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干部作風轉變四機制交流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干部作風建設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要將轉變干部作風引向深入,確保黨的作風根本改進,關鍵是要建立和完善改進作風的長效機制:
一、完善領導責任機制。作風轉變,首先在領導。一是要強化對轉變作風工作的領導。各級黨委要成立轉變干部作風領導小組,實行“一把手”責任制。要抽調精干人員組成專門班子,負責轉變作風工作的綜合協調、督查考核工作。二是要堅持領導帶頭。各級領導干部在轉變作風上要帶好頭、做表率。要帶頭深入基層。深入農村、城市街道、企業開展經常性地民情調查,與群眾交朋友,了解群眾疾苦,傾聽群眾呼聲,積極主動地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領導下基層不能滿足于聽匯報、作指示,要輕車簡從,多搞明察暗訪,掌握基層的真實情況。要帶頭執行政策。對上級和本級黨委集體做出的重大決策,要結合實際創造性地加以貫徹。三是要堅持責任追究。在干部作風上出了問題的,除處理當事人外,還要追究該單位主要領導的責任。
二、完善制度管理機制。要建立健全轉變作風的一系列制度,通過穩定的制度規范干部的行為。當前基層干部轉變作風要建立和完善四個方面的制度。一是進村入戶制度。明確規定區、鄉、部門領導干部下基層、住農戶時間及聯村聯戶的量化要求。二是技術服務制度。農村基層干部要努力學習農村實用技術,掌握一至兩門種植、養殖、加工等方面技術,做到至少在某一方面能夠指導群眾。同時,組織干部聯村、聯組、聯戶,運用所學技術幫助農民致富。有關部門及鄉鎮要對干部學技術、用技術、幫群眾致富方面情況進行考核驗收。三是財務管理制度。對鄉鎮財務推行“零戶統管”,加強經濟責任審計。嚴格村級財務公開制度,對個別地方村級財務不公開、假公開的問題,切實加以整改。對村級財務公開中出現問題且督促整改不力的,追究鄉鎮一級的責任。加強對部門財務的管理,全方位地實行監督,要用嚴格的制度堅決杜絕部門單位財務管理混亂的現象,對有關責任人依紀依法嚴肅處理。四是廉潔自律制度。除黨紀國法明確規定的之外,還要對大吃大喝、公款租車、濫報手機話費等不良行為進行制度規范。此外,還要建立健全學習制度、干部管理制度、量化考核制度、信訪接待制度等。各級各單位要精簡會議、精簡文件,少發簡報,這也要成為一項制度。
三、完善督促檢查機制。首先,充實督查力量。配齊配強督查室人員,各級轉變干部作風主管單位要抽調責任心強、能力強的干部組成干部作風督查組,要聘請干部作風監督員。其次,注重督查方法。要把明查與暗訪結合起來,把專題性督查與綜合性督查結合起來,把對效果的檢查和對過程的督查結合起來,把點上的督查與面上的督查結合起來,不斷提高督查水平。督促檢查人員要注意廣泛走訪群眾,多聽取群眾的意見,要善于從督查中發現問題。再次,強化督查責任。督查人員在督促檢查中要敢于碰硬、敢于說實話、說真話,不怕得罪人。對督查組要制定責任追究制度,對督查人員不負責任,有重大問題發現不了,或發現了礙于“情面”不指出、不匯報的,要追究責任。第四,堅持經常督查。要做好系統性地安排,加大主動督查的力度,促進各項工作的落實。
四、完善考核獎懲機制。要將單位干部作風建設情況納入“雙文明”考評和目標管理責任制考評。干部個人的作風情況納入本單位的崗位責任制考評。對干部作風轉變情況要實行民主考核、實地考核和量化考核。干部作風的情況作為評先、評優、晉級及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據。特別對那些堅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與群眾同甘共苦,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并得到群眾擁護的干部,要予以表彰、獎勵和重用。在干部作風量化考核中,領導班子成員處于末位的,要嚴肅處理,這樣形成激勵和約束,確保干部作風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