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健全黨員關懷服務機制的實踐與啟示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成果,切實解決新形勢下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中出現的新問題,山東省臨邑縣以“服務黨員、凝聚黨心”為目標,從關愛黨員、幫扶黨員入手,進一步健全黨員關懷服務機制,有力地促進了黨員隊伍建設。
現實需要
臨邑縣共有兩萬多名黨員。隨著形勢發展,老黨員、生活困難黨員、流動黨員中的問題日益突出,對如何進一步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提出了一個新課題。
據調查,臨邑縣60歲以上的老黨員有2547名,占黨員總數的11.9%。少數老黨員沒有子女,生活上需要幫扶;一些老黨員參加集體學習、組織活動少,需要黨組織思想上關心、政治上關懷。全縣黨員中生活困難的黨員有958人,占黨員總數的4.5%。他們就業競爭能力差、抗風險能力弱,需要黨組織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此外,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黨員流動性增強。流動黨員參加正常組織生活有一定難度,教育管理上存在不少問題。
黨員是黨的細胞,黨員的質量關乎黨的生命。各級黨組織只有真心關懷幫助黨員特別是老黨員、生活困難黨員和流動黨員,讓他們切實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增進對黨的感情,才能有效激發黨員的活力,使之更好地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臨邑縣著手健全黨員關懷服務機制。
實踐探索
健全關懷服務網絡。縣成立黨員關懷服務中心,鄉鎮和縣直黨委建立黨員關懷服務站,鄉鎮管區、街道社區、重點企業建立黨員關懷服務點,形成覆蓋全縣的黨員關懷服務網絡。同時,由縣委組織部牽頭,聯合民政、勞動、教育、衛生、農業等部門成立黨員關懷服務領導小組,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及時進行溝通協調。
健全困難救助機制。通過“縣財政劃撥一塊、留存黨費拿出一塊、廣大黨員及各級黨組織捐助一塊”等途徑籌集黨員關懷服務基金。基金主要用于對因突發事件造成生活困難的黨員提供救助,對生活水平低于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線的黨員發展生產提供扶持,對年老、孤寡或殘疾的生活困難黨員定期進行走訪慰問。
健全權利保障機制。積極引導有關部門組建志愿服務隊伍,通過監督、指導、幫助、協調等方式,更好地保障黨員的各項民主權利。比如,由組織、工會、民政等部門志愿者組成權益咨詢服務隊,定期深入基層,為黨員群眾解疑釋惑,并指導基層搞好黨務公開和政務公開;由人事、農業、勞動等部門志愿者組成就業指導服務隊,為農村黨員外出打工、下崗職工中的黨員再就業提供幫助。
健全素質提升機制。整合縣鄉黨校、科技示范培訓基地、農村現代遠程教育等資源,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教育培訓。在搞好黨員集中培訓的同時,開辦“流動黨校”,為年老體弱的黨員送課上門。實施“技能培訓”工程,對生活困難的黨員進行培訓。依托遠程教育網,對流動黨員開展網上培訓。
健全互助服務機制。縣級領導干部帶頭,每人聯系1—2名生活困難的黨員群眾。連續9年選派千名機關黨員開展駐村幫扶活動,手把手、面對面地幫扶生活困難的黨員群眾。同時,在基層黨員中廣泛開展結對幫扶活動,讓政治素質高但致富能力弱的黨員與致富能人結成對子,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有益啟示
黨員關懷服務要保持連續性,確保幫扶實效。過去,每逢“七一”、春節等,都要對老黨員、生活困難黨員進行走訪慰問,但這些關懷服務是短暫的、零星的。只有將年終關懷、節日關懷變為長期關懷,保持關懷服務的連續性,形成長效機制,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黨員遇到的實際問題。
黨員關懷服務要把握主導性,激發內在活力。做好黨員關懷服務工作,必須注重激發黨員的內在活力。關懷服務內容不能僅限于物質上,還應從提高認識、增強能力入手,通過為其“充電”,調動其積極性,增強其自身的創業活力。
黨員關懷服務要增強科學性,合理運用資源。把各方面的資源充分利用起來,才能更好地關懷服務黨員。臨邑縣把縣黨員關懷服務中心設在縣委黨校,把鄉鎮黨員關懷服務站建在鄉鎮黨建研究會,把黨員關懷服務點建在科技示范服務基地或現代遠程教育站點,有效整合了社會資源,使其發揮出更大作用。
黨員關懷服務要堅持原則性,更好服務群眾。關懷服務黨員的目的,是提高黨員聯系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的能力。因此,必須牢牢把握關懷服務的原則,把關懷服務黨員與關懷服務群眾有機結合起來,以黨內和諧促進黨群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