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紀檢干部思想政治建設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當前,隨著反腐敗斗爭的日益深入,在一批批貪官污吏紛紛中箭落馬、繩之以紀的同時,也有個別紀檢監察干部在腐蝕與反腐蝕的考驗中迷失了方向,思想消極,信念滑坡,行為失范,有的甚至執紀違紀,反腐自腐,淪為“階下囚”。
一、當前紀檢監察干部的思想現狀
應該說,絕大多數紀檢監察干部忠于黨的事業,勤勤懇懇、愛崗敬業、清正廉潔,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盡心盡職盡責,為維護社會穩定和政治安定、促進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也有極少數人員身處復雜的社會環境中,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放松了世界觀改造和思想政治修養,產生了一些消極思想和不良心態,嚴重影響了隊伍形象,妨礙了紀檢監察工作。其主要表現為:
——得過且過心態。在極少數從事紀檢監察工作時間較長的干部當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種厭煩情緒,他們對反腐敗工作信心不足,熱情不高,思想上往往不求進取,工作中態度消極,敷衍塞責,不圖有功,但求無過。
——見異思遷心態。由于紀檢監察工作性質的特殊性,工作辛苦,條件艱苦,生活清苦,個別干部缺乏敬業精神,意志不堅定,工作中吃不得苦,生活上耐不住清貧,不安心本職,不踏實干事,一心忙于拉關系,找門路,急于調工作,換單位。
——瞻前顧后心態。在執紀辦案過程中,某些辦案人員思想負擔重,精神壓力大,怕觸“馬蜂窩”,怕碰“關系網”,不敢大膽履行職責,缺乏大刀闊斧、敢做敢為的魄力和膽識。尤其在一些是非原則問題,往往替自己考慮得多,顧慮重重,惟恐“闖禍”得罪人。
——患得患失心態。一些年齡偏大、即將退居“二線”的紀檢監察干部,人未退休思想先“退休”,喜歡攀比,看重待遇,認為辛辛苦苦工作幾十年,既無得名,又無獲利,心中覺得委屈和吃虧,于是處處求安逸,留“后路”,在工作中奉行“中庸哲學”和“好人主義”。
——急功近利心態。這主要表現在極個別中青年干部和剛參加紀檢監察工作的干部當中,他們急于出政績,圖進步,求發展,工作中不是循序漸進,腳踏實地,而是搞“面子工程”,好大喜功,以致在查辦案件中出現不重質量求數量,不按程序辦事,不依法執紀,辦“夾生案”,甚至“葫蘆案”。
——隨波逐流心態。個別紀檢監察干部放松了思想改造,黨性觀念不強,自律意識較差,生活中深受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極端自由主義等資產階級腐朽思想的腐蝕,愛攀比,貪享受,熱衷于吃喝玩樂,有的甚至被腐蝕,被拉攏,走上了違法亂紀的道路。
二、產生思想問題的原因探析
紀檢監察隊伍中存在的上述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是由于極個別干部思想政治素質不高,黨性原則不強,職業道德修養不好所造成的。而這些情況的產生,有人事管理體制方面的原因,也有現實工作不足的因素;有社會大環境的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價值取向發生變異的因素。具體分析,筆者認為有三大因素,是當前影響和制約干部思想政治健康發展的“瓶頸”。
第一是體制方面。在當前新形勢下,雖然中央紀委、監察部對各派駐機構的體制管理進行了重大改革,由雙重管理變成垂直管理,促進了工作的有效開展。但就省、市、縣一級紀檢監察機關而言,目前實行的仍是雙重管理體制,即業務上由上一級主管部門負責,組織人事方面則受同級黨委領導。這種特殊的雙重管理體制,勢必產生兩種弊端。首先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監督力度。在日常工作中,如果上級主管部門和同級黨委缺乏協調溝通的話,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無人管”的真空狀態,使紀檢監察干部游離于監督之外,客觀上為個別意志薄弱的干部違法亂紀提供了條件。而民主監督、輿論監督、群眾監督等作用在現實生活中過于弱化,很難真正起到監督作用。如果紀檢監察機關內部管理一旦不嚴,一些干部就往往容易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其次造成了工作環境不寬松。由于紀檢監察機關要在同級黨委、政府領導下開展工作,對基層尤其是鄉鎮一級的紀檢監察干部而言,小到每一起信訪件的初核,大到對案件的定性處理,事事都要請示匯報,按黨政主要領導的意圖行事,沒有主動權和決策權,工作中放不開手腳,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干部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第二是人員方面。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素質得不到保證。紀檢監察機關與公、檢、法等司法部門不同,沒有專門培養干部的全日制大中專院校,缺乏固定的高素質干部輸送渠道和后備人才庫。在選人進人方面,也一直沒有一套法定的招考、錄用人員的標準和程序,缺乏透明度和競爭機制,這就使紀檢監察機關在進人上難以把住人員素質和條件這一基礎關。另外基層一些單位和部門對紀檢監察工作“另眼相待”,認為“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往往安排一些年齡偏大或婦女同志擔任紀委書記和紀檢組長,使得干部隊伍的整體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不合理。(二)人手嚴重不夠。在基層單位,普遍存在有編制缺人手的問題,往往只有紀委書記或紀檢組長一人單槍匹馬,單打獨斗,工作中很難打得開局面。尤其對鄉鎮來說,很難保證專崗專職,專人專用,無一例外地兼管了財稅、計生、綜治等中心工作,有的甚至長期在外招商引資,全年有近四分之三的時間忙于這些“份外”事務,以致使自己的本職工作成了“副業”,無暇顧及,力不從心,落得“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的結果。(三)培訓教育工作中存在缺陷。近幾年來,為加強干部思想政治建設,改善隊伍素質,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組織了多種形式和多個層次的教育培訓,并取得了較大成績。但是,培訓教育中也存在許多不足,如有的培訓教育與紀檢監察工作實際、隊伍的思想現狀脫鉤,過分側重于辦案業務知識培訓,忽視了政治思想和職業道德教育;有的培訓時間太短,長的不過一個月,短的只有四、五天,影響了培訓的廣度和深度;有的培訓辦班形式單一,只滿足于課堂教學、以會代訓,等等,導致學習效果不佳。從當前基層干部的思想觀念、科技知識、辦案手段等方面來看,遠遠落后于社會的進步和形勢的發展。
第三是待遇方面。當前,一些紀檢監察干部尤其是縣、鄉一級干部之所以思想不穩定,不安心本職工作,除工作辛苦、生活無規律、容易得罪人這根本原因外,關鍵還在于經濟待遇不高,政治上發展不快有關。有的干部在紀檢監察部門一呆就是七、八年,有的甚至上十年,而且連正科級紀檢員的待遇都解決不了,有的鄉鎮的紀委書記至今還沒有理順由黨委副書記兼任的關系;在一些縣直單位,班子領導成員在排名上存在“厚此薄彼”,行政副職與紀委書記或紀檢組長的排名不是按任職時間的先后來排列,而是靠前排列,在班子內分工和決策等方面,紀委書記和紀檢組長好象也低一級別;在獎金福利方面,獎金少,福利差,有錢也不敢發,辦案津貼相比綜治、、財稅、人武、計生等其他部門低了許多;在“八小時”之外的生活,不要說吃喝玩樂,瀟灑愜意,就是有的該娛樂的活動也不敢參加,該去的地方也不敢去,總擔心別人說三道四,過著一種“苦行僧”式的生活。上述種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紀檢監察干部的不平衡心理。
三、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的對策研究
加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思想政治建設,要堅持以“政治堅強、公正清廉、紀律嚴明、業務精通、作風優良”為標準,以全面加強干部隊伍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為內容,在教育、管理、監督等方面下功夫,樹立可親、可敬、可信的新形象,切實擔負起新形勢下反腐倡廉工作的神圣使命和重要職責。
(一)抓教育,提高紀檢監察干部的政治業務素質。從根本上來說,從事紀檢監察工作是為維護黨的性質和綱領服務的,是為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為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服務的,如果對社會主義信念、對共產主義理想模糊,或者存有疑慮;如果缺少一種對黨的事業和紀檢監察工作赤膽忠心、愛崗敬業、剛正不阿的職業道德素質;如果對紀檢監察工作業務不精,能力不強,等等,就很難在實際工作中堅定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做到有威有為。因此,各級紀檢監察組織要切實重視培訓教育工作,不斷拓寬培訓渠道,探索教育新形式,加大資金投入,健全培訓網絡和師資網絡,采取學歷培訓、崗位培訓、業務培訓、短期培訓及選送到院校深造等途徑,因人施教,注重實效,全面提高干部隊伍的思想政治水平、職業道德素質和業務能力。
(二)抓管理,建立健全干部考核、使用機制。要嚴把進人關,實行凡進必考,統一錄用標準,既要注重才能,又要看重思想政治素質,把德才兼備、又紅又專的人才選進隊伍,寧缺勿濫,確保隊伍的高素質。在干部的使用上,要建立健全干部考核、使用機制,推行崗位責任制,形成一個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用人環境和激勵機制,為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提供條件。同時要進一步完善保障機制,對于因秉公執紀受打擊或遭不公正待遇的干部,要主持公道,積極協調,以解除干部的后顧之憂,保護干部秉公辦案的積極性。對于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干預、干擾正常執紀行為的,應堅決頂住,依法查處,努力創造一個良好的執紀環境。
(三)抓監督,強化從嚴治紀的制約機制。加強干部隊伍的思想政治建設,還有賴于監督制約機制的形成,以保證用好權力,防止權力失去制約而導致濫用、產生腐敗。一要加強外部監督。要自覺接受、認真對待、主動邀請黨組織的監督、民主監督、新聞輿論監督、人民群眾監督,要主動征求和傾聽意見,發現問題,及時查糾,及時改進。二要強化內部制約,要切實落實辦案責任制、錯案追究制,規范執紀行為。對紀檢監察干部的違法違紀問題,要及時查處,對不適合從事紀檢監察工作的,要堅決調離或清理出干部隊伍。
(四)抓交流,保持干部隊伍旺盛的生機與活力。紀檢監察機關實行干部交流,有利于領導干部擺脫人情關系的困擾,放手大膽地開展工作;有利于改善和優化領導班子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加強班子建設;有利于紀檢監察干部開闊視野,豐富閱歷,增強隊伍的執紀水平。搞好干部交流工作,首先要領導重視,主動輸出,積極爭取縣委的支持,尤其對那些從事紀檢監察工作時間較長、身體較差、年齡偏大的干部,更要主動關心,加大交流提拔力度,千萬不要使他們“傷身又傷心,流汗又流淚”,同時又能使年輕的干部在政治上覺得有奔頭,工作起來才有干頭,有勁頭。其次要建立制度,制定關于機關干部交流的有關規定,明確干部交流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交流條件、交流方式及交流要求,使干部交流工作納入正規化軌道。三是要拓寬渠道,多方交流,采取內部輪崗交流、系統內部縱向交流和系統外部橫向交流的方法,增加輸送口,使每一個紀檢監察干部能夠來時開心、干時舒心、走時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