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富民工程規劃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基本原則
(一)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從實際出發,充分發揮現有林業特色基地的優勢,實行改造和新建相結合,分區分類指導,鞏固和壯大林業特色基地。
(二)堅持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結合新農村建設規劃,圍繞興林富民目標,統一安排,逐年實施。
(三)堅持依靠科技、創新機制的原則。大力推廣新產品、應用新技術,提高林農素質,強化服務,培育現代林業市場主體,強化林業產業發展保障能力。
(四)堅持市場運作、政府引導的原則。建立自籌為主、政府補助為輔、社會各方支持的多渠道籌集資金的有效機制。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大力推進林業產業的市場化進程。
二、指導思想
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以興林富民、增加林農收入為目標,以發展高效生態林業為載體,依靠科技進步,鞏固和新建一批特色明顯、效益顯著、設施完善的現代林業示范基地,打造一批生產發展、農民富裕、生態良好的興林富民示范村鎮,構建布局合理、結構優化、協調發展的林業產業體系,帶動和促進林業增效、林農增收。
三、實施興林富民示范工程規劃目標和建設要求
(一)規劃目標
到2010年,建成高效生態林業基地20萬畝以上,基地效益提高40%以上,從業人員人均增收30%以上,建設森林公園1個以上,林業觀光園區1個以上,培育和建成3個興林富民示范鄉和14個興林示范村。根據分年實施原則,2006年建成示范鄉鎮1個,示范村2個;2007年建成示范村2個;2008年建成示范鄉鎮1個,示范村4個;2009年建成示范村3個;2010年建成示范鄉鎮1個,示范村3個。
(二)基本要求
1、示范鄉鎮建設要求:培育一個林業特色產業,建設高效生態林業基地1萬畝以上,集約經營程度50%以上;應用1項以上先進適用經營技術,覆蓋率80%以上;質量和效益達到省定評價標準;林農人均林業收入提高40%以上;有1個以上林業專業合作組織,作用發揮明顯。
2、示范村建設要求:培育一個林業特色產業,建設高效生態林業基地1000畝以上,集約經營程度70%以上;應用1項以上先進適用經營技術,覆蓋率90%以上;質量和效益達到全省先進水平;林農人均林業收入提高50%以上;有1個以上林業專業合作組織,作用發揮明顯。
國有林場應充分利用資源、技術和管理優勢,在實施興林富民工程中發揮帶頭和示范作用,建設標準參照示范村建設標準執行。
四、實施興林富民示范工程建設重點
(一)特色干鮮果基地建設。充分發揮特色經濟林資源優勢,鞏固和建設*蜜橘、東魁楊梅、枇杷基地,推行規模經營,普及標準化無公害生產技術,提高品質,強化產后加工和市場營銷,打造品牌。
(二)低效竹林改造。全區現有竹林10萬畝,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山區,重點加強優質竹林管理,大力發展筍竹兩用林,普及應用毛竹低改技術,加強水利、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組建專業合作社,提升竹產業經濟效益。
(三)發展森林生態休閑旅游。建設中國柑橘博物館并發展柑橘觀光園區。同時,建設好方山省級森林公園、大寺基避暑山莊、百丈大型休閑景區等重點項目,進一步開發富山裂谷、上鄭瀑布群、長潭水庫風光、翠屏山摩崖石刻和劃巖山風光等以自然、地質和人文景觀為主的森林旅游項目,將*打造建設成為生態體閑旅游基地。
五、實施興林富民示范工程規劃實施和保障措施
(一)規劃實施
1、制訂實施方案。2006年6月底前,各鄉鎮(街道)根據下達的任務,組織人員編制示范鄉鎮(街道)和示范村建設實施方案,并報區林特局備案審核。
2、組織實施。按實施方案分步組織實施。
3、考核驗收。項目實施后,采用自查、年度考核和竣工驗收相結合的辦法開展考核,具體辦法另行制訂。
(二)保障措施
1、組織保障措施
區政府成立以分管區長為組長的興林富民示范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林特局,統一組織領導全區興林富民示范工程建設,各鄉鎮、街道相應成立組織,負責本鄉鎮、街道興林富民示范工程建設。同時,由區林特局牽頭,成立技術指導組,指導全區興林示范工程建設。
2、政策保障措施
制訂出臺興林富民示范工程建設扶持政策,加大資金扶持力度。落實加快林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積極營造良好的興林富民發展環境,吸引社會各方投資興林富民工程建設。
3、技術保障措施
加強林業專業技術隊伍建設,提高業務素質。緊緊圍繞林業高產、優質、高效、可持續發展這一核心,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并利用“科技周”和田間指導等形式及時將先進適用林業技術和科技成果向廣大林農普及推廣,強化先進實用技術在生產加工中的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