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衛生局發展秋防免疫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做好我鄉2009年秋季動物免疫工作,提高免疫密度和質量切斷疫病流行環節,確保2009年不發生重大動物疫病,保障畜牧業穩定、健康發展,保護公眾健康與生命安全,根據縣畜牧獸醫局《關于開展秋季動物免疫工作的通知》(景牧字[2009]31號)要求,結合我鄉實際,制定2009年秋季動物免疫技術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疫防為主、防控結合”的原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做好“政府保密度、部門保質量、村社保到戶、督查保效果”的職責,建立與現代畜牧業發展相適應的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功能完善、運運轉高效的動物防疫體系。以控制重大動物疫病、保障公共衛生為目標,以建立完善的技術服務體系為依托,不斷提高預警、預報、預防控制和應急處理能力。堅持“加強領導、密切配合、依靠科學、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斷處置”的防控方針,實現動物防疫的制度化、程度化、規范化、公開化、社會化。鄉上成立相應的秋防工作領導小組。(見附件一)
二、目標和任務
應以高度的責任心,本著全心全意為廣大養殖戶服務的精神,堅持對禽流感、口蹄疫、高治病性豬藍耳病、豬瘟等四種一類重大動物疫病實施強度免疫,免疫密度均達應免疫的100%,免疫抗體有效保護率應達70%以上。免疫戶口冊發放率達到100%。《云南省動物免疫檔案》每村建立一個防疫示范社,畜牧獸醫技術干部親自免疫注射500頭(只羽)以上。對狂犬病、雞新城疫等其他疫病要結合實際做好重點地區免疫(其中雞新城疫應答90%),堅決防止因免疫不到位引發疫情。(具體任務祥見附件二、附件三)。
三、秋防工作的準備
各村委會要充分認識基礎免疫工作的主要性和必要性,成立相應的秋防工作領導小組,務必做好前期宣傳、培訓、計劃、物資和爭起政策等各項準備工作,確保免疫工作取得順利實施。
(一)廣大動員,大力宣傳
鄉畜牧站要及時召開秋防重大動物疫病免疫動員會議,做好宣傳發動工作,增取農戶對動物疫病免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增強動物防疫人員做好防疫工作的信心和決心,確保重大動物免疫工作目標的順利實現。
(二)開展培訓,強化指導
針對今年免疫病種多、免疫任務重、免疫時間緊和免疫工作難度大的情況,在免疫工作實施前,鄉畜牧站要組織開展村級動物防疫人員動物防疫技術培訓,切實提高免疫操作技能。鄉畜牧獸醫站成立免疫技術專家組,強化技術指導,解決免疫工作中的技術凝難。
(三)周密計劃,保障供應
為確保免疫工作順利進行,要充分做好動物免疫工作所需物資的組織準備工作。一是要按照農業部相關規定,今年豬瘟免疫應使用豬瘟脾淋組織苗。二是要組織訂購防疫物資器材如免疫檔案、消毒藥、注射器、針頭、典酒、藥棉、消毒器、免疫耳標及免疫戶口冊等。三是要做好二維碼耳標的佩戴和免疫戶口冊的規范填寫工作。
(四)合理安排,確保進度
要按照全縣的總體進度安排,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符合本鄉計劃時間表,制定秋防工作實施方案和考核管理辦法,確保9月20日前全面完成秋防免疫工作任務。
(五)爭取政策,落實金費
《國務院關于促進生豬發展穩定市場供應的意見》(國發〔20*〕22號)和《云南省人民政府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生豬生產發展穩定市場供應的通知》(云政發〔20*〕128號)都明確了重大疫病免費強制免疫政策,對強制免疫所需疫苗經費由市以上財政負擔,而疫苗運送、貯存和注射等其它費用,由當地財政和縣畜牧獸醫局分別負責給予保證,確保免疫工作的正常開展。
(六)明確任務,責任到人
鄉畜牧獸醫站進一步落實包干防疫責任制,將免疫工作的任務、責任落實到相關責任人,確保免疫任務明確、責任到位。
四、免疫工作的實施
全鄉秋防工作,按照“統一疫苗使用、統一免疫進程、統一免疫程序、統一標識檔案、統一操作規程、統一抗體監測、統一進度報告”的“七統一”要求,精心組織,認真落實。
(一)統一疫苗使用
強制免疫用疫苗為省政府統一采購的疫苗,具體種類為:豬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牛羊口蹄疫o型-亞洲1型二價滅活疫苗、重組禽流感病毒(h5n1亞型re-5株)滅活疫苗、高致病性豬藍病滅活疫苗、政府采購專用豬瘟活疫苗(脾淋源)雞新城疫活疫苗(hbi株)。雞新城疫中等毒力活疫苗(i系)和雞新城疫活疫苗(hb1株),畜牧站要加強對強制免疫用疫苗的供應和使用監管,建立疫苗領用臺賬,明確責任到人,固定專人管理,認真填好《云南省重大動物疫病疫苗領用發放記錄》;村級獸醫員在領用疫苗時,必須攜帶疫苗冷藏包。
(二)統一免疫進程
集中免疫從7月1日至8月30日結束,9月1日至9月10日完成免疫血清采樣,9月11至9月20日進行秋防總結。
(三)統一免疫程序
堅持春、秋兩防集中免疫與常年補針免疫相結合。高致病性豬藍病:商品仔豬實行3周齡首次免疫。在高致病性豬藍病流行地區,可根據實際情況在首免后一個月采用相同劑量加強免疫1次。后備種公豬和母豬,3周齡首次免疫,首免后一個月用相同劑量加強免疫1次。投產母豬每次配種前接種一次;種公豬每隔6個月加強免疫一次。高致病性豬藍病免疫使用滅活苗,必須與其它疫苗注射間隔7-15天。
生豬口蹄疫、豬瘟:對所有應免存欄生豬進行一年兩次豬口蹄疫o型-亞洲1型二價滅活疫苗、一年一次豬瘟脾淋源組織苗的免疫注射。
牛羊口蹄疫:對所有應免疫牛羊進行一年兩次口蹄疫0型-亞洲i型二價滅活疫苗注射。
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1)對農村所有散養家禽(含雞、鴨、鵝及其它易感禽類)普遍實施一年兩次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使用重組禽流感滅活苗。(2)對規模養殖場按已確定的免疫程序或抗體檢測結果進行適時免疫。
(四)統一標識檔案
統一以村為單位建立動物免疫檔案,并對豬、牛、羊佩戴二維碼標識。農村散養戶及養殖專業戶的免疫檔案由鄉畜牧獸醫工作站建立保存;規模養殖場的免疫檔案由養殖場和鄉鎮站建立和保存。豬、牛、羊都實行一畜一標。3周齡首免高致病性豬藍病時填發免疫戶口冊、建立免疫檔案,待完成豬瘟、豬口蹄疫免疫時再佩戴耳標,并在免疫戶口冊和免疫檔案上追加豬瘟和口蹄疫記錄。對已免疫的牛、羊和家禽建立免疫檔案,填發免疫戶口冊。農村散養戶的畜禽實行一村一檔,規模養殖場的畜禽實行一場一檔。
(五)統一操作規程
在秋防免疫工作前組織開展村級動物防疫員免疫技術操作培訓,指導規范免疫技術操作。使用疫苗前,必須詳細閱讀使用說明書,做好相應記錄,疫苗注射前必須進行自然升溫加熱,注射疫苗達到常溫時方可使用,避免動物機體受到冷刺激產生應急反應。操作過程中,注意人畜安全,必須一畜一針,使用過的針頭要及時清洗、消毒,隨身攜帶必須的急救藥品,發生不良反應,應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把動物免疫反應死亡率降到最低,嚴禁疫苗保存不當,減少免疫劑量或打假針等不良行為發生,規范操作,盡量避免意外事故發生。村級獸醫員在防疫過程中,要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免疫注射(豬兩側可分別注射w和豬瘟疫苗,雞免疫可分兩側注射禽流感和雞新城疫疫苗),同時按要求造冊、登記做好免疫檔案,并對剩下的疫苗進行科學處理。
(六)統一抗體監測
各村在做好秋防動物免疫工作后,要掌握好產生免疫抗體的高峰期(動物免疫注射后21天),全鄉統一在9月10日前按秋防任務采集完成血清樣品,送至鄉畜牧站。由畜牧站統一送縣動物疫控中心化驗室作抗體監測,監測結果納入動物防疫工作目標考核。
(七)統一進度報告
各村必須按周報制度及時上報秋防免疫工作進度至鄉畜牧站辦公室,并在9月15日前上報各村秋防工作書面總結。
五、免疫工作的自查總結
按照“政府保密度,業務部門保質量”的要求,在免疫過程中各村要認真總結,查找、發現、分析免疫工作中的問題和不足,并及時落實改進,確保免疫工作圓滿完成。鄉畜牧站將在免疫工作中或完成后進行檢查秋防工作的落實和完成情況。對免疫工作組織得力、實施進度快、效果好的村給予表彰;對組織不力、行動遲緩、進展緩慢的村給予通報批評;對延誤時機造成免疫不落實,導致疫病爆發的村,按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