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好快前有什么意義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又好又快”發展,不僅更加清晰準確地體現出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更反映出我們黨對于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的把握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過去的“又快又好”偏重強調經濟增長速度。雖然,其中包含著“兼顧”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的理念,但是,在實踐中,由于速度和規模似乎更加重要,而忽視了經濟發展的質量。這包括,經濟增長的環境代價、經濟繁榮背后日積月累的社會矛盾、經濟增長的技術知識支撐能力建設、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經濟增長中的結構優化問題等。
當然,不應該簡單地看待過去強調經濟發展中“快”的“綱領”,也不應該簡單地責怪過去在經濟發展中對于速度和規模的追求。這是因為,在一個國民經濟總量規模很小、綜合實力不強、技術水平不高、資源環境意識不強、人們渴望解決溫飽等問題需要快速膨脹的階段和條件下,發展速度的快慢就是主要矛盾,在國家建設中就需要集中力量保速度。此外,經濟增長速度也是確保國內經濟穩定健康發展的一種機制。例如,在*年之后的一段時期,我國為了應對東南亞金融危機,提出保持8%的經濟增長速度,并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推動經濟快速增長的積極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以及其他優惠政策,這無疑是當時經濟發展形勢的需要。
經過28年的改革開放,我國步入了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和國際化快速發展的新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形成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所有制格局;國有企業通過公司制改革,經營管理機制發生了根本性改變;民營經濟不斷壯大,外資經濟長足發展;國內居民收入快速提高,消費結構快速升級;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深化,“走出去和“引進來”的戰略穩步推進。這些因素聚合在一起,形成了支撐我國國民經濟自主性增長的基本條件和微觀基礎。這些因素也與我國“高居民儲蓄”、“充足的外商投資”和“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等優勢條件一起,共同形成了推動我國國民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強勁動力和良性機制。在這種情況下,速度不再是主要矛盾。
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最新公布的信息,2006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將突破20萬億大關。在經濟總量達到如此高度、自主性高速經濟增長機制已經形成、而經濟增長方式粗放、資源與環境壓力增大、城鄉與區域發展不協調、社會事業發展滯后等問題日益突出的情況下,經濟發展的“質量”就變成了我國國民經濟進一步發展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了。
因此,當前推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就必須做到“又好又快”,要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為前提,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在這里,“好”所體現的“質量”,不僅體現在投入—產出效率、能源利用效率和勞動生產率等方面的顯著提高上,而且應該體現在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和諧進步以及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能力提高等方面上。
然而,知易行難。在對“又好又快”發展的認識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以后,關鍵是要找準我國經濟發展“快”而不夠“好”的癥結所在,切實找到根治“快”而不夠“好”的良方。
講癥結,首先是發展觀念不夠科學,片面地把經濟發展的目標鎖定為GDP,忽視了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以及發展中的資源與環境代價問題;其次是增長方式不集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成為我國經濟增長模式中的痼疾;第三是經濟結構不合理,重化工業比重過高,服務業發展不充分;第四是管理水平不高,無論是在政府層面還是在企業層面,都存在管理手段落后和管理粗放的問題,各種決策失誤所造成的浪費屢見不鮮。
因此,必須對癥下藥,切實尋找根治上述癥結的“良藥”。
首先,要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上來,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針對我國面臨的緊迫任務和經濟發展中的深層矛盾,堅持“六個必須”,抓好“四個著力”。即必須堅持把“三農”問題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必須在結構優化中促進總量平衡;必須把促進國際收支平衡作為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的重要任務;必須不斷強化企業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必須堅持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必須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提高領導干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能力。同時,著力調整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著力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著力促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
其次,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創新領導干部政績評價機制,用“又好又快”的指揮棒,引導各級政府行為,加快構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保障。
第三,積極推進自主創新,努力提高科學技術和知識積累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的貢獻。
第四,著重發展社會事業和文化產業,不斷拓展經濟增長的空間,尋找支撐經濟增長的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