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水利爭當先鋒模范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今天全系統共產黨員先進事跡報告會上,張順民、胡為平、孫建國、陳洪年等同志以他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向我們報告了他們的精彩人生。他們的事跡報告,使我們深受教育,他們的人生追求,為我們樹立了新時期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坐標:這就是水利系統的共產黨員,要在新時期*水利現代化建設中爭當先鋒模范。今天,我作為一名普通黨員,在聽了剛才的事跡報告會之后,就這個問題,談一點自己的學習體會,和大家一起討論。
一、*水利發展的偉大成就,充分體現了我們黨的執政能力和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確立了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代表社會發展方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性質。黨在領導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任務、建立新中國之后,立即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上來,并且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水利,是農業的命脈,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設施。解放后的中國,還是一個十分落后的農業國家,加強水利建設,必然成為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項主要任務。幾十年來,*水利發展的巨大成就,就是黨為人民執政、為人民謀利的歷史見證,就是*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歷史豐碑。
(一)治理水患災害,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高度關切
在舊中國,由于國民黨政府的腐敗無能和長期的戰爭破壞,水利基礎設施很差,水患災害肆虐。1949年6月,*全境解放。正當人民為翻身解放而歡欣鼓舞之時,7月上旬,沂沭泗地區突然爆發洪水,由于缺少有效的水利工程措施,加之沿海臺風過境,狂風暴雨加之海潮的夾擊,導致該地區360多萬災民外出逃荒。盡管當時新中國的籌建工作十分緊張,但黨中央得知災情后,主席、總理當即電示:我們黨“對在革命戰爭中作出重大貢獻的蘇北人民所遭受的水災苦難,負有拯救的嚴重責任”,要求“全力組織人民生產自救,以工代賑,興修水利,以消除歷史上的遺患”。在黨的領導下,*人民開展了規模浩大的抗洪救災、治理水患的斗爭。1950年夏天,淮河流域再次發生洪災,主席從7月20日至9月21日兩個月的時間內,先后四次作出批示,要求根治淮河。1950年10月14日,總理主持召開政務院會議,作出了《關于治理淮河的決定》。1951年5月,主席又發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偉大號召,我省人民積極響應黨中央、的偉大號召,百萬治水大軍奔赴治水前線,開展了聲勢浩大、意義深遠的治淮斗爭,先后建成了灌溉總渠、淮河入江水道、二河閘、三河閘、萬福閘等一大批治淮骨干工程。1958年9月,當時的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劉少奇同志,親臨我省視察了淮河二河閘、三河閘、高良澗進水閘、蘇北灌溉總渠和沛縣的農田水利,并仔細研究了淮北地區的治水規劃,對我省治淮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從60年代到80年代,、李先念、楊尚昆等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多次視察我省江都水利樞紐。
1991年江淮流域發生歷史上特大洪水。水情、災情牽動著黨中央、國務院領導的心。7月上旬,同志親臨我省蘇南地區檢查指導抗洪救災工作。當他得知里下河地區災情嚴重時,十分焦慮地對省委、省政府和南京軍區的領導同志說:“里下河地勢低洼,下起暴雨來不得了,必須盡快采取果斷措施,確保受災群眾的生命安全。”7月2日,李鵬總理乘直升飛機,直接飛抵里下河地區災害最嚴重的興化市,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同志,慰問災區人民、指導抗洪救災和災后生產自救工作。
*0年4月,朱鎔基總理在我省視察工作時,專門聽取了我省治淮工作匯報,并作出加快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建設進度,力爭*3年汛前完成主體工程建設的重大決策,使廣大工程建設者們深受鼓舞,并根據總理的決策指示,迅速調整工程建設計劃,優化工程實施方案,精心組織、科學安排,經過4年半的艱苦努力,主體工程提前兩年半建成,并于*3年6月28日實現通水目標。該項工程通水驗收后僅6天,就投入淮河流域抗洪斗爭,安全運行44天,排泄淮河洪水44億立方米,大大地緩解了淮河洪水下泄的壓力,為奪取淮河流域抗洪斗爭的勝利發揮了重大作用。
在*3年淮河大水期間,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關注淮河流域的抗洪救災工作。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總理親臨抗災救災斗爭一線視察,極大地鼓舞了奮戰在抗洪救災一線的廣大干部群眾。在黨中央、國務院親切關懷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奪取了抗洪救災斗爭的全面勝利。
*4年5月1日,在全面加快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的關鍵時刻,總書記來到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江都水利樞紐考察,聽取我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情況的匯報,并對建設好南水北調工程作出重要指示。
我們從以上回顧的*治水的歷史片斷不難看出,每一次水患災害,都牽動著黨中央、國務院領導的心;每一次治淮治太和治江的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都來自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
(二)變水患為水利,充分體現了共產黨執政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解放56年來,*的水利建設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取得了巨大成就。據*2年的統計資料,建國以來的*水利所形成的固定資產達700多億元,已基本建成了防洪擋潮、排澇、灌溉、降漬、調水等五大水利工程體系。*濱江臨海,地處江淮沂沭泗的下游,又介于南北氣候的過渡地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決定*是一個水旱災害頻發的省份。但是我們依靠興建的水利工程體系,先后戰勝了14次大洪大澇和9次大旱災害,實現減災免災效益達2800億元,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保障了*經濟社會的快速持續發展。在這里我摘錄我省近代歷史上發生的幾次比較大的水旱災害的歷史記錄,從中可以看出同樣的水患災害在不同社會制度下完全不一樣的結果:
1921年(民國10年)淮河大水:當年9月7日,洪澤湖出現最高水位16.00m,三河南下最大流量為14600m3/s。由于國民黨的政治腐敗和治國無能,災害造成我省淮河流域淹沒達1998.4萬畝土地,災民達到189萬人,死亡3004人。
1931年(民國20年)淮河大水:當年8月8日,洪澤湖最高水位達到16.25m,8月9日洪澤湖出口三河中渡站的洪峰流量達到16*m3/s。也是由于國民黨政府腐敗、經濟衰退,加之組織不力,造成空前浩劫。里下河地區幾近全部陸沉,該地區有7.7萬人因災死亡。高郵、興化縣遭到滅頂之災,其中高郵城北擋軍樓一處浮尸*0多具;興化縣城東官莊(現西鮑鄉)100余戶,災后只剩5人,其余全部被淹死。
1954年江淮特大洪水:這是我省遭遇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江淮并漲,洪水泛濫成災,災情遍及全省。7月28日入洪澤湖最大洪峰流量15800m3/s。汛期入洪澤湖總水量648.1億m3,最大30天入湖水量300億m3。三河閘最大泄量8月6日達10700m3/s。加之長江中下游地區雨季提前,大通站流量6月中旬突破60000m3/s,至8月1日出現歷史最大流量92600m3/s。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全省人民英勇抗洪救災。但由于國民黨政府長期失修水利,積留下來的水災禍患充分暴露出來,支離破碎的江海河湖堤防,瞬間潰決成災。全省受淹農田達3252.7萬畝,成災面積2035.6萬畝,重災災民362萬人,江港堤防決口1176處,倒塌房屋51.17萬間,死亡1350人,傷1926人。
1991年江淮大洪水:洪澤湖7月17日蔣壩最高水位達14.06m。三河閘最大泄量8450m3/s,里下河興化地區7月15日水位達3.35m,比1954年3.08m高出0.27m。太湖流域水位7月14日高達4.81m,在警戒水位3.5m以上持續101天。長江干流南京站7月13日最高潮位達9.69m,為當時歷史上第三高水位。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災區的廣大黨員干部身先士卒,團結帶領人民群眾眾志成城,奮力抗災,多年建設形成的水利工程發揮了重大作用,整個災區無一人因災死亡,群眾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社會秩序井然有序。
1998年長江大洪水:整個長江流域發生特大洪水。南京站超歷史高潮位在10.0m以上持續17天之久。大通站流量8月2日最大達82300m3/s,僅次于1954年洪峰流量,為歷史第二位。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省委、省政府組織沿江80萬軍民歷時長達2個月,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搶險斗爭。全省共發生險情180多起,其中重大險情48起,都能及時發現,及時排除,取得了江港洲堤無一決口、無一破圩、水利工程無一失事、沒有因洪水死一個人的全面勝利。1998年長江抗洪斗爭的勝利,是一次主動防御、工程防洪的結果。從1997年秋冬開始,省委、省政府就決定實施江堤達標建設,到1998年汛前完成江堤加固土方工程600多公里,塊石護坡300公里,加固病險涵閘246座,為奪取抗洪救災的全面勝利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3年淮河大洪水:這一年淮河流域發生自1954年以來最大的洪水和最嚴重的內澇災害。但是,我們依靠幾十年建成的水利工程體系,通過周密部署和科學調度,全省沒有一處流域性河湖堤防決口倒堤,沒有一處水利工程失事,沒有因洪水死一個人,農業、工業和整個社會事業沒有受到重大影響。當年,我省國民生產總值仍保持13.5%的快速增長。我們取得了洪水量級大于1991年,汛情重于1991年,而經濟社會損失大大輕于1991年的重大勝利。
在我們*的近代史上,還發生過像1934(民國23年)大旱和*0年至*2年持續大旱。1934年的旱災,*大地遍野禾苗枯萎,疫病肆虐,人民遭受痛苦的災害磨難。而*0年至*2年持續大旱,我們依靠??工程體系,通過抽、引、蓄、提、調等多種工程手段,有力地保證了人民生活、生態環境和工農業生產、交通航運的用水需要,基本實現了大旱之年不見旱,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在*水利建設的實踐中,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充分發揮了核心領導和先鋒模范作用
建國以來的56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歷屆省委、省政府團結帶領全省共產黨員和人民群眾不懈治水,先后掀起三次大規模的治水高潮。
從建國初期到50年代中期,我省集中力量大規模治理淮河洪水,掀起了第一次治水高潮。1949年、1954年的兩次淮河洪水災害,使我們黨認識到,治理水患災害,直接關系到千百萬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關系到新生的人民政權的鞏固,關系到黨領導人民群眾開展社會主義建設的基礎。因此,整治新沂河、新沭河,開挖蘇北灌溉總渠,建設二河閘、三河閘等一批治淮骨干工程相繼開工建設。于1952年開工建設的灌溉總渠工程,動員組織了80萬軍民,歷時80個晴天,開挖土方近8000萬立方米。這些工程和逐年修建的江海堤防、閘壩、水庫結合起來,使*在建國后不久就初步形成了一個防洪擋潮的外圍屏障,結束了洪水到處肆虐的歷史,為開展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基本的水利條件。
1970年,在全國北方地區農業會議的推動下,省委、省政府圍繞建設旱澇保收、穩產高產農田,決定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大規模的農村水利建設,積極推進區域治理,實施治水改土工程,同時基本完成了淮水北調、江水北調工程體系建設,使全省農業的基礎設施和生產條件得到了顯著改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推動了全省糧食生產在70、80年代連跨上250億公斤、300億公斤兩個大的臺階。
1991年江淮大水以后,國務院作出了《進一步治理淮河太湖的決定》,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搶抓機遇,提出了“大災后反思、反思后大干”的偉大號召,帶領全省人民迅速掀起以治淮治太治江為重點的第三次治水高潮,興建了一大批防洪工程和水源工程。在淮河流域,先后完成了淮河入江水道、洪澤湖大堤、分淮入沂等工程的整治改造,開工建設了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在太湖流域,實施了太湖大堤、望虞河、太浦河等改造工程;在長江流域,完成了長江堤防達標工程建設;在沿海地區,實施了通榆河、泰州引江河等水源工程,加強了部分海堤達標建設。至此,我省基本形成了全省流域性防洪工程體系,進一步完善了淮水北調、江水北調、江水東引以及引江濟太工程體系,使水利服務全省工業化、城市化發展戰略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十多年來,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水利建設。1995年,省政府作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水利工作的決定》。1997年,省政府發出了《關于加強江海堤防達標建設工作的通知》。1998年,省委、省政府作出《關于進一步加快防洪保安基礎設施建設的決定》。*0年,省政府發出《關于加強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通知》。*2年,省政府發出《關于加強城市防洪工程建設的通知》。*4年,省政府又發出《關于加強農村水利工作的意見》。另據初步統計,“八五”以來到*2年底,全省水利建設總投入達到746億元,其中基建投入218億元,其他工程投入232億元,勞務投入296億元。
在*的治水實踐中,*的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了核心領導和戰斗堡壘作用,廣大共產黨員充分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在建國初期,當時的水利建設主要依靠民工手推肩挑,打的是人海戰術。在那種寒風凜冽的冰天雪地里,廣大民工睡的是簡陋工棚、吃的是蘿卜干飯,但卻表現出了昂揚的斗志和不畏艱苦的精神,他們靠的是對黨的堅定信念和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靠的是共產黨員的榜樣力量;在歷次抗擊水患的斗爭中,我們之所以能夠在各種艱險的形勢下,能夠化險為夷,戰勝水患,實現大洪大旱面前無大災,關鍵是有我們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崇高威望,有人民群眾對我們黨的高度信任,有我們的廣大共產黨員在艱難險阻面前,以自己身先士卒的模范行為,凝聚了人民群眾的力量;在我們的基層水利單位,那些幾十年來一直守衛在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平凡崗位上的共產黨員和普遍職工,他們為了水利工程的安全運行,為了全社會的安居樂業,不怕偏遠地區的艱苦,不怕工作的單調寂寞,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在新時期水利發展和改革中,一大批具有較高政治素質和較強現代水利專業能力的共產黨員,在我們水利規劃、建設、管理和水利改革的各條戰線上發揮著先鋒模范作用,成為推動我省水利現代化建設的中堅力量。今天向大家匯報的幾位同志只是其中的代表。
*水利建設的每一項成就、抗擊水患災害的每一個勝利,是我們黨為人民執政、為人民謀利的見證,是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豐碑。
二、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是我們踐行“三個代表”、服務“兩個率先”的主要任務
總書記指出,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需要同實現黨的歷史任務緊密聯系起來,就全國而言,按照黨的十五大、十六大的戰略部署,到2021年也就是建黨一百年時,要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也就是建國一百年時,要基本實現現代化,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是我們黨在新時期新階段的歷史任務。全體共產黨員都應當為完成這個歷史任務而努力奮斗。在我們*,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10年左右全省總體上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20年左右全省總體上要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這“兩個率先”,是黨的歷史任務在*的具體化,是*堅持“三個代表”、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最大實踐。水利,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把“兩個率先”的任務分解落實到我們水利系統,就是要加快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為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提供水利支撐和保障。在我們系統內,看一級黨組織、看一個黨員,是不是具有先進性,主要就是要看其在服務“兩個率先”,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為。
第一、要充分認識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水,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性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經濟資源;水利,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水利現代化是整個經濟社會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經濟社會的加快發展為水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物質基礎和前提條件,而水利現代化又為經濟社會的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水安全保障、水資源保證、水環境支撐。首先,推進“兩個率先”的發展戰略,必須加快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屬于東部沿海經濟發達省份,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一直處于全國前列。1999年人均gdp實現比1980年翻三番,實現了由溫飽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2年gdp實現了跨上萬億元的新臺階,達到10636億元;去年又達到15512億元。實踐表明,*的經濟社會在加快發展,*的工業化、城市化戰略在加快推進。因而,省委、省政府進一步提出“兩個率先”的戰略目標。“兩個率先”的發展戰略對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從水安全要求來看,我們雖然已經建設了比較系統的防災減災的水利工程體系,但是,隨著流域上游治理力度的加大和地方經濟社會的加快發展,現有工程體系防災減災能力明顯不足,加之區域治理存在薄弱環節,因洪致澇問題突出,水患災害的威脅仍然存在;從水資源需求來看,我省雖然水資源相對豐沛,但時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按照現有一萬元gdp耗水700立方米計算,到2020年,全省要基本實現現代化、gdp要再翻兩番,水資源需求量也要成倍增長。這與我省當前淮北地區水量型缺水、蘇南地區水質型缺水的現實情況存在明顯的不適應;從水生態環境來看,我省現有單位gdp的污染排放量,已經導致了嚴重的水環境問題,加之一些地方對湖泊資源的過度開發而導致生態環境失衡問題,如果這種狀況不盡快改變,gdp的成倍增長必然導致對水生態環境的更嚴重破壞,其后果也將不堪設想。所以,“兩個率先”的發展戰略,對水利的服務和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其次,解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水問題,必須加快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隨著全省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水問題越來越多:由于開發區、城市新區的加快建設,加之體制機制障礙,城市水利成為薄弱環節;在加快工業化的過程中,由于水資源的消耗量和污水的排放量越來越大,惡性循環導致對水資源安全的嚴重威脅;一些地方對河湖資源的過渡開發,造成河湖調蓄能力下降,生態環境失衡,資源浪費破壞。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整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解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水問題,是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借鑒世界上先進的治水理念和治水經驗,需要運用現代治水技術和治水管理手段,需要加強對水資源的有效保護和管理的法制建設,需要加快提升*水利的現代化水平。再次,實現水利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快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從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看,水利是一個既古老又現代的產業,它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服務,也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而不斷提高。面對今天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發展的挑戰,傳統水利發展的根本出路就是與時俱進,改革創新。這個創新包括更新治水理念、調整治水思路、創新治水機制、加強治水法制、改造治水裝備,不斷增強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轉變的發展活力。
第二、要努力把握新時期*水利現代化建設的科學內涵
我認為,水利現代化既是一個理論課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隨著社會治水實踐的不斷發展和治水手段的不斷進步,水利現代化的內涵也在不斷豐富和完善。*水利發展的形勢和任務,需要我們抓緊研究和努力把握水利現代化的基本內涵。從貫徹“三個代表”、落實科學發展觀、服務“兩個率先”和水利事業自身發展要求來看,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至少需要我們把握以下幾點:一是要更新治水理念。把建設以人為本、實現人水和諧社會,作為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的最高目標。從與天奮斗、與水抗爭、人定勝于的??水相諧,這是傳統水利與現代水利在理念上的根本區別。二是要調整治水思路。把統籌城鄉水利發展,統籌水安全、水資源、水環境綜合治理,統籌工程性措施與非工程性措施有機結合,作為新時期治水的主要任務,著力提升水利服務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科學發展的能力。三是要改造治水裝備。加快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武裝改造傳統的水利行業,以信息化帶動水利現代化作為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的主要途徑,不斷提高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的現代化水平。四是要加強治水法制。以完備的水利法制,保護水利資源和工程設施,規范水利建設管理,維護水事秩序,依法保障水工程的安全運行、水資源的有效利用和水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五是要創新治水機制。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積極運用水權水商品理論,大力推進水資源分配制度改革,培育水商品市場;發展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市場化投融資機制,加快建立水利產業的現代化管理制度。
第三,要明確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的主要任務
水利現代化建設是一個不斷發展積累的過程,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改革、不斷創新、不斷發展。在當前,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就是要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緊緊圍繞“兩個率先”的發展大局,全面貫徹廳黨組提出的新時期水利工作的總體要求。這就是確立“一個理念”(以人為本、人水和諧的治水理念),遵循“兩個規律”(尊重自然規律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加快推進“三個轉變”(從農村水利向統籌城鄉水利發展轉變;從主要治理洪澇災害為主向水安全、水資源、水環境綜合治理轉變;從主要依靠工程性措施向工程性措施與非工程性措施有機結合轉變),切實增強“四個能力”(即防洪保安能力、水資源供給能力、水環境保護能力、水利事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在實際工作中,一要制定規劃。按照新時期的治水理念和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認真組織編制并不斷完善*水利現代化的發展規劃,為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提供科學依據;二要創新發展。認真解決當前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種水問題,加快提高水利在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中支撐和保障能力;三要科技興水。加快運用現代技術裝配裝備傳統的水利產業,提高水利的信息化、現代化水平;四要依法治水。加快水利立法步伐,加大水利執法力度,提高水利的法治化水平。五要深化改革。創新水利的發展機制,加快建立水利發展的市場化、社會化、產業化機制。
三、努力踐行“三個代表”,共產黨員要在*水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是一項偉大、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需要建設一支具有較高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和奉獻精神的*水利隊伍,更需要在這支隊伍中的共產黨員發揮好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創業、特別能奉獻的先鋒模范作用。正在全系統開展的新時期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最終落腳點,就是要把全體共產黨員的思想和行動更好地凝聚到實踐“三個代表”、服務“兩個率先”、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上來。我認為,作為水利戰線上的共產黨員,在*水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基本要求主要應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共產黨員要有堅定的目標追求。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就是對共產主義的不懈追求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心,并體現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服務“兩個率先”、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組成部分。作為水利系統的共產黨員,必須把對共產主義的不懈追求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凝聚到服務“兩個率先”、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實現*水利現代化發展目標,需要我們全系統各級黨組織和共產黨員團結帶領*水利人不斷地開拓創新、艱苦創業。
二是共產黨員要牢記對人民負責的工作標準。能不能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衡量一名黨員是否合格的根本標記。水利事業是人民的事業,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保障發展,服務人民。我們每一位黨員都要始終堅持為人民群眾服務、對人民群眾負責、受人民群眾監督、讓人民群眾滿意的工作宗旨。在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中,從水利的規劃布局、項目設計、施工建設到運行調度的各個環節,都要始終把維護和保障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眾是否贊成、人民群眾是否受益、人民群眾是否滿意,作為檢驗我們工作的主要標準。
三是共產黨員要成為勤奮學習的模范。新時期的共產黨員不僅要有堅強的黨性,堅定的信念,還要有做好實際工作的能力和本領。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涉及到治水理念、治水思路、治水技術和治水機制的調整和創新,需要更多的新知識、新技術、新經驗。共產黨員要在*水利現代化建設中更好地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就必須把加強學習,增強能力,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既要學習政治理論,又要學習專業技術,還要學習經濟、法律、科技等其它方面的知識,真正做到眼界開闊、思路開闊、胸襟開闊,不斷提高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本領。
四是共產黨員要創造一流的工作業績。在我們水利戰線上,有許多優秀共產黨員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他們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實踐著共產黨人的先進性,為*水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今天,*水利發展既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又遇到許多新的困難與挑戰。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全系統的共產黨員要把自己的理想追求與水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聯系起來,愛崗敬業,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努力發揚創業創新創優精神,以一流的工作業績體現共產黨員的先進性,以先鋒模范行為團結帶領職工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
五是共產黨員要自覺增強全局意識。黨的紀律是全黨意志的體現,是我們黨的重要政治優勢。共產黨員講紀律,除了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群眾工作紀律之外,還要自覺增強全局意識。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有一個統一的科學發展規劃,需要方方面面的密切配合,需要與其它部門的溝通聯系。在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中,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都要始終堅持講大局、講團結、講合作、講紀律的要求,真正做到凝心聚力,團結治水。
六是共產黨員要始終保持清政廉潔。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保持黨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重要法寶。在我們水利系統,共產黨員都是各單位、各個崗位的重要骨干,不少黨員干部手中都握有一定的權力。在今天市場經濟講效率、講利益的新形勢下,共產黨員一定要不斷加強對自身的學習和改造,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弘揚謙虛謹慎、艱苦創業的精神,堅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養成良好的生活作風,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的侵蝕,自覺防腐倡廉,拒腐防變,永遠保持共產黨員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永遠保持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
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是時代的要求,人民的期盼。我們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兩個率先”的發展大局,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加快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的各項工作,為建設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