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黨員先進長效機制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區積極探索保持農民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制,全面開展了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為無職黨員搭建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建設新農村的平臺,有力促進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各項事業的發展。
一、科學設崗,引領農村無職黨員從“無職”向“有職”轉變
根據農村經濟社會實際和黨員隊伍結構,按需分類設崗,賦予不同類型無職黨員發揮所長的崗位,保證了崗位設置的科學性和針對性。
一是以“雙帶雙強”型無職黨員為主體設定建設新農村黨員先鋒崗。圍繞新農村建設6項目標要求,在“雙帶雙強”型無職黨員中設立了“富民政策宣傳崗、帶頭創業致富崗、扶貧幫困共富崗、文明新風倡導崗、村容整潔維護崗、民主管理監督崗”等6類建設新農村黨員先鋒崗,按照“黨員自薦、黨小組推選、村黨組織審定”的辦法,為1181名“雙帶雙強”型無職黨員設定了符合個人意愿、發揮個人特長的崗位。
二是以村離任黨員干部為主體設定黨員維護穩定崗。為解決近郊農村社會轉型中各類矛盾日益突出的問題,發揮村離任黨員干部黨齡較長、威信較高、善做群眾思想工作的優勢,設立了黨員評議崗、黨員信訪信息反饋崗、黨員義務調解崗等3類黨員維護穩定崗。全區252名村離任黨員干部通過認領“黨員維護穩定崗”,煥發出新的工作熱情,迅速在農村聯結起黨員“包矛盾調解、包不出現集體上訪事件”的穩定工作網絡。
三是以農村后備干部為主體設定黨員服務崗。結合農村后備干部建設設立了“黨員全程服務崗”,組建了一支由210名黨員經紀人、退伍軍人黨員和青年黨員組成的“黨員全程服務崗”隊伍,無償為村民證照辦理、農業示范項目申辦和弱勢群體各類補助申領等事務,為黨員自身鍛煉、農村后備干部培養以及群眾檢驗黨員搭建了平臺。
二、創新機制,實現農村無職黨員從“無責”向“有責”轉變
堅持在組織、管理和考評上狠下功夫,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無職黨員上崗履責聯動機制,保證了“設崗定責”活動的適用性和實效性。
一是建立聯動推進機制。為保證“上崗”黨員有效履責,區委組織部成立督導組,采取百分制考核的形式,不定期深入到鄉、村檢查指導“上崗”黨員履責情況。各鄉鎮黨委將包村干部工作效能考核與責任村“上崗”黨員履責情況緊密結合起來,確保了工作到位、責任到人。各村黨組織對各類無職黨員上崗工作實行目標管理,并安排一名村支委委員具體督促“上崗”黨員履責,形成了區、鄉、村三級聯動督導“上崗”黨員履責的工作格局。
二是建立分類管理機制。一方面結合村組區域布局和村主導產業實際,設置124個“技術指導類”、“信息服務類”、“村務管理類”等專業黨小組,將不同類型的無職黨員量才歸位到各專業黨小組,賦予他們與崗位相適應的職責,使無職黨員的自身優勢和幫帶作用更加突出。另一方面針對無職黨員特點開展分類培訓,著力提高上崗黨員履職本領和履責意識,使“雙帶雙強”型黨員成為引領新農村建設的“明白人”,村離任黨員干部成為維護穩定、構建和諧社會的“帶頭人”,黨員經紀人、退伍軍人黨員和青年黨員成為村黨組織的“好幫手”和群眾的“貼心人”。
三是建立考核評議機制。為保證“上崗”黨員認真履職,在各村黨組織建立了“上崗”黨員履責承諾登記臺帳,并采取黨員大會、村民代表會議、村務公開欄等形式,向村民公示“上崗”黨員的崗位職責。同時建立村黨組織定期評責制度,在每月“黨員活動日”召開“上崗”黨員評議會,根據“上崗”黨員職責考評履責情況并向村民公示,從制度上確保了“有責必踐、違責必究”。實行“上崗”黨員定期評責以來,先后有42名黨員因上崗履職表現突出被列為村級后備干部培養,26名黨員被調整“下崗”,其中有19名“下崗”黨員在村黨組織的教育引導下,再次申請上崗贏得了村民的信任。
三、搭建平臺,保證農村無職黨員從“無為”向“有為”轉變
圍繞無職黨員發揮作用,加強載體建設,活化載體形式,有效激發了無職黨員引領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的內在動力。
一是開展建設新農村黨員先鋒崗“創星”活動,激發了無職黨員帶頭建設新農村的積極性。通過在“建設新農村黨員先鋒崗”中開展爭創“帶頭致富星、科技示范星、精神文明星”活動,“上崗”黨員想事、議事、管事、辦事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幫助村黨組織有針對性地解決和處理了一些熱點、難點問題。建國村帶頭創業致富崗張學玉、莊宏濤、藤玉明等5名黨員領辦“蔬菜外銷協會”,帶領農戶成立了“建國無公害蔬菜有限責任公司”,當年實現農民增收700萬元。太安村黨總支建立了黨員包街責任制,無職黨員組織村民管理和維護街路衛生、保護街路環境、維護街路社會秩序,有效解決了長期以來村內街路無人管的問題。設立“建設新農村黨員先鋒崗”以來,“上崗”黨員積極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共投入幫扶資金12萬元、傳授致富技術45項、清理街路邊溝垃圾47噸、中止不合理村務動議38個、轉移勞動力725人,有力促進了新農村建設。
二是建立黨員“一會兩站”維穩機制,維護了農村社會的穩定。通過在各村黨組織建立黨員評議會、黨員信訪信息反饋站、黨員義務調解站,形成了“黨員維護穩定崗”反饋—評議—調解三位一體維護穩定的工作機制,為構建和諧農村社會發揮了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作用。城西村群眾因征地與開發公司發生沖突時,村黨支部及時組織11名村黨員義務調解崗黨員協助鎮黨委做群眾思想教育工作,有效防止了事態的進一步惡化。新鄉村黨總支為推進新榆工業園區建設,組織黨員評議崗王丁柱等5名黨員向村民宣傳園區建設的重要意義,并率先簽訂了征地協議,為園區建設順利進行創造了條件。截至目前,“黨員維護穩定崗”共報告村民上訪等不穩定信息68個,評議化解不穩定因素39個。萬家村、太安村、立權村、新鄉村等實現零上訪,有力促進了農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三是建立“黨員全程服務中心”,增強了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通過在各村黨組織建立“黨員全程服務中心”,統籌組織黨員全程服務崗開展便民服務,進一步拉近了黨群關系、促進了黨群和諧,增強了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城西村“黨員服務崗”張守成主動為不熟悉“房照”辦理程序村民代辦了房照業務,使困擾村民5年之久的“無房照”問題得到解決。五一村“黨員服務崗”鄭守財發揮自身市場營銷經驗豐富的特長,先后15名養牛戶奶制品外銷工作,為養牛戶穩定增收開辟了新的市場。立功村“黨員服務崗”王恩軍為村民筑路勞務,轉移勞動力69人,為農民增收3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