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如何發揮黨委組織部門人才中的牽頭抓總作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人才工作的重要性,決定了我們黨必須把人才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對人才工作的領導。作為黨委組織部門如何發揮在人才工作中的牽頭抓總作用,為振興經濟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是我們必真思考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組織部門牽頭抓總
要做到更新觀念,宏觀把握黨管人才是中央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新時期人事人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把思想統一到中央這一指導思想上來,做為一條主線,貫穿于人才工作的始終。
一、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觀念
人才資源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因素,是人類社會的第一資源。馬克思在論述生產力時就已明確告訴我們,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我們黨從建黨之初到現在,一直在不斷地運用、發展和豐富馬克思主義這一學說。從同志人民群眾才是真正的英雄,鄧小平同志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到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以及同志“人才興國”戰略的確立,無不體現馬克思主義這一學說的理論精髓。尤其是以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2003年一年內關于人才工作的會議就召開了兩次,并多次強調以人為本的科學理念。這說明我們黨把人才這個生產力中最活躍最關鍵的因素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和高度加以認識和運用。放眼當今世界,市場的競爭實質上是人才的競爭,誰擁有一流的人才隊伍,誰就能搶占技術和市場的制高點,誰就能贏得高速度、高質量的發展。
二、正確把握人才的科學內涵
人才是一個相對的、發展的概念。全國人才工作會議和黨中央國務院的有關決定中,對人才的概念進行了重新界定:“人才存在于人民群眾之中,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識或技能,能夠進行創造性勞動,為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在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做出積極貢獻,都是黨和國家需要的人才?!庇纱丝梢姡覀儸F在所說的人才,是個廣義的概念,和過去狹義上的只有具有較高學識水平、技術職稱和有較突出貢獻的人才能稱為人才是有一定區別的。做好人才工作,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大人才”的理念。
三、準確定位組織部門在人才工作中的職能作用
全國人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建立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這個格局是黨管人才的主體,這其中既包括黨委工作部門,也包括黨委領導下的政府職能部門??梢?,組織部門在人才工作中的牽頭抓總作用,是黨管人才的重要體現,是新時期黨賦予組織部門的神圣職責?!肮堋笔屈h管人才的核心環節。目前,對“管”字的理解存在兩種片面的認識,一種過于強化“管”的功能。認為“管”就是要對人才實施絕對的、直接的、強有力的控制、干預和約束,就是要用計劃經濟體制時期管人的方法,用具體的、微觀的行政管理方法去支配人才。另一種過于弱化、泛化了“管”的作用。認為市場經濟體制下,人才應由市場機制調節和管理,各級黨組織不應采取行政措施干預。認為中央提出黨管人才主要是泛化意義上的管理,并不要求有十分具體的工作舉措。我們認為這兩種認識都是對黨管人才的誤解,組織部門在人才工作中的牽頭抓總作用,既不是要把人才管住管死,也不是要對人才采取一種過于放任的態度,牽頭抓總主要應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具有宏觀性。組織部門不是去包攬人才方面的一切工作,而是著重參與人才工作方針政策的制定,加強人才宏觀管理,管好人才隊伍建設的全局,抓好人才隊伍建設的大事,著力解決人才隊伍建設中的關鍵問題。二是具有間接性。組織部門不是依靠傳統的組織行政手段去直接支配一切人才,不是要采取計劃經濟時期管編制、管工資、管分配、管調動等方式對每個人才進行直接管理,而主要是通過宏觀引導、調控,間接影響和管理人才。三是具有有效性。組織部門管人才雖然具有宏觀性、間接性,但是這種管理不是一種形式上的管理,不是一種無為的、放任自流的管理,組織部門在人才工作中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實施的是一種有效、有力的調控和管理。
其次,組織部門牽頭抓總
要做到統籌兼顧,重點突出
從人才工作的角度和人才職業特征上來看,目前人才隊伍主要包括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等三支隊伍。從黨管人才的大局著眼,是廣義人才和各類型人才的管理,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著力抓好對高層次人才的管理與服務。我們省為了促進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制定了《拔尖創新人才工程實施方案》,在全省實施振興吉林老工業基地六大人才保障工程。中央、省市、縣區人才資源和人才工作的狀況有所不同,工作的重點理應有所側重。做為縣級組織部門,我們認為應重點抓好以下三項工作。
一、以穩定提高為重點,抓好黨政人才隊伍建設
黨政人才是人才隊伍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組織部門在肩負牽頭抓總、負責統籌規劃和宏觀管理的同時,重點要抓好黨政干部人才隊伍建設。抓好黨政干部人才隊伍建設,主要是從機制和制度入手,以建立健全選拔任用和管理監督機制為重點,努力形成擇優進入、能者在職、有效激勵、嚴格監督、正常退出的用人機制和用人制度。
一是把好“入口”。嚴把黨政人才隊伍“入口”關,是造就高素質黨政干部隊伍的前提和源頭。總體上說,就是堅持“凡進必考”的原則。在考錄實踐中,要堅持公開考錄政策、公開錄用計劃、公開資格條件、公開考試成績、公開錄用結果。要進一步創新完善考試錄用制度,建立制約機制,加強考錄工作的監督檢查。組織部門的領導干部尤其要增強法律、法規意識,嚴把國家公務員和機關工作者“進口”關,切實把優秀人才選拔進黨政機關。凡是補充擔任主任科員以下非領導職務的工作人員,都必須采取公開考試和嚴格考核相結合的辦法擇優錄用,各級黨政機關不得以任何理由擅開免考口子。凡未經考錄進入機關工作的人員,一律不予承認公務員資格,不辦理公務員錄用手續,不核準擔任公務員職務,不得按公務員考核,不允許從事行政管理或行政執法工作。對調任范圍、條件和程序要作出嚴格限定。對從企事業單位調入黨政機關擔任副科以上領導職務的人員,依照《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辦理公務員錄用手續,堅決杜絕“考不進來調進來”現象的發生。
二是管好“樓梯口”。這個關口主要是選什么人上的問題。這方面,國家和省市已經出臺了一些條例和辦法,關鍵是繼續抓好落實。具體工作中,要嚴格按《任用條例》辦事,堅持按制度選人,并以《任用條例》為指導,積極研究解決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開拓、創新、探索;要繼續推進和規范黨政機關競爭上崗工作,嚴格按程序辦事,改進考試方法,突出考察的作用,注意調動老、中、青三部分人的積極性,使不同年齡段的人都感到,只要好好干,就會有作為、有前途;要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和政績觀,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干部考察的方式方法;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落實部分人事任免的表決辦法。
三是暢通“出口”。干部一進了黨政機關,就捧上了“鐵飯碗”。這個問題不解決,干部隊伍就會是一潭死水。中央人才決定明確指出,要“建立和完善干部正常退出機制,實行優勝劣汰,增強干部隊伍活力”。具體工作中,要建立和實行黨政領導干部任期制和試用期制;要按照職位的要求,建立科學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以考核結果為依據,加大調整不稱職、不勝任現職干部的力度;要繼續抓好《國家公務員辭職辭退暫行規定》的貫徹落實;要認真落實中央關于黨政領導干部因公辭職、自愿辭職、引咎辭職和責令辭職的規定,落實干部辭職“下海”從事經營活動的限制等規定。
二、以擴大總量為重點,抓好專業技術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
我省各縣區在人才資源方面面臨的突出矛盾,一方面是體制障礙。主要表現為人才資源的市場化程度低,入口和出口不暢,呈現超穩定結構;另一方面是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人才資源總量不足、質量不高、結構不優,高層次人才流失嚴重。因此,必須整體性開發人才資源。就當前看,尤其是要注重開發“體制外”人才。要把人才工作的重點、服務觸角,由過去單純地為黨政機關、群團組織和事業單位,主動拓展到各類經濟社會組織、自由職業者、社區和農村,在人才招聘、智力引進、職稱評聘、培訓、表彰等方面,向“體制外”人才開放,提供全方位服務。
一是對高級專業技術人才,要本著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圍繞結構調整的需要引進重點人才。這既是增量開發,更是著眼于解決高層人才空位、專業結構失衡、高新技術產業、骨干和支柱產業缺少領軍人物等問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要積極加強同省內外大專院校、知名企業的聯系,依托其人才資源優勢,為我所用。加強省內和省際間有組織的人才交流,積極開展項目和課題合作,達到招商和引智齊頭并進,協調發展。
二是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制定特殊政策,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對于一大批能力水平高、業績成果突出、貢獻大、業內人士認可、年紀輕、資歷淺的人才,要打破學歷和臺階等限制,在職稱評定、市場準入方面做好服務,提供人才發展平臺。特別是要把鄉土人才作為開發農村人才資源的重要內容,為農村種、養、加各業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是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人才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社會結構的變化,出現了民營科技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和自由職業人員等新的社會階層,這些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人才已經成為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納入工作范圍,放到重要地位,做到政治上一視同仁,政策上統籌考慮、服務上統一安排。
三、以培養培訓為重點,抓好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
抓好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重點是抓好農業技術推廣、營銷管理、種養能手、能工巧匠四支隊伍建設,為農業產業化提供人才支持。要進一步完善農村實用人才技術職稱和技能等級鑒定制度,建立優秀農村實用人才選拔表彰制度,對在科技開發、科技承包、提供有償服務中取得重大經濟社會效益的,給予重獎,并保護其合法收入;對在推進農業結構調整、農村經濟發展中做出較大貢獻的,及時給予表彰獎勵。
一是建立健全農業專家咨詢服務網絡體系。可以從省內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聘請專家,組建農業產業化科技咨詢服務團,與產業基地農戶、種養加工大戶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結對幫扶,進行跟蹤服務。
二是加強對農業技術人員和農村實用人才的培訓教育??梢耘e辦農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出省、出國培訓班和高級農藝師、高級畜牧師、高級水產師研修班??梢耘e辦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培訓班。還可以舉辦種、養、加專業戶農業新技術培訓班。
三是鼓勵、支持和引導各類人才到農村基層工作或服務。對到農村基層工作或服務的,可以在職稱評定,工資待遇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對縣鄉公務員,可以開展“一人學一技”活動,提高基層公務員直接為群眾服務、帶領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技能。
第三,組織部門牽頭抓總
要做到熱情服務,營造氛圍
我們覺得,熱情服務,努力營造崇尚人才的良好社會氛圍,也是組織部門牽頭抓總的題中之意。組織部門歷來有黨員之家、干部之家、知識分子之家的美譽,可以說,組織部門也是人才之家。我們要圍繞想干事業的有機會、能干事業的有舞臺、干成事業的有地位這一目標,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法制環境和人文環境,努力形成領導器重人才、群眾羨慕人才、人人爭當人才的濃厚社會氛圍。組織部門的干部一定要率先垂范,有愛才之心、識才之眼、納才之量、用才之法、護才之膽、舉才之德、育才之方。要重用改革創新之人,敢用超過自己之人,善用有棱角之人,以誠摯的感情、寬廣的胸懷、科學的方法和周到的服務,竭誠為各類人才創造良好的生活工作條件,踐行“三個留人”。以自己的態度和行為去積極影響社會環境,努力形成重才、識才、愛才、育才、引才、用才的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