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村書記主任一人兼的嘗試與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抓住村“兩委”換屆選舉這一有利時機,提倡村黨支部書記依法參加村委會主任的競選,大力推行書記、主任“一人兼”的村級領導體制。全縣個村實現了“一人兼”,占建制村總數的75%,兩委交叉任職率達到了%,減少村干部521人。通過一年來的運行,實踐表明:實行“一人兼”,從體制上,實現了加強黨的領導與完善村民自治的有機結合,強化了領導效能;從制度上,促進了村級“兩委”班子的協調運轉,提高了服務效能;從操作上,降低了村級組織的運作成本,體現了精簡效能。
一、推行“一人兼”,使選舉更加公正、透明,群眾基礎更牢固,有利于村級班子形成合力、社會和諧穩定。
黨支部與村委會盡管是性質不同的兩個村級基層組織,但在工作上卻又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然而,在具體工作的運行中,“兩委”常出現矛盾,導致黨支部的主導核心作用難以充分發揮,工作長期處于被動局面。過去,村黨支部和黨支部書記都是由黨員選舉產生,群眾無權參與。但黨員在全體村民中比例很小,這就決定了黨支部成員及支部書記群眾基礎差。村委會主任雖然由全體村民直選,但由于一些村的村民民主意識差,在選舉中往往由于宗族、宗派等因素,使選舉脫離民主軌道。該縣在“兩委”換屆選舉中,嚴格把握兩個環節,要求黨支部班子成員必須參加村委會競選,特別強調黨支部書記競選村委會主任,如果黨支部書記不參加競選或競選沒能進入村委會的,原則上不推薦為新一屆黨支部書記候選人初步人選。當選為村委會委員和村委會主任的黨員,經黨員大會醞釀討論直接提名黨支部成員人選和黨支部書記人選,并鼓勵他們積極參加黨內職務的競選。
西王村即屬此類情況。正是由于推行交叉任職和“一人兼”經歷了村民直選和黨內民主選舉,當選的“兩委”干部,尤其是支部書記和村主任有牢固的群眾基礎,有效地避免了因書記、主任分設這種體制而誘發的無謂爭議,避免了因選舉出現的諸多不穩定因素,越級和集體上訪率大大減少,農村出現了空前的社會和諧穩定、經濟快步發展的好勢頭。
二、推行“一人兼”,那些靠得住、有本事、能扛活、頂大事的黨員進入了“兩委”班子,有利于基層組織更加堅強有力。
東王村共產黨員王小五在村委會選舉和黨支部選舉中,以高票當選了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群眾和黨員說,之所以選他,是因為他有能力帶領我們脫貧致富。在上世紀80年代起就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他在任職期間,最早硬化了村里的街道,修通了本村連接省干道的公路,使貧窮的村一躍成為全縣最富的村之一,他本人也當上了全國勞模。雖然他已年紀相對大些,但大多數群眾和黨員還是把票投給了他。
實行“一人兼”、交叉任職和競爭直選,那些“雙帶”能力強的黨員理所當然的進入了“兩委”領導班子。西王村黨支部書記率先在本村建起了工廠,帶動全村發展工業經濟,全村600多名剩余勞力全部就地轉移,人均年收入7000多元。在換屆選舉中,他先是競選村主任成功,接著又被選為黨支部書記。
三、推行“一人兼”,村干部人氣旺、士氣壯,有利于帶領群眾謀發展、創和諧。
這些當選的干部憑著個人的能力和群眾的支持,敢于在村民大會和黨員大會提出自己任職后的奮斗目標和工作措施,并在工作中落實自己的承諾,成為新農村建設的指揮者、組織者和踐行者。南王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為踐行自己三年內讓本村人均收入翻番的目標,放棄自己的廠子,投資200多萬元建起了能帶動村民致富的養殖有限公司。今年,共發展養殖戶200多家,戶均收入在1.5萬元以上,同時,他還扶持本村發展肉食品加工企業20多個,成為帶動全村乃至全縣靠養殖致富的龍頭企業基地。
村書記、主任“一人兼”的實踐雖然很有成效,但是,個別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一人兼”的村干部權力獨攬、搞家長制、“一言堂”的苗頭和傾向也不容忽視。要解決這些問題,應重點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強化自我監督。要對“一人兼”干部加強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特別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進行黨的基本路線、黨的宗旨、民主集中制和黨的農村政策等方面的深入教育。開展“向身邊人學習”活動,用先進典型正面激勵。開展警示教育,讓身邊的警鐘長鳴。通過學習教育,使他們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自覺地約束自己.規范從政行為把實現、維護好黨和人民的利益作為人生的最大追求和最高價值,從而達到自我監督的目的。
二是要突出監督重點,實施全面監督。要在繼續加大廉潔自律的監督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對其重要決策的監督。對重大問題決策實施監督。看在制定發展規劃等決策時是否符合本村實際、是否符合發展需求、是否符合群眾意愿。對財務使用實施監督。看在經濟活動中是否遵守財經法規和制度。對黨員發展實施監督。看是否利用職務便利,為家里人入黨大開綠燈。
三是要構建監督網絡,增強監督合力。加強“兩委“班子成員對村支書的監督。建立健全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在人財物等重大問題拍板決策時,做到集體決策、集體把關,將“一人兼”干部置于集體監督之中,防止獨斷專行。加強群眾對村支書的監督。推行村務、黨務公開,成立民主理財小組,建立內部操作規范,方便群眾監督。同時要嚴肅處理對監督群眾進行打擊報復的行為,創造群眾監督的良好社會環境。
四是強化制度建設,保證監督的有效性。制度建設帶有長期性、根本性。按照“一制三化”要求,加強教育培訓,繼續推行任期目標承諾制、民主評議制等監督管理制度。要注意抓好對這些制度的貫徹執行,加大檢查督促的力度,切實糾正在執行規章制度上搞特殊化、“制人不制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