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宜正立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宜正立心,是對每一個領導干部的基本要求。所謂心正,是指做人做事的心態、動機和出發點不偏向、不傾斜。心正則行端,心正行端則“百毒不侵”。筆者認為,在新形勢下,領導干部宜正立心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力戒“假學”之心。“假學”指的是看書看皮、讀報讀題、獵艷好奇;走形式、擺樣子,學而不思;虎頭蛇尾,淺嘗輒止,不能長期堅持學,更不能深入地學。古語云:“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學習是永恒的主題,思想隨知識增長不斷提升。領導干部要切實提高對學習的認識,力戒“假學”、浮躁心理,沉下心來,扎扎實實地學好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學好黨紀國法,讓心靈得到凈化。
二是堅定“拒誘”之心。拒絕誘惑,是一種境界、一種修養,更是一種魄力。現實生活中有不少誘惑,而這些誘惑總是變著“戲法”圍著權力轉,因而常常有一些別有用心者或挖空心思,施盡伎倆,或投其所好,或“潤物無聲”,讓人在舒舒服服中腐化變質。許多領導干部在剛走上領導崗位時,拒腐之弦繃得緊,可時間一長,警惕性和敏感度便開始降低,鑒別力和自控力開始弱化,抵不住金錢的誘惑,造成私欲泛濫,是非模糊。俗話說:“物先自腐而后蟲生,人必自毀而后毀之。”
三是常懷“畏懼”之心。清朝于成龍怕被陷于腐敗的泥潭,用“累千盈萬,盡是朝廷正賦,倘有侵欺,誰替我披枷戴鎖”來警醒自己。然而,現如今個別領導干部位高權重,抱著“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處世哲學,把手中權力當作謀取私利的“資本”,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黨紀國法拋諸腦后,為所欲為,甚至蛻化變質。常懷“畏懼”之心,就是一種自我約束和自我警戒,是保持清醒頭腦的“清醒劑”,是醫治膽大妄為的“良藥”,是警醒自己正確用權的高明之舉。
四是增強“自省”之心。領導干部聽到的恭維聲、贊揚聲多,如果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常以“精英”自居,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就容易得意忘形、自以為是。自認為,只要工作有成績、有能力,享受一點、多得一點是應該的,卻沒有認識到,自己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給的,本來就應該服務于人民。權力屬于人民,成績源自群眾,這是為官重要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