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信息廳學習科學發展觀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搞好整改落實,是學習實踐活動突出實踐特色的集中體現,是貫徹和體現“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這個總要求的關鍵所在。為貫徹省委對整改落實工作的部署,特別是書記在全省第一批學習實踐活動轉入整改落實階段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確保整改工作落實,現根據我廳領導班子分析檢查報告查找出來的主要問題及提出的整改思路,制定本整改落實工作方案。
一、整改落實的主要任務
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是學習實踐活動的最大實踐,是學習實踐活動取得實效的首要標準。貫徹落實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下稱《綱要》),是把學習實踐活動引向深入,努力擴大學習實踐成果特別是長遠成果的必然要求。根據我廳領導班子分析檢查報告,結合“三促進一保持”目標任務和貫徹落實《綱要》要求,整改落實工作的主要任務包括:
(一)保增長的整改落實任務。為及時扭轉電子信息產業增速下滑趨勢,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必須著重抓好以下五個方面問題的整改落實工作:
——解決高端高增長項目不足問題。
——解決產業投資下滑問題。
——解決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發展不快、市場開拓不力問題。
——解決消費市場特別是農村市場潛力挖掘不足問題。
——解決信息化應用水平不高、支農惠農作用不突出問題。
(二)促發展的近期整改落實任務。根據我廳領導班子分析檢查報告,促發展的近期整改落實任務主要是:
——破解技術創新能力弱的難題。
——破解產業大部分居于產業鏈下游和價值鏈低端的難題。
——破解信息資源跨部門整合程度低的難題
——破解信息化帶動作用弱、應用水平低的難題。
——破解無線電管理滯后于無線電事業發展的難題。
(三)促發展的中長期整改落實任務。從解決我省信息產業最根本、最突出問題,實現《綱要》提出的目標任務看,要著重抓好以下問題的整改落實:
——解決產業從承接轉移和跟隨發展向創新發展和引領發展轉變的問題。
——解決信息化與經濟社會融合創新能力弱的問題
——解決信息化建設體制性障礙突出的問題。
二、整改落實的思路和目標
(一)總體思路。以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排頭兵為總目標,以解決最緊迫、最關鍵、最突出問題為重點,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以轉變作風為保障,圍繞“三促進一保持”這一核心任務,立足當前,落實好保增長的各項政策措施,促進電子信息產業平穩較快發展。著眼長遠,著力加強制造領域集成創新,著力加強自主創新資源引進和平臺建設,提高信息產業核心競爭力;以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為突破口,以服務民生為重點,著力推進信息技術與互聯網的普及應用,搶占經濟社會發展的制高點。
(二)主要目標。
1.保增長目標。盡快扭轉產業增速下滑趨勢,努力實現2009年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增長12.5%左右,現代信息服務業加速發展,中小企業通過電子商務開拓市場取得明顯成效,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程度進一步提升。
2.促發展近期目標。到2012年,全省信息化水平總體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珠三角地區信息化水平初步邁入世界先進行列。全省互聯網普及率達70%以上,家庭寬帶普及率達50%以上;縣級以上政府部門100%的政務公開信息實現網上,90%以上的政府服務實現網上辦理;70%以上的中小型企業和100%的大型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應用;人民群眾能夠普遍在工作、生活、學習等各方面享受便捷、經濟、優質的信息化服務。
3.促發展中長期目標。加快將廣東建設成為全球現代信息產業基地,確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地位,打造全國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試驗區、網絡民生民情應用先行示范區。
三、整改落實的措施
(一)保增長的措施
1.組織實施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
——積極爭取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有關部門的政策與資金支持。組織我省有條件的地市和企業申報國家高技術產業化專項、“核高基”科技重大專項等,大力爭取擴大內需新增中央投資支持,同時落實好地方配套資金。
——提前做好項目組織的準備工作,圍繞主要任務和重點領域,按照建設一批、上報一批、儲備一批的要求,在全省范圍組織、謀劃一批電子信息重點項目。
2.啟動一批帶動性強的重點專項
——引進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落實省政府《7.5代以上TFT-LCD面板項目引進工作方案》,重點引進臺灣奇美、韓國樂金7.5代以上液晶面板線項目。
——加快落實省級現代信息服務業專項資金的投資。組織做好年度重大項目招投標工作,盡快下達今年的現代信息服務業專項資金扶持任務,用好優惠政策和專項資金,充分調動國家資源和社會資金投入。重點支持帶動性強、增長速度快的行業和項目建設。
——配合有關部門,加快推進家電下鄉。電子信息產品是家電下鄉的主打產品。要加強組織企業、高校和研究機構開展聯合攻關,重點研究開發適合家電下鄉的關鍵共性技術和質優價廉的電子信息產品,同時配合農村信息化建設,開發農村適用的信息終端產品,推動家電下鄉活動順利開展。
——抓住3G牌照發放契機,加快發展3G產業。據測算,3G建設投入將在今明兩年內拉動全國近10000億人民幣的產值,其中包括基站設備4000億、移動終端4000億、運營業務2000億。在3G領域,我省在基站、終端和內容服務等方面都有比較大的優勢。下一步要密切配合企業,在政策扶持、基站管理、政府應用等方面做好服務,加快推動我省3G產業迅速發展壯大。預計今年我省3G建設總投資將達140億元,新建3G基站近1.8萬個。
3.加大力度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和電子商務應用
——大力推動中小企業應用電子商務。在省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1000萬元,對我省2萬家首次應用電子商務服務的中小企業給予補助,并支持一批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項目發展。與阿里巴巴共同打造廣東省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專區,推動中小企業應用電子商務尋找和開拓商機。支持廣東移動、廣東電信和廣東聯通建設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提供高質量、低資費服務。
——通過信息興農工程推動中小企業發展。重點面向鄉鎮中小企業推廣農業科技、農產品流通、農資價格等信息服務。建立覆蓋東西兩翼的綜合信息服務體系,增大中小企業投資和信息服務商機。開展農村信息化十大技術成果和十大應用成果評選,重點樹立中小企業應用典型,加大推廣應用力度。
——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培訓計劃。加大宣傳和培訓力度,2009年開展百場電子商務培訓,大力培養企業信息化和電子商務人才。
4.加快建設一批重點產業基地和園區
——建設數字家庭產業示范基地。以廣州國家數字家庭應用示范產業基地建設為重點,打造廣東國家數字家庭產業自主創新和國際合作的示范基地。爭取工業和信息化部支持我省建設數字家庭公共技術支撐平臺和數字家庭產業技術研究院。
——加強現代信息服務業園區建設。建設一批行業帶動能力強的現代信息服務業園區,重點抓好廣州科學城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專區等省級現代信息服務業重點園區的建設。
5.加強經濟運行監測預警和調節
——進一步理順和建立信息產業經濟運行分析支撐體系,健全橫向的數據交換和縱向的數據報送制度;逐步構建信息產業經濟運行監測協調機制,對各地市、園區、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納入監測范圍,及時掌握我省信息產業發展動態,為信息產業管理提供準確的決策依據。
(二)促發展近期工作措施
1.以發展新興高增長產業為重點,在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方面取得明顯實效。
——加快發展新型平板顯示產業。推進液晶電視集成制造。開展液晶電視模組和整機開發設計。到2012年,液晶電視價值鏈中本地產值比重由目前的50%上升到70%。與國際同步發展有機發光顯示(OLED)產業。依托廣東有機發光顯示技術研究院,重點突破ITO靶材、玻璃基板、有機發光材料以及驅動芯片等關鍵技術和鍍膜等關鍵設備的產業化。建設東莞、順德、南海的OLED研發和產業化基地。
——加快發展半導體照明(LED)產業。加強招商引資。引入LED外延、芯片及封裝龍頭企業。建設一批綠色半導體(LED)光源產業基地。制定“節電返還”的政策,支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開展LED燈的節能應用。開展示范工程,政府帶頭在公共照明領域推廣LED建設和改造。組織產學研合作,突破LED芯片、外延片、材料關鍵技術。
——加快發展薄膜太陽能產業。制定優惠政策,開發光伏發電市場需求。建立研發和技術服務支撐平臺,重點突破薄膜太陽能裝備制造、材料等關鍵技術。爭取建設國家級的太陽能電池檢測檢驗機構。建設薄膜太陽能并網發電試驗廠和應用示范區。重點支持東莞宏威公司、中國建筑材料集團、亞洲太陽能科技公司、聚民科技公司等在我省建設的一批重大項目,打造廣東薄膜太陽能產業基地。
——加快發展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加快部署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絡,帶動相關通信系統設備和終端產品制造。支持骨干企業開展TD-SCDMA關鍵技術攻關,推動芯片、終端、測試設備的產業化,完善TD-SCDMA產業鏈。以中國移動南方研發基地為核心,建設國家寬帶通信產業園。加快無線寬帶接入網建設,帶動無線寬帶產業發展。
——加快發展軟件及集成電路業。落實嵌入式軟件企業退稅優惠政策。加大嵌入式軟件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及產業化,扶持一批試點企業。重點打造一批軟件與服務外包、嵌入式軟件、工業應用軟件等省級特色軟件產業園。加強廣州、珠海、深圳集成電路設計服務中心建設。重點支持8-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以及集成電路封裝測試線建設。
2.以做強兩個優勢產業,培育三大新興產業為重點,在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方面取得明顯實效。
——做強兩個優勢產業。提升電信增值服務業,扶持發展短信、彩信、呼叫中心等增值信息服務和3G無線寬帶網增值業務;壯大多媒體娛樂信息服務業,支持一批動漫網游關鍵共性引擎技術攻關。
——培育三大新興產業。發展RFID技術應用服務,完善RFID產業鏈布局;培育空間地理信息服務業,爭取承擔國家北斗導航和高分遙感等重大項目,建設省級“空間地理信息服務產業基地”;發展電子商務服務業,開展“網絡聯保無抵押貸款”試點,舉辦“外貿供應商-內貿經銷商”網絡交易會。
——創建信息服務業發展良好環境。完善建設一批現代信息服務業園區,組織中介機構評定10個最具增長潛力的現代信息服務業企業和10個最具影響力的現代信息服務業重大項目。
3.以“4個100”示范工程為突破口,在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方面取得明顯實效。
——建設珠三角國家“兩化”融合試驗區。在廣州市被列為國家“兩化”融合試點示范市的基礎上,盡快爭取將珠三角列為國家“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試驗區”。建立省市聯動機制,選擇佛山順德等基礎條件較好的地區開展省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
——建設“兩化”融合創新中心和公共服務平臺。圍繞支撐中小企業公共信息技術應用需求,依托行業組織和中介機構,建設省級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創新中心,組織兩化融合重點項目研發和建設。依托工業園區、專業鎮和制造業行業龍頭企業,建設“廣東省網絡協同制造技術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產品協同設計制造、生產任務異地監控和技術交流等支持服務。
——實施傳統工業數字化改造示范工程。圍繞改造生產設備、提高設計能力、優化生產過程、改進管理模式,啟動實施傳統工業數字化改造示范工程,2-3年內培育100家省級傳統企業信息技術改造示范企業。
——實施裝備制造數字化示范工程。以裝備制造數字化為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核心和突破口,帶動工業產品的信息化、生產過程與管理控制的智能化。2-3年內實施100個裝備制造數字化示范項目。
——實施清潔生產信息技術應用示范工程。2-3年內,在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產業轉移園區、工業園區和產業集群帶,培育100家利用信息技術實現清潔生產示范企業。
——實施節能減排信息技術應用示范工程。2-3年內,在冶金、電力、建材、石化、造紙等高耗能行業,創建100家應用信息技術實現節能降耗的示范企業,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污染物排放。
4.以項目技術攻關、平臺建設為重點,在產業技術創新方面取得明顯實效。
——組織重大項目攻關。爭取工業和信息化部支持,以骨干企業為主體,承接“核心電子元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突破關鍵技術和產品;
——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強化現有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作用,繼續完善中小企業信息化、無線射頻識別、數字家庭、衛星導航等公共技術支持平臺。同時,加快建設一批面向行業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重點建設電子商務應用平臺、動漫公共設計平臺等。要充分發揮和強化企業自主創新的主體作用,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承擔本行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的建設,大力支持大中型企業建設企業技術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等。
——繼續加強“招央企,引院所”。組織我省液晶平板研究院、OLED研究院與電子四所、電子五所等國家級科研院所合作開展技術攻關,進一步發揮廣東省無線電型號核準機構、平板顯示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光電產品檢驗檢測中心等公共平臺的支撐服務作用。重點推動國家軟件促進中心嵌入式軟件分中心、中國交通協會南方物流研究院等落戶廣東。5.以服務民生為重點,在信息技術普及應用方面取得明顯實效。
——實施網絡民生民情工程。以政府門戶網站為載體,推進行政許可網上辦理和并聯審批,建立便民服務和政民互動長效機制。大力推進縣區一級行政電子監察系統建設,并將電子監察范圍覆蓋到行政執法等領域。
——建設信息興農(二期)工程。重點支持粵東粵西農村地區開展信息化建設。建立各市縣信息服務中心,新增信息化體驗站點7000個,覆蓋東西兩翼全部鄉鎮和行政村。建立一批重點信息資源,推動一批信息化特色應用。
——開展試點示范建設。整合各地市資源,開展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網絡化服務。建設省網絡創新創業(南海)示范區,發展城市社區管理信息服務和便民信息服務。建設韶關旅游信息化示范區,拓展旅游信息增值服務。建設梅州、惠州網絡民生民情試點,構建政民互動平臺。建設湛江、揭陽農村信息化示范市,推進農村信息化綜合信息服務。
——推進無線城市建設。盡快出臺《廣東省無線城市發展指導意見》,抓好無線城市試點建設,推進重點區域開展典型應用。
——開展信息化培訓。配合省委組織部開展全省干部信息能力培訓,3年內對全省50歲以下的在職干部進行信息能力培訓。開展農村中青年信息化培訓,推進“百萬農民學電腦”活動。
6.以滿足企業和社會需求為重點,在無線電監管、保障和服務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完善無線電日常管理事項。完善公眾移動通信基站管理配套規定,推進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完善頻率、臺站、設備管理機制,建立健全無線電頻率臺站數據管理長效機制。
——提高服務無線電產業發展的能力。做好省內國家無線電發射設備型號核準檢測資質擴項準備。發揮頻譜資源基礎調節作用,簡化頻率申請程序,支持無線電新產品的研發和業務應用。
——抓好重大任務的無線電保障工作。重點做好粵港澳邊界無線電頻率協調、廣州亞運會的無線電安全保障、建國60周年慶典活動期間無線電安全保障等專項工作。
(三)促發展中長期工作措施及分工。
1.加快建設現代信息產業基地
——著力突破高端核心產品。努力實現通信、數字音視頻等優勢領域的產業技術水平率先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形成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龍頭企業,使我省成為提升全國信息產業核心競爭力的主力軍。
——著力培育壯大新興戰略產業。要緊跟國際信息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趨勢,在半導體照明、OLED、薄膜太陽能等新興戰略領域形成一批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拳頭產品,實現與國際同步發展。
——著力推進自主創新。加強標準化知識產權工作,力爭在數字音視頻等優勢領域主導國家標準體系的建立,把標準優勢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
2.打造國際電子商務中心
——建設自主品牌的行業電子商務平臺。建設一批在全國占據主導地位的行業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積極推動粵港電子簽名證書互認,建設第三方在線支付平臺。建立網上批發市場和網上商城,建設永不落幕的網上交易會。
——積極發展移動電子商務。加快建設廣州國家移動電子商務試點示范城市。建設國家移動電子商務產業園,率先將移動電子商務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服務在廣東先行先試。
——加快吸引國際著名電子商務龍頭企業集聚。加大力度引進國內外等知名電子商務服務企業落戶廣東。支持省內大型電子商務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3.加快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
——在兩化融合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重點推進裝備制造數字化和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信息技術的融合與創新。大力支持企業圍繞核心技術開展周邊技術研發創新。
——在兩化融合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上實現突破。著力推進生產裝備與過程、企業營銷和管理、高耗能行業和高污染行業節能降耗和清潔生產等信息化工作。
——在兩化融合催生新興產業上實現突破。要促進信息技術與不同行業技術相互結合,發展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融合催生的汽車電子、醫療電子、機床電子、船舶電子等新型產業。
——在兩化融合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上實現突破。要加快信息化與生產和消費性服務業的融合,重點提升金融保險、物流、工業設計和管理咨詢等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水平。
4.構建便捷高效的信息網絡體系。
——完善泛在網絡支撐環境。進一步提升網絡寬帶接入覆蓋率,形成覆蓋廣泛、高速互聯、安全可靠、支撐寬帶多媒體以及融合業務的綜合信息基礎設施。
——推進“三網融合”。著力突破區劃、部門、行業界限和體制性障礙,推進電信網、互聯網和廣播電視網“三網融合”,率先在珠三角地區實現網絡和服務互聯互通。
——發展“物聯網”。推進基礎通信網、應用網和射頻感應網之間的融合,實現所有物品隨時隨地隨需的網絡連接。
四、為整改落實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整改落實階段是最出成果、最見實效的關鍵環節,是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最為關注的階段,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必須按照職責分工和時間進度要求,強化組織領導,特別是強化廳領導對每項整改落實工作的第一責任,統籌協調,整合資源,形成合力,求真務實,逐項抓落實、抓出成效,以看得見、摸得著、促進科學發展的實實在在的成效取信于干部群眾特別是廣大企業。
(一)加強組織領導。廳領導要按照職責分工,對負責抓落實的各項工作,牽頭各有關處室進行分類排隊,明確哪些是最緊迫、最突出、最重大、最根本的問題,哪些是能夠馬上解決的問題,哪些是可以通過自身努力在較短時間內解決的問題,哪些是需要省直有關部門甚至是省委省政府出面協調解決的問題;對重大的問題,要制訂抓落實的具體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解決問題、完善制度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并將責任細化分解到處室、到人,建立整改臺帳,抓好責任管理,確保領導到位、責任到位、人員到位、工作到位,形成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
(二)加強溝通協調。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牽頭領導和主辦處室要注重統籌,主動溝通,敢于協調,善于協調,積極爭取其他領導、其他處室以至其他部門、地市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的大力支持。其他領導和協辦處室要在工作之中講支持、講“補臺”,盡職盡責,積極配合,形成左右互動、上下聯動、通力合作、運作高效的工作機制。
(三)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和方式方法。機關作風事關黨風、政風,事關黨和政府的形象。尤其在當前不少企業經營困難、急需政府伸出援手、與之風雨同舟的時候,轉變機關作風尤為重要。要針對分析檢查階段查找出來的服務意識不夠強、不善于站在服務對象的角度換位思考、服務容易缺位或錯位等突出問題,加快轉變工作作風和方式方法。一要準確定位。廳機關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從具體事務、具體項目、具體技術當中解放出來,騰出時間、精力和人力來抓落實,抓好服務企業、服務基層、服務黨委政府工作。二要加大對重要工作的協調推進力度。每位廳領導、每個處室的主要負責同志,都要根據分工,分別確定1~2件有檔次、上水平、牽動全局、事關長遠、在較短時間內能夠見成效的抓整改的重大工作,并鍥而不舍地抓好落實。對省委省政府和國家有關部門交辦的事項,也都要明確責任處室、辦結時間,并抓好督查,確保事事抓落實、件件有回音。三要及時解決抓整改落實過程中的新問題。要深入企業、基層調研研究,及時了解基層和企業的實際情況,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呼聲;及時掌握整改落實政策措施的操作性、針對性、有效性,摸實情、得實況、講“實話”、辦實事、解難事。
(四)整合各方力量。信息產業發展特別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經濟社會方方面面和各級政府部門、企業、社會組織、科研機構等。要充分發揮省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牽頭組織協調作用,善借外力,對上借助國家有關部門、央企、院所力量,對下調動各級政府和企業積極性,對內統籌用好各部門政策資源,對外引資引智,通過省部聯動,省市聯動,部門聯動,政企聯動,政府與社會組織、科研機構聯動,企業與企業聯動,企業與社會組織、科研機構聯動,共建共享等方式,為整改落實工作提供資源支持和必要條件。
(五)加強檢查監督。廳領導牽頭負責的各重大問題整改落實具體實施方案制定后,要在全廳范圍向黨員、群眾公布,接受廣大黨員和群眾的監督。廳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對整改落實工作的檢查督促,每季一小查,半年一大查,年度一問責,并把整改落實情況與評價干部的工作實績、能力水平結合起來。對整改落實工作進展快,效果好的,及時給予通報表彰;對責任不落實、進展慢的,要責令其說明理由,提出加快進度的舉措;對不能完成年度整改任務目標的,不參加年度評優評先,甚至戒勉談話、調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