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推進社區黨的建設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和省街道、社區黨的建設工作座談會、現場會議精神及市委組織部《關于進一步加強街道、社區黨的建設的意見》,緊緊圍繞我區城區管理體制改革的整體推進,我們從適應建設現代化大都市中心城區的需要出發,認真研究和解決社區黨建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比較扎實地推進了社區黨建工作。
一、建立健全社區黨建工作機構和工作網絡,不斷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
社區黨建是以街工委和居民區黨支部為主體,由街道轄區內各機關、學校、企事業等單位基層黨組織共同參與的區域性黨建工作。因此,我們狠抓了社區黨建工作機構和網絡建設,并明確其主要職責,為開展社區黨建工作奠定了組織基礎。
一是建立街道社區黨建工作指導委員會。在街工委的領導下,負責本街道社區黨建工作的總體規劃和組織實施,組建社區黨建工作機構和網絡,配備黨務工作人員及有關黨建工作和管理制度的制定、修改,社區黨建工作目標的考評及相關工作的指導。從工作情況看,目前我區17個街工委都按照區委的要求建立了社區黨建工作指導委員會,在推進社區黨建中較好地發揮了職能作用。
二是建立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社區黨建聯席會是社區內各類黨組織自愿結合的議事和協調機構。負責協調和聯系各成員單位黨組織,開展經常性黨建工作研究、交流和重要工作事項及活動議定,發動黨員投身社區建設,以促進黨組織自身建設,在社區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基本任務。在社區單位黨組織相互關系中貫徹平行互助原則、資源共享原則和協商共事原則。目前,我們已在所建成的39個社區中,全部建立了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共吸納了228個駐社區的機關、學校、企事業基層黨組織為成員單位,初步形成了社區黨建工作新的管理和運行網絡。
三是建立社區流動黨員管理站和業余黨校。主要負責對本社區內流動人員中的黨員、下崗職工黨員、從事個體經營的黨員以及無歸屬單位的黨員的管理和社區黨員的教育。目前,59個社區流動黨員管理站已接收管理流動黨員174人。同時,我們組織各社區業余黨校重點推進了三個方面的教育:(1)系列教育。把鄧小平理論、同志“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結合當前形勢進行系統的全面講解和宣傳貫徹,讓每一位社區黨員牢記黨的宗旨,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2)形勢任務教育。圍繞新期黨的方針政策的新內容,使每一位黨員明確當前的形勢和任務,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3)針對性教育。針對社區黨員接受教育內容不全面的情況,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分類對黨員小范圍地進行補課。在加強政治理論培訓的同時,我們還有針對性地開展了家電維修、烹飪、家政服務等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講座,有1200多人次的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參加了學習,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二、豐富和健全社區黨員活動的內涵和載體,不斷增強社區黨建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
以往的街道黨建工作,多限于居民區黨支部的范疇內,局限性很大,工作內容單一。從推進社區黨建工作以來,街道居民區的黨建工作無論從形式到內容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既使黨建工作更具有針對性,又使我區各社區的黨建工作形成了不同的特點。
第一、加大了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和年輕黨員的發展力度。過去舊的干部管理體制形成的街道、社區干部和黨員隊伍老化的狀況,已遠不適應城市改革、發展、穩定的需要。因此,我們及時把街道、社區黨建工作的重點放在“兩輕”上,加大了培養選拔年輕干部和發展年輕黨員力度。撫順街工委在《發揮街道黨工委核心領導作用,認真做好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工作》的典型經驗被中組部推廣的基礎上,又從本街實際出發,通過實行機關科級干部競聘上崗,居委會干部公開招聘民主選舉,堅持生產一線的年輕工人、個體戶、居民區干部和下崗職工以及發展經濟帶頭的中發展黨員等辦法,極大地改善了街道、社區干部和黨員隊伍結構。目前在機關的12名科級干部中,35歲以下的9名,占科級干部總數的80%,最小的僅25歲;全街近50名居民區干部平均年齡由去年的55歲下降到44歲,其中35歲以下的占40%;新發展年輕黨員25名,占發展黨員總數的85%。
第二、加強了社區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在開展社區黨建工作中,各社區黨建聯席會和居民區黨支部在提高黨員和居民思想整體素質上,特別是在與“”邪教組織斗爭中,充分發揮了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安和街工委所屬的安和社區針對社區內中小學生缺少愛國主義教育設施問題,根據黨員張文蘭同志的建議,發動黨員、居民、中小學生進行捐款,在社區內建起了升旗臺,成為全市第一個社區愛國主義教育陣地,他們堅持每兩周舉行一次升國旗活動,對社區黨員、居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中國青年報、新華日報、哈電臺等都予了報道。共樂街工委所屬的福樂灣社區是受“”影響較大的重災區,由于社區環境好,150多名“”習煉者在此煉功,而且骨干分子較多。在中央下發取締“”邪教組織的通知后,這個社區的黨組織在登門逐戶做“”習煉者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時,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社區文體活動,堅持用科學的、現代的先進思想文化占領社區陣地,不僅使絕大多數的“”習煉者脫離了“”邪教組織,而且還使福樂灣社區變成了跳集體舞、做健身操、搞消夏晚會和開展各種義務服務的重要場所,受到了社區居民的歡迎。
第三,充分發揮了社區內各類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社區共建,資源共享是社區黨建工作與居民黨建工作的最大區別之一,關鍵在于它為社區內各類黨組織和黨員充分發揮作用提供了用武之地。新陽路街工委所屬的安化北段社區,組織社區黨員組建了“兩會”、“四隊”,即:社區黨建聯席會和社區管委會,黨員義務巡邏隊、護綠隊、民事調解隊和關心下一代小分隊,讓黨員參與社區建設與管理。社區黨員李紹濱委托武漢的親屬,自費買回了三捆竹條,為大院架起“月亮門”,栽上花草,美化庭院,深深影響和帶動了居民群眾。撫順街工委所屬的地德里社區組織黨員與殘疾人、孤寡老人結“對子”,安裝了“求助門鈴”,既使黨員在社區建設中發揮了作用,又使這些特殊群體得到了及時幫助。駐斯大林街工委江橋社區的市委干部活動中心,青年宮和市紀檢委車隊黨組織在學生寒暑假期間,為學生提供運動場、活動室、圖書館等文化體育場所,使孩子們在社區愉快地渡過假期,為社區共建做出了貢獻。
三、加強和改進黨對各類社會團體和民間組織的政治領導,不斷增強社區黨建工作的影響力和滲透力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區中的各類社會團體、民間組織不斷增多。因此,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我們及時把黨的工作延伸到這些組織中去,開辟了社區黨建工作的新領域。
為了加強對各類社團和民間組織黨建工作的規范化管理,我們向基層黨(工)委下發了《關于加強社會團體和民間組織黨的建設的意見》,要求各黨(工)委堅持“黨員流動到哪里,黨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和把“所屬的管起來,所去的統起來”的原則,切實把在各類社會團體和民間組織中建黨的工作納入社區黨建范疇,加強黨的政治領導。同時要求各黨(工)委采取“建、聯、派、掛”等多種形式,在各類社團和民間組織中建立黨的組織,開展黨的工作,增強社區內黨組織的影響力和滲透力。從實踐情況看,各黨(工)委,特別是各街工委對加強社團和民間組織黨建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目前,我區已在街道商會、老年公寓、家政服務中心,社區服務中心,市場攤區、社區文化廣場組委會等民辦非企業單位中建立了近40個基層黨組織,下派政治指導員130余人,擴大了社區黨組織的覆蓋面。建國地區商會黨支部是我區乃至哈市的第一個民間商會黨組織,自成立以來,他們在加強對黨員教育管理的同時,要求黨員帶頭在汽配行業中抵制假冒偽劣產品,穩定市場,樹立私營企業形象。黨支部定期組織黨員對所經營的商品進行檢查,在黨員中開展不進假冒偽劣商品,不出售假冒偽劣商品活動,既影響了全體商會會員,又為穩定市場、提高信譽發揮了重要作用。康安社區文化廣場組委會有較固定的成員近30人,當街工委得知其中有8名黨員后,立即做工作動員他們遷來組織關系,并把支部掛靠在私營股份制企業老君堂大藥房黨支部。在黨支部的領導下,康安社區文化廣場定期舉辦文藝活動,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同時他們還定期舉辦升國旗儀式,不僅吸引了本社區居民的積極參與,而且許多過路人也加入了升旗活動,充分發揮了愛國主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