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產權市場更趨成熟思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據最新出版的《中國產權市場年鑒*8》統計數據顯示,*7年中國產權市場共計完成產權交易35718宗,同比上漲6.49%;成交金額總計為3512.88億元,同比上漲9.99%,占當年全國融資總量的6.6%。
《中國產權市場年鑒*8》各類統計數據顯示,當前我國產權市場呈現出以下幾大特點:市場份額繼續向優勢交易機構和經濟發達地區集中;產權市場結構進一步優化;產權交易標的仍以第二產業為主;市場監管進入統一有序的新階段;金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進場交易步伐加快;PE、VC與產權市場的合作更加緊密。
從*7年各產權交易機構成交情況來看,市場份額繼續向優勢交易機構集中。*7年成交金額居前的10大交易機構所占市場份額達到84.87%,與*6年相比,該占比數同比增加2.26個百分點。其中,成交金額超過100億元的交易機構有6家,成交金額在10億-100億元之間的有24家,有33家交易機構成交金額在1億-10億元之間,其余交易機構成交金額在1億元以下。
長江流域產權交易共同市場*7年交易已占全國產權交易總量的一半以上,其中成交宗數占全國總量的58.3%,成交金額占全國總量的50.29%;與*6年相比,該兩個比例數同比分別增加5.19個百分點和2.58個百分點。產權交易向經濟發達地區集聚的趨勢可見一斑。
產權市場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具體反映在國有產權交易占比大幅下降、協議成交項目占比下降以及異地間交易項目占比增加等方面。
從市場交易標的屬性來看,國有產權交易占比大幅下降,非國有產權交易則大幅上升。按成交金額統計,*7年國有產權交易占比59.08%,同比下降17.18個百分點,非國有產權交易占比由上年的23.74%上升至40.92%。
從產權交易方式來看,協議成交項目進一步減少。*7年,協議成交占總的成交宗數的52.29%,同比減少8.77個百分點。
從產權交易地域來看,異地間交易項目不斷增加。*7年,異地成交宗數和成交金額分別占全部交易的13.11%和15.05%,同比分別增加2.18個百分點和0.45個百分點。
在交易日趨活躍的同時,市場監管也進入了統一有序的新階段。據統計,*7年以來已先后有10個地方國資委和產權交易機構完成了與“企業國有產權交易信息監測系統”的聯網工作。
在監管制度方面,*7年以來國務院國資委又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進一步規范“進場交易”的政策法規。*8年2月15日,國務院國資委下發《關于建立中央企業國有產權轉讓信息聯合制度有關事項的通知》。3月10日,4家交易機構又在上海簽署了共同建設統一交易制度體系的合作協議。這標志著全國產權市場統一交易規則系統工程正式啟動,全國統一市場建設工作再次邁出歷史性的一步。
為了加強規范金融股權交易,財政部還頒布了《金融類企業國有資產產權登記管理暫行辦法》,并于*7年1月1日實施;在此基礎上,*7年10月12日又頒布了《金融企業國有產權評估監督管理暫行辦法》,這兩個《辦法》的相繼頒布和實施,表明金融類國有資產進入產權市場進行交易的框架制度正在形成。
與金融類國有資產進場交易類似,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要進場交易的呼聲也日益高漲,*7年**區等省區都以政府部門文件明確規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必須進場交易。
產權市場助企業活力思考
來自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9月,上海產權市場穩步發展,累計完成交易1406宗,交易涉及的資產總量達到1042.31億元,同比增長18.42%。各類企業通過產權市場各取發展所需,優化產權資源配置,產權市場正在成為企業增強活力的源泉之一。
今年以來,上海產權市場中小企業產權交易活躍,眾多中小企業受困資金緊張,紛紛通過出讓部分公司產權融資解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上海產權市場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非國有產權交易宗數超過總成交宗數的50%;通過上海產權市場進行股權投資涉及全國24個省市和自治區。今年1至9月,上海產權市場共成交中小企業產權交易項目1725宗,成交金額392.3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7.24%。
另外,房地產業也是受到市場影響較大的一個行業。今年以來通過上海產權市場進行房地產產權融資項目達到152宗,成交金額151.75億元,同比增長67.85%,成為今年以來交易活躍的行業之一。通過產權市場,房地產企業的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有助于我國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總裁*勇說,產權交易所交易品種的多樣性和龐大的投資人信息庫及企業信息庫,有利于中小企業拓寬直接融資渠道,有利于中小企業價值的提升,有利于產權資源的優化配置。上海產權市場以促進中小企業轉變發展方式為重點,以完善中小企業平臺式服務體系、支持中小企業創業和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為抓手,通過以產權換市場、以產權換技術、以產權換融資、以產權換管理、以產權換人才等多種方式,積極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產權市場日益成為服務中小企業股權融資的重要平臺。
在中小企業借助產權市場解決融資難題的同時,中央企業在加快并購重組,借力產權市場做大做強。
今年中央企業產權交易已接近上海產權市場交易量的半壁江山。其中,中央企業出讓成交金額同比增加2.14倍,占總出讓成交金額的44.71%,該占比數同比增加19.38個百分點;中央企業受讓成交金額同比增加4.15倍,占總受讓成交金額的44.06%,該占比數同比增加28.83個百分點。
相對而言,中央企業所處行業多在上游,產品盈利能力較強,中央企業結構調整的目標更多是“做大做強”,這其中必然有一些非主營業務被剝離出來。而這些非主營業務中很多是優質企業和優質資產,這就為廣大的中小企業提供了進入上中游產業領域發展的機會。
今年1-9月,上海產權市場公開掛牌項目的轉讓金額同比增長26.11%。其中,中央企業正式掛牌金額同比增長49.91%。公開掛牌項目的增加,吸引了更多市場投資者的關注和參與,特別是越來越多個人投資者的身影出現在上海產權市場上。
據統計,今年1-9月,上海產權市場個人投資者參與的交易項目達到525宗,交易金額21.35億元。其中,個人出讓產權交易項目136宗,出讓金額9.11億元;個人受讓項目389宗,受讓交易額達到12.24億元。其中,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受到個人投資者青睞,有63%的交易標的是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交易,其中有39%的交易標的屬于國有控股或參股的有限責任公司。
隨著個人投資者日益增多,上海產權市場已不僅是機構投資者的市場平臺,也是值得廣大個人投資者積極關注并尋求到有價值投資方向的一個市場平臺。在這個市場中,個人投資者既可以買入公司股權,也可以拋售所持有的公司股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林權、文化產權、環境能源交易、境外標的紛紛亮相上海產權市場,吸引了廣大投資者的關注。除了央企,其他性質的境外產權標的如今也開始選擇中國的產權交易市場進行掛牌交易,如日本靜岡縣七塊土地共105.25萬平方米來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叫賣融資,它們看中的是國內產權交易市場強大的信息聚集、價格發現功能。而這些項目的推出,也為那些有意進行境外投資的企業和個人提供了一條更為便捷的出海通路。
*勇說,產權市場經過20年的發展,其完善的信息披露渠道、公開公平的交易機制、廣泛的價格發現功能正日益體現,而這正是吸引各類交易標的競相進場掛牌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