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黨政機關交流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從思想作風、工作作風、能力素質、整體結構四個方面找差距。**某鎮政府機關各部門不到3年時間,開支生活費、香煙款、茶葉費等170萬元;廣安某鎮去年在當地遭遇嚴重伏旱時,不全力抗旱保苗,卻以考察為名組織干部到云南等地旅游;劍閣縣有的鄉鎮在上報年度目標任務完成情況時,搞假材料、假匯報,提供假現場……這些事實表明,現實生活中,仍有一些黨員干部違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背離了“三個代表”的要求。在能力素質方面,調查顯示,部分機關干部科學決策能力、專業化行政管理能力、學習創新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等均較欠缺。在上萬名被調查者中,81.1%的人不知道價格機制在市場機制中發揮核心作用,五成左右的人不知道“大氣臭氧層變薄”、“納米”、“克隆”等現代科技知識,超過30%的人不知道“E-Mail”為何物。
衡量“高素質”的硬件指標很多,但“整體結構”的高低無疑將成為競技場上至關重要的砝碼。整體結構涵蓋學歷、專業、年齡、職務、經歷五方面。截至2001年底,全省具有大專及其以上學歷的機關干部22萬多名,約占總數的60%,其中大學本科學歷6萬多名,約占17%;研究生比例不足0.7%。由此可見,我省機關干部隊伍總體學歷水平還不高,而越到基層,這一問題越顯突出。在市(州)機關干部中,高中及高中以下學歷的比例為24%,縣(市、區)為39.5%,鄉鎮則占到53.9%。從專業構成上看,對11370名機關干部抽樣顯示,政治文史類專業和其它專業畢業的干部比例高達45%,跨越式發展急需的經濟、管理、工程、法律等專業畢業的干部數量顯得不足。而且,干部的專業結構與單位工作性質、工作職能還未能很好銜接。有的省級經濟管理部門,與部門業務相關
專業畢業的干部比例不到20%。與年齡結構沒有形成適當梯次相類似,我省機關干部隊伍在職務結構上呈現“頭重腳輕”的狀況,具體表現為“官多兵少”現象突出。目前,每10名省級機關干部中僅有2.4個科辦員,每10名市(州)機關干部中僅有2個科辦員。在干部經歷上,經過多崗鍛煉的干部較少。
干部隊伍素質高低事關我省跨越式發展目標能否實現。什么樣的干部隊伍才稱得上高素質的干部隊伍?報告歸結為“政治堅定、作風優良、清正廉潔、奮發有為”;達到此目標的時間表是10年;開出的三張“處方”分別是:嚴把干部入口、出口、“樓梯口”(上崗程序)三個關口,加強培訓,建立健全機關干部管理的運行機制。今后高學歷和“凡進必考”將成為我省機關干部的準入門檻,而部分素質偏低或者年齡偏大的機關干部,將通過探索建立聘任制和任期制、完善辭職、辭退、退休制度等進行分流。具體到學歷上,到2007年,力爭省級和市州機關干部隊伍中大專及其以上學歷達到100%,其中大學本科達到45%,研究生達到10%;縣級機關干部隊伍中大專及其以上學歷達到90%,鄉鎮機關干部隊伍中大專及其以上學歷達到75%。
在干部培訓上,要結合建設學習型機關和建立機關干部終身教育制度的需要,根據干部類型、級別、分工和職責的不同提出相應的標準和要求,建立分層次、分類別、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訓格局。堅持以擴大民主為方向,完善競爭激勵機制和以實現長效性和實效性為目標健全勤政廉政保障機制則是機關干部管理運行機制的題中要義。要確定不同職位的工作內容、難易程度、責任大小以及任職所需要的知識能力、任職資格等,建立和完善適應我省省情的機關干部分類分等的職位標準體系,從而進一步健全干部激勵和競爭機制。其次,還要根據新形勢下公務員管理特點,健全專項紀律制度、行政告誡制度、監督制度等勤政廉潔保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