驗,不斷拓展理論視野,不斷作出理論概括,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這一具有重大而深遠指導意義的科學理論。
科學發展觀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理論。“一脈相承”的“脈”,從理論主題上看,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這是億萬人民群眾為之奮斗的事業,是關系到中華民族前途和命運的偉大事業;從理論品格上看,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一切從實際出發,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同時,根據變化了的實際情況,永不停歇地進行理論創新;從理論基點上看,就是立足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想問題、辦事情都從這一基點出發;從價值取向上看,就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與時俱進”的“進”,主要體現在隨著時展和社會進步,在不懈探索實踐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彰顯出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和創造力。
科學發展觀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茖W發展觀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各個階段形成的理論成果一樣,也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科學理論。之所以說這一理論是開放的,是指它在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吸納了當代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比如,吸收借鑒了一些國家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關于增長不等于發展、經濟發展不等于社會進步、實現從以物為中心的發展到以人為中心的發展的轉變、社會與自然必須協調等諸多認識成果,以及許多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發展的經驗教訓。之所以說這一理論是發展的,是指它沒有凝固自己,沒有給理論創新打上“休止符”,而是隨著實踐的發展不斷發展和完善。
科學發展觀是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
科學發展觀集中體現了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集中體現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意志,是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強大思想武器。
科學發展觀為我們觀察、分析、解決現階段中國發展問題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當前,我國改革發展正處在關鍵階段,經濟社會發展呈現一系列階段性特征,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都前所未有。在這樣一個階段,如果舉措得當,就能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平穩進步;如果應對失誤,就有可能導致經濟徘徊不前和社會長期動蕩。推動發展,不僅有模式、途徑等問題,更有世界觀、方法論問題。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它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深刻揭示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進一步深化了對經濟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認識;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經濟發展作為一切發展的前提,充分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關于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基礎的基本觀點;人民群眾是發展的主體力量,必須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充分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的主體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觀點;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既要按照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又要遵循自然規律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充分體現了唯物辯證法關于事物之間普遍聯系、辯證統一的基本原理??傊茖W發展觀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為我們正確認識和處理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協調好各種利益關系提供了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重要思路和現實途徑。我們只有深刻把握并自覺運用科學發展觀所蘊含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當今改革發展的實踐,才能更好地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科學發展觀為我們在新世紀新階段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明了前進方向。有什么樣的發展觀,就會有什么樣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就會對發展的實踐產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響。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主要包括: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加強文化建設,明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等等。這些新要求,突出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以及生態等各個方面。落實這些要求,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正確處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與全面發展、加快發展與協調發展、當前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城市發展與農村發展以及地區與地區之間發展的關系,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
科學發展觀為我們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提供了科學指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茖W發展觀豐富了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為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內在地要求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執政水平,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的素質能力。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對黨的建設提出的新要求,進一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牢牢把握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不斷提高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進一步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繼續解放思想,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進一步加強黨的組織建設,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建立健全科學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進一步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努力使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成為堅持科學發展、推動科學發展的帶頭人;進一步加強黨的制度建設,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有力的體制機制保證;進一步加強反腐倡廉建設,以良好的形象凝聚起科學發展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