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局發展普高招生實施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了降低考生填報志愿風險,緩解考生填報高考志愿心理壓力,擴大考生選擇機會,降低高分考生落榜率,減少高分考生高復現象,避免高校生源大小年情況,提高高校投檔滿足率,今年我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試行“平行志愿”設置及投檔辦法。
一、志愿設置
文理科第一至四批均設置“平行志愿”,各批視生源情況,再定是否進行“征求志愿”和“降分征求志愿”。
本科各批(一至三批)的“平行志愿”中均包含A、B、C三所院校;高職高專批(第四批)的“平行志愿”中包含A、B、C、D、E五所院校。每所院校均設6個專業志愿及專業服從志愿。
根據“平行志愿”錄取情況,對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院校、專業,進行“征求志愿”。各批“征求志愿”均包含A、B、C三所院校,每所院校均設3個專業志愿和專業服從志愿。
“征求志愿”錄取后,對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院校、專業進行一般性及政策性降分;降分后,視情決定是否再進行“降分征求志愿”。“降分征求志愿”的院校、專業,其志愿設置除與“征求志愿”相同外,另再增設院校服從志愿。
提前批及藝術、體育類各批次暫不設置平行志愿,仍按原辦法實行。
二、投檔原則
投檔原則為“分數優先,遵循志愿”。首先對考生按總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再根據排序逐分對考生按所填報的志愿從A院校到C(E)院校的順序逐個檢索。
各批“平行志愿”與“征求志愿”分別實行一輪投檔。
實行“平行志愿”后,考生被投檔的院校下載考生志愿信息時,只顯示考生填報本校的志愿,不顯示其余“平行志愿”院校名稱及院校順序。
三、投檔程序及辦法
(一)確定投檔比例
省內院校一般按不高于1:1.05的比例確定;省外院校一般按不高于1:1.1的比例確定。各高校投檔比例須于6月30日前報浙江省教育考試院,逾期不報者分別按上述比例投檔。
(二)模擬投檔
每批次正式投檔前一天,省教育考試院按高校確定的投檔比例,至少模擬投檔兩次。第一次模擬后,及時向高校通報生源分數段分布情況,高校據此決定是否追加計劃,并及時向省教育考試院反饋意見;此后進行第二次模擬投檔,形成模擬投檔線。
高校根據省教育考試院提供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陸浙江教育考試網(*)專用系統,查閱本校生源分數段分布情況。
(三)特殊類生源投檔
高水平運動員、藝術特長生、高校自主招生等特殊類考生,由招生院校提前報送名單;省教育考試院按照教育部和我省的有關政策規定,于提前批錄取的最后一天,單獨提前投檔。高校根據錄取政策及招生章程規定,完成錄取工作。
(四)平行志愿投檔
根據高校的招生計劃及投檔比例,首先對考生按總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再按排序逐分對考生的“平行志愿”從A院校到C(E)院校的順序逐個檢索,被檢索的志愿中一旦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向該院校投檔。
考生總分相同時,則按文化總分排序,文化總分仍相同時則再按單科順序及分數高低排序。單科順序排列:文科類為語文、文科綜合、數學、外語;理科類為數學、理科綜合、語文、外語。
同一學校并列名次全部投檔。
(五)征求志愿投檔
“平行志愿”錄取后,停止檔案流動。省教育考試院對考生錄取狀態進行確認(含已錄取、預錄取和未錄取狀態。對未在規定時間結清檔案的高校,省教育考試院將按教育部有關要求代為錄取),并通過各市、縣(市、區)招生考試機構及網絡、聲訊臺等媒體,向考生提供錄取情況查詢。
同時公布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高校、專業、招生人數等信息以及少數省屬高校預留的少量計劃。省屬高校預留計劃用于招收“征求志愿”高分考生(其總分須不低于“平行志愿”最低投檔線)。
凡該批次最低控制分數線上未被錄取的考生,在規定時間內,到原報名點或戶口所在地辦理“征求志愿”填報手續。“征求志愿”投檔原則及辦法與“平行志愿”相同。
(六)降分投檔
“征求志愿”錄取后,學校仍未完成招生計劃時,先對“平行志愿”和“征求志愿”進行檢索投檔,生源仍不足時根據高校申請,視情適當降分:
1.一般性降分
對該批次分數線下考生的平行志愿,逐分逐個檢索,降分投檔;降分最大幅度一、二、三批為10分;第四批可降至組檔線。
2.政策性降分
①海洋運輸、地質勘探、農林漁等畢業后工作、生活條件較艱苦的專業以及監獄管理類專業按其隸屬關系面向監獄、勞教單位招生的,可在同批次控制分數線下20分以內,對考生的“平行志愿”逐校逐專業逐分檢索投檔(不含專業服從志愿)。
②少數民族預科班、民族班,在規定的降分范圍內(其中少數民族本科預科班為80分、專科預科班為60分,民族班為40分),對考生的“平行志愿”逐校逐專業逐分檢索投檔。
③定向就業招生,可在同批次控制分數線下10分以內,對考生的“平行志愿”逐校逐專業逐分檢索投檔(不含專業服從志愿)。
政策性降分投檔均按1:1的比例執行。
(七)降分征求志愿投檔
降分錄取后生源仍不足的,將視情再進行“降分征求志愿”。“降分征求志愿”投檔原則及方法與“征求志愿”相同。
(八)藝術、體育類兼報文理科的生源轉移
藝術、體育類每批錄取結束后要進行生源檢索,將未被錄取又無下批次志愿的考生,及時轉入文、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