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城市社區服務業審核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加強對社區服務業的管理,推動我市社區服務業的健康發展,根據民政部等十四部門《關于
加快發展社區服務業的意見》(民福發〔1993〕11號)、冀政辦〔1995〕51號和邢發〔**〕16號
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化服務體系
建設,積極推進和加強社區服務業的發展與規范管理,促進社區服務業全面、規范和快速發展壯
大,努力建設與我市經濟社會相適應、更具活力和競爭力的社區服務體系。
二、申報范圍
社區服務業,是指以市、區、街道和社區組織為依托,為滿足社區成員多種需求,建立起來
的具有社會福利性質的便民服務業。主要包括:
(一)為老年人提供的服務。主要指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所、活動室、茶室、老年學校
以及老年醫療咨詢和家庭護理等;
(二)為殘疾人提供的養育、康復醫療服務。主要指殘疾兒童寄托班、醫療站和康復保健中
心等;
(三)為困難群體提供生活幫助、物資捐助的服務。主要指慈善超市、愛心家園等;
(四)為居民提供的綜合性福利服務,指社區服務中心、社區(志愿)服務站、社區衛生、
計生服務站、圖書(電子)閱覽室、文化健身場所和托兒所等;
(五)為居民提供的以勞務性為主的生活服務。主要包括家政服務、維修服務、婚慶服務、
醫療服務、便民商業服務、中介服務、物業管理服務以及文體娛樂等其他日常生活服務。
三、申報材料
民政部門是社區服務業的行業管理部門,具體負責社區服務業核準認定和監督檢查。符合申
報范圍的社區服務項目,應持以下證件和材料到民政部門審核登記:
(一)營業執照或登記手續;
(二)有關部門或行業批準的證件、證書;
(三)單位或個人的書面申請、身份證等有效證件;
(四)與依托單位簽訂的《協議書》。
四、審核標準
社區服務應以便民利民為宗旨,實行有償服務與低償(微利)、無償服務相結合的原則。納入
社區服務業管理應達到如下標準:
(一)有固定場所(攤點)或服務設施,具備社區服務的基礎條件;
(二)有熟練操作人員并具備崗位資格認證,符合勞動保護和社區服務要求;
(三)有一定數量的啟動資金,具備與服務規模相適應的物質條件;
(四)有償、低償服務項目的收費標準,須經當地物價部門批準并明碼標價;
(五)有規范的操作管理規程和服務承諾等規章制度,開展有效的便民服務。
五、認定辦法
社區服務業實行《社區服務業證書》頒發認定制度,社區居民委員會或個人興辦的社區服務
業項目,報區民政部門審核;區和街道興辦的社區服務業項目,經區民政部門審核后,報市民政
部門登記。經審核認定的社區服務業,由民政部門頒發全市統一印制的《社區服務業證書》,納
入社區服務業管理范圍,享受工商、稅務相關的優惠政策。
六、監督管理
社區服務單位或個人應懸掛《社區服務業證書》正本,公開服務項目、收費標準及重點服務
對象優惠辦法。《社區服務業證書》不得轉讓、出租、出借,不得隨意改變社區服務的性質或范
圍,否則民政部門可責令限期改正或吊銷《社區服務業證書》。《社區服務業證書》實行年審制
度,社區服務業變更項目或停辦,應按審批程序辦理變更或注銷手續。
各級民政部門要建立健全檢查指導制度、部門協調制度和社會舉報制度。加強對社區服務單
位或個人的指導監督和檢查,促使其守法經營、文明經營和誠信經營。要按照“誰投資、誰經營
、誰受益”的原則,積極支持和鼓勵社會投資和興辦社區服務業,并努力維護社區服務業經營者
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