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建立農村黨員一會兩站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不斷提高農村平安建設工作水平,*區按照“即時報告,集體評議,分頭化解”的原則,建立了農村黨員“一會兩站”(黨員評議會,黨員信息反饋站、黨員義務調解站)維穩創安工作機制,促進了農村穩定和新農村建設。年初以來,全區通過“一會兩站”工作機制排查影響農村平安穩定問題100多個,調處糾紛208件次,農村發案率比去年同期下降9.5%。萬家村、太安村、立功村等實現了零上訪。
一、優化“一會兩站”黨員隊伍,為維穩創安奠定組織基礎
為確保“一會兩站”工作機制取信于民,我們把村級黨組織先進性建設有機融入到“一會兩站”工作機制當中,嚴把推選關、培訓關和監督履責關,著力建設一支有凝聚力和戰斗力、群眾威信高的“一會兩站”工作隊伍。一是嚴格選拔,保證政治素質。我們在無職黨員中選拔黨員評議會、黨員信息反饋站和黨員義務調解站成員,并嚴格實行黨小組提名、村民代表大會選舉、黨員大會評議、鄉鎮黨委備案的選拔程序,確保了“一會兩站”工作隊伍黨性強、威信高、作用好。目前,全區42個行政村已全部配置“一會兩站”,每個村都組建了由5名威信較高的村離任黨員干部任評議員、3名年富力強的無職黨員任信息反饋員、2名善于做群眾工作的無職老黨員任調解員的“一會兩站”維穩創安隊伍。二是加強培訓,提高履職本領。我們根據“一會兩站”工作職能,對黨員評議員、黨員信息反饋員和黨員調解員進行分類培訓,著力提高他們的履職本領和履責意識,使“一會兩站”成員成為黨的政策和法律法規的“明白人”,構建和諧農村的“帶頭人”和村黨組織維穩創安的“好幫手”。三是監督履責,確保發揮作用。我們為每名“一會兩站”成員建立了維穩創安履責承諾登記臺帳,并通過黨員大會、村民代表會議、村務公開欄等形式,向村民公示他們的崗位職責。同時建立村黨組織定期評責制度,先后調整了7名履責效果不好、發揮作用不明顯的“一會兩站”成員。
二、創新“一會兩站”工作方式,為維穩創安提供機制保障
我們把推進農村平安建設與村級事務制度化建設相結合,按照“即時報告-集體評議-分頭化解”的工作程序,建立健全了“兩報告、三評議、兩調解”工作制度,保證了“一會兩站”維穩創安作用的有效發揮。一是實行“兩報告”反饋機制。在村民發生糾紛、矛盾、信訪苗頭和發現不安全因素的第一時間,黨員信息反饋站成員向村黨組織“即時報告”,涉及治安問題直接向公安機關報告;在重要節日和敏感時期,黨員信息反饋站成員按照“有情況報情況、無情況報平安”的原則,每天向村黨組織進行“零報告”。二是實行“三評議”議事機制。對群眾有意見的村級重大財務支出依據、群眾受益度以及不符合大多數村民意愿的重要問題,黨員評議會實行“開會評”,提請村委會復議,發揮化解矛盾的“混合劑”作用;對發生矛盾糾紛的當事人,黨員評議會主動“登門評”,發揮化解矛盾的“催化劑”作用;對突發的違反村規民約的行為和村民鄰里關系、土地宅基、老人贍養等糾紛,黨員評議會進行“現場評”,發揮化解矛盾的“穩定劑”作用。三是實行“兩調解”調處機制。黨員義務調解站成員在村黨組織和有關部門的指導下,上門為當事人送法說理,進行跟隨式政策感化和思想引導,以理調解不穩定因素。同時黨員義務調解站成員積極借助親緣關系,采取“以情調解”的方式發動糾紛雙方親屬協助化解糾紛。特別是通過“親戚息訪”,配合鄉鎮黨委對正在越級、集體上訪的村民進行勸解,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發揮“一會兩站”保障作用,為維穩創安聯結效能體系
我們注重發揮“一會兩站”工作機制的引領、示范和帶動作用,激發廣大農村黨員在推進農村平安建設過程中的熱情,不斷促進農村平安建設取得新成果。一是織牢了協防聯控網絡。通過強化“一會兩站”工作機制即時預警、即時防控功能,有效構筑了維穩創安的堅強防線。建國村以“一會兩站”成員為主體,成立了3支村治安聯防隊,義務夜間巡邏。春節期間,防止了一起精神病患者縱火事件發生;“五一”期間,抓獲了2名正在盜竊蔬菜大棚鋼筋和塑料棚膜的犯罪嫌疑人,為村民挽回1萬余元的經濟損失。五一村結合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依托“一會兩站”成員設立黨員“維護平安穩定崗”,掌握“兩勞兩放”人員思想動態,幫助他們重新樹立生活信心,使“兩勞兩放”人員無一人發案。二是構建了平安聯動格局。通過發揮“一會兩站”工作機制的影響帶動作用,調動了農村各級組織維穩創安的積極性。新發鎮黨委為加強“一會兩站”維穩創安的力量,開展了“一干一警,雙崗雙責”活動,向11個行政村分別派駐了由一名干警和一名機關干部組成的農村平安穩定工作小組,形成了行政帶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群力鄉在新區開發改造過程中,將拆遷指揮部工作人員與“一會兩站”成員聯合編組,成立了7個工作推進組,深入到980戶拆遷戶家中,幫助群眾聯系暫住房屋,協調車輛,與75個低保戶、困難戶和殘疾戶結成搬遷對子,消除了動遷居民的后顧之憂,保證了拆遷工作順利進行。三是搭建了維穩“減壓”平臺。通過發揮“一會兩站”工作機制“減壓”作用,為有關部門解決熱點、難點問題創造了條件,使不穩定因素實現了“軟著陸”。建國村匡家屯村民由于飲用地表水,致使皮膚病頻發,村民不滿情緒不斷升級,醞釀集體越級上訪。“一會兩站”成員得知消息后,積極走訪群眾,開展了大量解釋、勸解工作,使村黨總支集中精力籌資75萬元,僅一周時間就完成了打深水井、鋪設地下管道、安裝凈水設備等工程,使匡家人用上了安全衛生的自來水。五一村的“送子車”被有關部門依法取締后,全村學生上學放學步行時間長達一個多小時,面對沒有符合規定的車輛代步、廣大村民情緒極不穩定的情況,“一會兩站”成員及時組織黨員護送學生上學放學、穩定家長情緒,并協助村“兩委”班子協調交通部門解決問題。僅用兩天時間,市公交處破例將341線路公交車增發早晚線到五一村,解決了學生上學難的問題,避免了村民集體上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