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發展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工作目標
經過一年的努力,圓滿完成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暨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年活動、*市食品安全示范鄉鎮創建、小農資質量安全整治與規范等專項活動的相關工作任務,確保生鮮乳中三聚氰胺抽檢合格率100%,蔬菜、生豬等主要農產品監測平均合格率96%以上,其中“三品”監測平均合格率98%以上,飼料產品監測平均合格率提高2個百分點,杜絕在生鮮乳和飼料中非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質行為,杜絕在蔬菜生產過程中使用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和磷胺等五種禁用高毒農藥行為,農業投入品市場經營秩序進一步規范,農產品標準化生產進一步推進,農產品生產環節質量安全監管責任進一步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進一步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進一步提升。
二、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和各級食品安全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保障農產品消費者安全”三大目標,全面實施《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強化質量安全管理和執法檢查,建立完善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隊伍,全面提升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為我市實現“一高兩進”三步走戰略目標提供有力保障。
三、主要工作內容及分工
1.制定2009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目標和工作計劃,簽訂2009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
牽頭單位:法制科。
責任單位:產業信息科、蔬菜辦、農業執法大隊、畜牧獸醫局、農技推廣中心、食用菌辦、種子管理站、農機管理總站、農技110。
2.完成2009年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暨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年活動、打擊在食用農產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行動、*市食品安全示范鄉鎮創建、小農資質量安全整治與規范等專項活動的相關工作任務,力爭年內有1項工作得到*市級(及以上)肯定的工作創新。
牽頭單位:法制科。
責任單位:產業信息科、蔬菜辦、農業執法大隊、畜牧獸醫局、農技推廣中心、食用菌辦、種子管理站、農機管理總站。
3.建立健全初級農產品生產(種植養殖)環節的食品安全質量預警、應急處置等工作機制,及時報告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配合相關部門對食品安全事故進行應急求援和調查處理工作。
牽頭單位:法制科。
責任單位:產業信息科、蔬菜辦、農業執法大隊、畜牧獸醫局、農技推廣中心、食用菌辦。
4.指導和規范主管產業做好農產品入市規范化管理工作。督導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質量監控,出具產地證明、質量證明和檢疫證明,并做好相關服務。加強農產品批發市場管理,督促落實質量安全抽檢和索證索票制度。
牽頭單位:法制科。
責任單位:農業執法大隊、蔬菜辦、畜牧獸醫局、農技推廣中心、食用菌辦。
5.組織開展或積極參加重要節日期間農產品質量安全大檢查工作。
牽頭單位:法制科。
責任單位:產業信息科、蔬菜辦、農業執法大隊、畜牧獸醫局、農技推廣中心、食用菌辦。
6.做好《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國務院特別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
牽頭單位:法制科。
責任單位:產業信息科、蔬菜辦、農業執法大隊、畜牧獸醫局、農技推廣中心、食用菌辦、農技110。
7.負責對各責任科站農產品質量安全目標管理責任制完成情況的督查和考核,提出兌現相關工作責任制、責任追究和考核獎懲制度的具體建議。
責任單位:法制科。
8.全面開展農業投入品質量安全監測,按時完成各級下達的抽樣檢測工作任務,確保農業生產安全。
責任單位:農業執法大隊。
9.嚴肅查處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違法行為,及時消除農產品質量安全隱患,依法做好因農業投入品質量引起的農業生產事故和違法案件的調查和處理工作。
責任單位:農業執法大隊、畜牧獸醫局、農技推廣中心、種子管理站、食用菌辦、蔬菜辦、農機管理總站。
10.按照“五統一”的管理模式,加快推進農資連鎖經營和放心農資店建設,提高放心優質農資產品的覆蓋面。年內完成鄉鎮和行政村的農資連鎖經營網點覆蓋面達到上級考核要求。
責任單位:農業執法大隊。
11.加強農產品批發市場管理。開展農產品批發市場專項整治,指導、督促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城)開展農產品入市規范化管理工作,完善管理目標責任制,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日常定性檢測,并規范檢測記錄、信息匯總及信息上報等。
責任單位:農業執法大隊。
12.強化動植物檢疫管理,在農貿城、大型超市建立蔬菜、豬肉等生鮮食品的市場準入機制。
責任單位:農業執法大隊、畜牧獸醫局。
13.組織開展農產品藥物殘留專項整治,禁止銷售和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嚴厲打擊非法使用農藥、獸藥的行為。種植業重點查處蔬菜、茶葉、水果生產過程中,違法使用禁用限用農藥問題。養殖業重點查處飼料生產、養殖環節中,非法使用“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硝基呋喃類、蘇丹紅、有機砷等禁用藥物和超量添加鎘、鉻等重金屬制劑的違法行為。
責任單位:農業執法大隊、畜牧獸醫局、蔬菜辦、農技推廣中心、食用菌辦。
14.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落實農產品準出基地檢測制度。指導、督促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立健全農產品生產檔案,并在蔬菜、食用菌、茶葉、稻米等重點農產品中分別開展2個以上的產地準出試點,落實其自行或者委托檢測機構對銷售農產品進行檢測的準出檢測制度。
責任單位:農技推廣中心、蔬菜辦公室、食用菌辦。
15.實施農產品包裝和標識制度,正確引導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以及從事農產品收購的單位或個人建立本企業農產品標識、準出等制度。全面開展農產品監督抽查工作,全年例行性檢測農產品樣品數不少于200個,農產品面上抽檢合格要達到上級要求。
責任單位:農技推廣中心、蔬菜辦公室、食用菌辦。
16.積極引導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創造條件,組織申報省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以及國家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認證,年內新增省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國家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或有機農產品認證達到上級任務要求,并通過上級抽檢合格。
責任單位:產業信息科。
17.組織對“三品”基地和申請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志情況的監督檢查,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標志的管理工作。
責任單位:產業信息科。
18.推進畜禽產品標準化生產,落實畜禽產品準出檢測制度。繼續開展“瘦肉精”專項整治,加強畜產品“瘦肉精”及其它藥物殘留的質量安全抽檢工作,全年開展例行性檢測的樣品數不少于200個,“瘦肉精”等禁用藥物的檢出率達到上級要求。指導、檢查、督促畜禽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立健全畜禽產品生產檔案,并在畜類、禽類養殖業中分別開展3家以上的產地準出試點,落實其自行或者委托檢測機構對銷售畜禽產品進行檢測的準出檢測制度。
責任單位:畜牧獸醫局
19.加強動物防疫檢疫工作,確保上市畜禽產品食用安全。配合市有關部門做好“學校食堂放心肉”統一配送的相關工作。
責任單位:畜牧獸醫局
20.加強獸藥、飼料使用監控和畜禽產品藥物殘留監控,畜禽產品獸藥殘留檢測平均合格率97%以上。
責任單位:畜牧獸醫局。
21.深入開展蜂產品、畜禽產品生產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加強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的征集、管理和利用,實行信用分類管理和食品安全“黑名單”制度,督促企業誠信規范經營,確保取得明顯成效并通過上級驗收。
責任單位:畜牧獸醫局。
22.積極開展亂棄病死豬專項整治行動。督促、指導生豬養殖大戶和養殖小區建成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設施,配合鄉鎮和有關部門做好畜禽死尸的無害化處理技術指導工作。
責任單位:畜牧獸醫局。
23.認真受理農產品生產者的技術咨詢。通過農民信箱、農業信息網等媒體做好《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并及時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
責任單位:農技110。
24.加強種子行業管理,建立健全種子生產企業的生產檔案,并抓好落實。
責任單位:種子管理站
25.負責調處全市種子(食用菌菌種及原材料)的質量投訴,并組織做好技術鑒定工作。
責任單位:種子管理站
26.與初級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簽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與農資連鎖經營企業簽訂“誠信承諾書”。
責任單位:蔬菜辦、農業執法大隊、畜牧獸醫局、農技推廣中心、食用菌辦。
27.準確地向局農產品質量安全辦公室報送農產品安全工作情況、統計報表及動態信息,全年報送工作信息不少于5篇。
牽頭單位:法制科。
責任單位:產業信息科、蔬菜辦、農業執法大隊、畜牧獸醫局、農技推廣中心、食用菌辦、種子管理站、農機管理總站、農技110。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全年工作要在局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組織實施,日常工作由農產品質量安全辦公室(法制科)牽頭,局屬有關單位和相關科室要做到分工明確,相互協作,落實責任,確保今年工作順利完成。
(二)加強宣傳引導。要充分發揮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新聞媒體作用,宣傳《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倡導安全生產,放心消費,形成全社會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圍。
(三)加強技術培訓。要廣泛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檢驗檢測和農業標準化生產等方面的技術培訓,督促生產者、經營者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強廣大群眾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
(四)加強應急演練。要根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農業部門操作手冊》,按照“應急與預防并重”的原則,開展應急演練,提高應對技能,確保發生突發事件能夠快速處置。
(五)加強監督考核。要對各項工作實行目標管理,層層落實責任。同時要完善評估手段和考核指標體系,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