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四力工程探索社區黨建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地區共有5個社區,現設立5個黨總支。此外,有企業支部8個,“兩新”組織黨支部9個,聯合黨支部2個;共有黨員1935名,其中自管黨員312名,在職黨員1196名,組織關系未遷到社區的離退休黨員394名,流動黨員33名。近年來,我們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把社區黨建作為社區建設的龍頭,以“四力”工程為載體,進一步發揮了社區黨組織、黨員在社區建設中的領導核心、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推動了社區“兩個文明”建設健康發展。
一、夯實基礎,增強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
加強社區黨的建設,重在基礎建設。幾年來,我們把社區黨的組織建設、制度建設、陣地建設等,作為加強社區黨建的前提和基礎,時時抓在手上,一刻也不放松,進一步增強了社區黨組織吸引力和凝聚力。
1、健全組織,配強班子。今年四月,隨著社區劃大,街工委及時調整充實了社區黨建工作指導委員會、黨建工作研究會、業余黨校和5個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黨員“三站、一校、一區”,同時分別召開有關會議,研究制定工作計劃、任務和目標,明確各自分工、職能,落實責任、任務,進一步完善了街道社區黨建工作網絡,從組織機構上進一步夯實了基礎。在這次公開招聘社區干部中,街工委一班人統一思想,堅持“一居一支部”和書記、主任“一人兼”的原則不動搖,把公開招聘作為加強社區黨建的有利契機,只能加強不能削弱。招聘時,通過采取個人自薦、組織推薦、機關干部及社區黨員干部舉薦等辦法,把那些“靠得住、有本事”、熱愛社區工作和熟悉黨務工作、年富力強的優秀黨員和人才,作為社區干部人選。經過努力,在5個社區23名社區干部人選中,年齡、文化、知識能力等結構都有了較大的改善和提高。5個書記、主任“一肩挑”人選,文化程度都達到大專以上,而且都擔任過黨務和行政領導職務。其中擔任過處級干部的3人,科級干部的2人,黨總支其他成員整體狀況也得到進一步優化。這樣,就從班子和干部配備上為強化社區黨建奠定了基礎。這些干部上任后,經過區、街培訓,虛心向老社區干部學習,深入居民之中了解熟悉情況,很快進入工作角色,打開工作局面,得到了社區居民的充分肯定。
2、利用陣地,強化教育。今年以來,我們加大了“三站一校”建設工作,發揮其在社區黨建中的重要作用。街工委、社區黨總支按照年初制定的“三站一校”學習教育活動計劃,圍繞新形勢、新任務和社區建設與管理,針對社區黨員特點,開展了黨課教育、專題講座、理論知識輔導、理論研討等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為解決社區黨校缺少教員問題,各社區聘請專業在職黨員干部及社區專業人員,組成專兼職的教員隊伍,定期到社區授課。今年以來,5個社區已舉辦各類學習培訓班8期,培訓社區黨員及骨干400多人次,收到較好效果。為加大指導,街工委對各社區“三站一校”活動,每季度統一布置學習內容,街工委干部按照包社區黨建工作分工,深入社區指導“三站一校”活動。每半年和年終,街工委還組織檢查組進行檢查、總結和評比,已總結樹立了3個社區“三站一校”活動的好典型、好做法,不斷提高了這項活動的質量與水平。在抓“三站一校”軟件建設的同時,不斷改善硬件建設,各社區黨組織廣泛動員社區黨員、居民開展“我為社區獻一書”活動,5個社區已存圖書15000余冊。同時,街工委、社區還配備一些黨員教育光盤、資料,組織黨員和居民學習觀看。街工委還投資30余萬元,對*、撫安、安祥三個社區的“三站一校”進行改造,*社區庭院環境也有了較大改善。
3、完善制度,規范管理。社區黨總支的基礎工作是對社區內各類黨組織和黨員的基本情況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我們及時加強工作指導,把社區黨建工作逐步向制度化、規范化管理方向發展作為重點工作。黨總支成立后,組織總支和支部書記參加區委及街工委組織的黨建工作培訓班,并先后完善制定了《社區黨建工作制度》、《社區黨員教育制度》、《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制度》等有關制度19項。實行了《在職黨員聯系卡及反饋單》制,印制了流動黨員登記卡、社區黨員鄰里互助卡、社區“兩新”組織登記冊等17種規范性的簿、卡、冊,摸清了全街社區黨建工作底數,為開展好社區黨建工作打下基礎。
二、共創共建,增強社區黨組織的向心力
資源整合,共創共建,是社區建設的突出特點。我們堅持大社區理念,本著“就近就便”,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優勢互補的原則,通過社區黨組織牽頭,黨建工作聯席會組織,將“所在、所屬”的黨組織、單位有機連結一體,努力實現社區共創共建。
1、發揮社區黨組織政治優勢,舉全街之力安置好下崗職工再就業。安置好下崗職工再就業,是街工委一個時期的工作重點。近年來,以街工委為主體,社區黨總支、黨建工作聯席會為依托,駐街單位黨組織共同參與,全街上下形成合力,共安置下崗職工再就業2616人次。主要安置渠道:一是市、區、街再就業服務中心推薦安置;二是駐街單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幫助安置。如市交通局、黑寶藥業集團、市婦聯托幼試驗中心等單位,主動到社區招聘下崗職工;三是建立便民服務網點自行安置。目前,下崗職工只要愿意,一般都能得到妥善安置,下崗職工將社區當成了自己的家。撫安社區辦了一個黨員綠色糧店,這個糧店辦起幾個月,每月收入不多,但黨員們心里十分溫暖,工作熱情很高,她們說:“這是社區黨組織為我們下崗黨員安置的新家。”
2、挖掘和優化配置社區資源,為社區居民打造優美生活環境。在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的組織協調下,在區域內開展社區共創共建活動,5個社區黨組織與轄區67個單位結成了共創共建對子,社區根據轄區單位的資源優勢和特點,與他們簽定了共創共建協議書,雙方提供雙向服務。轄區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及衛生醫療等服務行業,按照協議主動為社區提供服務,大大方便了社區群眾的生活。按照區委提出的“發動全區人,匯聚社會錢,干好百姓事”要求,在“四從、四起、四延伸”活動中,各社區主動請轄區單位黨組織和黨員與我們共同創建“綠色樓道”。區政府辦、區財政局、區殘聯等13個委、辦、局及*派出所、鑫遠物業管理公司地德里分公司等轄區單位黨組織與我們共同粉刷了412個樓道,受到社區居民的好評。地德里物業公司還投資7萬余元,新建了一處綠色休閑廣場,成為社區黨員居民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活動場所。他們還將一處80平方米的地下室無償提供給社區,作為社區業余黨校活動陣地。黑寶藥業把社區共創共建當成自己的一件大事,把參加社區建設的各項活動當成義不容辭的責任,他們經常舉辦社區文化廣場演出活動,通過社區搭臺,黨員群眾唱戲,宣傳了企業形象及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風貌,教育了群眾,深得人心。
3、發揮在職黨員表率作用,厚情服務社區居民。實踐使我們感到,在職黨員不光數量多,而且層次高,能力強,是社區建設中一支強有力的生力軍,他們的作用發揮得如何,對社區建設有著重大的影響。按照“把所屬的管起來,所在的統起來”這一要求,我們在社區中開展了“亮黨員身份,樹黨員形象”活動,以樓道為單位做好在職黨員登記,開展黨的活動。對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在職黨員,街工委、社區通過表揚信和反饋單等形式向其所在單位進行反饋。如我們在開展“親情服務”活動中,居住在地德里的社區居民、萬家勞教所干警共產黨員王廣君夫婦與鄰居林日賢老人結成“一助一”對子,并安裝了“求助門鈴”,林老的日常生活和衣食住行因為有了王廣君一家的照顧,變得不再孤獨無助,她逢人就夸王廣君一家人,不是兒女卻勝似親人。王廣君19歲的女兒受到父母的影響,也成為林老的扶助者,并向社區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王廣君的事跡已被傳為佳話,成為在職黨員學習的榜樣。每月的第一個雙休日,是“在職黨員社區奉獻日”,許多在職黨員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主動登門為特困群體排憂解難。在創建“綠色樓道”活動中,撫安社區201棟3單元24名在職黨員,主動捐款6萬余元,大家動手改造樓道及庭院,建成了共產黨員綠色樓道。為了密切黨員居民關系,在職黨員帶頭每家做一個菜,舉辦幾十家居民參加的綠色樓道創建聯誼活動,進一步增強了社區黨組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60多歲的樓道長王杰同志激動地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在樓道黨員、居民中產生了極大的反響。
三、擴大覆蓋面,增強社區黨組織的滲透力
如何搞好“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是社區黨建工作亟待解決的新課題。按照“‘兩新’組織發展到哪里,黨員流動到哪里,黨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則,我們加大了“兩新”組織的黨建工作。
1、抓源頭,為建立“兩新”黨組織打好基礎。為搞好“兩新”組織的黨建工作,我們對社區內的“兩新”組織情況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摸底。在全街范圍內對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建立了黨建情況登記卡,掌握了47家“兩新”組織的基本狀況,其中新經濟組織27家,新社會組織20家。我們還制定了“兩新”組織聯系工作網絡圖,劃分了責任區,明確了責任人,從而形成了黨政聯手、齊抓共管的態勢。
2、抓覆蓋,對條件成熟的及時建立黨組織。針對“兩新”組織的不同情況,我們采取條件成熟的建立獨立黨組織,黨員數量不夠的建立聯合黨組織的辦法,共建立獨立黨支部9個,聯合黨支部2個,并對“兩新”組織現有黨員情況進行調查。在具體組建“兩新”黨組織的過程中,我們極力宣傳建立黨組織的意義和作用,積極為“兩新”組織解決一些難題,真誠地為其服務,使一些“兩新”組織逐漸提高了認識,消除了顧慮,并能主動支持和配合我們建立黨組織。在已建立新經濟組織聯合黨支部、新社會組織聯合黨支部的基礎上,近日,黑寶大藥房、龍生房地產開發公司同時建立了黨組織,全科醫療設備、天天漁村等兩個單位的建黨準備工作也已基本就緒。
3、抓滲透,消除黨建工作“空白點”。我們對暫時不具備建黨條件的30余家“兩新”組織、520戶個體工商戶采取就近就便、有利于工作的方式,把他們劃分到社區及“兩新”組織黨支部中進行管理。同時,從社區中選派政治素質好、協調能力強、有一定黨務工作經驗的黨員,到這部分組織中任政治指導員,開展黨的工作,擴大了黨在非公有制和民間組織中的影響力和黨建工作覆蓋面。目前,我們已向“兩新”組織下派了20名政治指導員,使“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覆蓋面達到了100%。
四、活化載體,增強社區黨組織的戰斗力
選好載體,突出主題,開展具有特色的黨員教育活動,是增強社區黨組織戰斗力的有效途徑。
1、以加強黨性教育為重點,不斷提高黨員素質。我們把開展經常性的黨性教育作為加強社區黨員教育的主要內容,并圍繞黨性教育開展黨內主題教育活動。在社區黨支部中開展了“五好”社區黨組織和“四比、四看”競賽活動,即:比學習看素質、比班子看團結、比作用看貢獻、比創新看成績,充分發揮了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5個社區黨總支在“五好”社區黨組織和“四比、四看”競賽活動中都制定了較高的工作目標,表現出較大的熱情和勁頭。如撫安社區黨總支結合上黨課、黨的民主生活會、黨員評議、黨員義務勞動、參觀烈士館等形式進行黨性教育,他們還組織社區黨員居民,將閑置多年的地下室裝飾一新作為社區文化活動陣地,并相繼成立了家政服務站、綠色糧油配送站等便民服務點,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受到廣大居民的歡迎。在社區黨員中,以開展“新時期黨員形象討論”、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黨員奉獻日”等活動為載體,不斷激發社區黨員在社區建設中挑大梁、唱主角、當先鋒、做模范的積極性。
2、全街同唱一首歌,活化黨員“十個一”主題教育活動。幾年來,我們在廣泛開展的黨員“十個一”主題教育活動中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為深化“十個一”主題教育,進一步調動黨員群眾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發揮社區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今年以來,我們通過舉辦專場文藝晚會、組織秧歌隊以及“十個一”活動宣傳小分隊等形式在全街范圍內唱響“十個一”主旋律,黨員馬朝文把最早由撫安社區黨員王殿海編寫的“十個一”活動內容,進行了深加工,譜成歌曲,編成文藝節目,在社區演出,在社會引起較大反響。從而使黨員“十個一”活動不斷得到推廣延伸,一個人人通曉“十個一”、人人爭做“十個一”的良好氛圍正在形成,達到了寓教于樂的效果,推動了社區黨的建設。
3、以“一個黨員一面旗幟”活動為載體,大力開展黨員志愿者活動。近年來,我們先后在社區黨員中開展了“一助一”結對子、“共產黨員樓道”、共產黨員責任區等活動,黨員率先與特困群體結成幫扶對子,率先參與樓道粉刷、綠地認養,率先維護治安,維護社區穩定。今年6月,“”邪教組織破壞有線電視線路,在老黨員王殿海的帶領下,撫安社區黨員志愿巡邏隊和各社區黨員巡邏隊日夜看守線路的重點部位,使“”不法分子無機可乘。今年4月,在春季綜合整治環境中,安紅街鐵路沿線兩側垃圾如山,在街工委、社區黨總支安排組織下,廣大社區黨員(在職黨員)利用周六、周日,積極參加黨員義務清運垃圾活動,在他們的影響和帶動下,一些居民群眾也自發加入到勞動行列。在社區建設中,許多黨員不論職位高低、年齡大小,都以一名普通黨員和居民身份,帶頭參加社區黨組織安排的各項活動,涌現出了一批社區建設的優秀分子和志愿服務隊伍。目前,全街黨員與特困戶、殘疾人等共結“一助一”對子213對,1100多名黨員和群眾成為社區建設的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