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對外宣傳報道中如何防范逆反心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對外宣傳報道工作
宣傳中的逆反心理,也稱逆向心理或反悖心理,是指在宣傳過程中,受眾對抗宣傳者的心理趨勢,逆反心理對于宣傳來說是相當不利的。
造成逆反心理的原因
在對外宣傳尤其是軍事宣傳中,逆反心理的出現主要基于以下幾個原因:
1、敵國標簽的限制。由于國家利益至上,人們常常會對來自他國的信息產生一種不自覺的防范心理,尤其是當本國與宣傳者所屬的國家發生沖突時,這時社會各界包括本國的輿論都會給對方貼上“敵國”的標簽,而定勢心理又告訴人們,敵國的宣傳都是居心叵測的,他們所講的一切東西都是不可信的,再加上“愛國主義精神”的鼓舞和從眾心理,人們也寧愿不信來自敵國的宣傳,盡管有些信息可能是真實的。
2、信息獲取渠道的缺乏和受阻。一個國家通常會對外國媒體尤其是非商業性媒體進行許多限制,而當雙方國家關系緊張時,這些原本就十分有限的信息獲取渠道還會進一步受阻,從而造成傳播渠道的不通暢。傳播渠道不通暢和信息傳播不對稱不僅容易滋生流言和謠言,而且還會帶來一種不良的長期后果:民眾對于來自對方宣傳者的信息產生懷疑和不信任,尤其是當它們與自己原來所獲得的信息相矛盾時,更會如此。
3、國內大量的負面宣傳所形成的不良輿論氛圍。當國與國之間發生矛盾,尤其是發生戰爭時,政府及媒體會密集地在國內展開對敵國形象的負面宣傳,以便激起國民對“敵國”的強烈反感。這種負面宣傳的結果就是形成了一個不良輿論氛圍,當來自敵國的宣傳進入時,或者是第三方關于敵國的正面信息進入時,會遭到人們的懷疑、否定和拒絕。
4、歷史積怨。一個民族長期以來形成的對另一民族的成見也是造成該國民眾逆反心理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歷史上,尤其是近現代史上,一個民族對另一民族進行了侵略,并給他國造成了沉重的財產損失和心理傷害,這兩個民族之間就會產生怨恨甚至仇視。如果長期以來雙方的關系都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那么這種積怨就會越來越深,民眾也就越容易對來自對方國家的宣傳產生逆反心理。
以上都是由宣傳主體以外的客觀原因所造成的,總結為一句話就是宣傳與受眾原有的立場、觀念、情感尖銳對立。下面再看宣傳主體的原因:
1、宣傳方法不當。宣傳方法不當包括兩方面:其一,語言生硬,宣傳、說教味太濃;其二,對宣傳對象的心理不甚了解,采用了錯誤的形式。對于前者現代的宣傳者們大都注意到了,但對于后者卻很容易被忽視。世界各國的國民性有很大的差異,在對外宣傳尤其是對敵宣傳中必須了解對方的心理和閱讀習慣。池田德真在《宣傳戰史》中認為英國人是宣傳謀略派,他們很善于理解對方心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后期,‘克爾之家’制作的對德宣傳傳單‘告向西部前線進軍的將士’和‘威廉,在二十四小時后站在戰場上’,都以德國人為讀者對象,所以,議論展開的方法也是嘮嘮叨叨的,像日本人這樣急性子的人,是沒有耐心讀下去的。但與日本人相反,德國人卻很喜歡這樣嘮嘮叨叨的議論。英國人并不是因為自己喜歡,就寫出那樣的宣傳文章,而是因為德國人喜歡,所以才特意做出德國人喜歡吃的宣傳菜來給德國人吃?!闭鋵殟u事件后,我國一度被國際社會所誤解,也是吃了對宣傳對象不了解的虧。
2、宣傳材料失實與失當。在這一點上宣傳與新聞有相似之處。宣傳內容的失實主要指宣傳的內容與客觀事實不符。盡管在宣傳中難免會有虛假成分,但倘若這種失實被宣傳對象發現就會造成壞的影響。而且一次又一次的失實,會引起宣傳對象的反感,造成強烈的逆反心理。宣傳失當一方面指沒有把握“度”,話說得太滿;另一方面則是對時機的把握不妥,引起宣傳對象的反感。
受眾逆反心理的防范
在對外宣傳中,根據逆反心理出現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幾種防范措施:
1、創造合適的氣氛?!缎麄鲬鹗贰分刑岬健靶麄髡叩牡谝粋€工作,是在敵國的國內給宣傳創造‘合適的氣氛’”。這條原則雖然是從戰爭中總結出來的,但仍有借鑒意義。所謂創造合適的氣氛就是努力營造讓宣傳對象容易接受宣傳的氣氛。當國與國之間的關系緊張時,國民普遍都會有激昂的心情,此時宣傳者則必須冷靜,他們還需要努力使宣傳對象異常的心理恢復到鎮靜,然后再用情感和道理誘導宣傳對象。二戰時,英國廣播公司BBC之所以能贏得全世界人民的喜愛,原因之一在于它播送新聞的態度非常冷靜,并且消除所謂敵我的感情,以中立的態度進行報道。另外他還注意避免純正英語的英國式發音,使用以外國人為對象的,誰都能聽得懂的英語講話。
2、樹立權威性。心理學的無數次實驗證明,來自權威機構和權威人士的信息,更容易取得人們的信任,有時,即使是不真實的信息,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力,因此在對外宣傳中也要盡力樹立宣傳者的權威性。BBC廣播電臺通過一系列措施樹立了權威:他們經常采用敵友我三方報紙的評論對時事進行解說或者駁斥對方,給受眾留下公正性的印象;在一個事件發生后,便立即采訪原來駐在那個地區的大使等人,力求把發生事件的背景弄清楚;另外,盡量迅速讓專家出面講話,使得報道變得有血有肉。
3、充分了解各國的民俗、國民性以及閱讀習慣,有的放矢地進行宣傳。不同民族在國民性以及閱讀習慣上有很大的差異,在進行對外宣傳的時候要充分考慮這一點,最好是任用對宣傳對象十分了解的人進行宣傳工作。二戰期間,德國電臺由羅德·赫赫播送的節目曾迷惑了很多人。這個節目的主持人是個在紐約布魯克林出生,在愛爾蘭長大的人,其真名叫威廉·喬伊斯,他的英語很地道,能象英國人一樣用語簡練、速度快,并能熟練地運用英國式的諷刺和幽默跟別人爭辯問題,因此聽眾往往認為這是英國人用英語播送新聞和解說的節目。這個事例也告訴我們,在進行對外宣傳的時候,必須根據宣傳對象的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宣傳。
4、宣傳方法的多樣化。宣傳也是一場戰役,必須注意戰略戰術的運用。宣傳方法的簡單化和千篇一律是獲得良好效果的大敵,因此宣傳工作者要積極創新,靈活地使用各種宣傳方法。
5、減少失實信息。宣傳所提供的材料要盡量用事實說話,另外,時機的選擇也是十分重要的,對于什么材料在什么時候使用才最合適,宣傳者必須有一個清晰而又正確的認識。
6、積極使用新技術,建立盡可能多的信息獲取渠道。在對外宣傳中我們要注意對新的媒介技術的運用,以減少因信息獲取渠道的缺乏和受阻而產生的逆反心理。
順便一提,有時候,利用對方的宣傳機構和媒體不露聲色地替自己說話,也不失為一種高明的宣傳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