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充分發揮人大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州委四屆八次全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建設和諧恩施的實施意見》,這是貫徹黨中央、省委關于構建和諧社會重大決策的重大舉措。和諧社會是一個公平正義、平等友善、安全祥和、積極向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也是一個以人為本,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社會。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充分發揚民主、及時反映民意、依法調整社會關系,這正是人大工作的優勢所在。在推進我市三個文明發展的進程中,扎扎實實地做好構建和諧恩施的各項工作,小陳老師工作室出品作為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人大及其常委會肩負著重大責任。按照州委四屆八次全會的要求,市人大常委會在市委的領導下,努力做到“七個堅持”,充分發揮人大職能,努力構建“小康恩施、平安恩施、誠信恩施、活力恩施、生態恩施”。
一是要堅持以科學發展促進和諧。發展是硬道理,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和諧社會的根基,也是人大工作的重要內容。當前,我們必須以科學的發展觀統領各項工作,千方百計加快發展。要發展,必須立足我市的實際,而發展不夠,發展不快仍然是我市當前最大的實際。隨著改革進入攻堅階段,發展進入關鍵時期,各種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層出不窮,而這些矛盾和問題的存在,重要原因就是經濟不發達、社會不進步。要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只有采取發展的辦法。而發展又必須講科學,各級各部門尤其是各級領導干部必須真正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科學的發展觀。而人大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圍繞改革和發展中的重大課題,認真組織調查研究,依法行使職權,及時作出符合本地特點、比較優勢明顯、體現統籌協調發展的科學決策。人大要進一步完善在監督中參與和支持經濟發展、在支持參與發展中履行監督職責的工作模式,寓監督于支持和參與中。在監督工作中,堅持以發展為中心,以加快發展為目標,努力消除影響發展的阻礙因素,調整好各方面的關系,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為我市的快速發展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在參與經濟工作中,要身體力行,深入實際,不當門外漢,不說外行話,在支持參與中尊重、理解和支持黨委政府的工作,自覺地將人大的監督職能融入到加快全市發展的各項工作之中,做到依法監督不缺位、支持參與不越位。
二是要堅持以發揚民主促進和諧。和諧社會離不開政治民主。民主有利于統籌各方、廣納群言、兼顧利益;有利于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形成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有利于推進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人大是黨和國家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也是人民群眾表達意愿、實現有序政治參與的重要渠道。我們要進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充分發揮人大的職能,不斷加強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深入了解民情,積極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要加大人民群眾參與監督工作的力度,把地方國家機關的各項工作置于人民群眾的監督之下。要進一步發揮好人大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的作用,依法保障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群眾行使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神圣職權。我們在履行職責和實施決策的過程中,要敢于和善于聽取群眾的呼聲,勇于聽取批評意見,要通過加強代表活動、提高代表素質、經常聯系代表和選民等形式,使基層和群眾真實的聲音原汁原味地傳達到決策者,通過加強民主監督,增加決策透明度、擴大群眾知情權、參與權、注重聽取專家意見等方式,暢通民主渠道,提高決策的民主化程度和科學化水平小陳老師工作室出品三是要堅持以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促進和諧。構建和諧社會,關系到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加速和社會組織形式、分配形式、就業結構的變革加快,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社會利益關系更趨復雜,特別是受經濟文化發展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各種利益群體的一些利益要求難以得到完全滿足,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的難度加大。如何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各種社會矛盾,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解決好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突出問題和困難,不斷在發展的基礎上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是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們要把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人大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圍繞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圍繞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急待解決的困難,圍繞最基層最困難的群眾的燃眉之急,加強調查研究,加大監督力度。當前,要重點解決好土地征用、城鎮房屋拆遷、行政執法等過程中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要堅持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制定地方性法規和決定重大事項的基本著眼點,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要從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推進社會成員收入差距懸殊、社會就業矛盾突出、社會保障機制不健全、“三農”問題、公權私用問題、國家權力部門化問題、國有資產流失問題、廉政建設等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引導人民群眾以理性的方式表達利益要求,解決利益矛盾。要真正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念,對事關全局的各種熱點難點焦點問題深入廣泛地組織調查研究,在此基礎之上向政府提供有參考價值的意見、建議,切實為市委分憂解難,為一府兩院出謀獻策。
四是要堅持以搞好法治促進和諧。社會不穩定、不和諧現象中,有相當一部分問題出在法治觀念不強上,也就是說沒有嚴格地依法辦事、依法辦案,沒有高度的法律意識。因此,要實現和諧,必須加強法治,認真落實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充分發揮法治在促進、實現、保障社會和諧方面的重要作用。實現完善的法治,作為權力機關的人大及其常委會責無旁貸。人大具有全面保證法律法規的實施和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防止行政、司法機關濫用權力,通過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實施檢查、調查、糾正、處理的權力。人大要運用法律賦予的職權,運用剛性手段,依法對“一府兩院”實施監督,促進“一府兩院”嚴格按法律法規調解各種社會關系,解決各種社會矛盾,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要督促“一府兩院”依法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要通過組織開展視察、審議、評議、執法檢查和調查研究等工作,推動政府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經濟運行速度和質量的關系、城市建設和農村發展的關系、發展經濟和關注民生的關系等,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五是要堅持以弘揚文明促進和諧。文明與和諧密不可分,社會和諧是社會文明的標志,社會文明是社會和諧的基礎。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提高市民素質、構建和諧恩施必不可少的智力支持、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人大要發揮自身優勢,推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的深入開展,在全市上下廣泛倡導愛國守法、明理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弘揚社會主義道德品質和文明風尚。在視察、檢查和調研中,要有針對性地了解不同社會群體的思想動態,實實在在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要積極推進教育文化事業發展,大力提高農村教育、文化、衛生、科技服務能力,為精神文明建設打造良好的發展平臺。
六是要堅持以兼顧公平促進和諧。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和正義,涉及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只有切實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和正義,人們的心情才能舒暢,各方面的社會關系才能協調,人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充分發揮出來。人大要把維護社會公平放到監督工作的突出位置,在監督財政資金的分配使用、建立社會保障體系,促進城鄉共同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使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
七是要堅持以提高創新能力促進和諧。不斷進行體制創新、機制創新,使之更加合理、協調,社會才能和諧、發展。人大要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充分發揮職能,還要不斷創新,努力提高履職能力。要在市委領導下,尋求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市有機統一的最佳途徑。監督工作要更加注重實效,服務代表和聯系群眾的工作要進一步加強。要進一步完善人大工作制度,使人大工作更加規范科學,把依法辦事貫穿到人大的各項工作中去,為構建和諧恩施發揮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