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加強工療機構建設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工療站是立足于社區、為精神病患者和智力殘疾人(下稱工療人員)提供以職業康復訓練為主要形式的康復及輔助性就業的殘疾人社會福利服務機構。為切實加強和完善工療站的管理和建設,根據《關于印發〈精神病防治康復工療站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全康辦字第009號)和省政府辦公廳《轉發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衛生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精神衛生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粵府辦〔〕115號)以及我市對社區工作的要求,結合我市社區殘疾人工作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的方針,按照社區建設和社區殘疾人工作的要求,聯系我市精神病患者和智力殘疾人的現狀,以維護社會穩定、恢復殘疾人社交和就業能力、減輕社會和家庭負擔為主要目標,以立足于社區的工療站為載體,以為社區殘疾人提供日間托管、康復訓練、輔助就業服務為主要內容,以政府主導、行業管理、政府購買服務為實現形式,為促進殘疾人充分參與社會、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有力保障。
二、主要目標
(一)減少精神病患者的復發率和降低肇事肇禍率,穩定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區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
(二)通過康復訓練,提高精神病患者、智力殘疾人的社會適應能力,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減輕社會及家庭負擔,減少“關鎖”精神病患者、智力殘疾人的現象。
(三)解決社區內精神病患者、智力殘疾人的就業問題,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庇護性就業和支持性就業服務,提高殘疾人就業能力,創造就業條件,使更多的殘疾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工療后能回歸社會就業。
三、建立健全規范的康園工療服務體系
(一)由*市殘疾人展能中心統籌、指導全市康園工療機構業務運作。
(二)由區、縣級市殘聯成立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區康園工療站服務中心(下稱區服務中心),原則上每條街道設1個康園工療站,作為區服務中心的連鎖服務點。有條件的鎮也可建立康園工療站。
(三)有統一招牌,統一標識,如:××區康園工療站服務中心、××街康園工療站。每站接收工療人員應不少于30名,其中精神病患者比例不少于40%。
(四)配備專職工作人員。區服務中心配置專職工作人員5-8人;工療站配置專職工作人員4-6人,其中至少1人為社工(康復)專業人員。工療站專職工作人員中,要聘用勝任工作的輕度殘疾人(或殘疾人直系親屬),殘疾人(或殘疾人直系親屬)員工比例不得少于50%。
(五)人員的招聘方法、條件。
采用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方法,通過考試聘用,并簽訂勞動合同。街鎮轄區內熱愛殘疾人事業、恪守“人道、廉潔、服務、奉獻”的職業道德和有良好心理素質的熱心人士,具備如下條件者可擇優聘為工作人員(能勝任工作并持有本市《殘疾人證》的殘疾人或殘疾人直系親屬優先)。
1區服務中心工作人員。
(1)具有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
(2)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中心負責人具有本科以上學歷),身體健康;
(3)年齡在35周歲以下。
2工療站工作人員。
(1)善于與殘疾人溝通,有較強的責任心;
(2)具有一定的生產管理經驗;
(3)具有中?;蚋咧幸陨蠈W歷;
(4)年齡在45周歲以下。
3工療站社工(康復)專業人員。
(1)社會工作(康復)專業大專以上學歷;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責任心強,善于與殘疾人溝通,具有獨立開展工作的能力;
(3)年齡在30周歲以下。
(六)招聘程序。
登報和街道轄區內張貼招聘公告,采用自愿報名與各街殘聯、社區居委會、工療站、社區殘協推薦報名的方式,遵循“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按報名、資格審查、筆試、面試、考核、公示的程序,由各區、縣級市殘聯統籌組織實施。
(七)康園工療機構主要工作。
1*市殘疾人展能中心:
(1)負責指導全市康園工療機構的組建與日常管理;
(2)負責協調全市康園工療站產品的產供銷業務;
(3)負責全市康園工療機構工作人員的培訓。
2區服務中心:
(1)制定本中心以及所轄工療站的發展計劃;
(2)負責區域內工療站的組建、管理;
(3)負責制定落實工療站康復訓練項目;
(4)負責工療站產品的產供銷業務;
(5)建立工療站各項管理制度,包括工療站勞動生活制度,娛療、體療制度,工療站專職人員守則,工療人員須知等;
(6)定期向區、縣級市殘聯、民政部門匯報上述工作情況,按有關規定辦理年審手續。
3工療站:
(1)全面負責工療站工作,根據區服務中心授權對工療站人財物進行管理;
(2)組織站內工療人員進行職業、生產勞動技能培訓,組織安排他們生產勞動;
(3)負責監護工療人員的安全;
(4)組織開展文體活動。
4社工(康復)專業人員:
(1)為每個工療人員建立康復訓練卡,定期做好康復訓練記錄;
(2)督促需服藥的工療人員按時、按量服藥;
(3)定期對工療人員進行康復效果評估;
(4)發現工療人員有病情變化,及時督促并協助家屬,送病人入院接受治療;
(5)對工療人員進行心理衛生輔導,開展文體活動;
(6)對工療人員家屬進行有關精神病、弱智康復知識的培訓,與家庭配合對工療人員進行康復治療。
四、保障措施與管理
(一)加強領導。
各級政府要加強對工療站的領導,將工療站建設作為為民辦實事的具體舉措,落實資金、場地和各項扶助措施,并列入社區建設工作考核內容。研究制定鼓勵單位、團體和個人資助區服務中心及工療站工作的辦法,爭取社會各方面對區服務中心及工療站工作支持和幫助。機關、事業單位以及社會團體所用的低值易耗辦公用品,在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下,優先購買使用工療站的產品。
社區殘疾人協會應主動協助和監督本方案的實施。
(二)加強管理。
1各區成立的區服務中心由區、縣級市殘聯直接領導,按照《××區康園工療站服務中心章程》規定,開展工作;區服務中心負責所轄街工療站人財物以及業務的統一管理。
2工療站由區服務中心直接領導,并接受本街道殘聯和精神衛生機構業務指導。
3工療站屬公益性福利事業,不以贏利為目的。對站內的無業貧困精神病患者、智力殘疾人生活費要適當給予補貼;根據工療站實際情況對參加工療站生產勞動的工療人員發放勞動津貼。
4積極推薦工療后病情穩定兩年以上、有勞動能力、能勝任工作的工療人員參與社會就業。
5實行區服務中心工作進展情況報送制度,及時掌握和溝通有關信息,區服務中心每季末月25日前向區、縣級市殘聯報送本季工作報告;每年12月25日前向區、縣級市殘聯、民政局、財政局、勞動保障局、衛生局報送本年工作報告和各相關報表,經審核后15個工作日內報市殘聯、民政局、財政局、勞動保障局、衛生局。
6加強輿論宣傳和社會監督。堅持以人為本、共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輿論導向,擴大工療站的影響,正確理解、對待精神病患者和智力殘疾人,促進精神病患者、智力殘疾人回歸社會。
(三)落實場地。
完善工作網絡服務場所,區服務中心辦公場地由區、縣級市殘聯解決;工療站場地由所在街道無償提供,工療站面積不少于60平方米。
五、經費、補貼來源
(一)區服務中心、工療站開辦費用。
由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一次性撥給予每個區服務中心、工療站開辦費補助,分別為6萬元和3萬元。
(二)康復訓練經費。
康園工療機構康復訓練經費在開辦兩年內按每個工療站接收30個工療人員,每人每月400元標準計算安排,經費來源由市福利彩票收入中的殘疾人事業專項資金和區、縣級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分別承擔30%和70%??祱@工療機構在開辦兩年后接收工療人員達不到30人的,從第三年起,康復訓練經費按照工療站實有接收人數計算安排,并由市殘聯負責審查確定其是否需要繼續開辦或停辦。
(三)工療人員的生活補貼和勞動津貼。
工療人員各項生活補貼和勞動訓練津貼在工療產品收益中提取發放,標準由區服務中心根據當地實際制定。
六、具體實施
在荔灣區、海珠區進行試點工作,全市各區*年6月底鋪開建設區服務中心工作,*年底全市鋪開建設街道工療站工作。市民政局、市殘聯會同市相關部門在*年對全市各區開展工療站建設工作進行檢查。
本方案具體實施細則由市殘聯制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