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加強分類管理創新組織設置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創新居民區黨組織設置,開展居民區群眾性特色團隊黨建工作是閔行區委組織部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探索推進社區黨建工作的重要舉措。從今年年初起選擇在社區比較成熟、群眾性團隊比較集中的**路街道開展試點。推進半年來,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一、開展團隊黨建的工作背景
隨著改革的深化、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社區越來越成為廣大群眾生產生活的重要載體和活動空間,社區中群眾性團隊發展迅速,社區黨員參與居民區群眾性特色團隊活動的人數逐漸增多。面對黨建工作對象發生的變化,閔行區委組織部積極探索以人群的社會行為和興趣取向為依據,把黨的工作滲透到團隊中,創新黨組織設置,這對于有效地開展新時期的社區黨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是加強黨組織管理的需要。閔行區現有社區黨員296**名,居民區黨組織3**個,其中黨員人數在100人以上的有1**個,200人以上的有22個,最多的一個支部達到3**名。黨員人數多給黨組織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黨組織管理力量明顯不足,管理成本普遍太高,開展活動沒有場地,黨的生活組織困難,工作的有效性難于體現。這些現實問題迫使我們必須探索黨組織管理的新方法,將條件成熟的居民區黨支部升格為黨總支,建立黨支部,細化黨小組,使黨組織活動小型、靈活、多樣,從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實效。
二是適應黨員類型多樣化的需要。隨著社會經濟成份、組織形式、就業崗位和就業方式的多元化,黨員隊伍構成日趨多樣化,加之我區是全市重要的人口導入區域,黨員的情況更加復雜。在社區中除了離退休黨員,還存在一些流動黨員、下崗、協保黨員。在離退休黨員中情況也不同,如**路街道汽輪三村居民區黨支部共有145名離退休黨員,其中經常參加活動的115名,生重病的19名,長年臥病在床的7名,還有4名人戶分離和出國的黨員。黨員個體的差異很大,需求各有不同。合理劃分黨支部,把黨支部建在團隊上,能有效加強分類管理,滿足不同類型黨員的需求。
三是體現黨員主體地位的需要。由于黨員人數眾多,居民區黨組織往往以應付上級黨組織的要求為主,結合黨員實際的個性化活動設計較少,黨員在其中沒有得到充分展示自我形象、發揮個人所長的機會,自我價值難于體現,黨內主人翁意識沒有明確樹立。通過開展團隊黨建,打破以居住區域劃分設置黨組織的傳統,轉變為以黨員共同的興趣愛好作為劃分黨組織的依據,搭建不同類型黨員發揮作用的平臺,有利于調動黨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黨員對自身主體地位的認識。
四是增強基層黨組織活力的需要。一些傳統的居民區黨組織由于客觀和主觀上的因素,較多地停留于應付上級布置的任務,工作方式方法不適應新形勢下黨建工作的需要,黨組織活動同質化現象嚴重。開展團隊黨建,把支部建在團隊上,通過黨員來運作團隊,團隊凝聚群眾,變原來的圍繞上級開展工作的公轉為結合本支部的特點進行自轉和公轉相結合的模式,基層黨組織的活力也能得到進一步增強。
二、開展團隊黨建的主要做法
**路社區(街道)黨工委作為試點單位,對社區內各居民區的團隊情況、黨員結構情況、黨組織情況、黨員思想狀況、社區建設情況等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排摸。據調查,**地區共有各類群眾性特色團隊**5個,參加總人數達44**人,其中黨員有11**人,占團隊總人數的**.3%。團隊大致分為“學習教育型”、“文化藝術型”、“體育保健型”、“公益服務型”等4大類。為確保試點有代表性,我們選取了汽輪新村第三居民區黨支部和瑞麗新村黨支部作為群眾性團隊比較集中的代表和普通居民區代表進行試點。
一是組織覆蓋,支部領導團隊。在試點過程中,我們堅持“支部領導團隊”的原則,思想發動全面到位,通過開展團隊活動、召開支部會議、黨員大會、樓組長會議、離退休干部代表會議、老先進老勞模會議、居民群眾代表會議等形式,統一了支部班子成員、黨員的思想,也取得了居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按照黨組織搭臺、黨員骨干負責、群眾廣泛參與的團隊設置理念,開展組織機構框架設置調整。汽三居民區黨支部有黨員160人,原先按照樓組劃分為7個黨小組。在調整過程中,黨支部充分發揚民主,集思廣益,采取以團隊基礎、人群趨向和興趣愛好為設置標準,設立議事團黨支部、歌詠隊黨支部、拳操隊黨支部和戲曲班黨支部。瑞麗居民區黨支部有黨員114人,原先按照樓組劃分為9個黨小組。黨支部根據“共同興趣愛好、共同活動時間、共同活動地點”的原則,設立了文體黨支部、巡邏隊黨支部和綜合黨支部。
二是工作覆蓋,黨員運作團隊。工作中,黨支部明確“黨員運作團隊”的工作方法,積極搭建黨員骨干參與團隊管理的平臺。如汽三黨支部原有支委7名,在黨支部升格為總支,形成居民區黨總支—團隊黨支部—團隊黨小組的組織機構中,黨支部在團隊中挑選了一批政治素質好、組織能力強、團隊活動能力突出的黨員骨干充實到組織中,黨員骨干從原來的7名增加到現在的29名,同時在團隊中還有一批得力的黨員志愿者。在討論制定黨總支工作職責、黨總支活動制度、各團隊黨支部職責等相關制度時,黨員骨干積極參與,獻計獻策。在團隊開展活動時,黨員骨干更是充分發揮了主體作用。通過召開樓組門前板凳黨小組會、公園廣場板凳組織生活會等形式,充分展示了團隊黨建小型、靈活、多樣的特點。
三是活動覆蓋,團隊凝聚群眾。我們堅持以服務群眾為根本,在團隊支部成立后,團隊運作更加規范,既突出了團隊的特點,又凝聚了黨員群眾。一方面在服務中凝聚。瑞麗黨支部要求調整后的三個支部將原有黨支部的好傳統——共建工作繼續做深做細,在開展團隊黨建時,以整合社區資源為工作著力點,服務社區居民,體現互惠雙贏,形成共建、共創、共享良好氛圍。同時積極組織團隊成員參加小區各項公益活動,使團隊成員在居民中得到了廣泛認同;另一方面在議事中凝聚。汽三黨支部針對小區居民參政議政熱情高、氛圍濃、民主意識較強的情況,設立了議事團黨支部,每月兩次圍繞小區發生的難點熱點問題展開討論,共同提出解決方案,在議事中激發黨員群眾主動管理的意識,凝聚人心;此外在活動中凝聚。在汽輪三村戲曲班的牽線下,黨支部與滬劇界著名演員共同策劃了一臺“名家名段進社區”活動,使居民不出小區就能看到高質量的演出,滿足了居民的文化需求,受到了小區居民的熱烈歡迎。
三、開展團隊黨建的工作成效
我們在開展團隊黨建工作中,做到了“三個結合”:一是把推進團隊黨建工作與基層黨組織設置調整相結合,居民區黨總支委員兼任團隊黨支部書記,使團隊黨支部的各類活動始終在黨總支的領導下開展;二是把推進團隊黨建工作與促進黨員主體意識發揮相結合,讓黨員骨干來運作管理團隊,不僅調動了黨員參與團隊管理的積極性,黨員的綜合素質也得到了提高,團隊的活動也更為有序規范;三是把推進團隊黨建與促進社區和諧發展相結合。團隊黨組織成為了一個聚合群眾的活動平臺、反映群眾要求的信息平臺、提升群眾素質的教育平臺、解決群眾困難的服務平臺。通過開展團隊黨建,取得了黨群關系和諧、條塊關系順暢、管理與服務互通、信息反饋便捷的良好效果。下一階段,我們將在全區進一步推進團隊黨建,從而形成“支部領導團隊,黨員運作團隊,團隊凝聚群眾”的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