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商務局發展商貿流通交流材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區是*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近幾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區圍繞著的奮斗目標,突出商貿經濟發展“龍頭”,搶抓機遇,銳意改革,開拓創新,全面推動了商貿流通業快速發展。20*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34億元,(批發零售貿易銷售額達21.20億元),比上年增長20.77%,拉動全區gdp增長11.02個百分點;以商貿業為主力的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7.25億元,占gdp的48.4%;商貿流通業完成稅收5216.9萬元,占財政總收入的三分之一強。今年以來,商貿流通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1—6月,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93億元,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11.6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2%和18.9%。實現工商稅收4810萬元,同比增長40.15%,全區商貿流通企業達376戶,個體工商戶5208戶,比上年增加1176戶。擁有各類商貿網點482個,其中擁有批零兼營的大型市場3個,大型商場6個,大型集貿市場12個,從業人員3萬余人。商貿流通業的跨躍式發展,對推動我區經濟快速高效增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龍頭作用。
一、更新理念謀求優先發展
一是確立商貿經濟為支柱產業的戰略定位。新的城市建設為我區的商貿產業發展帶給了美好的前景,近年來的發展勢頭已經使商貿經濟成為我區經濟的“龍頭”。抓住這個“龍頭”,就把握了經濟發展大局。
二是確立優先扶持大型市場建設的戰略重點。全區共扶持建設有較大規模的商品交易市場42個,總占地面積21.4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0.45萬平方米,攤位數8001個,20*年總成交額11億元,形成了年交易額過千萬元的市場15個,其中年交易額過億元的3個,即*服裝小商品市場、*農貿市場和*副食品批發街。*蔬菜批發市場網絡遍及大江南北,20*年度國家農業部授予“國家定點蔬菜批發市場”,列為全國蔬菜市場價格點。
三是確立了優化商貿經濟發展環境的戰略措施。在公平稅負、個私服務、投融資管理、招商引資、企業改制等方面,區政府始終把優化商貿經濟的外部環境擺在首位。*年專門成立*市場、*市場和*批發街為重點的全區公平稅負領導小組,對全區個體工商戶的稅負情況進行普遍調查測算,重新確定了統一公平的征收標準,并公開掛牌征收,消除了稅負不公、人情稅現象以及因此引發的多年上訪鬧事問題,激發了各工商戶主動納稅護稅的熱情;20*年在全市率先成立個私經濟管理局,明確了政府為個體工商戶主動服務的范圍和規程;20*年成立了個私服務中心,20*年成立了個私擔保中心,在解決個私企業職工子女上學、職稱評定、技能培訓、資金融通方面發揮了作用。幾年來,先后多次被評為全省、全市發展個私經濟先進縣市區。
二、創新體制推動穩步發展
全區原有國有、集體商貿企業59家,體制不活,人浮于事,債務累累,企業虧損一時成為國有商貿企業的通病。面對嚴峻的經濟局面,作出了以“兩個置換”為突破口,全面推進國有商貿企業改革和重組的戰略抉擇,按照“一企一策”、模式多樣的改制思路,股份重組了以*商廈為代表的一批,出售變賣了以*商廈為代表的一批,出租轉體了大江南商場為代表的一批,引資改造了以*為代表的一批商貿企業。糧食、供銷、物資、外貿等商貿企業也都按照宜股則股、宜賣則賣、宜租則租的不同模式分別實現了企業投資主體和職工身份的兩個置換,到目前為此,全區已改制商貿企業55家,改制面達95%,安置職工6273人,發放職工身份置換補償金6232萬元,支付改制成本共12621萬元,全區改制企業帳面資產3.13億元,清理核銷銀行及其他債務1億多元。在紛繁復雜的企業改制過程中,職工身份轉換過程中的矛盾和改制企業凈資產不足的矛盾始終是企業改制進程中的主要矛盾,加上歷史遺留的千絲萬縷的問題,使改制工作每前進一步都付出了十分艱辛的代價。在破解這些難點的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政府統一指導、部門密切配合、方案民主決策、資產統一公示、資金系統平衡”的原則,認真做到嚴把資產評估關,防止資產流失;嚴把成本審定關,防止資金浪費;嚴把債務清核關,防止資產貶值;嚴把資金平衡關,防止資金短缺;嚴把方案公示關,防止暗箱操作。通過一系列的方式方法,全面推動了商貿企業的經營體制轉換,使我區商貿企業煥發出勃勃生機。
三、提升品位促進快速發展
一是通過改造硬件提升品位。按照規劃布局,優化了*批發街環境。打造了*商業步行街和購物廣場品牌,被命名為“全國百城萬店無假貨示范街”;通過招商引資,改造提升了*市場的品質;投資改造了*農貿市場硬件;引資改造*農貿市場為大型綜合超市;引資擴建蔬菜批發市場為大型農產品物流中心等一系列的項目升級換代。
二是通過新型業態提升品位。引進“肯德基”在*落戶;引進*在沿河路落戶;引進*超市在*落戶;引進*廣場落戶。這些新型業態大大提升了商貿經營品位,滿足了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擴大了市場需求總量。
三是通過整合資源提升品位。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鼓勵企業、個人利用改制企業的閑散土地、廠房興辦各類市場,如*市蔬菜批發市場、*集貿市場、*農貿市場、三*農貿市場等。
四、轉變職能引導科學發展
1、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以老城區商業圈為核心,分別在*片區形成各具特色的商貿副中心。*路為區域紐帶,以*大樓拆建為切入點,建設27層現代高檔商務樓。以*為基礎,新建商貿市場,引進現代管理理念,形成新的商務、購物中心,提升城區商務功能;*片區,以*路段為中心,*南路為中軸,形成*商貿副中心;*片區,以*市場為中心,以*為紐帶,形成*商貿副中心。形成“圈、線、點、面”有機結合的科學分布狀態。在科學規劃布局時,力求做到三個統籌:即主體商業與社區商業、農村商業統籌;商業、糧食、物資、外貿各系列統籌,商貿、文化、旅游、休閑、娛樂、服務各行業統籌。
2、引資引智,提升能級。注重引進新型商貿業態,拓展網購、郵購及休閑購物。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和知名品牌的商品,提高名企名品的市場占有率。引進先進的經營理念和企業管理經驗,實行不同業態錯位經營,使各業態、業種有序競爭,互相促進;整合商貿資源集約經營,使零散的土地、商場、廠房、企業經營人才等有機地結合,發揮綜合效益;依照區域差別特色經營,培育特色街、特色店、專業店,滿足不同群體的消費需求。使商貿經濟功能完備,業態齊備,引導各領域,輻射大區域。
3、完善機制,重點推進。根據當前商貿經濟發展現狀,從推進國企改制入手,建立現代商貿企業經營管理機制,根據市場經濟條件下管理要求,從強化宏觀監管服務入手,建立對全社會商貿經濟監管服務新型管理機制;根據市區條塊分割管理的現狀,從統籌中心城區商貿規劃發展入手,建立市區溶合的統一協調機制。重點抓好當前商務中心、物流中心、大型商業企業的規劃建設和培植工作。緊緊抓住*大廈商務樓和幾個糧貿市場的建設和啟動工作,靈溪農產品物流中心的籌建工作,*農貿市場農改超工作等重點項目的推進,迅速提升職能,增強實力。繼續扶持*等重點市場,培育壯大*路批發市場和三*新區大市場。規范物資民爆、農資、煙花爆竹等專營市場,籌建再生資源市場,以*農貿市場為重點,抓好農村商貿市場建設工作,重點抓好當前國有商貿企業的改制攻堅工作,全面完成改制工作任務。
4、強化監管,提高水平。結合當前的食品藥品放心工程,突出市場監管工作。做到政府統一協調,部門齊抓共管,生產、儲存、運輸、銷售環環把關,鏟除各種劣假商品滋生條件,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同時,要轉變職能適應新型經濟發展需要,打破條塊分割格局,做好對區域內各種所有制和各種隸屬關系商貿經濟的綜合協調、統計調查、統籌規劃工作,促使區域內商貿經濟有序發展。要以步行街百城萬店無假貨示范街為契機,建立示范街、示范店、示范市場的評價指標體系,倡導文明服務,提高市場管理水平。要以培育壯大個私商貿經濟為基礎,完善個私經濟服務體系,增強商貿經濟發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