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管辦分離政事分開 努力構建公共服務型政府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近年來,北京市海淀區政府按照“政事分開、管辦分離”的改革思路,努力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成立了北京市海淀區政府公共服務委員會,代表區政府行使公共服務類事業單位的管理職能,努力構建公共服務型政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第一,促進政府職能轉變。現行的政府各部門,既履行社會管理職責,又直接舉辦事業單位,造成“裁判員”與“運動員”不分,采購與生產不分,政府部門難以公平、公正地履行社會管理職能,不利于形成社會事業發展的競爭機制。另一方面,政府各部門投入相當多的精力來管理所屬事業單位,導致履行社會管理職能的力量不足。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就是在按照總理提出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政府四項職能要求,剝離政府職能部門“辦事業”的職能,使其社會管理和市場監管職能歸位。
第二,促進事業單位轉型。多年來事業單位累積形成的問題,與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企業改革深化、社會管理轉型的新形勢不相適應。從海淀區來看,一是規模大,包袱重。截止到2004年底,共有區屬全民事業單位約600多家,編制總數3萬多名。二是成本高,人頭費擠占事業經費。三是資源分割,[請支持原創網站重復建設。區屬各部門所轄培訓中心、服務中心大多業務不飽滿,大量非經營性國有資產得不到整合利用,效益低下。四是缺少特點,活力不足。事業單位過分依賴政府部門,舉辦主體單一,管理行政化,缺乏競爭意識、效率意識、公共服務意識,大大影響政府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就是要讓事業單位承擔的行政職能劃歸機關,對經營性事業單位進行改企轉制,其他事業單位在公共委的整合、引導下逐步進入市場,在公共服務提供等市場化競爭中增強實力。
第三,促進公共服務發展。近年來,隨著海淀區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城鄉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居民消費結構和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廣大群眾對多層次、多元化公共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截止2004年底,海淀區有各類單位11萬家,這對海淀區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過去政府職能部門辦事業,市場機制缺位,公共產品單一,產出效益低下,公共服務事業得不到充分發展。[請支持原創網站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就是要由政府特設機構來統籌整合公共事業資源,提高所屬事業單位的活力和競爭力,在公共服務體系中發揮骨干作用。同時,使多元社會主體參與到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中來,提高公共服務資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健全和完善公共服務領域的競爭機制,培育、利用、整合區域內各類社會事業資源,提高公共服務的整體水平。
海淀區改革試點的主要內容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轉變政府職能,政府部門重新定位。按照管宏觀、定政策、做規劃、抓監管的職能定位,取消試點單位區衛生局、文化委舉辦事業單位的職能,壓縮原管理所屬事業單位人、財、物等方面的內設機構和行政編制,加強其社會管理的業務力量。將原由事業單位承擔的行政職能回歸政府部門管理,即衛生監督所、疾控中心作為直屬單位保留在區衛生局;社會文化管理所、文物管理所合并為文化行政執法隊保留在區文化委。將衛生局、文化委作為政府購買醫療、文化公共服務的甲方代表,采取合同外包、招投標、民辦公助等形式,向區公共委所屬事業單位或其他社會主體依法、公平地購買公共服務。
第二,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成立管理政府公共服務提供的機構。海淀區政府成立了“北京市海淀區政府公共服務委員會”,簡稱“公共委”,作為區政府正處級的特設機構,代表區政府行使公共服務類事業單位的管理職能。按照政府職能部門制定的行業規劃組織生產和提供公共服務產品。“區公共委”。主要承擔五個方面的職責:一是負責組織協調所屬事業單位貫徹落實相關法律法規、規章政策、規劃標準以及行業體制改革措施;二是負責所屬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和審計監督工作;三是負責所屬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存量資產的整合以及系統內政府投資基本建設項目的組織實施工作;四是負責組織指導所屬事業單位機構編制和人事管理工作;五是負責所屬事業單位黨群工作、精神文明建設和安全穩定工作。請支持原創網站
第三,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創新管理模式和制度。一是梳理事業單位承擔的職能,明確事業單位分類。將承擔公共服務職責的事業單位劃入公共委管理,將不應由政府提供的經營服務類事業單位轉制或撤銷。即將區衛生局所屬海淀醫院等26個事業單位以及區文化委所屬文化館等3個事業單位整建制劃入公共委,將海淀劇院、電影管理處轉制為企業;評劇團在妥善安置人員的基礎上,撤銷其建制。二是改革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擴大事業單位的用人自主權。公共委只管所屬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的考核任免,其他人員由事業單位自主逐級聘任。三是將按照中央關于事業單位改革的有關精神和辦法,研究并促進公共委所屬事業單位的改革,完善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推進事業單位依法獨立運作,創建事業單位自我管理的現代運行機制。
海淀區政府改革試點的具體做法是:
第一,改革的重心:轉變政府部門職能。在這次改革中,海淀區政府以“政事分開、管辦分離”為切入點,把重心放在了政府部門轉變職能上。對區衛生局、文化委等職能部門來說,就是要在取消“辦事業”的職能后,切實將職能轉變到管宏觀、定政策、做規劃、抓監管上來。如區衛生局要面向全區統籌衛生資源配置,加強衛生行業管理,規劃、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搞好公共衛生監督和疾病預防控制等工作。文化委要大力加強文化市場監管、公共文化服務、文化產業促進,解決長期存在的應該管但管不了、管不好等問題,加強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對公共委這一政府特設機構來說,就是要加強對公共事業資源的整合,在職能部門的規劃指導下,優化布局,健全體系,為社會和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
第二,改革的方法步驟:分期推進分步到位。一是分步解決問題。先解決誰來管的問題,再解決管什么、怎么管等問題。比如,對事業單位,今后要抓大放小;要創新人事、資產等管理制度,做到活而不亂;要加強對服務效能的考核;要適時全面啟動事業單位改革。對于職能部門,要使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從主要面向區屬轉變為面向全區域,要充分發揮具有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的作用。二是分步劃入。先在區衛生局、文化委進行試點,再考慮不同行業、不同單位的差異性,按照“成熟一個、劃入一個”的原則,將其他部門的公共服務類事業單位劃入公共委,不斷擴大試點范圍。三是分步改革。先進行機構改革和各項配套改革,再進行公共服務提供機制改革和事業單位改革。
第三,改革的關鍵:領導重視,指導到位。在海淀區改革試點工作中,北京市委、市政府領導先后多次到海淀進行調研、指導,北京市編辦及各有關部門全程參與,中央編辦領導、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對試點方案進行了把關。改革試點方案經北京市委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后,區里成立了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的領導小組,成立了由主管副書記、組織部長、區委辦主任等人員組成的工作小組,成立了由主管副區長牽頭的區公共委籌備組,協調14個相關部門開展了各項準備工作。海淀區政府選配主管副區長兼任公共委的主要領導,現任衛生局長兼職負責公共委日常工作,既加強了公共委的領導力量,又推動了改革試點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