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烏江鎮涼風村申報全國敬老模范村事跡材料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烏江鎮涼風村申報全國敬老模范村事跡材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大烏江鎮涼風村申報全國敬老模范村事跡材料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烏江涼風申報全國敬老模范村”事跡材料

涼風村位于貴州省遵義市余慶縣烏江南岸,S204線公路從村內通過,全村轄31個村民組,1686戶6711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667人,占總人口的10%。1997年,村支兩委在不斷鞏固和提高基層組織,保持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同時,把老齡工作提上了重要議事日程,老齡事業被納入了村經濟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規范之中,并于當年重陽節成立了涼風村老齡協會。

現在的大烏江鎮涼風村,村寨道路干凈整潔,綠樹成蔭,老人活動有門球、打牌、秧歌、乒乓球等,老人們樂在其中,成了涼風村敬老愛老的一個縮影。為此,全村先后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創建先進單位”、“全市民族團結進步村”、“全縣優秀基層黨組織”、“全縣老齡工作先進單位”。

機制保障敬老愛老

村支兩委一直重視老齡工作,特別是涼風村老年協會成立后,更是明顯,村成立了老齡工作領導小組,支書、主任分別任組長、副組長,兩委成員任組員,負責開展尊老、敬老、養老的宣傳和組織適合老年人特點的有益活動,并常年保障老年人活動經費,在老年人活動免費使用水電的基礎上,涼風村委會還先后為老年人劃撥了32000元活動經費。同時還把老齡工作列入到“十星級文明戶”創評的重要內容,列入到《村民自治章程》之中,以此增強村民敬老意識,切實加強對老齡工作的領導,黨員干部按照各自的分工和分管區域,深入各戶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遵義市民行為道德規范》,在黨員干部、青年婦女中進行思想道德和科學技術知識教育,還開展了講文明,樹正氣,立新風活動。每年一次的“十佳‘老有所為’先進個人”、“十佳敬老好兒女”、“十佳好兒媳”、“十佳好婆婆”表彰大會,已先后對160多名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并頒發了獎品和證書。

田茂珍是周云福的妻子,70多歲的公公因病常年臥床不起,生活自理困難,田茂珍為讓丈夫安心忙于生產,堅持做好丈夫的后盾,每天給公公喂藥喂水喂飯和端屎端尿。周云福有妻子的理解和支持,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幫老人擦洗身子,和老人聊天、擺故事,夫妻倆四年如一日,直到2005年周勝華去世。為此,周云福連續4年被村委會評為“十佳敬老好兒女”,田茂紅連續3年被村委會評為“十佳好兒媳”。

周云福與田茂珍的事跡傳遍了涼風村的大街小巷、村村寨寨,鄰里都說:“當兒媳要學田茂珍,當兒子要像周云?!薄?/p>

制度保障老有所養

近幾年來,涼風村在春節、九九重陽節等重大節日開展的扶貧濟困慰問活動,首先考慮的是生活困難和80歲以上的老年人,同時還把此項活動與計生、民政、司法等扶助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并形成了相關保障制度。

全村結合計生家庭獎勵扶助和民政救助,為13名年滿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落實了計生家庭獎勵扶助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僅2005年就劃撥最低生活保障金3600元,救助物資拆款34000元。

平時,如有老年人病了,村里都會及時帶著禮物去看望。老年人去世,只要符合喪事簡辦的規定,村里都要組織干部前去吊唁,送花圈,其老齡協會下設的文藝隊還將出動義務鑼鼓嗩吶隊送葬。

與此,涼風村還推行了協議贍養制度,先后為37戶男到女家落戶、五保戶和傷殘特困戶簽訂了贍養協議,通過協議的形式解決了這部分老年人的后顧之憂。

下街組76歲的孫碧先因常年多病,兒子宋賢文和宋賢武在贍養母親的問題上出現了分歧,導致孫碧先生活無著落,村支兩委接到反映后,立即組織干部前往調解。在大力宣講老年*益保護的同時,還組織一家人簽訂了贍養協議,使孫碧先老無所憂,逢人便說:是村委會給了她生活的渴望與信心。

68歲的陳明英是新寨組村民,丈夫去世較早,自己好不容易才把4個兒子拉扯大,成了家。先后進門的4個兒媳都嫌婆婆年老體弱,沒有本事和沒有給兒孫留下什么家產,長期不盡贍養義務,并時常還有打罵等過激行為。2003年2月,陳明英再次被兒媳打罵,村支書田洪林知道后,立即組織村干部湛義明、王仕林、趙炳貴等一行前往調解維權?!白硬幌幽赋?、女不嫌家貧”,通過田洪林等一行人細致的思想工作,陳明英的生活得到了保障。

活動保障老有所樂

為了豐富老年人的生活,涼風村委會在村委會辦公樓讓出一個房間作為老齡辦公室,并將村委會一個能容納300多人會議室給老年人作活動室,投資4.1萬元修建了2個占地600平方米的門球場和11套老齡健身器材,村遠程教育活動室優先提供給老年人使用,為老年人開展活動提供了保證。

2004年底,涼風村老年文藝隊成立后,村委會請來專業老師教老年人扭秧歌、跳舞、練腰鼓,每逢農閑時節,老年文藝隊都要組織文藝演出,讓全村群眾都能欣賞到自己喜歡的節目,老年文藝隊在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還引導群眾過上了科學、健康、文明的現代新農村生活。

精神變物質、物質變精神,精神來源于活動。涼風村在已有老年文藝隊的基礎上,又于2005年3月成立了老年秧歌隊,起初老年人們有點靦腆,看的多,扭的少,經過黨員干部的啟發誘導、很快得到老年人的接受,秧歌隊隊員從當初的10余人,發展到今天的80多人,不但有老年人參加,還有一些中青年人也加入了老年秧歌隊的隊伍,都說這種活動比玩麻將好得多。平時定時定點活動,鍛煉身體。每逢重大節日,秧歌隊走街串村,連扭帶唱,好不熱鬧。正如秧歌隊唱的歌詞“扭秧歌、不花錢;精神爽、身體健;心里亮、眼界寬;鄰里親、常見面;婆媳和、妯娌謙;遇矛盾、烏云散;享安居、頤晚年;*、實可贊;辦實事、說不完”,老年秧歌隊得到了廣大村民的一致贊譽和認同。

保障健康老有所醫

為了保證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涼風村委會與涼風衛生院聯系,為老年人就醫提供優惠優先服務,老年人看病實行“四免”,即:免掛號費、診查費、注射費、輸液費,據統計,僅去年涼風衛生院實行“四免”制度后,共為老年人節約費用1500多元。同時還發動老年人積極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使老年人參合率達87%,著力解決了老年人“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

為了減少由于衛生條件差而引起的老年人健康問題,村支兩委早在2001年起就發動全村開展以“五通三改三建”為主要內容的“四在農家”創建活動,家家改廁、改灶、建沼氣、修浴室,使全村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同時也改善了老年人的衛生條件,保證了老年人的健康。呈現出文明建設喜見新貌,農村環境整潔,扶貧步伐穩健,社會穩定和諧,百姓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

身體力行老有所為

涼風村把老年人看作一筆財富,因勢利導創造方方面面的條件為他們提供展示和發揮優勢的平臺,為村里的事業作貢獻,鑄造他們完美的人生。2004年12月,涼風村第六屆村民委員會產生后,新的兩委班子大膽創新,充分發揮有威望老年人的作用,讓他們成立了家庭經濟調解組,管理起清官難斷的家務事,為全村的經濟發展和其他各項事業的發展掃清障礙。老年人因此也忙碌了起來,發揮助手作用越來越明顯。

曹家巷村民組63歲的老黨員王應昌,個人捐資13000元,為涼風村院子、橋龍、磨子坪等村民組安上了閉路電視,為山村的信息閉塞打開了一扇大門。在涼風村整村推進“四在農家”創建過程中,他積極組織老年協會的會員捐資,給工地的工人送開水和饅頭,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2005年12月,王應昌當選涼風村老年協會會長,之后,他認真抓組織建設,爭取市老齡委專項資金1萬元,修建了涼風街上和曹家巷兩個老年門球場。

為進一步落實好老有所為,今年涼風村在老年人中又成立了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使老年人在起草《村規民約》、《村民自治章程》,加強對黨員干部的廉政監督,“四在農家”創建,村里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生育等方面,積極發揚老傳統,秉公辦事,在村民中樹立了很好的口碑,為村里的各項事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注社會老有所學

涼風村連續4年組織老年人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益保護法》和《貴州省老年*益保護條例》,使老年人知道如何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為豐富老年人業余文化生活,老年人可到村圖書室,借圖書或看書、看報。

同時,涼風村還為13個老年人較多的村民組訂閱了《遵義日報》、《今日余慶》等黨報黨刊。2005年,還先后3次從縣、鎮衛生部門請來老年保健專家為老年人講解老年保健防病知識,使老年人學習了自我保健和老年病防知識,提高了生活質量。

涼風村千方百計、堅持不懈地營造敬老助老的社會環境,有力地推動了全村“三個文明”建設深入發展?,F在,涼風村的全體村民正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務實的干勁,繼續關注夕陽,構建和諧,走在全面脫貧奔小康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康莊大道上。

文檔上傳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城县| 阳谷县| 准格尔旗| 博客| 安陆市| 堆龙德庆县| 泾源县| 南乐县| 阳曲县| 凌源市| 星座| 山西省| 昌黎县| 甘谷县| 新昌县| 宜丰县| 苏州市| 咸阳市| 全州县| 齐齐哈尔市| 旺苍县| 利辛县| 青河县| 出国| 饶河县| 金塔县| 全州县| 越西县| 乐山市| 方山县| 弋阳县| 上蔡县| 铜梁县| 六枝特区| 溧水县| 上犹县| 惠安县| 鄂伦春自治旗| 平江县| 肇州县| 尉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