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對于選調生現狀及對選調生的幾點建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近年來,按照省、市委關于做好選調生工作的各項要求,我縣始終把選調生的培養作為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選拔優秀年輕干部的重要途徑來抓,著力在嚴格“管”,精心“育”,適時“用”上下功夫,大膽探索選調生工作新路子,積極優化選調生的成長成才環境,有力地促進了選調生的健康成長。
一、基本情況
從*年以來,分配到我縣工作的選調生共17人,實際報到15人,其中*年1人,*年、*年和*年各3人,2007年5人。這15名選調生中,14人分配到鄉鎮擔任鄉鎮長助理職務,1人分配到縣檢察院工作。目前,我縣選調生中有中共黨員12名,占80%,其中,有7名選調生是參加工作后入黨。有1人參加了省委黨校優秀省派選調生培訓班培訓,3人參加了全市團干部培訓班,15名選調生參加縣上組織的各類培訓班28人次,其中9人參加了縣委組織的選調生專題培訓班。2名選調生參加了在職研究生課程進修班,有2人被提拔擔任鄉鎮副科級領導;2人被選拔到縣委辦、縣委組織部工作;3人兼任鄉鎮團委書記,3人兼任黨政辦主任、副主任,1人兼任鄉鎮工會主席,1人擔任縣政協委員。沒有辭職離崗和異地交流的現象。我縣所有的選調生到單位后直接進入科員崗位,落實了機關編制,工資由縣財政統一發放;*年以前分配的10名選調生進行了公務員登記;1人已婚,14人未婚。
二、主要做法
(一)完善管理機制,為選調生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1、提高認識,優化成長環境。我縣堅持把選調生工作做為優化干部隊伍結構的一項重要舉措,把選調生工作列入干部工作重要議事日程。并根據選調生的專業特長,把他們安排到有利于健康成長,領導班子團結、一把手知人善任,善于關心人,培養人的鄉鎮工作。同時及時在鄉鎮落實機關編制,優先進行公務員登記;為選調生印發了專門的通訊錄,縣委組織部指定專人定期了解選調生思想及工作、生活狀況,及時解決選調生面臨的困難,積極為選調生在基層工作營造生活順心、工作舒心的環境,進一步堅定他們在基層工作的決心和信心。
2、創新培養模式,提高適應能力。在選調生的培養上,實行“三位一體”模式,即明確縣委常委、組織部長作為選調生培養第一責任人,具體負責制定選調生工作培養規劃、目標、措施,落實有關政策,組織對選調生進行考核及宏觀指導;明確鄉鎮黨委書記作為選調生培養直接責任人,負責落實培養措施;確定一名政治素質好,工作經驗豐富,群眾威信高的科級領導干部與選調生“結對子”,進行幫、傳、帶,從工作上教方法、從思想上解疑惑、發現問題及時糾錯,使之盡快熟悉基層工作。
3、健全制度,規范管理。一是建立跟蹤考察考核制度。堅持每年對選調生進行一次全方位的考察考核,對他們在基層的表現情況做出綜合性評價,及時調整培養計劃。同時,將選調生的思想工作匯報、談話記錄、工作實績、考察結果等及時歸檔,作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據。二是建立跟班學習制度。為使選調生熟悉和了解機關工作,豐富其工作閱歷,有計劃的抽調選調生到縣直機關部門跟班學習。截至目前,先后有5名選調生到縣委組織部、縣委辦、政府辦等單位參加了跟班學習。三是實行談話誡免制度。在選調生職務提升、工作調整、取得成績、遇到挫折或出現不良傾向時,組織部及時派人與選調生談心談話,進行教育引導。通過談心,使選調生始終保持奮發向上的精神狀態,多年來,我縣選調生隊伍中無一人因犯錯誤而受到黨紀政紀處分。
(二)多措培養,提高選調生的綜合素質。一是“壓擔子”鍛煉。有意識把選調生安排到鄉鎮黨政辦、團委、計生辦、農村經濟發展辦公室等綜合性強、工作繁雜的崗位擔任中層領導,培養其處理復雜事務的能力。二是專項工作鍛煉。針對選調生的專業特長,安排他們關鍵崗位上挑重擔,承擔新農村建設、城鎮規劃建設等急難險重任務,既全面鍛煉了他們的決策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又為他們今后承擔更重要的任務打下了基礎。三是多崗位輪換鍛煉。堅持以輪崗、到縣直部門鍛煉為主要形式,有目的地讓選調生經受多部門、多崗位的鍛煉,豐富閱歷,積累經驗,逐步由“專才”變為“通才”,由抓單項工作的經驗積累提升為統攬全局的工作能力。目前,10名選調生先后在3個以上崗位工作。
(三)擇優使用,進一步激發選調生的工作活力。在選調生的使用上,我們堅持不搞論資排輩,不求全責備,樹立“早壓擔子快成長”的觀念,把素質高、能力強、作風正和潛力大的優秀選調生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使選調生工作始終充滿了生機與活力。一是精心培養重點用。把經過民主推薦、嚴格考察的優秀選調生作為科級領導后備干部,進行重點管理、重點培養,為擬選拔使用奠定基礎。二是堅持標準優先用。在嚴格執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條例》的同時,堅持成熟一個、使用一個的原則,不斷加大對選調生的使用力度。三是選準時機適時用。注意做到在干部調整時,優先考慮選調生;在班子職位空缺時,把工作能力比較強、成績突出、得到大多數干部群眾認可的選調生及時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讓他們在更廣闊的舞臺接受鍛煉,施展才華。*年,鄉鎮領導班子調整時,有2名選調生走上了科級領導崗位。
三、存在的問題
我縣在選調生培養管理工作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探索,選調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部分選調生難以適應基層環境,造成選調生工作存在一定難度。一是選調生從高校畢業直接來到鄉鎮工作,理想與現實中的工作環境和條件有一定的差距;二是一些選調生所學專業和農村基層聯系不多。部分選調生在高校所學的專業性很強,如英語、化工、歷史等專業,鄉鎮的崗位與專業不對口,難以派上用場;三是大部分選調生來自外省、市,對當地生活習性、語言溝通等難以適應,給選調生工作帶來難度。
(二)部分鄉鎮在選調生培養管理選調生方面缺乏有效管用的方法和措施。部分鄉鎮認為選調生上級派來的,對他們的培養管理不夠大膽,措施落實不到位,對選調生掛職的重要意義認識不到位。
(三)選調生工作機制有待進一步規范完善。近年來,基層選調生的數量逐漸增加,但對選調生工作的后續管理薄弱,尤其在選調生的“培養、管理、交流”等環節上,缺少細化的制度要求和工作標準,對選調生的管理造成一定的難度。
四、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加強選調生的選派力度。當前,鄉鎮干部年齡趨于老化、知識結構單一,為改善基層干部隊伍結構,應選派更多的高校畢業生充實到基層工作。
(二)進一步健全選調生選拔使用和管理監督機制。建議省上制定出臺《選調生管理辦法》,在選調生的培養、選拔、管理、交流等方面做出明確規定。
在選拔方面,一是建議省上嚴把選調生“入口”,尤其在專業的挑選上力求多選調那些涉農專業的學生。同時,在選調生分配時,按照屬地原則,將本地區分回來,提高其適應能力;二是建議提拔選調生擔任領導職務,可不占班子職數,“加凳子”促其快速成長。三是建議下派選調生的同時,要給予相應的編制。
在管理方面,要制定選調生培訓規劃,落實培訓經費。
在交流方面,要拓寬選調生流動的渠道。建議省上出臺選調生動態管理機制,對經組織考察不適合在鄉鎮工作的選調生,可根據所學專業和本人意愿,調整到部門工作。今后,各級黨政機關補充工作人員,應優先從選調生中選調,盡量使選調生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三)著力解決選調生的后顧之憂。建議西部貧困縣選調生工資統一由省或國家財政發放,對工作滿5年的選調生應該給予一定生活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