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們先后歷經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回首望去,三十年歷史進程,一路艱辛,伴隨著每一次思想大解放,我們一路放歌,奮力前行。“觀念一變天地寬”,這就是歷史的結論。展望未來,“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鴻爪從頭細細看”,追昔撫今,我們可以從中獲得新的教益、新的啟示和新的動力。
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沖破“兩個凡是”的思想禁錮
30年前開展的真理標準的討論是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其實質“是個思想路線問題,是個政治問題,是個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的問題。”
結束后,由于“左”的指導思想的長期影響和“兩個凡是”的嚴重禁錮,導致黨和國家的工作持續徘徊,引發了黨內外群眾的極大不滿。在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支持和領導下,一場針對“兩個凡是”的真理標準大討論迅速席卷全國。
真理標準大討論重申了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即“實踐不僅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而且是唯一的標準”。引發真理標準大討論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旗幟鮮明地重申并強調:“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辯證唯物主義”;主張“兩個凡是”,背離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就是堅持唯心主義。
真理標準討論的意義遠遠超出理論本身的范圍,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石破天驚,振聾發聵,具有更加特殊而廣泛的政治意義和深遠影響。這場討論,為我們黨沖破“兩個凡是”的嚴重束縛,使人們從迷信盛行、思想僵化的狀態解脫出來,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這場討論,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工作重點的歷史轉折,形成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闊步邁向歷史新時期作了充分思想準備;這場討論,為我們黨在改革開放30年中開創、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從長遠來看,這場討論,還為我們黨在改革開放30年中不斷堅持解放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與時俱進、推進各項事業的科學發展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寶貴經驗。
第二次思想大解放:掙脫“姓資姓社”的思想羈絆
上世紀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國內也出現了對改革開放“姓資姓社”的質疑和詰難。中國又到了一個發展的關鍵時刻,面臨著一個“何去何從”的重大而現實的抉擇。
長期以來,由于受“左”的思想影響,人們習慣于將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作為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這種思維模式如同精神枷鎖,使人們不敢越雷池半步。因此,掙脫“姓資姓社”的思想羈絆,正確評價改革開放的成敗得失,繼續向前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就成為第二次思想大解放的內在要求。
鄧小平審時度勢,及時廓清了思想迷霧。1992年,鄧小平南巡時明確提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當今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代社會化生產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和管理方法。要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發展才是硬道理。
大音稀聲掃陰霾。這些談話科學地總結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基本實踐和基本經驗,恢復和堅持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劃清了科學社會主義和各種空想社會主義的界限,從理論上深刻回答了長期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是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推向新階段的又一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宣言書。“東方風來滿園春”,在歷史發展的緊要關頭,思想解放的巨大作用再一次顯現出來。鄧小平南巡談話后,我國市場經濟開始建立,多層次、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格局也逐步形成,整個中國經濟呈現高速增長、浪潮迭起的生動局面。
第三次思想大解放:破除影響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
解放思想絕非“畢其功于一役”,而是人們思想的常態,永無止境。如今,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處在黃金發展期和矛盾多發期。圍繞破解“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一時代課題繼續解放思想,摒棄一切不適應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就成為新一輪思想解放的重要內容和根本目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黨的十七大就是對思想解放進行一次再動員的大會。繼續解放思想作為十七大的主題內容,既是思想理論發展的內在邏輯,也是現實和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立足于新世紀新階段的歷史條件,新一輪解放思想必然具有特殊的時代特征和內涵。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解放思想,必須不斷破除影響科學發展的思想障礙,為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大思想動力。改革開放30年的歷史進程反復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每前進一步都是靠改革開放取得的,改革開放每前進一步,都是靠解放思想推動的。我們目前存在的不足和問題,雖然表現在工作上、作風上、體制上,但根源還在于思想解放上有差距。因此,要完成新階段的各項目標任務,更需要在解放思想上登臨新境界,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惟有如此,才有可能充分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充分釋放發展潛能,在改革開放上實現新突破,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上取得新進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創造新業績。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解放思想,必須不斷突破影響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為又好又快發展奠定堅實的體制保障。解放思想必須著眼于解決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其中最為根本的是體制機制問題。要根據生產力發展的現狀和要求,進一步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行政管理體制,促進和深化財稅、金融等各項改革,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于科學發展的新體制新機制。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解放思想,必須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時刻牢記并努力踐行緊緊依靠人民、最終為了人民的根本宗旨。30年改革開放的經驗生動表明,尊重人民群眾的實踐創造和人民群眾的利益,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真正生命力之所在,也是我們黨解放思想、不斷創新的源頭活水。只有把解放思想同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緊密結合起來,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相信群眾、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最大限度地讓改革和發展的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我們才會無堅不摧,永遠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