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畢業生就業難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近幾年來,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日益凸現。據有關資料,*0年以來,普通高校大學生就業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這確實應引起全社會的重視。
高校畢業生就業難,難在部分人的認識還不到位。近5年來,我國高校持續擴大招生規模,畢業生數量大比例上升。*1年為115萬,*2年為145萬,*3年為212萬,*4年為280萬,*5年將為338萬。畢業生數量的快速增長,必定會給他們的就業帶來一定壓力和困難,但我們不能把此當成負擔。其實,我國大學畢業生占總人口的比例還遠遠低于發達國家,也低于不少發展中國家。以我們的人口總數、經濟社會發展對教育的需要而言,高校畢業生不是多了,而是還很不夠。因此,關鍵還是提高認識的問題。高校畢業生是寶貴的人才資源,做好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需要。認識提高了,做好這項工作就有動力,就有積極性。
高校畢業生就業難,難在有些企業招聘人才要求過高。為解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各地各部門采取各項措施,如通過舉辦人才市場等形式,廣開就業門路。但一些單位往往要求過高、條件過于苛刻,招聘人才有的非博士、碩士不要,有的要求具有若干年的實踐經驗等等。這些現象都影響著畢業生的就業。要看到,招聘人才不是學歷越高越好,而是要看其能否把所學的知識技能應用于社會實踐,能否為“我”所用。招聘人才不能只顧一時、只顧眼前,任何經驗都是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在學習、實踐中逐步積累形成的??礉摿?、看發展,這才是正確的選人方法。
高校畢業生就業難,難在部分高校專業設置與社會的需求脫節。近幾年來,隨著高校擴招,一些高校不顧社會的需要,脫離實際,大開熱門專業,“大路貨”專業,使一些專業的畢業生大量過剩,而企業需要的專業人才卻很難找到。因此,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調整專業設置,使高校大學生所學的知識用得上,受企業的歡迎,這也是十分重要的。
高校畢業生就業難,難在部分畢業生的期望值過高。這其實是一個就業觀念問題。有的高校畢業生在擇業時,過高估計自己,對單位挑挑揀揀,對薪酬要求過高,高不成、低不就,因而就業心態變得十分狹隘,擇業的自主性和多樣化也就大受限制。筆者曾到過國外,在外國碩士生開出租車、博士生當導游的并非個別現象,而在我們國內,這種現象可能會被當作大材小用,部分大學生對此可能會不屑一顧。其實,只要轉變觀念,調整期望值,接受適當的薪資水平,愿意在各行業和地區間流動,大學生就業難就不是一個問題。
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相信,只要我們找準問題的癥結,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采取切實措施加以解決,就一定能把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做好,畢業生們就一定能及時找到學以致用的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