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城區防洪應急方案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城區防洪應急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1編制目的

做好**市城區水災突發事件防范和處置工作,使水災處于可控狀態,保證抗洪搶險工作高效

有序進行,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

、《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省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防

洪法辦法》和國家防總印發的《城市防洪應急預案編制大綱》制定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市城區(西二環以東,七里河以北,東三環以西,北二環以南)范圍內因自

然或人為因素導致的洪水、暴雨等水災事件的防御處置。

1.4工作原則

1.4.1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利用先進科學

技術,高度重視,積極應對,不斷提高防御洪澇災害的能力。

1.4.2防汛工作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堅持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調度。

1.4.3堅持安全第一、常備不懈、預防為主、防搶結合;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堅持

服從大局、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堅持公眾參與,軍民聯防;堅持工程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等原

則。

2.城市概況

2.1自然地理

**市城區地處**省南部太行山東麓,華北大平原的西部邊緣。**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

2020年)規劃區總面積為:3745平方公里,東徑113°45—115°50,北緯36°45—37°48。2006

年底建城區面積為50.57平方公里。

**市城區屬于子牙河系的滏陽河流域。城區地勢西高東低,平均坡度為千分之五至千分之三

,地面絕對標高94米(西二環)至54米(東三環),相差40米。流經現城區的河流有:小黃河(

含茶棚溝)、圍寨河、牛尾河、七里河。小黃河發源于**縣封山北麓,全長21.5公里,流域面積

63.24平方公里,自西向東穿市而過,在城區東北角的高莊橋與牛尾河匯流。圍寨河發源于市內橋

西區西郭莊村,全長7.0公里,流域面積19.0平方公里,流經橋東區至大吳莊橋西北與牛尾河匯

合。牛尾河發源于本市城區北部達活泉一帶多泉區,全長39公里,流域面積338平方公里,在城

區東北高莊橋與小黃河匯流。七里河發源于**縣馬河鄉西候峪村,由西向東流經市區南部,市區

以上匯水面積330平方公里,七里河下段名叫順水河,至任縣永福莊從南澧河匯入北澧河。

2.2社會經濟

**市城區現有常住人口59.9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7.63萬人,2006年城區生產總值約

154.53億元。

京廣鐵路于城中南北縱貫,107國道和京深高速公路于城東南北穿越,城區東西方向的公路

交通線路有邢德、邢臨、邢清、邢都、邢左、邢和等線。主要工業產品有軋輥、鋼鐵、輪胎、玻

璃等。

2.3洪澇風險分析

城區年最大降水量1269毫米(1963年),年最小降水量263.2毫米(1992年),歷年平均降

水量552.7毫米,最大一日降水量為1963年8月4日304.3毫米,最大小時降水量為**年7月18日

94.1毫米。一般年降水量70%集中在6月—9月。較大暴雨、大暴雨多發生在7、8月份,**年7月

18日下午歷時100分鐘降雨124毫米,其強度為建國以來最大。故主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

**市城區的洪澇災害主要由暴雨洪水造成,洪水威脅主要來自市區以西小黃河流域。由于城

區靠近山區,河道源短,坡陡流急,洪水集中快,下泄快,破壞力大,極易發生洪澇災害。歷次

水患均因降水量集中,防洪未設工程防護,排水標準較低等原因所致。

據歷史記載,自公元638年至今1300余年間,**發生大小洪災67次,其中特大洪災9次,較大

洪災32次,特大洪災發生約為150年一遇,較大洪災發生約為40年一遇。洪災的發生與小黃河、

七里河暴雨洪水渲泄直接有關(見附件1)。

2.4洪澇防御體系

我市城區是全省省轄市中唯一防洪無設防的城市,洪澇災害潛在危險極大。現有除澇工程現

狀約為10年一遇,相距防洪設防標準50年一遇標準相差甚遠。防汛任務相當艱巨。

我市城區防洪規劃于1992年被省批準實施后,由于財力所限,防洪工程至今未能上馬。

解決我市城區的防洪問題,根本在于修建西部防洪工程,將洪水導出城區外。解決城區排水

的關鍵在于治理城區河道,方能確保城區安全。近幾年,市委、市政府對小黃河、圍寨河陸續實

施退污還清治理以來,大大增加了其泄洪能力。但牛尾河、小黃河上、下游和圍寨河部分河段仍

存在行洪不暢的問題。隨著對七里河的綜合治理,現已初步形成了50年一遇的行洪標準,但下游

未治理河段行洪標準仍然較低。

2.5重點防護對象

2.5.1黨政機關要地

**市委(新西街)

**市人民政府(紅星街)

**市人大常委會(公園東街)

**市政協(冶金路)

2.5.2部隊駐地

**軍分區(中興東大街)

市武警支隊(新華南路、高莊橋路)

92509部隊(團結西大街)

2.5.3城市經濟中心

1.中興東大街中北商城段商業區

2.中興西大街購物中心段商業區

2.5.4新聞單位

**市廣播電臺**市電視臺**有線網絡傳輸公司

**日報社

2.5.5地下商場,人防工程

2.5.6水、電、氣、熱等生命線工程

2.5.7重要倉儲地

2.5.8城區積水交通干道(含鐵路立交橋)及危房稠密居民區

根據**市城區歷次水患,設定險區和重點部位如下:

(1)孔村險區:孔村、地質十一隊一帶,由于西部無設防,鋼鐵路橋阻水遇有較大洪水時

會殃及該區。

(2)牛尾河險區:牛尾河今年將進行治理,但襄都路兩側和知春園內河道斷面較窄,極易

阻水。下游至大吳莊與圍寨河交匯處河床狹窄,排水能力低,遇較大降雨容易殃及兩岸農田及建

筑。

(3)北大街及靛市水坑一帶:危舊房屋較多,排水設施落后,遇到較強降水易發生內澇。

(4)積水交通干道

新興路地道橋

面粉廠街地道橋

中興路地道橋

育英街地道橋

團結路地道橋

泉南大街地道橋

泉北大街地道橋

北外環地道橋

其它險區由所在區域的區(縣)鄉(辦事處)負責劃分。

3.組織體系與職責

3.1指揮機構

為貫徹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防汛責任制,**市人民政府設立城區防汛指揮部,常務副

市長任指揮長,有關單位和部門的負責同志分別為副指揮長和指揮部成員,其職責分工如下:

3.2辦事機構

城區防汛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建設局。辦公室主任:孫玉東(兼);常務副主

任:趙現坤。辦公室工作人員由有關部門組成。辦公室地址:冶金北路路西小黃**岸。聯系電話

:2022164。

遇有特大洪水,受災嚴重時指揮部集中辦公,并分設一室五處;

(1)辦公室

組成單位:市建設局、市城管局

負責單位:市建設局

(2)宣傳動員處:

組成單位:市委宣傳部、**日報社、**電視臺、**廣播電臺

負責單位:市委宣傳部

(3)技術情報處

組成單位:市氣象局、市水務局

負責單位:市氣象局

(4)軍民聯防處:

組成單位:**軍分區、66220部隊、市武警支隊

負責單位:**軍分區

(5)危房保安處:

組成單位: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市教育局、市人防辦

負責單位: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

(6)綜合保障處:

組成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員會、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市公安局、市通信分公司、市

移動公司、市聯通公司、市供電公司、市民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交通局、市財政局、市糧食

負責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員會、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4預防與預警

4.1預防預警信息

4.1.1氣象水文信息

市氣象部門要依靠高科技手段,加強災害性天氣的預報,除中、長期天氣預報外,尤其要提

高對突發性水患預報的時限性、準確性,爭取洪水預見期。

當河流發生洪水時,市水文部門應加強測驗手段,及時上報測驗結果。

重要雨情、水情應在30分鐘內報到市城區防汛指揮部辦公室(以下簡稱城防辦)。

除氣象水文部門的預報檢測外,在市區設置如下報汛點:

設立南大郭、孔村橋報汛站點,監視市區西部山洪下泄和小黃河沿河泄洪流量水位情況;設

南瓦窯報汛站點,監視圍寨河泄洪流量水位等情況;設立**學院報汛站點,監視牛尾河汛情及水

位警戒情況;設立賈村、南陳村等報汛站點,監視七里河上游水庫泄洪及沿河洪水下泄情況。

小黃河、圍寨河報汛站點由小黃河圍寨河管理處負責安排;牛尾河報汛站點由**學院負責安

排;七里河報汛站點由橋西區、橋東區負責安排。

各報汛站點負責向城防辦報告指定河流的洪峰流量、水位、峰現時間、洪水過程。通訊方面

如無固定電話的必須配備移動電話,保證通訊暢通。各報汛站點的報告成果,由各單位負責校核

,審定后擇其有價值的報城防辦。緊急情況報汛站點可直接與城防辦聯系。我市城區的廣大公民

都有向市城防辦反映水情、雨情的義務。

4.1.2工程信息

設河勢水情、堤防工程、閘涵泵站監測機動隊,對各行洪河道的洪水走勢,河彎段頂沖位置

,堤岸崩塌、閘涵泵站設備完好及運轉情況,涵閘洪水下泄及流量等情況進行監測。從建設系統

搶險大隊抽10人配備機動車輛,晝夜巡視,嚴密監視,以防不測。

4.1.3洪澇災情信息

(1)災情信息內容:災害發生的時間、地點、范圍、受災人口、群眾財產以及各種經濟損

失。

(2)洪澇災情發生后,各受災單位應將受災情況在2小時內向市城防辦報告,對人員傷亡和

較大財產損失的災情,應立即上報基本情況,并對實際災情組織核實,核實后及時上報,為抗災

救災提供準確依據。

區(橋東區、橋西區、開發區)屬單位、**縣屬單位的災情由所屬區、縣分別上報,上報時

限為災情發生后的2小時以內。

市城防辦對城區的災情進行匯總后于1小時內向市政府和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報告情況

4.2預警級別劃分

根據我市的實際情況,將防洪預警劃分為四個級別:

Ι級(用紅色表示),當西部山區或本市城區三天內已降雨200mm及以上,且預報仍有較強

降雨時;

П級(用橙色表示),當西部山區或本市城區三天內已降雨150mm及以上,且預報仍有較強

降雨時;

Ш級(用黃色表示),當西部山區或本市城區三天內已降雨100mm及以上,且預報仍有較強

降雨時;

Ⅳ級(用藍色表示),當西部山區或本市城區三天內已降雨50mm及以上,且預報仍有較強降

雨時。

4.3預防預警行動

4.3.1預防預警準備

(1)思想準備。加強宣傳,增強全民預防水災和自我保護意識,做好防大汛抗大洪的思想

準備。

(2)組織準備。城區內各級各部門各單位都要建立健全防汛組織機構,落實防汛責任人

。市城區防汛指揮部重點組建抗洪搶險大隊,常備搶險隊,建設系統搶險大隊,醫療救護隊和治

安巡邏值勤隊等隊伍。

(3)預案準備。城區內各級各部門各單位都要按照各自的實際情況編制防洪預案,主動應

對可能出現的洪澇災害。區(橋東區、橋西區、開發區)、縣(**縣)、鄉(辦事處)在制訂防

洪預案時,對駐在轄區內的大、中型企業及供電、通信、水源地、燃氣倉儲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

要單位要重點保護。

各級各部門各單位每年務于5月上旬前將防洪預案、防汛組織機構、防汛責任人和相應的聯

系電話報市城防辦。

(4)工程準備。市建設局、城管局和**學院要按照各自管轄范圍,務于汛前將市區河道、

閘壩、排水泵站維修調試完畢,確保安全度汛。

(5)物料準備。各級各部門各單位所需搶險物資、車輛由各責任單位負責,遇有特殊情況

,可向市城防辦申請,由城防辦負責調度。

當本城區搶險物資、車輛不能滿足本城區抗洪搶險任務時,城防辦要及時向市防汛抗旱指揮

部申請救援。

(6)通信準備。充分利用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傳真機等現代化通訊設備,健全水文、氣

象測報站網,確保雨情、水情、工情、災情信息和指揮調度指令及時傳遞。

(7)防汛檢查。實行以查組織、查工程、查預案、查物資、查通信為主要內容的分級檢

查制度,發現薄弱環節,要明確責任,及時整改。

市城防辦負責檢查各區(縣)、廠(礦)和市屬較大單位的防汛準備情況,其它單位的檢查

由所屬各區(縣)負責。

(8)防汛日常管理工作。加強防汛日常管理工作,市建設局和有關區、縣要對市城區內

的河道加強巡邏,及時疏通,防止堵塞侵占。市城管局要加強對排水管網的管理,確保排水暢通

,并組織環衛部門經常及時清掃收水口附近的垃圾雜物,以防堵塞。

4.3.2江河洪水預警行動

當川口水庫泄洪、溢流或發生其它險情時,水文部門和水庫管理部門要立即向市城防辦報告

情況,由市城防辦向七里河沿岸發出預警。

4.3.3山洪災害預警

當西部山區發生較強降雨可能形成山洪危及我市城區時,市氣象部門和水文部門要及時跟蹤

雨情、水情并向市城防辦滾動報告,市城防辦將通過電視臺等新聞單位酌情向社會相應預警

4.3.4暴雨澇漬預警

當我市城區發生較強降雨時,市城防辦酌情向社會相應預警。

4.4主要防御方案

為確保城區安全度汛,爭取抗洪救災全勝,除依靠上級防汛指揮部宏觀調度調控外,城區防

汛指揮部為實施正確決策和指揮,確定以下實施方案。

4.4.1險區險段分工及處置措施(見附件2)

(1)防汛抗洪搶險區域分工:橋東區負責京廣鐵路以東;橋西區負責京廣鐵路以西;**縣

負責市區內縣轄區域部分;開發區負責本轄區部分(實施方案見附件2)

各險區要執行城區防汛指揮部的指揮命令,有情況及時與城防辦聯系。

各險區(段)指揮、責任單位要認真研究措施,制訂具體方案。險區(段)指揮人員必須要堅

守崗位,履行職責,需暫時離崗時,必須向指揮長報告,同時指定人并報城防辦。

(2)在目前城區尚未設置防洪工程的情況下,總的形勢是被動防洪。對城區易積水和低洼

區積水時間較長街區的居民,則采取臨時棄家,到高層建筑物內避險求生措施。

我市城區地形由西向東傾斜,西高東低,坡度較大,洪水下瀉較快,只有部分低洼區積水時

間較長。一旦城區發生大洪水,我們將水晶宮休閑廣場等20多座高層建筑作為居民的臨時避險處

(見附件3),可容納4000人。有險情時由城防辦協調商務、民政和兩區防辦安排就近避險。屆

時飲食供應和衛生防疫工作由糧食、商務和衛生防疫部門負責。市交警部門應在積水區域設置臨

時交通管制和疏導措施以防不測。市城管局要加強應急排水管理以迅速排走積水保障居民的正常

生活。

4.4.2市區西外環抗洪導流、筑堤實施方案

(1)導流方案

當小黃河西部普降暴雨,匯水于西二環以西,對城區構成威脅時,建設系統搶險大隊要動用

挖掘機,沿西二環外側挖一條導流溝,將洪水導向七里河和北二環,緩解洪水對城區的威脅。

(2)筑堤方案

當西部小黃河流域普降大暴雨,洪水來勢較強,或有預報的特殊天氣氣象,嚴重威脅城區時

,沿西外環西側筑一道底寬2米、高2米、頂寬1米的攔洪堤。筑堤任務北起西外環南6橋北750米

處,南至七里河,將西部洪水導入牛尾河和七里河,保住城區安全。

5應急響應

5.1應急響應的總體要求

根據我市城區發生洪澇災害的不同程度,市政府把應急響應行動分為四級(即Ⅰ、Ⅱ、Ⅲ、

Ⅳ級)。各級各部門和各單位在收到市城區防汛指揮部的預警信息后,應做好迎戰洪水的準

備工作。一旦汛情出現時,各相關單位和廣大干部群眾要根據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和市城區防汛指

揮部的命令,積極投入到抗洪搶險、排澇和抗災中去。大家上下一心,團結一致為保護我們的美

好家園而努力奮斗。

5.2應急響應分級與行動

5.2.1Ⅰ級響應及行動

當西部小黃河流域普降暴雨,或有預報的特殊天氣氣象,嚴重威脅城區時為Ⅰ級響應,由市

防汛抗旱指揮部指揮長命令,全民參與抗洪救災。

5.2.2Ⅱ級響應及行動

當我市局部發生洪水,范圍較大時,為Ⅱ級響應,由市城區防汛指揮部指揮長命令,抗

洪搶險大隊,常備搶險隊,建設系統搶險大隊、醫療救護隊、治安巡邏值勤隊參與抗洪救災。

5.2.3Ⅲ級響應及行動

當我市發生局部洪水,范圍較小時,為Ⅲ級響應,由市城區防汛指揮部指揮長命令,建

設系統搶險大隊參與抗洪救災。

5.2.4Ⅳ級響應及行動

當我市發生較強降雨時,為Ⅳ級響應,各單位自己行動,自我防范。

5.3主要應急響應措施

5.3.1當川口水庫發生泄洪、溢流或其它險情時,要將防汛的重點放在七里河沿岸,以保

護堤防為主,必要時做好群眾的疏散保護工作。

5.3.2當可能發生較強山洪,危及我市城區安全時,采取西二環導流、筑堤方案。具體如

下:

一、導流

市建設系統搶險大隊按照市城區防汛指揮部的命令在規定的時間內將10部挖掘機集結到西二

環上,市城管局負責中興西大街以南段(含中興西大街)的導流任務,市建設局負責中興西大街

以北段的導流任務。

二、筑堤

(一)任務分配:

1、66220部隊、市武警支隊、92509部隊負責已封堵橋洞的加固、維護和警戒。

2、駐市廠礦企業、橋西區、橋東區、開發區負責筑堤(具體任務見附件4)。

3、建設系統搶險大隊、預備役部隊搶險隊,為機動搶險隊。

4、**縣負責豫讓橋、豫東市場一帶抗洪搶險。

5、市水務局、橋西區、橋東區、**縣分別負責筑堤前后西外環以西、北二環及牛尾河沿線

的防護協調。

6、市國土資源局負責搶險取土用地的協調。

7、市交通局負責運輸車輛保障。

8、市公安交警支隊負責搶險交通疏導。

9、市供電公司、市通信分公司、移動公司、聯通公司負責電力、通訊保障和供電、通信搶

險。

10、鐵路部門負責鐵路的汛期安全及鐵路搶險。

11、市國資委和市燃氣公司負責城區內水、氣正常供給。

12、市建設局負責小黃河、圍寨河閘、壩啟閉。主汛期間應提起所有攔水閘、降低所有橡膠

壩、拆除所有攔水設施,以利行洪。

13、市城管局負責公共交通和城區排水管網的正常運行。

14、城防辦負責區段劃分和編織袋的調運。

以上未列單位由兩區負責組織,所用工具由各單位自備。

(二)具體實施

1、準備階段。自上汛之日起至集結待命階段,各有關單位制定具體措施,明確任務。

2、待命階段。遇有預報浙江以北登陸臺風等特殊天氣氣象,城區防汛指揮部將通過電視臺

、廣播電臺和電話通報有關情況。

3、實施搶險。根據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的執行命令實施搶險。

4、行動路線。(1)橋西區、**晶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市武警支隊沿泉北大街至搶險段。

(2)**興茂輪胎有限公司、**鋼鐵有限責任公司、中鋼集團**機械軋輥有限公司、開發區、**

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沿中興西大街至搶險段。(3)橋東區等單位由新興西大街至搶險段

(三)組織指揮

市城區防汛指揮部負責統一指揮。

(四)注意事項

1、各單位必須服從城區防汛指揮部的統一指揮。

2、各單位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

3、友鄰單位之間要密切配合,團結協作,保證結合部不出問題。

5.3.3暴雨漬澇

當我市城區發生較強降雨時,各部門各單位應以自我防范,自我保護為主。市房管和教育部

門要注意危舊房屋和校舍的保護工作。人防和商務部門要注意人防工事和地下商場的保護,防止

入水倒灌。各責任單位要注意救助被淹被困居民,安排好他們的飲食起居,最大限度地保護他們

的生命財產安全。市城管局和三區一縣城建部門要加強排水力量,及早恢復群眾的正常生活。

5.4應急響應的組織工作

5.4.1信息報送、處理

(1)汛情、工情、險情、災情等防汛信息實行分級上報,歸口處理,同級共享。

(2)防汛信息的報送和處理,應快速、準確、翔實,重要信息應立即上報,因客觀原因一

時難以準確掌握的信息,應及時報告基本情況,同時抓緊了解情況,隨后報詳情。

(3)屬一般性汛情、工情、險情和災情的,由市直各部門各廠(礦)單位和區(縣)人民

政府直接報市城區防汛指揮部辦公室。險情、災情較重需上級幫助、指導處理的,由市城防辦上

報市防汛抗旱指揮部。

(4)凡經市城區防汛指揮部或上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采用和的水情、災情、工程搶險

等信息,各區(縣)和廠(礦)防汛組織機構應立即調查,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措施,切實加

以解決。

5.4.2指揮和調度

(1)當我市城區出現洪澇災害時,事發地所屬區(縣)防汛指揮機構和市城區防汛指揮部

立即起動應急預案,并根據需要成立以行政首長為主的現場指揮部,在采取緊急措施的同時,向

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報告。根據現場情況,及時收集、掌握相關信息,判明事件的性質和危害程度

,并及時上報事態的發展變化情況。

(2)區(縣)和市城區防汛指揮機構負責人應迅速上崗到位,分析事件的性質,預測事態

發展趨勢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并按規定的處置程序,組織指揮有關單位或部門按照職責分工

,迅速采取處置措施,控制事態發展。

(3)發生重大洪澇災害后,市城區防汛指揮部向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申請其派出工作組趕赴

現場指導工作,必要時成立前線指揮部。

5.4.3搶險與救災

(1)出現洪澇災害或發生重大險情后,市城區防汛指揮部和區(縣)防汛指揮機構應根據

事件的性質,迅速對事件進行監控、追蹤,并立即向相關部門聯系。

(2)市城區防汛指揮部和區(縣)防汛指揮機構應根據事件具體情況,按照預案立即提出

緊急處置措施,迅速開展現場處置或救援工作。

(3)處置洪澇災害和重大險情災情時,應按照職責分工,由市城區防汛指揮部統一指揮,

各級、各部門和各單位應各司其職,團結協作,快速反應,高效處置,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

5.4.4安全防護和醫療救護:

(1)各級人民政府和防汛指揮機構應高度重視應急人員的安全,調集和儲備必要的防護器

材、消毒藥品、備用電源和搶救傷員必備的器械等,以備隨時應用。

(2)搶險人員進入和撤出現場由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和市城區防汛指揮部作出決定,搶險人

員進入受威脅的現場前,應采取防護措施以保證自身安全。參加一線抗險搶險人員,必須穿救生

衣。當現場受到污染時,應按要求為搶險人員配備防護設施,及時進行消毒、去污處理。

(3)出現洪澇災害后,市城區防汛指揮部和區(縣)防汛指揮機構應及時做好群眾的救援

轉移和疏散工作。

(4)市城區防汛指揮部和市交管部門及時通告和設置臨時交通管制,防止車輛、人、

畜進入危險區域。

(5)出現洪澇災害后,市城區防汛指揮部應組織衛生部門加強疾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

監測、報告工作,落實各項防病措施,并派出醫療小分隊,對受傷的人員進行緊急救護。采取有

效措施,禁止群眾飲用被污染的水源。

5.4.5社會力量動員和參與

(1)出現洪澇災害后,市城區防汛指揮部可根據事件的性質和危害程度,對重點部位實施

緊急控制,防止事態及其危害的進一步擴大。

(2)必要時按照一定程序廣泛調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應急突發事件的處置,緊急情況下可

依法征用、調用車輛、物資、人員等,全力投入抗洪搶險。

5.4.6應急結束

(1)當我市城區的洪澇災害得到有效控制時,市城區防汛指揮部可酌情宣布結束緊急防汛

期。

(2)緊急防汛期征用、調用的物資、設備、交通運輸工具等,在汛期結束后應當及時歸還

;造成損壞或者無法歸還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適當補償或者作其他處理。

(3)緊急處置工作結束后,各級各部門和各單位要迅速恢復正常生活、生產、工作秩序,

修復水毀基礎設施,盡可能減少洪澇災害帶來的損失和影響。

6應急保障

6.1通信與信息保障

(1)市城區任何通信部門都有依法保障防汛信息暢通的責任。

(2)我市城區汛期的通訊保障由市通信公司、市移動通訊公司、市聯通公司負責。

6.2搶險與救援保障

(1)市城區各級各部門各單位儲備的常規搶險機械、物資、救生器材,應能滿足搶險急需

(2)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參加防汛抗洪的義務。駐市解放軍、武警部隊和民兵組織是

抗洪搶險的重要力量。根據我市的實際情況,我市城區的防汛搶險任務分別由抗洪搶險大隊、常

備搶險大隊、建設系統搶險大隊、醫療救護隊、治安巡邏值勤隊和各單位組織的群眾搶險隊具體

承擔。

6.3供電與運輸保障

(1)市供電公司負責汛期供電線路安全,優先保證首腦機關,重要部位和抗洪搶險用電。

(2)市交通局負責搶險運輸隊伍的組建和調動。

6.4治安與醫療保障

(1)市公安局負責治安巡邏隊伍的組建,依法嚴厲打擊破壞抗洪救災行為和破壞工程設施

的行為,保證抗洪救災工作的順利進行,維護社會治安。

(2)市衛生局負責洪災中疾病防治的業務技術指導,組建醫療救護隊,做好災區的防疫消

毒,搶救傷員等工作。

6.5物資與資金保障

(1)各級各部門和各單位應按規范儲備防汛搶險物資,并做好生產流程和生產能力儲備的

有關工作。市商務局和市供銷社負責城區搶險儲備物資的落實、調動等工作。

(2)市財政局負責防汛、抗洪、搶險、救災資金的落實

6.6社會動員保障

(1)防汛救災是社會公益性事業,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城市河道、排水設施和參加防

汛救災的責任。

(2)汛期,市城區各級防汛指揮機構應根據洪澇災害的發展,做好動員工作,組織社會力

量投入防汛工作。

(3)在發生洪澇災害時,市城區防汛指揮部各成員單位應按照職責分工,特事特辦,急事

急辦,解決防汛中的實際問題,同時充分調動本系統的力量,全力支持抗洪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

(4)市城區各級人民政府應加強對防汛工作的統一領導,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動員全社

會的力量,做好防汛工作。在防汛動員關鍵時刻,各級防汛的行政首長應靠前指揮,組織廣大干

部群眾奮力抗洪救災。

6.7宣傳、培訓和演習

6.7.1宣傳

(1)汛情、水情、災情及防汛工作等方面的公眾信息交流,由市城區防汛指揮部和區(縣

)防汛指揮機構負責。

(2)當西部山區和我市城區出現較強降雨,且呈發展趨勢時,按分管權限,由市防汛抗旱

指揮部和市城區防汛指揮部汛情通報,以引起社會公眾關注,參與防汛救災工作。

6.7.2培訓

(1)采取分級負責的原則,由市城區防汛指揮部和區(縣)防汛指揮機構統一組織培訓。

(2)培訓工作應做到課程合理,考核嚴格,分類指導,保證培訓質量。

(3)培訓工作應結合實際,采取多種形式,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每年汛前至少組織一次

培訓。

6.7.3演習

(1)市城區防汛指揮部和區(縣)防汛指揮機構應定期舉行不同類型的應急演習,以檢驗

、改善和強化應急準備和應急響應能力。

(2)專業搶險隊伍應針對我市城區可能發生的各類險情有針對性地每年進行抗洪搶險演習

7.后期處理

我市城區防汛指揮部各成員單位應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做好災區生活供給、衛生防疫,救災

物資供應、治安管理、學校復課、恢復生產和重建家園等善后工作。

7.1救災

(1)市民政局負責受災群眾生活救助,應及時調配救災款物,組織安置受災群眾,作好受

災群眾臨時生活安排,負責受災群眾倒塌房屋的恢復重建,保證災民有糧吃、有衣穿、有房住,

切實解決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問題。

(2)市衛生局負責調配醫務技術力量,搶救因災傷病人員。市疾病防治中心和市藥監局負

責對污染源進行消毒處理,對災區重大疫情、病情實施緊急處理,防止疫病的傳播、蔓延。

(3)市環保局和市城管局應組織力量對可能造成污染的污染物進行清除。

7.2防汛搶險物資的補充

各級各部門和各單位針對當年防汛搶險物資的消耗情況,按照常規防汛的要求,及時補充到

位。

7.3水毀工程修復

(1)對影響當年防汛安全和居民日常生活的水毀工程,要盡快修復。防洪工程應力爭在下

次洪水到來之前,做到恢復主體功能。

(2)遭到毀壞的市政、交通、電力、通信、氣象、水文等設施,應盡快組織修復、恢復功

能。

7.4災后重建

市城區防汛指揮部的各成員單位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應盡快組織災后重建工作。災后重建原

則上按原標準恢復,在條件允許情況下,可提高標準。

7.5保險與補償

我市城區內因洪澇災害受損的投保單位,保險公司應優先給予補償。

7.6調查與總結

各級各部門和各單位在汛期結束后或在抗洪救災后都要進行認真的總結工作,發揚成績,吸

取教訓。市城區防汛指揮部辦公室在廣泛征求社會各界和群眾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向有關領導

報告情況,以改善我市城區的防洪救災工作。

8附則

8.1預案的管理與更新

本預案由城區防汛指揮部辦公室負責編制,并報請市政府批準后執行,一般情況下每2年更

新一次,并按情況變化作出相應修改。特殊情況下,立即修改本預案。區(縣)防汛指揮機構、

各大廠礦和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部門都要根據本預案制定相應的防洪應急預案。

8.2獎勵與責任追究

對防洪搶險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由市人事局和市城區防汛指揮部聯合表彰;

對防洪搶險中英勇獻身的人員,按國家有關規定追認為烈士;對防洪救災中玩忽職守造成損失的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并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8.3預案的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江县| 德阳市| 许昌县| 古交市| 宁陕县| 永吉县| 福清市| 芒康县| 吕梁市| 凌海市| 土默特左旗| 柏乡县| 鄂托克旗| 桐城市| 临江市| 外汇| 太保市| 留坝县| 江孜县| 连州市| 新蔡县| 闸北区| 辛集市| 长武县| 马山县| 岱山县| 博客| 东兴市| 安徽省| 泽州县| 拉孜县| 淮南市| 岐山县| 玉山县| 廊坊市| 荆门市| 敖汉旗| 光山县| 杭锦旗| 江永县| 广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