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婦聯育齡婦女類別化管理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落實計劃生育管理服務措施,規范計劃生育管理服務網絡,深化城區“依法管理、居民自治、優質服務、政策推動、綜合治理”的人口計生工作新機制,提高社區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整體水平,經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研究,決定在區人口計生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在*社區開展社區育齡人員類別化管理、家庭化服務試點工作,現制訂試點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領導下,在區人口計生局的指導下,以“法治、民主、人本、服務”為核心理念,以“1234”為抓手(其中“1”即將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實行社區書記、主任負總責、親自抓,社區工作者簽約式管理,分片包干具體抓,墻門組長動態式管理、協助抓;“2”即加強兩種管理模式:屬地管理和分類管理;“3”即三個結合:經常性管理與集中管理相結合,主管與協管相結合,管理與服務相結合;“4”即四種制度:計劃生育例會制度,計劃生育信息聯系制度,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制度,計劃生育利益保障制度),廣泛爭取社區廣大群眾的參與和支持,積極探索類別化管理、家庭化服務新途徑,全面規范和落實計劃生育屬地管理要求,確保基層基礎有新突破,家庭服務有新起色,婚育知識普及有新亮點,為民措施有新保障,群眾滿意度有新提高。
二、試點內容
(一)完善社區計劃生育組織網絡和各項制度
1、健全組織網絡:完善社區人口計生工作委員會、社區人口計生領導小組、社區計劃生育協會、社區計生民主監督小組等組織和墻門小組長、協會會員等群眾基礎網絡及志愿者隊伍。
2、建立健全計生工作隊伍,指導轄區單位落實計劃生育分管領導和專(兼)職計生干部;
3、建立社區工作者、墻門小組長一月一次人口計生信息分析會、半年一次通報會、一年一次工作總結、民主評議制度;
4、建立轄區企事業單位計生專兼職人員每三個月一次計劃生育工作例會制度和一年一次的計生專(兼)職干部培訓制度;
5、建立健全重大事項民主聽證制度,實行計劃生育民主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民主決策;
6、建立人口計生激勵獎勵機制,設立違法懷孕、生育有獎舉報制度,每年評選社區人口榮譽家庭若干戶、社區優秀人口信息聯絡員若干名。
(二)強化社區人口計劃生育宣傳氛圍
1、在*社區主干道內五幢商品房墻面上設計制作五幅婚育文化宣傳畫。
2、在二號橋市場和*家私城各制作一塊50—100米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宣傳廣告牌,市場內部設置避孕藥具、人口科普資料等敞開式婚育文化柜。
3、在*公園建立人口科普園。具體分二大系列:
(1)設立電子人口科普屏。在公園大門口比較醒目的地方設立電子人口科普屏,電腦控制,滾動播放人口政策、人口形勢、人口科普等各種知識;
(2)完善其他宣傳設施,建立“和諧園”、“婚育園”和“人口園”。“和諧園”即利用公園中現有的三口之家石像雕塑以及兩邊的現代男、女性雕塑像,再加上和諧之家的文字說明來表達和諧的重要性;“婚育園”即在和諧園附近制作二塊(140×80)水泥制板,并刻上傳統婚育觀念和現代婚育觀念的轉變情況;“人口園”即圍繞公園內的各條道路以宣傳版面的形式建立以突出“生命科學”為主題的人口科普系列模型,全面打造以人口科普為主要特色的人口計劃生育宣傳氛圍。
4、在社區計生服務站和社區物業公司各設置一只家庭婚育指導柜;在居民墻門樓道設置婚育文化欄,使社區居民能隨時隨地領到計生宣傳資料及避孕藥具。
5、探索開展家庭婚育指導活動。聯合解放軍113醫院、鄞州人民醫院成立*社區婚育指導志愿者隊伍,制作婚育指導聯系卡,使轄區育齡群眾都能享受到免費的婚育指導服務。
6、加強社區人口學校建設,完善婚育圖書角。
7、在東郊中心小學建立青春健康園。
8、開展一系列主題宣傳服務活動。
(三)以優質服務為突破口,全面開展育齡婦女類別化管理、家庭化服務。
1、根據居民戶口簿和流動人口登記本,逐戶核對育齡婦女信息;
2、設計調查表和需求表,進行入戶調查,核實轄區育齡婦女的基本信息,了解育齡婦女對計劃生育工作的相關需求;
3、通過調查核實對微機信息進行查漏補缺;
4、對所有轄區內育齡婦女(含流動人口)按路段、分區域進行分類指導:
紅色類(重點管理人員):即居住在轄區內的戶在人在和戶在人不在的閑散失業育齡婦女。對此類人員,著重要把握二大工作環節:一是要在原有信息的基礎上對所有人在戶在的育齡婦女進行重新登記,確保育齡婦女信息不漏、不錯、底數清、情況明;二是對戶在人不在的對象要全面了解其外出去向,幫助出具流動人口婚育證明,并辦理網上移交手續,確保外出一個,移交一個,服務一個。
黃色類(經常管理人員):即轄區新市民,重點是18-49周歲的人在戶不在的育齡婦女。對此類人員,著重要把握三大工作環節:一是在堅持屬地管理的基礎上,認真核實其《流動人口婚育證》并做好信息登記,簽發外來育齡婦女聯系單;二是對寧波大市內的人在戶不在已移交過來的對象10天內進行上門核實,辦理接交手續,對未辦理接交手續的對象要在一個月內與其戶籍地取得聯系,及時記錄,納入正常管理,以全面掌握該育齡婦女的基本信息;三是切實做到“三要”。要落實協管責任,做到誰用工、誰負責,轄區所有雇有流動人口的單位,均要建立信息登記,落實管理服務責任。要實行綜合管理,建立一月一次的綜治、物業、警務共同參與的人口信息綜合分析制度,一月一次反饋相關信息。要強化管理服務措施,做到宣傳教育、定期查驗、雙向聯系、信息交換、技術服務、利益保障經常化、規范化、系統化。
藍色類(動態管理人員):即轄區單位的在職職工(單位人),重點是轄區企事業單位中18-49周歲的育齡婦女。對此類對象,著重要把握四大工作環節:一要進行重新登記核實;二要做好宣傳教育,發放溫馨服務卡,讓轄區女職工居住在社區內同樣享受社區居民的待遇,激發她們共同參與支持人口計生工作的熱情;三要深化優質服務,指導女職工保護自己實行計劃生育后應享受的基本技術服務權利,確保將在單位沒有享受孕環情等基本生殖健康檢查權益的職工列入社區服務的范圍;四要對調出調入人員及時查驗、發放育齡婦女聯系卡。
5、全面落實七項工作要求,確保服務到家、隨訪到人:
(1)未婚青年一年一次青春健康指導;
(2)對進入婚齡段的人員進行婚前指導,建議其主動參加免費婚孕期檢查;
(3)對新婚夫婦進行婚期指導,指導其進行婚孕檢和優生四項檢測;
(4)對即將懷孕的夫婦進行一次孕前優生指導;
(5)對孕后3個月內夫婦進行優孕指導;
(6)對產后夫婦進行優育優教及長效節育措施落實指導;
(7)對計劃生育四項手術后夫婦進行隨訪,定期指導其參加孕環情等生殖健康檢查;
三、時間安排
1、試點準備階段:20*年7月中旬——8月中旬,主要開展前期可行性調研、試點方案制定、人員組織等工作;
2、宣傳動員階段:20*年8月中旬——9月上旬,主要開展會議召集、交流溝通、宣傳發動等相關工作;
3、入戶調查階段:20*年9月中旬——10月上旬,主要開展進居入戶的調查工作,同時做好制度梳理、規范、意見建議征求、聯系表發放、人口科普園方案設計等相關工作;
4、全面落實階段:20*年10月中旬——11月中旬,主要開展制度完善、人口科普園建設啟動、宣傳設施購置、主題宣傳活動開展、優質服務落實等工作;
5、總結推廣階段:20*年11月下旬,主要開展試點工作查漏補缺、經驗總結、現場推廣等相關工作。
四、試點保障
1、加強領導。成立以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裘赤軍任組長、街道計生辦負責人童亞芳、社區主任方丹任副組長,于華、葛聰敏等為組員的工作小組,全面協調解決試點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相關問題。
2、落實責任。所有工作人員將根據工作需要分成三個工作組,其中宣傳組由童亞芳、傅丹丹等同志組成;調查組由于華、葛聰敏等全體計生專干(計生服務員)組成;后勤組由童亞芳、于華等同志組成。
3、廣泛宣傳。通過發放公開信、召集有關會議、加大交流溝通力度等,廣泛宣傳試點工作的重要意義,積極爭取轄區有關單位、物業公司及廣大社區居民對試點工作的支持。
4、加大投入。投入必要工作經費,確保入戶調查、人口科普園建設、主題活動、設施更新購置等經費的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