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黨組織建設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現有縣屬國有企業和非公有經濟單位5114家,其中縣屬國有企業4家,非公有經濟單位5110家。非公有經濟單位中,私營企業212家,個體工商戶4898戶。截至目前,全縣4家縣屬國有企業全部建立了黨組織,現有黨員178名;5110家非公有經濟單位中建立黨組織的有18家,有黨員74名,組建面為4%。近年來,隨著國有企業的改制重組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發展壯大,企業黨組織建設工作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特別是非公有經濟單位的黨組織建設工作還存在組建面小、不健全和管理松懈的現象。為了切實加強全縣的企業黨建工作,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縣緊緊圍繞解決企業黨務工作“缺人選”、組織建設“不健全”、黨的活動“難開展”和黨的作用“難發揮”等實際問題,認真貫徹省、市委關于加強企業黨組織建設工作的指示精神,始終把企業黨建工作作為全縣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頭戲”和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把黨的組織活動作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把黨員隊伍作為企業生產經營的中堅力量,把企業黨的建設和生產經營緊密相結合,強化宣傳,理清思路,健全制度,完善措施,狠抓落實,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規范企業內部管理,帶動了全縣三產經濟的快速發展。
全縣在加強企業黨組織建設工作中,主要加強了“六抓一組建”工作措施,使全縣的企業黨建工作初步形成了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經濟的良性循環新機制。
“六抓”,即:
——抓規范引導。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切實加強企業黨的建設,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是黨組織建設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們在規范引導上,首先是理思路。思路是企業黨建工作的基礎。我們采取以會代訓和專題培訓等形式,著力在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的黨性認識上下功夫,不斷引導企業黨組織按照選配一個好書記、建設一個好班子、帶出一支好隊伍、完善一套好制度、形成一個好機制的“五個一”工作要求,按照企業性質和發展實際,引導提出了抓好以黨支部建設為核心的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指導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克服了基層黨建工作走入誤區,扭轉了部分管理人員和職工在思想認識上的偏差,促進了企業黨建工作向正規化方向發展。其次是增合力。企業黨組織引導黨員、職工樹立“廠盈我有利,廠虧我有責,廠興我有功”和“在崗必盡責,無功便是過”的觀念,把企業的經營理念潛移默化地轉化為職工的具體行動,發揮了黨員在企業生產管理中的先鋒模范作用,保證了黨建工作和企業發展同向、思維同路。全縣企業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以飽滿的熱情、堅定的信心、扎實的工作、務實的作風,在各自的崗位上圍繞企業生產經營這個中心,努力工作,不斷進取,大膽探索,把企業改革發展中的難點、生產經營中的重點、員工關心的熱點,作為黨建工作的切入點,確保了隊伍的穩定,促進了企業快速有效的發展。
——抓選派指導。為了加強對企業黨組織建設工作的指導,從根本上解決管理不暢、渠道不順的問題,我們按照分類指導的原則要求,采取歸口管理、行業管理、屬地管理、掛靠管理等形式,合理確定了企業黨組織的隸屬關系,研究制定了《關于進一步明確縣屬國有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基層黨組織隸屬關系有關問題的意見》、《*縣關于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的意見》、《*縣2004-2006年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規劃》和《*縣選派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意見》等一系列關于加強企業黨建工作的意見,積極探索在新形式下向企業黨組織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的有效途徑和辦法,目前全縣先后四次選派32名政治素質好、文化程度高,懂經營、會管理,綜合協調能力強、熱愛黨務工作的機關和經濟主管部門的同志為指導員,在26個企業和勞務基地聯系開展工作。同時還建立健全了定期到崗、情況匯報、崗位培訓、檢查考核、責任追究五項制度,制定了宣傳、協調、指導、管理、監督五項職責,確保了企業黨建工作的正常有序開展。
——抓隊伍建設。黨員隊伍始終是企業正常運營的中堅力量。全縣始終以打造一支素質過硬的基層黨務工作隊伍為強企理念,在全縣企業中廣泛開展了把黨員培養成企業經營骨干、把職工中的先進分子培養成黨員的“雙培”活動,全面推行企業黨組織發展黨員備案制、公示制、預審制、責任追究制等制度,嚴格黨員審批程序,并按照“成熟一個、發展一個、提高一個”要求和“個人申請、組織審查、支委培養、支部考察、黨委公示后審批、組織部備案”的發展程序,目前在企業中培養入黨積極分子250人,發展黨員37名,其中企業管理業主黨員11名,生產經營管理人員和崗位能手26名,改善了企業黨員結構,壯大了企業黨員隊伍,形成了政治堅定不信邪、作風扎實不作假、廉潔奉獻不謀私、生活檢點不蛻變、潔身自愛不越規的企業黨員管理教育模式。同時企業黨組織還樹立了“黨員就是企業財富”的理念,在全縣企業中普遍建立了“黨員五訪談工作制度”,即黨員獲得榮譽時必訪,鼓勵他們再接再厲;黨員有過失時必訪,幫助改正錯誤缺點;黨員辭職離廠時必訪,征求意見建議;黨員遇到困難時必訪,幫助職工排憂解難。通過“黨員五訪談工作制度”的有效開展,凝聚了人心,增強了合力,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活力。
——抓載體創新。加強企業黨組織建設,抓創新載體是關鍵。它有利于進一步規范企業的內部管理,激發企業發展的活力。按照黨組織建設的標準和要求,全縣企業黨組織建立健全了《企業黨支部工作職責》、《流動黨員管理制度》、《黨員組織關系接轉制度》、《黨的組織生活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特別是在流動黨員的管理上,由社區、鄉鎮黨委和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統一登記造冊,逐個備案,建全了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黨員檔案。同時把黨組織活動、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群團組織活動、企業文化建設融為一體,開展了比品行、比紀律、比作風、比服務、比文明和搶著辦、立即辦、主動辦、認真辦等豐富多彩的黨性實踐活動,充分發揮了企業黨組織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在全縣企業開展爭做文明黨建工作模范企業,創建標兵企業黨組織;爭做指導黨建工作先進個人,創建優秀支部班子;爭做發揮先鋒作用表率黨員,創建示范黨員責任崗為主要內容的“三爭三創”活動,使黨建工作成為企業所需、業主所盼、職工擁護、黨員歡迎的工作。不斷創新活動載體,組織開展了“一名黨員一桿旗”、“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等黨性實踐活動,企業黨組織每月或每季度評出黨員先進柜臺、先進班組或先進車間,并張榜公布。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引導黨員爭做思想教育的“政工員”、維護社會秩序的“治安員”、文明經營的“監督員”、市場經濟的“信息員”、促進發展的“領航員”,有效地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促進了企業發展。
——抓典型帶動。近年來,我們在抓思想教育的過程中,著力培育和樹立了一批層次和類型不同的示范點和先進典型,并做到了以點帶面,推動全局。每年都篩選確定一批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示范點進行重點培育。定期召開座談交流會,組織力量進行觀摩檢查評比,加快典型示范的培育力度,涌現出了一批在班子建設、黨員教育管理、制度建設、陣地建設、開展黨性實踐活動等方面作用發揮好、活動開展正常的非公有制企業典型,并通過新聞媒體廣泛進行宣傳報道,推動了面上工作的開展。目前全縣有9個黨建基礎相對較好的企業被確定為全縣企業黨建工作示范點,很好地發揮了典型示范的作用。
——抓督促考核。考核是企業黨組織建設的重要環節。我們在加強企業黨建工作的同時,把健全考核機制作為一項重要內容,采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辦法,堅持半年進行隨機檢查,年終進行考核評比,并將這項工作列入了黨員領導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政績的考核范圍。同時還建立了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通報制度,定期分析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情況,加強檢查指導和考核驗收,促進了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健康發展。
“一組建”,即健全黨組織。健全黨組織是企業發展的關鍵。我們結合企業發展實際,大膽探索以“獨立式、聯合式、掛靠式、派入式”等為主的黨組織組建模式,在18家符合組建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中建立了黨支部;對不足3名黨員的12家非公有制企業,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則建立聯合黨支部4個,把8家非公有制企業的黨組織關系掛靠到了經濟主管部門和鄉鎮;對23家沒有黨員和暫不具備設置黨組織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按照先建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后建立黨組織的要求,做到了凡是企業從業人員在50人以上的都有黨員,企業從業人員100人以上的都有黨組織,從組建方式、組建層次和組建標準三個方面夯實了企業黨建組建基礎。同時企業黨組織通過加強培養和組織發展等措施,基本實現了“哪里有職工隊伍,哪里就有黨的工作;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組織;哪里有黨組織,哪里就有健全的組織生活和堅強的戰斗力,使全縣的企業基層黨建基礎進一步夯實,支部健全率、覆蓋率達到了90%以上。我們通過規范企業黨組織和群團組織交又任職的領導體制,豐富黨群工作的活動內容和形式,找準了黨建工作和群團工作的共振點。對尚未建立黨組織的非公有制企業,先建立工青婦組織,依托群團組織開展黨的工作,為組建黨組織創造條件。全縣212戶非公有制企業中有工會組織的180戶,有團組織的165戶,有婦女組織的65戶,分別占85%、78%和31%,消除了黨建工作“盲區”。
*縣的企業黨建工作按照上級黨委的要求,工作中大膽探索,狠抓落實,使全縣的企業黨組織建設工作步入正軌。但是還存在思想認識不高、觀念難轉變和管理不暢不順等問題。我們將以這次會議精神為動力,從調查摸底、更新思路、發揮作用等關鍵環節入手,努力開創企業黨建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