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村級事項票決制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人民群眾不再只滿足于物質上的追求,參與政治的愿望越來越強烈。如何還權于黨員群眾,真正讓人民當家作主,成為新形勢下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課題。平昌縣按照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的要求,探索實踐把選舉中的投票方式引入決策環節,在元山鎮試點推行村級重大事項票決制,從根本上保證了黨員群眾的民主權利,實現了“為民作主”到“讓民作主”的轉變。
基本做法:實現四個轉變
明確決策主體,由“少數人說了算”變為“黨員群眾說了算”。過去,村級事務一般由村黨支部、村委會甚至村干部個人直接決定,有的只吸納少數群眾代表參加決策,“個人說了算”、“少數人說了算”的現象在各地不同程度存在。試點推行村級重大事項票決制,明確規定參加票決的人員為全村在家黨員、村民代表、村“兩委”成員和駐村“兩代表一委員”;實際參會人數至少達到應參會人數的2/3,會議才能召開;票決事項支持率至少達到實際參會人數的60%,才能確定為通過,從而把村級重大事項的民主決策權利還原給黨員群眾。
創新決策方式,由“當眾舉手表決”變為“現場無記名投票”。縣委組織部指導當地黨委在深入調查研究、全面分析討論的基礎上,將推薦入黨積極分子、制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重大項目的實施監督及招投標等10項內容作為村級重大事項,全部采取無記名投票表決的方式進行民主決策,表決者既可投贊成票,也可投反對票或棄權票,參會人員不能代為投票,缺席人員不能委托投票,徹底消除過去“舉手表決”中因礙于情面、怕遭報復而勉強同意的現象,讓表決者能夠充分表達真實意愿,真正行使民主權利。
嚴格決策程序,由“無序閉門決策”變為“規范化開放決策”。什么事情需要決策,哪些人參加決策,按什么程序決策,等等,在過去村級沒有統一的要求,且決策事項群眾很少知曉,基本處于無序閉門狀態。實行票決制后,嚴格堅持以下五道程序,使村級決策步入規范有序、民主開放的軌道。一是提出票決議題。村“兩委”、1/5及以上的黨員聯名、1/5及以上的村民代表聯名都可提出票決議題,由村黨支部統一受理。二是確定票決議題。村黨支部適時組織召開村“兩委”成員會議對提出的票決議題進行集體研究討論,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正式確定票決事項。三是公開票決事項。票決事項確定后,村黨支部通過一定方式進行至少3天的公示,讓黨員群眾充分了解、討論醞釀。四是召開會議票決。村黨支部組織召開票決專題會議,先由村“兩委”成員介紹票決事項的有關情況,并對參會人員提出的問題進行解釋答復,再由參會人員進行無記名投票表決,當場統計,當場公布。五是公開票決結果。每次票決會議結束,村黨支部將所有票決事項的票決情況及時在陽光黨務村務欄內公示。
抓好決策落實,由“決策與執行脫節”變為“決策執行一體化”。針對過去各地對決策事項執行情況監督不力,造成決策與執行脫節,難以保證決策事項落實的實際情況,采取三條措施加強票決后的執行監督,確保票決通過事項落到實處,實現決策執行一體化。一是村黨支部對票決通過事項統一建立管理臺帳,逐項明確責任人負責落實。二是在下次票決會議上,村黨支部向參會人員通報上次票決事項的進度和落實情況。三是每個票決事項完成后,村黨支部組織參加票決的人員對票決事項執行情況進行滿意度評議,對黨員群眾滿意度不高的,要查找問題、分析原因、限期整改。
初步成效:起到四個作用
保障了黨員群眾的主體地位,推進了基層民主建設。實行村級重大事項票決,從制度上保障了黨員群眾對村級事務的決策權,從根本上消除了表決者舉手表決時的思想顧慮,使表決者不再擔心自己的“意見”被別人“知曉”,能夠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意愿,充分行使民主權利。正如元山鎮龍泉村村民代表李勝所說,“過去舉手表決大家都看得到,有時候內心本來不同意,但礙于情面也只好勉強舉手,票決就不用擔心了,完全按照自己的意見投票。”由于黨員群眾在村級決策中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的民主意識,積極主動地參與、管理、監督村內事務,促進了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據元山鎮黨委書記唐均介紹,各村在票決村級重大事項時,不少群眾自發到會場旁聽會議。
提高了村級決策的科學性,加快了農村發展步伐。一方面,村級重大事項由黨員群眾決策,能夠集思廣益,發揮黨員群眾的集體智慧。另一方面,參加票決的黨員群眾會毫無顧忌地對自己不滿意的方案說“不”,必然要求村“兩委”在確定票決事項及初步方案前,要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科學論證和民意調查,從而提高了村級決策的科學性,減少了因決策失誤帶來的損失,加快了農村發展步伐。今年初,元山鎮龍泉村在制訂產業發展規劃時,村“兩委”不是盲目地將初步方案提交會議票決,而是先找縣涉農部門專家對發展項目進行科學性論證,再廣泛征求黨員群眾意見,經過修訂完善后,方案被全票通過,成功引進韓鵬、袁俊兩業主投資300多萬元,分別建起了大山養殖公司和俊明種畜繁殖場,帶動全村發展生豬和山地雞養殖大戶82戶。
改善了黨群干群關系,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在票決中,黨員聯名、村民代表聯名都可提出票決議題,促使村“兩委”將黨員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擺上議事日程,有效維護了黨員群眾的切身利益,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同時,村“兩委”集體研究確定票決事項,村級班子成員會充分討論、磋商,有利于消除誤解和矛盾,避免了決策后班子內可能出現的分歧和爭議,增進了村級班子的團結。對整個票決過程進行公開,雖然結果也會影響少數群眾的利益,但令人信服,不會出現過去那樣猜疑指責村干部甚至上訪告狀的現象,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元山鎮龍泉、長崗等村在分配上級撥付的抗震救災補助資金時,村“兩委”在深入調查、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提出初步方案,公開進行票決,得到了群眾的一致認可。據元山鎮信訪辦干部何旗介紹,實行票決制的3個村,信訪量比其他村少一半左右。
拓寬了基層民主監督渠道,加強了黨風廉政建設。從票決主體來看,村級重大事項由黨員群眾決定,決策權不再掌握在少數人手里,在源頭上加大了預防腐敗的力度。從票決過程來看,每個環節都公開透明,置于“陽光”之下,便于黨員群眾直接進行監督,有效避免了暗箱操作、徇私舞弊的現象發生。從決策執行來看,村“兩委”要定期向黨員群眾通報票決事項的進度和落實情況,完成后要進行滿意度評議,強化了對村干部落實票決事項的行為監督和約束,有效加強了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元山鎮龍泉村對村道公路建設方案票決后,邀請群眾代表全程進行監督,有效杜絕了工程中的“貓膩”行為,確保了工程質量,深受黨員群眾好評。
實踐思考:處理好四個關系
處理好形式與內容的關系。實行村級重大事項票決制的本質是保障落實黨員群眾的民主權利,真正讓黨員群眾當家作主人,這一創新舉措充分體現了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形式與內容的有機統一。因此,推行票決絕不能只簡單地進行表決方式創新,必須把尊重黨員群眾的主體地位作為核心,把黨員群眾關心關注的重大問題作為重點,把公開整個決策過程作為關鍵。只有這樣,才能通過票決這種方式有效解決基層組織或負責人越俎代庖的問題,真正還權于黨員群眾,避免形式主義和政績工程。
處理好民主與集中的關系。由于黨員群眾的認知水平、思想覺悟等差異,票決中如果不加強正確的引導,有時難以形成一致意見。推行票決既要充分發揚民主,又要適度進行集中,堅持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特別是在確定票決事項時,村“兩委”應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在此基礎上提出科學合理的初步方案或比選方案,以集中大多數黨員群眾的意志。這是票決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同時,推行票決往往需要一個過程,在某些緊急情況下,需要村“兩委”班子或負責人立即作出決定的,就不能拘泥成規,以勉貽誤時機。
處理好公正和效率的關系。對村級重大事項進行無記名票決,黨員群眾能夠獨立自主地表達意愿,任何個人想操縱或影響集體意志都很困難,最大程度地保證了決策的公正性,為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提供了機制保證。但并非票決用得越多越好,如果運用太多,黨員群眾在行使權利時容易產生隨意性,影響票決效果;如果運用太少,將會影響到公正。實施票決必須處理好公正和效率的關系,合理確定票決事項,適度控制票決次數。在試點工作中,規定原則上每個月票決一次,效果較好。
處理好決策與執行的關系。實行票決能夠發揮集體智慧,提高決策的科學性,但很難保證票決的每項事情都完全正確。在落實票決事項時,既要按照票決的結果和要求認真執行,確保決策事項落到實處,又不能盲目執行,應注重在執行過程中聽取黨員群眾的意見建議,在執行實踐中看決策是否正確,一旦發現決策失誤,要立即停止執行,及時制訂補救措施,修訂完善方案重新進行票決,最大程度地減少因決策失誤帶來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