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黨建加強社區建設交流材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社區有居民約一萬人,其中回族人口一千左右。雖然所占比例不是很大,居住卻很集中,所以民族團結是一件大事。社區黨委結合本社區居民的特點,始終把民族團結工作放在首位。社區黨委認識到,正確處理民族問題,認真做好民族工作,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確保國家長治久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只有把各民族群眾都團結起來,凝聚到黨和政府的周圍,形成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良好局面,才能不斷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為構建和諧社會、加快社區建設提供最廣泛的力量支持。社區黨委從政治和戰略的高度出發,進一步增強做好民族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開創民族團結進步新局面。具體的做法是1、黨委緊緊圍繞民族團結開展工作。2教育黨員做維護民族團結的積極分子,在社區發揮帶頭作用。3、發揮民族團結進步院先進集體的示范作用。
一、黨委緊緊圍繞民族團結開展工作。堅持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為載體。
民族工作無小事,居委會黨委把民族工作列入經常性的工作。每季召開民族工作會議,認真聽取居民的意見,或者聽取居委會各個主任們的匯報。社區黨委經常走訪居民了解情況,當了解到有的回族家庭很困難時,居委會對困難家庭進行了慰問。社區的慰問不僅帶去了物品,更給予他們精神上的支持,老紅軍季老特別熱心居委會工作,跟居委會一起走訪困難家庭。當聽說特別熱心社區活動的高中生計晨家庭困難時,拿出400元進行資助。
為加強民族團結工作,居委會每年開展一系列的促進民族團結的活動。每年在9月、10月份出一期有關民族團結的展板,出兩期黑板報,表現少數民族歷史文化藝術等內容。在少數民族中普及法律常識的教育,努力提高居民的法制意識。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平等、互助、團結、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弘揚民族精神,樹立各民族一律平等,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互相離不開的思想,自覺維護民族團結。
每年在開齋節之際到敬老院慰問演出。社區對回族老人進行慰問,給他們買了禮品并給他們照了相。老人們非常高興。有了居委會的關懷,他們的老年生活更加幸福。
在開齋節之際,社區對骨干、積極分子進行了慰問。他們說:“民族團結了,社區就安定了,這是我們應該做的,社區老想著我們,我們一定繼續努力。”
二、開展《黨章》學習活動,用實際行動踐行“八榮八恥”教育黨員做維護民族團結的積極分子,在社區發揮帶頭作用。
為鞏固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社區黨委號召廣大黨員樹立“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組織廣大黨員認真學習《黨章》,通過學習,黨組織的核心作用和黨員的先進作用得到進一步加強。每個黨員自覺做民族團結的先進分子,民族團結骨干發揮重要作用,由于在社區居民中有了十幾位民族團結骨干,社區的民族團結工作開展的扎扎實實。他們及時反映問題并幫助解決問題。例如:回民和漢民同居一個樓道,飯菜串味,回民有意見。他們就做工作,講道理,讓居民彼此尊重民族習慣。漢民做飯時不要開門,排油煙機安在煙道上。這些具體的小矛盾在骨干的工作下都化解了。現在不管是回民、漢民,只要是誰家有事,大家都去幫忙。漢民辦喪事,好鄰居回民也去慰問。
例如:由于迪亞天天超市進駐前未提前打招呼,當社區內的回族有意見時,居委會及時處理,民族團結骨干也同居委會一起做工作,使迪亞天天超市順利開業。先進黨員金茹青(回族)發揮自己的特長為社區做出自己的貢獻。
*年5月社區要組織健身隊,面對沒有師資、沒有活動場地、沒有固定隊伍、沒有活動經費的狀況,金茹青自覺的成為健身隊的帶頭人。她找來北京新秧歌光盤,到街上去刻,后來要看的人多了,又索性買了刻錄機,在家自學電腦知識。自己刻錄北京新秧歌的光盤,讓姐妹們跟著光盤學。社區居民喜歡快樂沙罐舞,為了給大家準備道具,特意買了一箱價格不菲的飲料做沙罐(70多元一箱,這對從外地退休的人來說,已經占了工資收入的八分之一)。成功地編排了快樂沙罐舞“愛我中華”,這個舞蹈一問世就受到一致好評并在牛街街道和宣武區禮儀風采展示會上連連獲獎。
金茹青做為黨員以身作則。住二號樓七門二層的張老患冠心病就醫有困難,金茹青一大早就去給張老掛專家號,掛好號就去租輪椅,然后打電話讓他們出發。當張老看到金茹青推著輪椅在醫院門口接他時,感嘆到:小金太麻煩你了!由于金茹青事先與醫院的院長進行了溝通,張老被收住院了,檢查的結果很嚴重,通過治療避免了親人們因延誤治療而后悔的后果。
50年黨齡的*同志。她有冠心病,但每天組織20多人的合唱隊堅持活動,劉欣主動幫助鄰里解決困難,80多歲的老黨員義務為社區巡邏……
由于*社區把民族團結工作放在首位,在工作中有自己的特色,整個社區處處體現出團結、友愛的氣氛。
三、發揮民族團結進步院先進集體的示范作用。
*西里1、2號樓是電力總公司的宿舍樓,這里住著294戶居民,據不完全統計,空巢老人家庭150戶左右,是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的大院,除10戶回民外,還有*等6個少數民族。全院各族人民彼此尊重,團結和睦,從未因民族生活習慣不同而產生矛盾。大家親如一家。牛街是個回民聚居區,最大的禁忌是不食豬肉,在牛街地區出售的都是牛、羊肉及其清真食品,這就給院里的漢族同胞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為了方便居民,剛建院初期,曾在樓里代賣過豬肉,當得知牛街地區不宜賣肉時,他們顧全大局,毅然停止出售,克服困難,到較遠的地方去買,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毫無怨言。
院內老同志多,做飯有問題,提出由單位送盒飯,為此他們通過社區,挨戶征求回族住戶的意見,回族群眾十分感動的說,“我們不吃,也不能不讓人家吃啊。”通過這些具體的行動,充分體現了回、漢居民的團結,也說明黨的民族政策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