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財金物價運行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今年以來,我市財政收入平穩增長,存、貸款穩定增加,市場物價持續上漲,整個財政金融物價運行基本正常。
一、財政情況
(一)財政收入情況
1-3月份,全市地域財政收入累計完成207.3億元,同比增長64.16%。其中:稅收收入107.29億元,同比增長34.93%;非稅收入100.01億元,同比增長113.88%。
1-3月份,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累計完成48.5億元,完成年預算的26.68%,同比增長27.8%,其中:稅收收入39.49億元,同比增長38.09%;非稅收入9.01億元,同比下降3.65%。各級次完成情況是:市本級21.81億元,同比增長20.77%;縣區級26.69億元,同比增長34.18%。十一個縣(市)區完成情況是:歷下區4.55億元,增長40.95%;市中區5.01億元,增長72.83%;天橋區2.03億元,增長34.22%;槐蔭區1.69億元,增長52.59%;歷城區3.66億元,增長13.14%;章丘市4.66億元,增長15.92%;長清區0.83億元,增長8.51%;平陰縣0.81億元,增長3.3%;濟陽縣0.75億元,增長11.28%;商河縣0.46億元,增長38.8%;高新區2.25億元,增長67.26%。
各主要收入項目完成情況是:增值稅(25%部分)6.63億元,同比增長29.08%;營業稅13.03億元,同比增長24.59%;企業所得稅6.31億元,同比增長77.99%;個人所得稅2.36億元,同比增長37.6%;城建稅0.7億元,同比下降76.91%;其他地方各稅10.45億元,同比增長122.59%;行政性收費收入6.11億元,同比下降6.25%;專項收入1.54億元,同比增長2.17%。
(二)財政支出情況
1-3月份全市地方財政支出完成34.12億元,同比增長9.44%。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7.21億元,同比下降7.59%;教育支出6.12億元,同比增長9.1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2億元,同比增長36.32%;公共安全支出3.17億元,同比增長33.83%;醫療衛生支出1.69億元,同比增長39.87%;農林水事務支出1.51億元,同比增長65.28%;城鄉社區事務支出3.99億元,同比下降20.14%
(三)財政運行主要特點
1.財政收入快速增長,收入進度超過時間進度。1-3月份全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年計劃的26.68%,超出時間進度1.68個百分點,同比增幅達到27.8%,財政收入增長較快,主要得益于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運行質量不斷提高。同時,各級財稅部門狠抓組織收入工作,推進綜合治稅,加強收入征管,也是促進財政增收的主要因素。
2.主要稅種增長平穩。1-3月份主要稅種增值稅、營業稅、契稅和個人所得稅,同比分別增長29.08%、24.59%、24.76%和37.6%,呈現平穩增長的良好勢頭,有力促進了財政收入的增加。
3.財政收入質量進一步提高。1-3月份稅收收入實現39.49億元,同比增長38.09%,稅收收入占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為81.41%,同比提高6.07個百分點。
(四)主要工作措施
1.加快經濟發展,促進財源穩定增長
經濟決定財政,經濟增長是財政增加收入的基礎。一是向結構調整要財源。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把工業經濟作為結構調整的重中之重,不斷擴大工業經濟總量規模,加快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努力實現工業經濟的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積極發展對經濟增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產業,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大力振興現有企業,使一批重點稅源企業盡快走出低谷。二是向現代服務業要財源。要進一步強化金融業的龍頭帶動作用,吸引國內外各類銀行、證券、保險及其它金融機構在我市設立總部、區域總部和分支機構。優化配置全市物流資源,積極發展國際物流,加快建設面向全國全省的區域物流中心。進一步整合會展資源,加快培育特色品牌展會,拉長會展服務產業鏈條。著力構建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完善廉租房保障制度,激活二手房市場,規范發展房屋租賃市場。三是向民營經濟要財源。要采取更加靈活的方式放開搞活民營經濟,通過必要的資金和政策支持,營造民營經濟公平競爭的環境,為鼓勵民營經濟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加大科技投入,走科技興財之路,使民營經濟財源煥發新的生機。
2.嚴格稅收征管,防止稅收流失
要堅持依法治稅、依法征稅,努力實現稅收征管的規范化和科學化,防止稅收流失。一是加強稅收監控和征收,完善征管手段,堅決打擊各種偷稅、騙稅、逃稅、抗稅行為,加大對重點稅源管理和監控力度,突出抓好重點稅源,查找和挖掘新的稅收增長點。二是強化稅收稽查,加大執法力度,發揮稅收稽查在打擊偷逃稅等違法行為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全面加強對各稅種的征管,大力清理壓縮欠稅,把清理欠稅作為組織收入的重要措施抓緊抓好,凡是可清的欠稅,要全部清繳入庫,當期實現的稅款要及時足額入庫,防止發生新的欠稅。四是加強稅源管理,向管理要稅收,及時了解掌握經濟稅源發展變動趨勢,增強組織收入的主動性和預見性。
3.均衡安排支出,確保收支平衡
今年財政面臨必須增加的剛性支出仍相當多,而且主要支出項目都要保持一定的增長幅度,加之保穩定、保重點、保工資、保社保的任務繁重,財政收支平衡難度較大。因此,財政支出要繼續堅持從緊控制原則,壓一般,保重點,保證工資發放和事關改革與穩定大局項目的撥款及時足額到位,確保改革的順利進行和社會大局的穩定,緩解財力不足與事業超前發展的突出矛盾,努力實現財政收支平衡。
二、金融運行情況
今年,我市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把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作為當前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按照控總量、穩物價、調結構、促平衡的基調做好宏觀調控工作,保持了金融運行的良好態勢。
(一)一季度金融運行特點
1、各項存款平穩增加。一季度,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為4321.2億元,比年初增加258.9億元,同比多增159.5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347.1億元,比年初增加80.5億元,同比多增10.6億元;企業存款余額1665.5億元,比年初增加98.4億元,同比多增78.2億元;委托存款余額56億元,比年初增加36.2億元,同比多增20.8億元;其他存款余額1252.6億元,比年初增加43.8億元,同比多增49.9億元。存款方面主要有如下特點:一是儲蓄存款不斷增加。隨著股市的持續下跌,儲蓄存款回流現象明顯。二是企業存款平穩增加。主要體現在:央行連續提高存款利率后,企業從理財的角度考慮,以提高收益。另一方面,由于從緊的貨幣政策,貸款難的問題更加突出。因此,企業把多年的積累存入銀行,作為今后的發展資金。
2、各項貸款呈下降態勢。一季度,全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為3711.8億元,比年初增加33.6億元,同比少增147.6億元;短期流動資金貸款余額1611.3億元,比年初減少3.6億元,同比少增64.7億元;中長期貸款余額1904億元,比年初增加94.3億元,同比多增16.6億元;票據融資余額194億元,比年初減少57.1億元,同比少增91.1億元;委托貸款余額0.6億元,比年初減少0.05億元,同比少增8.4億元;其他各項貸款余額1.9億元,比年初增加0.05億元,同比與去年持平。從貸款結構看,中長期貸款保持較快增長,各商業銀行主要把有限的貸款投向收益穩定的基本建設項目。另外,央行信貸緊縮政策不斷出臺,各商業銀行總行普遍加強了對各分行貸款額度的控制,從緊的貨幣政策逐步顯現。
今年以來,央行2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也是去年以來第12次動用這一貨幣政策工具。此次調整后,普通存款類金融機構將執行15.5%的存款準備金率標準,再創歷史新高。
(二)金融運行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
進入新的一年,宏觀調控效果不斷顯現,在金融運行及貸款投放中仍然存在著一些需要關注的問題。
1、對中小企業貸款造成嚴重影響。緊縮的貨幣政策是壓制過熱經濟的手段,宏觀調控政策對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無疑是雪上加霜。貸款投放總量減少,因此銀行將有限的資金投向比較安全和節約成本的大企業和大項目,中小企業貸款難的矛盾將更為突出。
2、對商業銀行帶來較大的影響。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實施從緊貨幣政策的重要措施,這將對商業銀行內部流動性造成大的影響。在去年10次提高準備金率以后,一些商業銀行包括四大國有銀行內部流動性已經有緊缺跡象,繼續提高準備金率必將使得商業銀行流動性更加緊張。在內部流動性緊缺的情況下,商業銀行首要任務是保證流動性,保證支付,這必將對經營造成嚴重影響。
(三)主要工作措施
針對當前形勢,根據國家有關的宏觀調控政策,在信貸資金使用上更好地與國家產業政策相結合,與全市經濟結構調整相銜接,進一步調整優化信貸資金結構。根據從緊貨幣政策和有保有壓的信貸政策的要求,著力加大對以下六個方面的信貸支持:
一是繼續加大工業投入,以項目建設促進產業鏈延伸,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增強全市經濟發展后勁。二是加大以現代物流業、軟件業和文化產業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的信貸投入,促進提升省會城市綜合服務功能。三是加大以全運會建設項目和舊城改造為重點的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信貸支持,積極促進改善民生。四是加大以引進先進技術和實施“走出去”戰略為重點的外經外貿的支持力度,促進提升經濟發展開放水平。五是加大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重點的自主創新、節能環保的信貸投入,力促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六是加大以“十大行動”為重點的“三農”的信貸投入,大力推進現代都市農業發展。
三、市場物價情況
(一)居民消費價格變動情況
今年以來,春節前后西北東部和南方大部分地區發生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嚴重影響農業生產和農產品供給,推動市場物價總水平較快上漲。1-3月份,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6.9%。其中:食品類上漲20.3%;煙酒及用品類上漲3.6%;衣著類上漲0.1%;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上漲5.3%;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上漲4.5%;交通和通訊類下降3.8%;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下降1.5%;居住類上漲5%。
市場物價上漲較快主要是受食品價格上漲帶動的影響。1-3月份食品類價格漲幅較大,拉動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5.9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同比上漲69.4%,肉禽產品同比上漲49.8%,油脂同比上漲25.4%,面粉同比上漲5.8%。
(二)工業品價格變動情況
今年1-3月份,我市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4.7%。其中:燃料動力類上漲21.2%;黑色金屬材料類上漲20.2%;化工原料類上漲7.8%;建筑材料及非金屬礦類上漲18%;農副產品類上漲12.4%。
主要工業產品出廠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8.2%。其中:生產資料中的原料類上漲10.6%,生產資料中的加工類上漲9%。
(三)主要工作措施
按照中央“兩防”的要求和全市保障市場供應加強價格監管工作聯席會議的要求,努力抓好物價穩定工作:一是加強價格監測預警工作,重點抓好列入臨時價格干預措施范圍以及與干預對象關聯較高的重要商品及服務市場供求和價格變化情況的監測。二是嚴格政府定價管理,加強對部分重要商品調價的備案管理。三是抓好重要商品的儲備,保障市場供應。四是落實各項低保措施,降低因物價上漲對低收入群體居民生活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