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地震災害對市場價格的影響與對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級地震,其強度、烈度都超過了唐山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大的一次地震,重災區的范圍超過10萬平方公里,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900億人民幣。雖然從長期看地震災害對我國總體經濟發展趨勢不會有顯著影響,但短期內會對市場價格走勢產生一定的影響。研究這次地震災害對市場價格的影響,采取有效應對措施,保持災區市場價格的基本穩定,是做好抗震救災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
一、地震災害對市場價格的影響
從歷史經驗來看,自然災害造成的財產損失是巨大的,但對宏觀經濟的影響是暫時和有限的。這次地震的重災區——四川省,其GDP只占全國的4.2%,工業生產只占2.5%,出口所占份額不到全國0.2%。盡管地震災害對全國經濟的總體影響有限,但會造成災區短期內生活必需品的短缺和災后重建需求增加,對市場價格形成壓力,增大價格調控的難度。
首先,地震災害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食品價格上漲。四川是全國最大的生豬養殖基地和產糧大省,其生豬產量占全國的11.6%,農業及大米產量分別占全國的6.1%及7.3%。雖然震中地區不是生豬和糧食的主產區,但地震造成農房倒塌和道路受損,給農民造成重大的財產損失,會影響生豬養殖、糧食生產以及相關商品運輸,短期內會對食品價格形成拉升壓力,引起一定程度的食品價格上漲,加大國內的通貨膨脹壓力[1]。這是因為:農業對地震相當敏感,地震災害可能會使農作物推遲收獲或者絕收,地震使水庫、堤壩等農業生產設施遭到破壞,也會影響糧食生產。同時,地震災害使震區交通干線中斷,運輸受阻,將使種子、化肥、農藥價格上漲,而農資供應緊張將影響糧食生產。由此將使糧食供給在短期內緊張,特別是在目前全球糧食緊缺的情況下,它可能造成糧食價格上漲。糧食處在食品加工產業鏈的最上端,糧食漲價將使飼料行業面臨新一輪成本上升壓力,豬肉價格將因此出現一定波動。四川生豬大多流向浙江、廣東、福建等南方市場,而且主要依靠公路運輸。震區受災減產或運輸受阻,會對全國尤其是南方豬肉價格產生一定的影響,使其維持高位。四川向外輸出的豬肉約占全國消費量的4%,地震將使其短期內輸出豬肉減少一半,根據豬肉的需求價格彈性測算,會導致豬肉價格上升6%左右。由于肉類價格對CPI的影響約為5%,因此將導致CPI上升0.3個百分點[2]。不過這次地震的重災區位于四川北部山區,并非最重要的農業區,地震可能導致災區短期的價格波動,但只要災區經濟活動得到恢復,食品價格將穩定下來。例如,1999年9月21日臺灣地區發生的地震,只導致了同比0.5%的溫和通貨膨脹,持續時間僅兩個月。
其次,地震災害會在一定范圍內引起藥品價格上漲。據網易報道,截至5月20日18時,四川汶川8級地震已造成40075人遇難,247645人受傷[3]。在地震災害的救援中,離不開對藥品的需求,這些需求因抗震救災的不同階段會呈現不同特點。在地震發生的初期,主要是對地震產生的外傷病人的救治,需要手術用藥和外傷用藥;隨著時間的推移,后期主要是對防止在災區發生疫情和對疫情進行控制方面藥品的需求。因此,對眾多的地震受傷者進行治療,會對藥品以及相關醫療器械產生巨大災用需求,短期內會造成災區藥品短缺,對其價格產生上漲壓力。隨著大災之后防大疫工作的開展,需要大量的消毒藥品、裝置甚至疫苗,這種突發性的大量需求,也會對相關藥品價格形成上漲壓力。當然,面對地震災難,醫藥企業通常會通過捐贈藥品等形式來體現其社會責任,政府也會加強對其價格的監管。因此,地震災害引起藥品價格上漲是有限的、短暫的,并且主要限于災區。
第三,地震災害可能會對能源價格產生相應影響。四川的水力資源在全國是數一數二的,水電的產值占全國的近兩成。這次地震對當地的水壩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四川省電力公司負荷損失約400萬千瓦,500千伏茂縣變電站停運,220千伏變電站停運12座,上市公司桂冠電力、川投能源、岷江水電遭受了較大損失,將可能導致國內需要進一步進口石油或其它能源,從而對能源價格產生相應的影響。地震還可能使監管當局對臨近省份煤炭企業的安全問題更加關注,采取更為嚴厲的安全檢查而直接減少短期內的煤炭供給。在新能源多晶硅方面,我國的新光硅業、川投硅業、樂電天威位于震區附近,雖然它們沒有遭受較大損失,但新光硅業為安全起見已經停止生產。由此,國內多晶硅價格很可能出現一定變動[4]。同時,四川是最大的天然氣生產省份,天然氣產量占全國的27%左右。如果地震導致天然氣輸出量降低一半,最終將導致工業品出廠價格(PPI)上升約0.4個百分點。地震導致的交通受阻,也會對能源價格產生影響。
第四,地震災害將從心理預期上增加通貨膨脹壓力。雖然地震災害對市場價格形成上漲壓力總體有限,但值得注意的是它對人們心理預期的影響將在短期內成推高通貨膨脹的壓力。4月份全國食品價格上漲22.1%,增速快于3月份的21.4%。四川是國內第一大豬肉生產省份和第五大糧食生產省份。嚴重的地震災害可能會造成人們對市場價格上漲,尤其是對基礎消費品和糧食價格的擔憂,從而使已經高企的糧食價格水平再度向上推動。同時,這次地震發生后,社會各界紛紛向災區捐款,會釋放出大量的貨幣,導致很多儲蓄轉化為流動貨幣,使經濟運行中流通的貨幣數量增加,政府也可能打開從緊貨幣政策的“口子”,使得央行旨在反通貨膨脹的貨幣政策選擇面臨更多矛盾與困局,從而加重人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更不容忽視的是,由于人們對災害恐懼感的放大,地震災害可能會造成通貨膨脹預期的進一步升溫,使貨幣政策穩定預期的壓力進一步增大[5]。
第五,災后重建將對建材和鋼鐵、水泥等價格產生影響。在這次地震中,大量的房屋倒塌、橋梁斷落、水壩開裂、道路損毀、通訊和電網設施受損,工農業生產設施遭到嚴重破壞,生命救援結束后將啟動災后重建。在災后重建的過程中,必然會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形成巨大的投資需求,對建材、水泥和鋼鐵的需求增加也是不言而喻的。因而災后重建短期內可能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并帶動建材和鋼鐵、水泥等要素價格的上漲,形成新的PPI和CPI上漲因素。根據國家統計局5月9日公布的數據,4月份PPI同比上漲已達8.1%,創下了2004年10月以來的近三年新高。這次地震災害后大規模的重建無疑對PPI會產生拉升影響。因此,短期內PPI升幅擴大的可能性上升,并通過傳導效應加大了CPI后續上漲的壓力。
二、妥善應對地震災害對市場價格沖擊
地震災害一方面會帶來食品、資源產品價格上漲,增加通貨膨脹壓力;另一方面災后重建需要大量的資金。在這種情況下,價格工作要以緩解地震災害對市場價格的沖擊、實現經濟穩定較快發展為最終目標。針對地震災害可能對市場價格的沖擊,應增強應對措施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努力保持災區市場價格的基本穩定,為抗震救災創造良好的價格環境。
首先,加強災區的價格監管。地震災害將會增加食品和豬肉價格上漲的壓力,災后重建也會明顯提升對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這些物品在當前的市場價格走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影響市場價格形勢的最敏感組成部分。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國家發改委表示,災區價格主管部門可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的有關規定,及時啟動限定差價率或者利潤率、規定限價、實行提價申報制度和調價備案制度等干預措施,加強災區價格監管;其他地區價格主管部門要加強本地區調入災區相關物資的價格監管,防止價格大幅上漲。已建立價格調節基金的地區,要積極動用價格調節基金,對受災群眾和重要農副產品生產、流通進行適當補貼,促進災區盡快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5月12日地震發生后,四川災區部分食品、飲用水、交通運價上漲明顯,為保證抗震救災工作的順利進行,保持災區物價的基本穩定,安定民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國家發改委關于非常時期價格干預措施和緊急措施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和國家發展改革委緊急通知的精神,經省政府同意,四川省物價局授權各災區市、州人民政府,在抗震救災期間必要時對食品、飲用水、交通運價實施價格臨時干預措施,臨時干預措施的范圍及具體形式由各市(州)人民政府自行決定,實施時報省物價局備案,待災情緩解后,擇機取消臨時價格干預措施。5月13日四川省物價局還是下發了“關于做好抗震救災加強市場價格監管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物價檢查部門建立應急小分隊,加強市場價格檢查、巡查,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價格、趁機亂漲價等違法行為,堅決打擊趁災害之機,哄抬盒飯、方便面、餅干、礦泉水等生活必需品價格,牟取暴利的行為。通過上述監管措施,將有效消減地震對市場價格的沖擊,保持災區良好的市場價格秩序。
其次,加大價格政策的宣傳力度。地震災害雖然對目前的通貨膨脹不會產生大的影響,但可以肯定會產生通貨膨脹預期,尤其是地震后產生的恐慌可能會對通貨膨脹有進一步推動作用。政府要加強宣傳和引導,通過價格政策的宣傳消除社會公眾心理對通貨膨脹的心理預期,防止預期通貨膨脹變為真實的通貨膨脹。政府應在及時客觀公布災情和救災的具體進展,使恐懼、小道消息和謠言無立足之地,讓國際社會更好地了解我國政府在救災效率和透明度方面長足進展,提高我國政府的公信力和國際聲譽的同時,要通過加大價格政策宣傳力度,大力宣傳政府保持市場價格基本穩定的政策措施,合理引導公眾的心理預期。如地震災害會加劇民眾對糧食和生豬價格上漲的預期,價格部門要及時客觀地分析這方面的情況,研究采取有效解決辦法,并公之于眾。同時,政府要通過價格政策宣傳,加強對災區生產經營者價格行為的引導,使之自覺地貫徹執行政府的價格政策,為保持市場價格基本穩定創造條件。
第三,把穩定價格與支持災區建設結合起來。保持市場價格基本穩定,要與支持災區重建結合起來,大力支持災后重建,迅速恢復當地農業生產,重點要改善受災農村地區的民生,為糧食生產和生豬養殖創造有利條件,并抓好即將到來的夏糧收割和收購工作;繼續加大國家財政支持農業生產的投入,切實降低糧食生產成本,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提前安排好災后重建所需物資的生產,通過增加有效供給穩定物價;密切關注PPI的變動,在目前這個特殊時期,必要時可以暫時加大對國內原料、燃料、動力等上游產品的價格管制力度,切斷PPI向CPI的傳導途徑,防止PPI向CPI傳導從而引起全面通貨膨脹。
總之,盡管這次地震可能導致受災地區市場價格出現短期波動,然而一旦地震的影響消退,經濟活動將恢復正常,部分食品價格也將隨之回穩。只要高度重視研究地震災害對市場價格的相關影響,及時采取有效辦法和措施,就一定能夠最大限度降低地震災害對市場價格的負面影響,實現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