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干部浮躁百克制交流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心思決定心境,心態決定狀態。由“心”及“形”的自然互動反應,掩飾不住人的心理變化及行為表象。在每一個人的生命歷程中,不同的時期,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工作生活環境都會有不同的心思心境、心態狀態,只不過有些人表現得明顯,有些人掩飾得深沉。組工干部是組織部門的中堅力量,是黨的干部路線、組織路線的具體執行者,是各級黨委發揮核心領導作用的參謀助手,他們的心思在哪里,心態如何,決定著一級黨委機關的工作效率,關系著黨和人民的血肉聯系。由于處于社會吏治前沿,組工干部的一言一行都特別引人關注,在許多場合都會讓人刮目相看,在這種人人夸、眾人捧的事業成長和生活環境中,少數組工干部也養成了孤傲浮躁的性格,為人們所關注議論。
分析組工干部孤傲浮躁心態的原因,無外乎這么三種:
一是工作崗位的優越感超越了腳踏實地的進取心。組工干部處于管干部的核心部門,又是管干部的干部,工作崗位特殊而重要,在黨組織選人用人的每一個環節,都能看到組工干部忙碌的身影。基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評判,組工干部既給人以公道正派的組織威嚴,又給人以輝煌騰達、前途無量的羨慕印象,加之在待人接物、深入基層時往往代表著一級黨委部門的工作意志和形象,基層干部見之敬三分、畏三分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崗位的熟稔,少數組工干部遂產生了工作崗位優越感,心態開始飄飄然,在待人接物、與人交流的每個細小環節表現得有些傲物恃人、自命清高,漸離了組工干部應該恪守的謙虛謹慎、和善待人的做人風范要求,淺顯單純的孤傲性格取代了腳踏實地的進取心,疏離同志、疏遠群眾、自以為是的現象在一些組工干部身上漸漸表露,損害了組工干部隊伍的形象。
二是成長進步的落差感超越了奮斗創業的事業心。組工干部對本系統管轄范圍內的干部隊伍宏觀情況掌握多,各類干部成長進步的縱橫對比數據了解細,許多年輕有為的基層干部都在自己履行推薦、考察、評價、選舉等程序的過程中走上了重要或者關鍵領導崗位,而為基層干部“做嫁衣”多年、身處重要機關的自己,卻在年齡、職級等衡量個人成長進步快慢的重要指標方面漸漸失去優勢,甚至遠遠落伍。再之,家人厚望有加,親朋鼓勵再三,成長進步的緊迫感更加強烈,相形見絀,落差感演變成了自卑感,奮斗創業的事業心減退。
三是碌碌難為的盲然感超越了默默奉獻的敬業心。組織工作千頭萬緒,組織部門責重事繁,組工干部一年到頭都在忙碌,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年復一年,年年如此。許多組工干部坦言,“不怕忙不停手,就怕忙無進取”,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出了組工干部在“忙”與“盲”之間的困惑。加之大范圍內進步競爭機會太少,小范圍內論資排輩慣例超強,更加重了組工干部、尤其是年輕干部的盲然心態,放棄成長進步的高追求不甘于心,堅持則苦熬漫無著落,雄心壯志的進取心與默默奉獻的敬業心之間產生了難以調和的矛盾,碌碌難為的盲然感無時不在干擾著對工作、對事業、對生活的美好向往與平靜態度。
組工干部是落實組織工作、推進組織工作的主體。如何更好地適應新的社會環境調節組工干部心態,進一步激發組工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保持組工干部奮力爭先的干勁,是新時期各級黨委和組織部門面臨的新課題。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強調:“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干部都要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今年中組部決定利用三年時間在組織系統開展“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樹組工干部形象”活動”,切實把組織部門建設成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模范部門,把組工干部隊伍建設成為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的過硬隊伍。同時,中央領導同志最近還提出了選用干部的“六個導向和六個注重”。這些戰略舉措,針對了黨的整個干部隊伍建設的實際,也針對當前一些干部孤傲浮躁的心態。組工干部應該以此為契機,加強學習改造,強化黨性責任,提升工作境界,以平和的心態看待自己的成長進步,以平靜的心態看待他人的職級晉升,以進取的心態和實效的工作業績贏得領導的關注和組織的器重。組織部門也應以人為本地看待組工干部的成長進步要求,加強制度機制建設,鼓勵工作扎實的,肯定吃苦耐勞的,理解要求進步的,器重工作有為的,讓組織部門既成為錘煉干部的好場所,同時也是能出優秀干部、多出優秀干部的搖籃,讓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組工干部隊伍成為推動組織工作向前發展的魅力之魂。
責任義務要明確,幫組工干部反思擺位。組工干部是組織部門從各行各業精挑細選出來的佼佼者,不管所處機關部門的重要程度和崗位職級如何,身份首先是享受國家俸祿的黨員干部。《黨章》第三十三條規定:“黨的干部是黨的事業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這既是對黨員干部在黨的事業中的作用定位,也是對黨員干部履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角色定位。作為黨委重要職能部門的組工干部,應該把履行《黨章》規定的權利和義務作為立身做人鐵律,時刻不忘黨員干部的身份,做事出以公心,做人不失準則,工作不負黨和人民所給予的信任和“薪水”,盡職盡責,盡力有為。只有把位子擺正了,工作的出發點才能端正,工作的效率才能提高,工作績效才能轉化為成長進步的助推劑。
工作辛勞要肯定,讓組工干部感到寬心。由于受編制限制,絕大多數組織部門都是人頂人、崗頂崗,有的單位還缺編。所以,組工干部是很辛苦的,工作總是一天壓著一天、一月壓著一月、一年壓著一年干,而且工作標準要求高,容不得粗心大意,不然就會因小失誤帶來全局工作的大被動。因此,領導干部要設身處地理解和關心組工干部,工作上多鼓勵少責備,生活上多體貼常關懷,思想上多開導常溝通,幫助他們排解工作的壓力和心中的苦悶。要多組織一些集體活動,創造機會讓組工干部走出單調的辦公室,相互之間多接觸交流,營造一種相互無猜忌、工作齊上陣、困難互相幫、見面露喜氣的和諧工作氛圍。
要求上進要鼓勵,使組工干部倍受欣賞。組織部門的工作特性,積累培養了一批講政治、顧大局、懂政策、會工作,善協調的組工干部。組工干部積極要求上進,應該是好事,一個單位要求上進的人多了,這個單位才會充滿上升的士氣和集體攻堅克難的銳氣。在程序合法、職數允許的情況下,適時把綜合素質較高、工作能力較強、政治考驗成熟的組工干部選任到基層關鍵崗位或推薦到更高一級的機關繼續培養鍛煉,符合干部成長進步規律和標準要求。但在這里,也要避免兩種傾向,既要防止組工干部處于特殊部門“近水樓臺先得月”,高速前進、超常規提拔,也要防止組織部門為了“避嫌”不好意思提名使用本部門內的優秀組工干部。只有把握標準,控制節奏,就會既讓組工干部經受考驗和鍛煉,又讓組工干部充滿“苦盡有甘來”的希望,組工干部前赴后繼、發奮工作的進取心才會始終保持在巔峰狀態。
制度機制要改進,給組工干部一池春水。組織部門是黨委機關的重要職能部門,是落實黨的干部政策的前沿陣地。組織部門的重要職能地位,決定了組織部門備受人們關注,組織部門的特殊職能任務,決定了組織部門既是管干部的專業部門,同時也應是錘煉培養合格干部的大熔爐。要想組工干部隊伍始終充滿活力,還需要從制度機制上解決組工干部的流動問題。實際上,在很多地方和單位,組織部門的干部除非有極少數提升到外單位任職,交流出去的機會很少。與此相比較,而多數基層干部在從科級干部提升到副處級以上之前或之后,很少有到上級機關工作的經歷,他們雖然基層工作經驗豐富,而對更高一層的機關工作程序幾乎無知,如果能把優秀的基層干部調整到類似于組織部門這樣的機關跟班鍛煉一定時間,豐富一下機關經驗,對于培養基層的干部全局觀念,拓寬工作視野,益處是顯而易見的。有人把干部的成長進步路線設計為“基層—機關―基層,機關-基層-機關”這樣一個循環,也不無道理。筆者認為,這種循環,有利于機關克服形式主義,更有利于避免領導機關決策脫離實際的傾向。因為,機關有豐富基層經驗的干部多了,考慮問題從實際出發、從基層出發的思考和呼聲自然就會占主流,領導的決策信息來源就會更符合實際、更貼近基層。反之,沒有經過基層鍛煉成長起來的干部,為領導出的“謀”劃的“策”,建議措施切合基層實際的成份就會相對少些,在同一個機關工作時間越長,脫離基層實際的傾向就會越明顯。讓機關的優秀干部下基層鍛煉成長,讓基層的優秀干部上機關加鋼淬火,如此往復循環,包括組織部門在內的各級機關就會成為一池春水,包括組工干部在內機關干部隊伍就會流動起來,活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