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黨員現代遠程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新橋河鎮目前已建成18個遠程教育終端接收站點,其中擴展型1個,基本型17個。自開展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以來,我鎮積極探索遠教站點“管、學、用”的新途徑,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和實踐活動,充分發揮遠教站點功能,不斷增強農村黨員干部綜合素質,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使遠程教育真正成為了造福全鎮的富民工程。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狠抓“三個到位”,推進遠程教育管理科學化、規范化
一是抓責任落實到位。鎮黨委把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納入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作為村級黨建工作目標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并成立了由黨委書記任組長,各村支書、有關站所負責人為成員的遠教工作領導小組,專門配備了2名具有較強計算機操作能力的機關干部擔任管理員和指導員。同時,鎮黨委明確了相關人員的工作職責,將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年終考核評優內容。通過責任的落實,全鎮形成了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是抓制度保障到位。根據工作需要,我們建立了切合鎮情實際的教學管理制度、設備管理制度、信息反饋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我們還積極探索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堅持每兩個月召開一次遠程教育工作專題會議,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保證工作有序推進。
三是抓設備管理到位。全鎮18個站點都明確了專人負責并定期對設備、課件、物理介質進行檢修和保養,嚴格按制度做好使用情況登記。鎮黨委投資4萬元對全區唯一一個高標準擴展型站點——原李昌港鄉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站原有的會議室進行維修翻新,滿足了培訓的需要。兩年來,鎮黨委還向村級遠教站點下撥了專項資金,幫助村黨支部解決遠程教育站點場所建設,強化了防盜、防火、防塵、防潮、防雷等安全措施。
二、實現“三個轉變”,凸現遠程教育的多樣性、靈活性
一是由“灌輸式”向“自選式”轉變,增強教學的實用性。剛開始培訓一般是“我播什么你就看什么”,培訓效果不很理想。所以鎮遠教站每個月都發放一份學習內容問卷調查表,摸員干部及群眾的需要,再有針對性地制定下一個月學習計劃,并向外公布教學內容及時間,讓培訓對象自行選擇,各取所需,做到學有所選,學有所得,充分調動農村黨員干部學習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了教學效果。
二是由單一收看節目向看節目與專家輔導同步轉變,增強教學的實效性。我鎮在定期組織黨員干部參加學習的同時,還針對性地邀請本地民營企業老板、土專家和有關技術人員組成教學輔導小組,有針對性地開展現場咨詢,幫助農民消化課堂知識,解決學習應用過程中出現的疑難問題。*年,全鎮共集中召開現場咨詢會6次,幫助農民群眾解決生產技術難題170多個。
三是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增強教學的靈活性。為充分發揮遠教網絡資源共享優勢,我鎮遠教站在組織黨員干部集中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和網絡知識的同時,還制作了簡易操作指南資料,放置在每個操作室,供初學者查詢,并且還組織一批懂電腦的干部專門負責指導,充分調動大家的學習積極性。現在,當地黨員群眾空閑時間玩牌的少了,而到遠教站點學習的多了,一批原來的電腦“文盲”現在還成為了網絡高手。
三、開展“三個服務”,增強遠程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
我們積極發揮遠程教育資源優勢,為經濟發展服務。一是加強技術服務。兩年來,我鎮遠教站舉辦蔬菜種植、水果栽培、養殖等各類技術講座、觀摩活動16次,發放技術服務資料6000多份,并且下載種植技術、動物疫病防治與治療等各類電教片120余部。李昌港村的葡萄種植園在學習套袋技術后,畝產量比原來提高了15%,且葡萄質量明顯優于傳統種植,市場價比原來高出了0.8元,*年,葡萄園每畝的純收入比往年高出了260多元。
二是加強銷售信息服務。近年來,我鎮民營經濟發展迅速,檳榔、布鞋、涼席等產業迅猛發展,但銷售一直是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緊箍咒”。為此,我鎮遠教站集中力量,分為5個小組,對全鎮五大產業銷售信息進行定期收集,及時反饋給企業。*年,共向企業提供各類銷售信息800多條,有效地解決了農產品的銷售壓力。我鎮的布鞋協會、農機協會和口味王檳榔有限責任公司還在鎮遠教站的指導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銷售信息網絡,拓展了銷售渠道,也降低了銷售成本。通過遠程教育站點,農村黨員干部和群眾還可以及時了解農產品市場供求情況和價格等信息,避免了生產和銷售的盲目性。
三是開辦創業咨詢服務。我鎮人多地少,農民創業勁頭很足。針對這一情況,鎮遠教站創造性地開設了創業咨詢服務。*年4月,鎮遠教站聯合鎮布鞋協會,對布鞋市場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向全鎮發出了《布鞋致富倡議書》,科學分析了布鞋市場的現狀,并把各布鞋廠的總投資、布料供應信息、銷售信息、年利潤預計進行了詳細公布,并承諾對興辦的布鞋生產企業提供生產技術和銷售信息支持。在其推動下,*年全鎮共新增了23家布鞋廠,且產品供不應求,銷售形勢一路看好。翔石鞋廠的夏老板逢人就夸:“多虧了鎮遠教站,給我指了一條發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