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農村建設金融業發展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最缺的是資金。很多人認為,農業是弱質產業,農村是落后地區,想獲得金融業的大力支持,既十分困難又不太現實。這種看法并不全面。應該認識到,為新農村建設提供金融支持,不僅是金融業理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同時也為金融業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機遇。
服務新農村建設,能為金融業開拓新的市場增長點。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進程是城市先于農村。城市金融改革起步較早,力度較大,步子較快。相對于城市金融,目前農村金融組織體系還不健全,業務單一,金融服務供給不足,管理粗放,風險突出。但隨著新農村建設的全面展開,農村金融的種種發展障礙必定會逐漸弱化以至消除,農村金融將獲得更好的發展環境。就金融業而言,新農村建設蘊藏著眾多商機。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需求的增加,既有可能成為我國今后長時期經濟增長的重要拉動力量,也將為金融業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天地。金融業完全可以在支持新農村建設中開拓新市場、培育新客戶、發展新業務,使自身得到發展壯大。
服務新農村建設,有助于金融業調整優化資產配置和風險結構。多年來,金融業的絕大部分盈利性資產集中在二、三產業,金融業的整體布局也明顯偏向于城市。而在建設新農村的戰略舉措實施之后,農林牧漁等產業將有可能得到結構優化和長足發展的良好機會,一些有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的農產品產業帶、主導產業生產基地、農產品專業市場將得到更多支持,一些業務潛力巨大、資產優良的涉農企業必定會脫穎而出。金融業可以通過滿足生產性資金需求和提供其他金融服務,支持這些產業集群和優勢企業發展壯大,吸收來自第一產業的優質資產,從而調整資產配置,并借此改變風險結構,進一步強化金融業穩定發展的基礎。
服務新農村建設,可以促使金融業加快改革創新的步伐。由于主要服務對象的差別,農村金融與城市金融具有不同的特點,在業務拓展、風險規避和資產管理等方面都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唯有加大金融業改革創新的力度,革新農村金融現有的組織框架和經營管理方式,拓展金融產品和服務手段,改善農村信用環境,完善政策保障機制,構筑農業風險防范屏障,在健全和改進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上下功夫,才能使金融業在體制、機制和金融服務方式上更好地適應新農村建設的需要。為新農村建設提供金融支持的重要歷史使命,促使我國金融業必須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和高度來審視自身的改革創新,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