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創新機制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水平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農村基層黨組織既是農村各項建設事業的組織者,又是黨和政府聯系農民群眾的紐帶。當前,農業農村工作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面臨著非常繁重的任務。在新的形勢下,我們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三創兩建”活動為載體,不斷創新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機制,努力提高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充分發揮農民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從而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創新選賢任能機制,配強村黨支部書記隊伍。在村黨支部書記的選拔任用上,我們推行了“兩推一選”的辦法,并規定參加競選的初步人選必須同時獲得村民代表推薦票和黨員推薦票“雙過半”的支持率才能作為候選人,然后采取黨內選舉的辦法進行換屆。通過換屆選舉,全縣共調整了47名支部書記,使一批熱心發展集體經濟、帶頭致富、致富能力強的優秀黨員走上了黨支部書記的崗位,進一步加強了村黨支部班子建設。同時,我們十分重視村后備干部的培養選拔,把致富能手、回鄉知識青年、退伍軍人、鄉鎮企業骨干以及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中的優秀分子組織起來,從2002年開始,以鄉鎮為單位,相繼在平鳳等7個鄉鎮創辦了優秀青年農民培訓學校,以此作為村級干部的搖籃,發展農民黨員的陣地、培養致富能手的場所。學校采取定期授課、業余自學和社會實踐等形式進行系統化地教育培訓。在經過培訓的280多名學員中,有85人成為種養大戶,25人被選為村干部,45人加入了黨組織,143人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創新教育培訓機制,提高干部隊伍整體素質。我們在農村基層干部教育培訓方面,立足實際,著眼長遠,在提高基層干部素質上下功夫。一是以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認真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引導農民黨員切實增強黨性觀念,認真解決在思想、組織、作風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建立保持黨的先進性長效機制。二是協調農業、科協等涉農部門,有計劃地組織村干部進行輪訓。兩年舉行一次培訓班,對全縣235個村的黨支部書記和村民委員會主任分別進行培訓。三是以縣委黨校、鄉鎮業余黨校、各類專業協會為依托,組織村兩委干部參加實用技術培訓和就近參觀學習,加強對村干部的經常性教育培訓。同時,利用村電教室播放電教片、聘請專家到村講座、致富能手現身說法等形式,結合當前農村需求,按需施教,對黨員干部進行就地培訓。四是組織村干部參加黨校、電大、農廣校舉辦的各類正規化學歷教育培訓班,積極進行學歷教育。去年,我們選派了36名農村優秀青年到大專院校進行學習。現在全縣中專以上學歷的村干部已達到270多人。通過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培訓,切實提高了農村基層干部的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和文化科技素質。
——創新監督管理機制,完善基層組織決策程序。我們本著實際、實用、實效原則,建立、健全和完善了以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為主要內容的各項配套制度。建立了規范有序的監督機制,實行年度黨員評議制度,制定下發了《關于對村黨支部書記和村民委員會主任實行年度工作述職和民主測評辦法》,由村民代表和黨員以民主評議村干部等形式對村兩委實行有效監督。建立了村黨支部領導下的村民自治工作機制、村務公開制度、村民代表議事制度,全面實行了村帳鄉管。制定了《關于規范和加強村黨支部村民委員會工作的若干意見》,凡村內重大事項,由村黨支部或村委會提出建議,召開聯席會議研究,并提交村民代表會議表決,實行民主決策。從而使村級事務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按章理事”,進一步規范村了級重大事務決策程序,強化了監督與管理。
——創新服務群眾機制,提升基層組織的戰斗力。為不斷拓展“讓群眾經常得實惠,干部經常受教育”的工作機制,我們把圍繞發展,服務“三農”,切實提高基層組織的戰斗力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一是建立了縣級領導和縣直部門包村聯系點。既包黨建工作,又包經濟建設。每年利用冬春農閑四個月左右的時間,在全縣農村開展以送政策法規、送科技信息、扶貧幫困為主要內容的“三到戶”活動。縣級領導干部和縣直包村部門領導進村入戶開展工作,每年到點上調查研究、指導工作都達6次以上,為農民提供法律、技術、信息等服務,解決農民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去年,包村部門共為所包村協調貸款41.3萬元,捐款65000元,捐贈化肥25噸、種子2360公斤、播種機5臺,幫助打井130眼。二是深入開展了農村黨員電教科技致富主題活動。結合《農村黨員科技致富教材》在各地的播放,協調縣農廣校、農業局、科協、畜牧服務中心等主題活動成員單位,組織專家深入鄉鎮村屯和農戶家中,幫助講解科教片中傳授的各項農村適用技術,每年下基層講課500次左右。為進一步推動黨員電教科技致富成果的轉化,我們先后確立了4個示范鄉鎮和400多名黨員種植、養殖示范戶。三是在農民黨員中深入開展致富帶富活動。從2004年開始,實施了3年為期的“雙百雙千雙萬”工程。即:在100個村培養100個農民黨員企業家;吸收1000名農村致富能手加入黨組織,培養1000名黨員“致富明星戶”;黨員“致富明星戶”人均收入達到10000元,帶動10000個農戶實現小康。要求村黨支部書記在活動中要做到“三個必須”,即必須組織好全村的致富帶富工程的開展,必須帶頭新上1—2個致富項目,必須達到縣委規定的年致富帶富目標。已經富裕的黨員干部要做到“兩個必須”,即必須圍繞自己的致富項目搞示范、做樣板,帶動2—3戶群眾致富,必須再新上1個致富項目。有一定條件和能力的普通黨員必須一人學一技,上一個致富項目。去年,全縣農村黨員創辦經濟實體490個,成立各類協會、經濟組織229個,入會人數達到8438人,入會黨員960人;黨員致富明星戶3353戶,帶動了9411戶農民致富,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3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