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能源生產消費狀況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能源是一個國家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本文根據能源平衡表有關數據,分析*省能源生產、供應和消費特點以及面臨的問題,并提出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加強能源統計工作,提高數據質量;加快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調整等對策建議。
能源是一個國家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隨著國際油價的高位波動,全球的能源供求形勢和能源安全問題變得格外引人注目。目前,*省正處在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重要發展階段,國民經濟發展對能源需求巨大。經濟快速增長必然會帶動能源消費的快速增長。正確把握*省能源生產和消費的現狀,在不斷變化的國際能源市場中運籌帷幄,對保證*省經濟的穩定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一、*省能源生產和消費主要特點
(一)能源生產和供應主要特點
*6年,*省一次能源生產總量為2603.06萬噸標準煤(等價值),比上年增長9.0%。原煤產量為2015萬噸,比上年略有增長;水電348.45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9.7%。
從二次能源生產看,*6年,*省火力發電555.80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4.2%。
能源生產和供應主要特點有:
1、能源匱乏,一次能源自給率低。*省無原油、無天然氣,少煤,優質煤基本空白,常規能源短缺。*6年,*省一次能源自給率為38.1%,比上年降低0.7個百分點,也就是講,*省經濟發展和居民消費所需能源中有六成以上要靠外調。
2、一次能源生產的品種單一。一次能源包括原煤、原油、油頁巖、天然氣、核燃料、植物燃料、水能、風能、太陽能、地熱能、海洋能、潮汐能等。目前,*省一次能源的生產只有原煤和水電,以及少量風能。
3、人均一次能源生產量少。*6年,*省人均擁有一次能源生產量0.7340噸標準煤,*5年為0.6776噸標準煤,只相當全國平均水平1.5791噸標準煤的42.9%。
4、能源供應結構主要依賴煤炭。*6年,在可供*省消費的能源總量中,煤占58.1%,油品燃料占20.8%,水電占14.7%,其他能源占6.4%。能源供應過度依賴煤炭,這不僅加重了環境和運輸的壓力,而且可能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5、一次能源開發具有一定潛力。全省水力資源相對豐富,水能理論蘊藏量為1168萬千瓦,年可發電量916億千瓦時,*6年*省水電占可發電量的比重為38.0%。風能資源開發潛力巨大,風力蘊藏量為1000萬千瓦,目前只開發少量風能。全省沿??衫玫某彼娣e約3000多平方公里,可開發的潮汐能蘊藏量在1000萬千瓦以上,年可發電量約280億千瓦時。
(二)能源消費特點
*6年,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為6840.28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11.1%;電力消耗866.84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4.6%。
*7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能源消費量1862.42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同期增長16.9%,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6%,
能源消費主要特點有:
1、能源消費增長速度慢于GDP增長。*6年,*省能源消費總量比上年增長11.1%,比GDP增長慢3.7個百分點。隨著*省經濟總量不斷增長,能源需求總量將在較長時期內保持較高的增長水平。因此,千方百計增加能源供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確保*省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
2、單位GDP能耗等指標下降。單位GDP能耗(或稱能源消費強度)是反映能源消費所創造的經濟成果的重要指標,計算公式為:單位GDP能耗=能源消耗總量/萬元GDP(不變價)。*6年,*省單位GDP能耗0.907噸標準煤/萬元,比上年下降3.2%。第二產業單位增加值能耗1.311噸標準煤/萬元,比上年下降3.4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1.37噸標準煤/萬元,比上年下降5.27%。萬元GDP電耗1149.8千瓦時,比上年下降0.17%。是*0年以來首次由升轉降。
3、單位GDP能耗水平好于全國。*6年,*省萬元GDP能耗比全國平均水平低0.299噸標準煤,居全國第7位,下降速度居全國第13位。萬元GDP電耗比全國平均水平低239千瓦時,居全國第11位,下降速度居全國第13位。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16噸標準煤,居全國第5位,下降速度居全國第16位。
4、全省各設區市單位GDP能耗均下降。其中下降幅度超過3%的有三明、龍巖和南平,2%-3%的有泉州、廈門、莆田和漳州,2%以下的有福州和寧德。
5、從終端消耗結構看,耗電和耗煤的比例提高。*6年,在能源終端消耗結構中,電所占比例為39.2%,比上年提高了0.5個百分點;煤所占比例為29.7%,比上年提高了1.4個百分點;石油所占比例為21.1%,比上年下降了1.4個百分點;其他能源所占比重為10.0%,比上年下降了0.5個百分點。
6、工業是能源消費的主要部門。長期以來,*省的經濟發展形成了以第二產業為主體的經濟結構。這種產業結構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省工業是能源消費的最主要部門。*6年,*省工業能源終端消費4590.96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12.3%;占全省能源終端消費總量的69.4%,比上年提高了0.7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43.5%,比上年提高了0.2個百分點。工業能源消費所占比重比增加值所占比重高25.9個百分點。
*6年,*省工業涉及的37個行業中,萬元產值能耗比上年下降的有22個行業,下降面為59.5%,其中,采礦業行業下降面為50.0%,制造業為60.0%,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為66.7%。
7、生活消費能源增加。*6年,*省城鄉居民生活消費748.88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7.1%。其中城鎮居民生活消費390.07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7.7%;鄉村居民生活消費358.82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6.4%。
8、年耗能萬噸以上的工業企業單位產品能耗八成以上比上年同期下降。在統計的年耗能萬噸以上的工業企業單位產品能耗的64個項目中,下降的有54個項目,占比重84.4%;上升的有10個項目,占15.6%。其中噸鋼綜合能耗539.04千克標準煤/噸,下降4.8%;每噸水泥綜合能耗為114.48千克標準煤/噸,下降1.4%,火力發電標準煤耗326.77克標準煤/千瓦時,下降0.82%。
9、能源加工轉換效率提高。*6年,*省能源加工轉換效率為55.0%,比上年提高了0.03個百分點。其中火電轉換效率為38.0%,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
(三)節能情況
*6年,*省萬元GDP煤耗0.714噸,比上年下降0.025噸,節約煤188.48萬噸;萬元GDP油耗0.106噸,比上年下降0.01噸,節約油75.39萬噸;萬元GDP耗液化石油氣0.0124噸,比上年下降0.0029噸,節約液化石油氣21.86萬噸;萬元GDP電耗1149.78千瓦時,比上年下降1.99千瓦時,節約電1.50億千瓦時。
二、節能降耗面臨的主要問題
1、能源消耗總量增長問題。*6年,*省能源消耗總量比上年凈增加683.20萬噸標準煤,相當于凈增加消耗956.46萬噸原煤,按等價值計算相當于凈增加消耗電209.57億千瓦時。*6年*省發動設備平均利用5226.79小時,按此利用率計算,相當于要建設3.34臺120萬千瓦機組發電。
2、一次能源供需矛盾問題。*6年,*省一次能源自給率只有38.1%,而且自給率在逐年降低。要保障*省經濟發展和居民消費所需能源,六成以上需外調(外購)。
3、高能耗行業增長問題。從規模以上工業看,*6年,*省六大高耗能行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產值比上年增長32.9%,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28.6%,造紙及紙制品業增長20.3%,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5.4%,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3.5%,燃氣生產和供應業9.3%。這六大行業能源消費量占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量的76.1%,而這六大行業的產值只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18.4%。
4、技術裝備問題。在重點耗能行業中,落后的生產工藝仍占一定比重。在建材行業中質量不穩定、浪費能源、污染環境的立窯水泥生產仍存在著相當的比例。
5、能源消費結構問題。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煤炭所占比重偏高,*6年為29.7%(按等價值計算),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這種過高的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直接影響到能源利用效率和環境污染。
6、重點耗能企業數增加問題。隨著規模以上工業的快速增長,*7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能源消費量超過5千噸標準煤的增至455家,企業數比上年同期增加91家。其中超10萬噸標準煤以上的企業25家,比上年同期增加3家;5萬至10萬噸標準煤的企業24家,比上年同期增加9家;2萬至5萬噸標準煤企業50家,與上年持平;1萬至2萬噸標準煤的企業119家,比上年同期增加25家;5千至1萬噸標準煤的企業237家,比上年同期增加52家,顯示出重點耗能企業數增加較快特征。
三、若干對策建議
1、加強領導,提高認識。能源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要進一步提高對節能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切實加強對節能工作的領導,把這項工作納入重要的議事日程。節能降耗涉及到生產領域、流通領域和消費領域等方方面面,節約能源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節能意識,使節能降耗成為全社會的一種自覺行為。
2、加強能源統計工作,提高數據質量。*省目前能源統計工作還不十分完善,能源統計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較薄弱,統計制度不完善和指標體系不健全、分類較粗,給深入研究能源消費和經濟發展的關系帶來一定難度。因此,應加快改革和完善能源統計制度,加強基礎統計工作,各級都要依法設置能源統計機構、配備能源統計人員,保障能源統計工作所需的經費,扎扎實實的搞好原始數據的調查和搜集工作,為宏觀經濟管理和經濟分析提供準確、完整的統計數據。
3、加快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調整。工業是*省能源消費的主體,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火力發電,造紙及紙制品業和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業等是*省能源消費的主要產業。因此,努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調整,積極發展能源消費強度低的第三產業,推動國民經濟結構的輕型化和節能化,是實現節能降耗的根本途徑。
4、狠抓重點行業、企業節能降耗。以鋼鐵、火力發電、建材、石油、化工等行業為重點,全力推進工業節能,堅決遏制耗能高、污染重產業過快增長。組織開展與國際國內同行業能耗先進水平對比活動,推動各企業加大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力度,降低產品單耗,提高能效,以點帶面,推動全省工業行業實現低耗高效發展。
5、調整能源消費結構。以推進多元化、清潔化為主要目標,提高水電、核電和新能源等清潔能源的比重,不斷調整和優化能源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