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縣(區)教(文)體局、管委會社會事業局,市直中小學、幼兒園:
為防止手足口病等各類傳染病在學校和托幼機構流行,確保師生身心健康,經研究決定,立即啟動《市教育系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現將有關要求緊急通知如下:
一、成立市教育局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二、主要應對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抓好防控措施的落實。縣、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托幼機構要成立公共衛生事件防控、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迅速響應本預案,相應啟動本地本校應急預案,并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政治敏銳性,切實履行職責,做到各司其職,消除麻痹僥幸心理,認真落實公共衛生事件防控措施。
2、認真落實晨檢制度。小學、幼兒園把好兩道晨檢關,入校入園必須進行第一次晨檢,進入班級再進行第二次晨檢,不得漏檢。凡是發現身體不適者,立即與家長取得聯系,及時送診,有疑似手足口病等傳染病的一律不能進校,回家休息。密切觀察幼兒、小學生在園在校一日生活,發現異常立即與家長取得聯系。
3、嚴格信息報告制度。各園各校掌握幼兒、學生到校情況,落實缺勤登記制度,與缺勤學生家長逐一取得聯系,了解缺勤原因,生病的問清病因,逐一登記在冊,每日匯總,一式二份,加蓋公章存留備案一份,另一份報送市教育局安全辦。市直小學、幼兒園、中心幼兒園等每日下午3點報送,縣、區教育行政部門將本轄區學校情況匯總后,每日下午5時報送;安全辦每日下午5時30分匯總分別向胡建華局長、朱永春副局長、廖小余助調報送。
4、加強環境衛生管理。全市各級各類學校要迅速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清理校園環境衛生;室內、生活場所保持經常通風;禁止食用生食和路邊小攤販食品;教室、寢室、食堂及玩具等堅持每天消毒;托幼機構相關人員要注意個人衛生,食堂工作人員要戴口罩穿工作服,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幼兒園教室;要加強學校飲用水管理,確保供水符合衛生標準。
5、加強傳染病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各中小學校、托幼機構要利用板報、宣傳欄、主題班會、主題活動等有針對性地進行一次衛生防病教育,加強常識教育,消除師生員工對病情了解的盲點,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減少和避免到人群集中、空氣流通不好的場所活動,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保持充足的休息,增強抵抗能力。當前各中小學校、托幼機構暫停校外集體活動和大型活動。
6、采取果斷處置措施。發現手足口病等惡性傳染病病例,該班立即放假兩周。同一托幼機構連續發生兩例以上病例,全園放假兩周。放假時,應做好家長的宣傳解釋工作。對因傳染病流行而導致暫時集體停課的,必須對教室、寢室、食堂、廁所等場所進行徹底清掃消毒后,方能復課;因傳染病暫時停學的學生、幼兒,必須在恢復健康,并經有關衛生部門確定沒有傳染性后方可復學;因水源污染造成傳染病流行的學校,其水源必須經衛生部門檢測合格后,方可重新啟用。
7、加強督促檢查和指導。縣、區教育行政部門應主動爭取衛生行政部門的支持,與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專業人員共同對學校重點是民辦幼兒園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進行一次督促檢查和指導,促進學校認真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8、嚴格遵守宣傳紀律。涉及到學校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除按規定向教育行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外,一律不得私自、擅自向社會和新聞媒體公布,以免混淆視聽。
9、嚴肅工作紀律。防控手足口病等流行傳染病事關生命健康安全,必須予以高度重視、積極應對。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中小學校、托幼機構必須切實履行職責,認真落實工作措施。對工作責任不落實,工作措施不到位的學校和托幼機構,視情追究相關領導和責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