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建設小康社會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按照這次培訓工作的總體安排,今天,利用開班式的機會,我就如何理順好村級兩委關系,增強兩委合力,為開創我區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局面提供組織保證這一主題內容,對在座的各位農村基層干部,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講點具體要求。下面,圍繞這一主題,我主要講三個方面問題。
一、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發揮村黨支部作用,搞好兩委關系的重大意義
(一)發揮好村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理順好村兩委關系,是鞏固黨在農村執政地位的需要
黨的十六大提出,在新世紀新階段要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對于村級組織來說,就是要實現“五個好”目標。實現“五個好”目標的關鍵,在于建設一個好的黨支部班子,而建設一個好的支部班子的關鍵,我看就是要在村民自治條件下,發揮好村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理順好村黨支部與村委會的關系。為什么這么講呢?大家都知道,發展農業要靠改革、靠科技、靠投入,但歸根結底要靠以黨支部為核心的農村基層組織堅強有力、卓有成效的工作,要靠農村基層黨組織和農村黨員干部團結、帶領廣大農民群眾去為之奮斗。
《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明確規定,村黨支部是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是黨在農村各項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村里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從根本上講,這是由我們黨的性質和黨的執政地位所決定的,也是由農村的實際情況決定的,是在長期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一個村就是一個小社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從組織上,有黨組織、村民自治組織、經濟組織、群眾團體;從行業上講,有工、農、商等;從工作上講,要搞好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個建設。在這樣一個小社會里,必須有一個領導核心,而這個領導核心就是村黨支部。村黨支部與村委會關系就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也就是說,村黨支部要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切實履行對村委會的領導;反過來,村委會作為自治組織也要自覺地接受黨支部的領導。我想對于村黨支部與村委會二者之間的關系,大家一定早就十分清楚,但從近年來農村基層組織工作實踐看,這種關系往往走味變調,甚至位次顛倒。應該看到,近年來,我們實行的村民自治,有效地規范了村干部的依法辦事行為,提高了村民參政、議政能力,推進了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促進了農村的發展和穩定。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實行村民自治后,部分村黨支部的核心地位有所削弱、領導核心作用難以發揮,在個別地方甚至出現了動搖黨支部領導核心作用的苗頭。有的在農村民主政治建設上出現了淡化和否定黨支部的傾向,在我們農村常常可以聽到一種說法:村黨支部是代表黨員的,支部書記只是黨員的書記,不能代表全體村民。另外,我們從最近的一個資料上也看到,外地有一個村委會主任一上臺就在全村宣布“十幾個黨員統治我村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這是什么話?耐人尋味啊?這不就是動搖我們黨在農村執政地位具體表現嗎?雖然這只是個別現象,但這一苗頭和傾向,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和警覺。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大家試想一下,如果占全國三分之二比重的農村,脫離了黨的領導,那么不用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無法實現,甚至會直接關乎黨的生死存亡和國家的前途命運。因此,我說理順好村兩委關系,是鞏固黨在農村執政地位的需要,一點也不過分。事實證明,農村工作千頭萬緒,抓好村兩委關系是根本、是關鍵,是必須做好的基礎工作。
(二)發揮好村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理順好村兩委關系,是推動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
俗話說“村子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子要想富,全靠黨指路”。大量的事實告訴我們,改革開放20多年來,黨的富民政策在農村基層黨組織特別是村黨支部的堅決貫徹落實下,我國農村面貌得到了極大改善,全國范圍內涌現出了一大批文明富裕的先進村,這些先進村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都有一個好書記,都有一個好班子,都有一個和諧團結的村兩委關系,正如有的同志說“在農村,支部強,一強百強;集體富,一富百富;兩委關系順,一順百順。”
常言道:“人心齊,泰山移”。我區村級組織建設情況,就充分說明了這個道理,那就是哪個村的黨支部領導核心作用發揮好,村兩委關系順,哪個村的各項工作就會出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就能取得創造性的工作成果,就會促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而哪個村的黨支部軟弱無力,領導核心作用不突出,村兩委關系不順,合力不強,村里的各種組織就會形同虛設,如同一盤散沙,村里不僅難以完成基本工作任務,村經濟發展會停止不前,而且還會影響黨在廣大群眾中的威信、形象,甚至動搖黨的根基。特別是那些經濟發展較快的村,如果村兩委關系緊張,矛盾激化,斗爭激烈,好端端的一個村很快就會被毀掉。在我區這樣的例子可以說是屢見不鮮,從我們過去的一些村農民集體上訪看,分析其原因,除去一些村干部不廉潔,處事不公等原因外,究其根源主要來自于緊張激化的兩委關系。由于村里主要領導之間不按規章制度辦事,互相爭權奪勢,拉幫結伙,勾心斗角,煽動群眾你整我,我整你,逐漸使矛盾升級,變得公開化、尖銳化、白熱化。最后矛盾斗爭的雙方都身敗名裂,成為全村經濟發展的攔路人,農民群眾的罪人。這些慘痛的事實一再告誡我們,只有發揮好村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理順好村兩委關系,形成村黨支部領導下的充滿生機活力的村民自治局面,才能不斷推動和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三)發揮好村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理順好村兩委關系,是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的需要
我國是農業大國,十三億人口有九億多是農民,這是最基本的國情,沒有農村的穩定,就沒有全國的穩定。同樣,對我們*區來講,農村是否穩定,也決定著我區的發展和未來。大家都知道,我們*區轄區總面積是479平方公里,其中農村面積456.6平方公里,城區面積22.6平方公里,農村面積是城區面積的20倍。面對這樣的比重和份額,我們不能不說,在我區如果沒有農村的穩定,開創農業和農村工作新局面,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將無從談起。因此說,要保持和維護好農村社會的穩定,從某種意義上講,村級兩委關系是重點、是關鍵,可以說牽一發而動全身。
穩定是農業發展和農村改革的前提,兩委關系是搞好穩定的基礎。當前,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新時期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任務十分繁重和艱巨,特別是區委、區政府提出了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部署,建設西部經濟大走廊,這些都有賴于一個良好穩定的社會環境。然而,從目前我區的村級組織建設情況看,兩委關系恰恰是影響穩定的一個癥結所在。因此,村兩委關系是否理順,從一個點上看是小問題,但從面上看,從穩定和經濟發展環境的角度來說,就是一個大問題。對這一問題,我們農村的各級黨組織都要引起重視,要站在全區工作大局的高度,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大力加以解決。努力把我們的每一個村級兩委班子都建設成為團結、堅強、有戰斗力的領導集體,從而切實承擔起帶領廣大農民群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重任,為新時期新階段我區農村穩定、農業發展、農民增收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二、分析現狀,明確職責,建立和完善良好的村級兩委工作運行機制
目前,我區村兩委關系的現狀是:在42個行政村中,村兩委關系比較和諧的28個(其中包括5個村兩委“一肩挑”的村),一般狀態的7個,處于緊張對立狀態的7個(群力鄉城鄉村,新發鎮紅旗村、新發村,新農鎮新江村、新興村,榆樹鄉民主村、望哈村)。分析其原因:一是個別村干部政治素質低,當村官只為爭權、圖名、謀私利;二是文化素質低,工作能力差,對有些問題不能正確理解和把握,吃不透國家的方針政策,工作中從自我的“想當然”出發,造成干部之間意見分歧;三是書記、主任是當初競選的對手,是不同派別或家族勢力的代言人,感情上難以溝通;四是個別村委會主任認為,自己是全體村民選上來的,不把村黨支部放在眼里,脫離村黨支部的領導;五是村黨支部,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工作軟弱無力,執行制度規定不堅決,自視無權、無為,找不到體現領導核心地位的途徑和形式,失于對村委會的有效領導。六是一些人是靠家族勢力、小幫派和封官許愿上來的,工作中便以小團體的利益為重,視各種法規、制度于不見,自行其是;七是村黨支部書記與村委會主任職責不明,出現領導上的超權越權行為而造成矛盾。歸納起來主要就是由于部分村主任和村黨支部書記素質不高,部分兩委班子成員自身對兩委關系存在模糊認識造成的,有的村委會干部片面認為只要村民同意的事就去辦,動輒拿出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斷章取義,與村黨支部搞對立。由于村兩委成員對各自的職責分工不明確,使兩委關系在認識上糾纏不清,導致兩委關系不順。所以說,要理順好兩委關系,就必須明確兩委職責,建立和完善協調的兩委工作運行機制,以此來保證村黨支部領導核心作用的有效發揮。
關于職責問題,在這里我想有必要和大家一起重溫一下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職責。村黨支部的主要職責有6條:①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黨組織及本村黨員大會的決議。②討論決定本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問題。③領導和推進村級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開展自治活動。領導村民委員會等村各種組織,支持和保證這些組織充分行使職權。④搞好支部委員會的自身建設。⑤對村、組干部和村辦企業管理人員的教育管理和監督。⑥搞好本村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治安、計劃生育工作。以上6條,大家一定要切記,這是我們村黨支部應該行使的職權和承擔的責任。從以上職責中,我們不難看出,村黨支部在村級各種組織中的重要核心地位。
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群眾性組織,村委會要行使好自治權利,必須要把握好五個問題:第一,村民委員會實行的自治是在國家法律、法規范圍內的自治,是依法自治,一切自治活動都不能超越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第二,村民委員會開展自治活動時,要正確處理好與其他組織的關系。即:要自覺地接受村黨支部的領導,堅持向村民負責的原則,依法行使自己的自治權利。第三,經村黨支部討論決定的事項,需由村民委員會貫徹落實的,必須無條件執行,不能以任何借口抗拒或阻礙黨支部決定的實施。第四,村民委員會在開展自治活動時,要積極發揮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的作用,主動引導村民參與村級事務管理,通過村務公開,接受村民監督。
第五、村民委員會是村黨支部領導下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自治活動必須在村黨支部的領導下進行。
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各自職責,關鍵在于實際工作中的正確履行和實施。事實證明,在村里的日常工作中,經常出現兩委職責不清、雙方擺不正位置、分不清主次的現象和問題。因此,為保證兩委職責的有效履行,理順好兩委關系,就要在改進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建立和完善兩委工作運行機制上下功夫,做到既充分發揮村黨支部對村委會的核心領導作用,又保證村委會的村民自治工作正常開展。一要明確地位,切實發揮好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首先必須堅持村黨支部的領導核心地位始終不能改變,要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實行民主自治統一起來。村黨支部對村委會的領導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①政治領導。就是在政治上保證村委會必須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引下,在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開展工作,支持村委會依法實行村民自治。②思想領導,村黨支部要領導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做好黨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教育好廣大黨員和群眾,引導他們正確對待和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要對村民進行理想、道德、科學文化和民主法制教育,培養他們成為社會主義新型農民。③表率領導,黨支部及其成員應自覺地遵守有關規定,靠模范帶頭作用影響,帶動村委會成員自覺履行應盡職責。二要規范議事,提高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水平。去年農村工作會議上,我們下發的《關于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兩委聯席會議的有關規定》,就是有針對理順兩委關系,建立良好的村級兩委工作運行機制的一個重要舉措。《村級兩委聯席會議制度》就是對村級兩委議事的原則、議事的內容、議事的程序進行規范,以此進一步明確村黨支部與村委會的領導與被領導關系,明確黨支部書記是村里的“一把手”,主持、領導村里全面工作。村委會要在黨支部的領導下,依法行使職權。村里議事情、作決策,堅持先黨內后黨外,先黨員后群眾的原則。程序是在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先召開黨支部會議研究提出決策方案,然后由黨支部書記召集和主持村兩委聯席會議討論。繼《村級兩委聯席會議制度》之后,今年我們還要繼續制定出臺《村委會報告制度》。《村委會報告制度》就是用定期不定期的報告制度把村委會納入村黨支部領導之下。村黨支部可隨時要求村委會報告其工作情況,并要對村委會報告提出意見或建議。村委會還要向村民代表會議報告工作,每半年向村民代表會議報告一次。村民代表會有權就報告中的疑問提出質詢。通過這些制度,進一步明確兩委議事內容,規范議事程序,嚴格議事制度,變兩委為“一家”,切實達到村黨支部既支持保障村委會開展村民自治工作,又充分發揮領導核心和管理監督作用,推進兩委關系協調發展,提高民主管理水平。三要提高素質,改進村黨支部的領導方式和方法。村黨支部是相對宏觀的政治領導者,村委會是具體村務的主要管理者,村黨支部要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必須加強自身建設,提高領導水平和工作水平,增強村黨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作為村黨支部班子成員要不斷提高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形成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的良好風尚。一方面,村黨支部要逐步從日常事務和一般矛盾中解脫出來,把主要精力用于對全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方向、重大問題的把握和決策上。另一方面,要改進領導方式。村黨支部應從包攬村里事務向充分發揮村委會職能作用轉變;從簡單的依靠行政手段向依靠法律手段、經濟手段和行政手段并用的方面轉變;從封閉的辦事方式向公開的民主的方式轉變。
三、正視問題,落實責任,充分發揮鄉鎮黨委的直接領導作用
前面我講了發揮好村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理順好村兩委關系的意義和職責、制度和措施。那么,這項工作究竟應該由誰來抓,誰負有主要責任呢?不言而喻,鄉鎮黨委是村級班子建設的直接領導者,擔負著重要的、直接的責任。我們說產生一些村兩委關系緊張、合力不強,甚至達到針鋒相對、劍拔弩張這一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鄉鎮黨委抓村級班子建設工作不到位。因此,我們說問題往往表現在村,根子卻在鄉鎮。
我看目前在我區鄉鎮黨委抓村級班子建設不到位的問題,集中反映在思想認識和履行職責兩個方面。思想認識不到位的主要表現是:(1)工作職責認識上的誤區。鄉鎮黨委書記是村級組織建設的直接責任人,抓村級班子建設是鄉鎮黨委最起碼、最基本的職責。但工作中我們發現有不少同志認為,鄉鎮黨委本身就是基層黨組織,抓基層黨組織建設應該是上級黨委的事。因而把基層黨組織建設和村級班子建設這項任務有意無意地推到上面,把自己置于配角地位,對所屬村班子戰斗力弱、兩委關系緊張、對立,問題成堆的現象視而不見,無所作為。(2)工作任務認識上的誤區。農村工作任務十分繁重,正所謂“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對這一點我們應當充分肯定。正是因為面對這種狀況,致使有的鄉鎮黨委不能正確理解和擺正抓好村級班子建設與各項具體工作的關系,分不清主次,認識不到抓好村級班子建設,理順好兩委關系是領導農村工作,推動農村三個文明建設的治本性措施。在工作中不能緊緊抓住村班子建設這個關鍵性問題,并以此統領全局,推動各項具體工作的開展和完成,而是就事論事一心埋頭于經濟工作等帶有硬性指標要求的具體事務,沒有認清如果解決處理好村兩委關系,就會給經濟工作帶來事半功倍的成效,把具體工作視為主要任務,把主要職能和基本任務當成了“捎帶”,常常使自身的工作處于一種無序的被動狀態。(3)工作標準認識上的誤區。衡量鄉鎮黨委工作基本標準主要有兩條:一是看基層黨組織建設特別是村級班子建設這一基本職責履行得到位不到位;二是看有沒有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推進農村三個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有沒有明顯的工作實績。但實踐中有的鄉鎮黨委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存在著片面性。有的認為經濟建設是中心,只要把經濟工作抓上去,就一好百好。而對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特別是村級班子建設這一事關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事關黨的執政之基的基礎工程,卻熱情不高,勁頭不足,甚至認為這是苦差事、麻煩事,是軟指標、慢功夫,不抓也不會影響自己的工作實績。
鄉鎮黨委履行職責不到位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不注重村級班子的經常性建設和對兩委關系狀況的掌握。二是不注重對黨員隊伍和非黨員村干部的日常教育和管理監督。三是不注重做過細的思想政治工作。工作在基層,卻不深入基層,不接觸群眾。既聽不到群眾的呼聲,又不能加強對農民群眾的宣傳、教育、引導、幫助,特別是對群眾中存在的一些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不能正確引導,妥善解決,導致一些群眾集體上訪事件時有發生。四是不注重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面對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發生的歷史性變革,鄉鎮黨委仍然停留在過去那種行政命令的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上。有的雖然也感到舊體制下的一些辦法不靈了,卻不去積極主動地研究新情況,探索新方法,而是一味地埋怨現在的農民不好管、農村工作不好做,怨上級只下任務,不給辦法,“等、靠、要”思想比較嚴重。比如:我們強調擴大基層民主要在黨的統一領導下進行,但實踐中鄉鎮黨委對加強黨的領導與依法實行村民自治的關系缺乏正確的理解和把握,常常把二者割裂、放任自流,缺少把堅持黨的領導與依法推行村民自治有機統一起來的積極探索,缺少正確處理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的有效辦法。
以上我們詳細分析了鄉鎮黨委在加強村級班子建設,理順兩委關系方面認識有誤區,工作不到位的種種表現。由此我們不難悟出一個道理,就是如果鄉鎮黨委直接領導作用發揮不好,村級班子建設就難以搞好,農村的各項工作也難以做好。作為處在農村第一線的鄉鎮黨委,只有切實履行管黨職責,鄉鎮黨委書記切實負起“直接責任人”責任,緊緊抓住村級班子建設,特別是村兩委這個關鍵不放松,認識到位、工作到位,切實加強領導,村級兩委關系就能不斷得到理順,村級班子建設水平就能不斷得到提高。
在這里,對鄉鎮黨委,我簡要地提三點要求:一要按照“六個好”的要求,切實加強自身建設。作為鄉鎮干部,特別是鄉鎮領導干部要努力學習,不斷提高鄉鎮班子的整體素質和駕馭新時期農村工作的本領。要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進一步提高鄉鎮黨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嚴格執行區委下發的《加強鄉鎮領導班子思想作風建設十項制度》,充分調動班子全體成員抓村級班子建設、理順村兩委關系的積極性,形成齊抓共管的整體合力。要切實改進工作作風,真正樹立起扎根群眾、求真務實、扎實工作的良好風氣。當前,作風不實、方法簡單、不善于做群眾工作、不主動為群眾排憂解難的現象在一些鄉鎮干部身上表現得比較突出。靠這樣一種工作作風和精神狀態,要抓好村級班子建設、理順好村兩委關系,做好農村工作,是不可能的。因此,鄉鎮黨委要把作風建設作為重點,努力形成深入群眾、調查研究、求真務實、勤奮盡責的良好風氣。二要深刻認識和把握時展的潮流和脈搏,在立足現實的同時著眼未來,積極探索村民自治條件下加強村班子建設、理順好村兩委關系的新方法、新途徑。比如:如何正確處理加強黨的領導與擴大基層民主、加強農村民主法制建設的關系,農村經營主體的分散化與改進黨組織活動方式及農業產業化、經營規模化的關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與正確引導和教育農民的關系等等。通過對這些新課題的探索,不斷賦予村級組織建設新的生機活力,使全區農業和農村工作不斷取得新的突破。三要建立健全抓村級班子建設的責任制,嚴格考核,獎懲兌現。據我們掌握,各鄉鎮過去都建立了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和機關干部包村責任制,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工作目標責任制。為此,我們要求各鄉鎮黨委今后要在原有責任制的基礎上,突出村級班子建設這一關鍵內容,要結合本鄉鎮實際,制定出內容更具體、操作性更強的村級班子建設考評辦法。拿出嚴格的獎懲措施,真正做到通過良好的制度和機制,促進村級班子建設不斷走上制度化、科學化、規范化軌道,確保兩委關系團結和諧、整體合力增強,為全區農業發展、農村穩定、農民增收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同志們,在新世紀新階段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抓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特別是村級班子建設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各項要求,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和飽滿的工作熱情,全面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再上新臺階,再創新水平,為在我區農村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