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節能減排綜合性方案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節能減排綜合性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節能減排綜合性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15號)、《*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省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府發〔*〕39號)和《達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達州市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達市府函〔*〕357號)精神,切實加大我縣節能減排工作力度,確保完成我縣“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任務,特制定*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

一、主要目標和總體要求

(一)主要目標。“十一五”期間,我縣節能減排的主要目標是:萬元產值能耗由2005年的2.62噸標準煤下降到2010年的2.1噸標準煤,降低20%;全縣規模以上企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由2005年的14.39噸標準煤下降到2010年的10.79噸標準煤,降低25%;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由2005年的450立方米降低到2010年的300立方米以下,降低33.33%;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38438噸下降到2010年的24116噸減少37.26%;化學需氧物排放量由2005年的6299.84噸下降到

2010年的3597噸,削減42.89%;氨氮排放量控制在417噸以內;全縣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0%,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7%,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提高到90%。

(二)總體要求。以“堅持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為目標,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把節能減排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控制增量、削減存量,依靠科技、加大投入,健全法制、完善政策,落實責任、強化監管,加強宣傳、提高意識,突出重點、強力推進,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全社會參與,切實做好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工作,確保實現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推動我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加大結構調整力度

(一)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增長

嚴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嚴把土地、信貸兩個閘門和節能環保市場準入門檻,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準入條件,嚴格執行限制用地、禁止用地項目目錄。建立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新開工項目報告制度。嚴格執行新開工項目管理的部門聯動機制,把好準入關。嚴格執行節能評估審查、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項目核準程序,嚴格執行項目開工建設“六項必要條件”(必須符合產業政策和市場準入標準、項目審批核準或備案程序、用地預審、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節能評估審

查以及信貸、安全和城市規劃等規定和要求)。建立落后產能退出機制,有關部門每年向社會公告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名單和執行情況,積極爭取國家、省、市淘汰落后產能的補助和獎勵。落實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產品出口的各項政策。加大差別電價實施力度,提高高耗能、高污染產品差別電價標準。清理、整理或取消在電價、地價、稅費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規劃建設局、縣經委、工業園管委會、縣國土資源局、縣財政局、縣物價局、縣國稅局、縣地稅局、縣環保局、縣統計局、人民銀行*支行。

(二)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

1.火電:*年關停華電2#機組5萬千瓦火電機組一臺。

2.建材:2008年關停華山水泥廠(原飛龍水泥廠)年產8000噸水泥生產線。

3.其它: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準入條件要求,逐步淘汰一批企業的落后生產能力。

責任單位:縣經委、臨巴鎮、縣環保局、縣財政局、縣國土資源局、縣國資公司、縣電力公司。

(三)積極推進服務業節能

到2010年,服務業萬元GDP能耗降低21%以上,其中,批發零售業能耗降低21%,住宿餐飲業能耗降低19%,交通運輸倉儲業能耗降低21%、郵政業能耗降低21%,其他服務業降低

22%。全縣服務業的單位能耗“十一五”期末達到或低于全省當年的平均水平。支持服務業發展的關鍵領域,加快發展低耗能、低污染的現代服務業。積極發展為生產環節服務的金融、信息、商務等服務業,大力推動以連鎖經營、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為代表的現代流通方式的發展。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降低能耗,推動服務業節能,發展節約型服務業,積極爭創綠色飯店,創建節能型商店,引導科學消費。抓好科教文衛節能和城市公用設施節能,在商場、賓館等場所廣泛采用節能、節水、節材性產品和技術,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節電、節油、節氣活動。

責任單位:縣商務局、工業園管委會、縣交通局、縣旅游局、縣科技局、縣教育局、縣衛生局、人民銀行*支行。

(四)大力發展可再生資源和替代能源

大力發展經濟、清潔、可再生的新能源,加快水利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大力發展農村小水電,實施“以電代燃料”工程。大力發展農村沼氣,積極發展集約化養殖場大中型沼氣工程,推進人畜分離養殖小區的沼氣集中供氣工程建設。同時,在新農村建設點、農戶居住集中區推廣秸稈裂解氣化、生物氣化和秸稈固化成型技術。抓好以氣代油工作,積極推進壓縮天然氣(CNG)使用、車輛改裝和配套設施建設工作。

責任單位:縣水利局、縣環保局、縣畜牧局、縣經委、縣

質監局、縣公安局、縣財政局、縣農辦、縣農業局、縣科技局、縣交通局。

三、加快科技成果應用和推廣

(一)利用高新技術提升傳統產業。鼓勵引導企業積極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信息化技術、先進制造業技術、資源節約技術、污染治理技術、清潔生產技術為重點,提高傳統產業的技術水平、競爭能力、經濟效益、資源利用率和節能環保水平,努力提高我縣高新技術產業的比重。

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科技局、縣環保局、縣經委、工業園管委會、縣質監局、縣財政局、縣國資公司、縣農辦、縣農業局。

(二)加快“高效清潔燃燒、工業余熱利用、高效機電節能、半導體照明、建筑節能、新能源及其應用”等六大節能技術的應用。著力推進“工業清潔生產、工業廢水處理、煙氣控制治理、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等四大減排技術的應用示范。認真編制、篩選、儲備節能減排項目,積極爭取國家、省、市資金、政策支持。

責任單位:縣科技局、縣經委、工業園管委會、縣環保局、縣國資公司、縣財政局、縣農辦、縣農業局、縣規劃建設局。

(三)加快建立節能減排技術服務體系。加快引進和培養節能減排科技人才,廣泛開展節能減排科技合作,積極引進國

內外節能減排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不斷提高節能減排管理水平。支持、鼓勵和培育節能減排技術服務機構發展。

責任單位:縣科技局、縣發改委、縣經委、工業園管委會、縣環保局、縣財政局、縣人事局、縣農辦、縣農業局、縣國資公司。

四、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一)開展循環經濟試點(示范)。加快實施《*循環經濟“十一五”發展規劃》,加快工業集中區建設,在具有一定基礎條件的企業中開展循環經濟試點工作。

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經委、工業園管委會、縣規劃建設局、縣農辦、縣農業局、縣畜牧局、縣林業局、縣環保局、縣統計局。

(二)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加大清潔生產推行力度。重點抓好火電、煤炭、水泥等行業清潔生產審核,鼓勵、引導企業運用清潔生產技術和工藝進行技術改造。對超標排污的企業和雖然實現達標排放但排污總量仍然較高的企業,實行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并向社會公布。運用政策性資金,支持一批基礎條件較好的企業持續實施清潔生產,培育一批污染物“零排放”的企業。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積極推廣節肥節藥技術,淘汰“跑、冒、滴、漏”的植保器械,降低面源污染。

責任單位:縣經委、工業園管委會、縣司法局、縣農業局、縣環保局、縣質監局、縣發改委、縣畜牧局、縣林業局、縣統計局。

(三)加快資源綜合利用。認真貫徹落實《*循環經濟“十一五”發展規劃》,推進工業廢棄物、秸稈等工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加強對電力、煤炭、建材等重點行業的管理,提高廢渣、廢水、廢氣的綜合利用率。加強資源綜合利用認定,根據《國家資源綜合利用目錄》(2005年修訂本),不斷擴大資源綜合利用產品認定范圍,使更多的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得到政策支持。結合我縣實際,重點發展利用粉煤灰、煤矸石、建筑渣土、河塘淤泥、工業廢渣等固體廢棄物作為主要原料的新型建材,注重開發淤泥節能磚等就地生產、利廢與節能一體的新型保溫墻材。大力發展散裝水泥,進一步提高水泥散裝率,積極推廣應用商品混凝土和預拌砂漿。大力提高秸稈、林業資源附屬產品和畜禽糞便的綜合利用水平。

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經委、工業園管委會、縣國土資源局、縣規劃建設局、縣農辦、縣科技局、縣環保局、縣質監局、縣農業局、縣畜牧局、縣林業局。

(四)推進垃圾資源化和無害化。加快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制度,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積極推進危險廢物無害化處理,積極推進城鄉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新

建、改造一批垃圾中轉站,到2010年每個鄉鎮建成(改造)垃圾中轉站。不斷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加工和利用體系。積極推進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紙、廢塑料、廢舊輪胎、廢舊紡織品、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報廢機動車船、包裝廢棄物等的回收和循環再生利用。

責任單位:縣環保局、縣規劃建設局、縣發改委、縣經委、縣科技局、縣商務局、縣交通局。

(五)實施水資源節約利用。在火電、建材、食品、機械、煤炭、鹽化等行業實施節水行動,強制淘汰落后的用水設備和用水工藝,力爭主要產品用水定額2010年前達到省內同行業水平。對重點用水企業實施定額管理,推動高耗水、高廢水排放企業節約用水,推廣工業用水重復利用、中水回用和“零排放”等節水技術與產品。對年用水10萬噸以上的企業,每3~5年進行一次水平衡測試。對所有取用水項目,要組織水資源論證和節水評估,節水設施與建設項目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積極推廣使用節水型用水器具,淘汰明令禁止的用水器具;對現有建筑中安裝使用的不符合節水標準的用水器具,用5年時間逐步完成改造。加快城市供水管網改造步伐,爭取到2010年全部完成改造任務,城市供水管網漏失率降低到12%以下。

責任單位:縣水利局、工業園管委會、縣規劃建設局、縣

經委、縣質監局、縣發改委、縣科技局、縣環保局、縣商務局、縣交通局。

五、著力抓好重點工程實施

(一)加快實施重點節能工程。著力抓好企業節約和替代石油、燃煤鍋爐改造、熱電聯產、電機節能、余熱利用、能量系統優化、建筑節能、綠色照明、政府機構節能以及節能監測服務體系建設等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在重點用能企業中全面推進創建節能型企業活動,推廣典型經驗和做法。實施一批重點節能項目。*年起,圍繞建材、電力、煤炭、鹽化等重點耗能行業,實施余熱余壓利用、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工業鍋爐(窯爐)改造,推廣應用節能型變壓器等項目。實行重點用能企業能源審計和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及公告制度,對未完成節能目標責任任務的企業,強制實行能源審計。

責任單位:縣經委、工業園管委會、縣財政局、縣規劃建設局、縣科技局、縣國資公司、縣質監局、縣商務局。

(二)抓好水污染治理工程。加強飲用水源保護和備用水源建設,堅決取締和搬遷影響飲用水源的污染源。加強規模化養殖場的糞污處理及綜合利用,建立農村面源污染監控體系,嚴格控制農村面源污染。加快縣城污水處理廠建設,盡快建成投入使用。對涉及水污染的企業要加強整治、監測、監控,力爭實現達標排放。

責任單位:縣環保局、縣經委、縣水利局、縣規劃建設局、縣質監局、縣農業局、縣畜牧局。

(三)抓好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工程。對高技術、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和節能減排項目優先供地,對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實行更為嚴格的供地限制。積極引導和推動中小企業使用標準廠房,引導工業項目向工業集中區和標準廠房集中。加強工業用地管理,積極支持節能減排項目建設,鼓勵技改不新增用地,鼓勵建設多層廠房,提高工業用地投資強度和產出率。

責任單位:縣國土資源局、縣規劃建設局、縣經委、工業園管委會、縣環保局、縣物價局、縣商務局、人民銀行*支行。

六、強化節能減排管理

(一)強化工業企業節能減排。工業企業節能減排最具潛力,企業是節能減排的主體。重點抓好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8戶重點耗能企業節能降耗工作,抓好煤碳、建材、食品等重污染行業減排工作。

責任單位:縣經委、工業園管委會、縣環保局、縣農辦、縣畜牧局、縣商務局、縣統計局。

(二)嚴格建筑節能管理。大力發展節能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對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嚴格實施節能措施,到2010年既有建筑要完成節能改造面積縣城10%、鄉鎮5%的目標。加快建立

建筑節能自保溫體系,到2010年新建建筑新型墻體材料使用率達65%。

責任單位:縣規劃建設局、縣財政局、縣統計局。

(三)強化交通運輸節能減排管理。積極推進節能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加快淘汰老舊汽車船舶,鼓勵使用節能環保型交通工具和替代燃料,調整運輸結構。

責任單位:縣交通局、縣公安局、縣財政局、縣科技局、縣環保局、縣統計局。

(四)引導商業和民用節能。在公用設施、賓館商廈、居民住宅中推廣采用高效節能辦公設備、家用電器和綠色照明產品等。城市照明和亮化工程要優先采用LED等高效照明產品,到2010年應用率達到85%。合理控制室內空調溫度。所有公共建筑內的單位,包括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組織和個體工商戶,除特定用途外,夏季室內空調溫度設置不低于26攝氏度,冬季室內空調溫度設置不高于20攝氏度。

責任單位:縣商務局、縣規劃建設局、縣經委、縣財政局、縣科技局、縣環保局。

(五)抓好農村節能。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落后農業機械,更新改造農業提水排灌機電設施,大力發展農村戶用沼氣和大中型畜禽養殖場沼氣工程以及小型沼氣工程,推廣省柴節

煤灶。鼓勵農村垃圾通過堆肥等方式進行資源化利用,鼓勵使用節水、節電家電產品和用具。

責任單位:縣農業局、縣畜牧局、縣農機局、縣水利局、縣經委、縣財政局、縣環保局。

(六)全面建設節約型機關。各級政府機構要率先垂范,建設崇尚節約、厲行節約、合理消費的機關文化。建立科學的政府機構節能目標責任和評價考核制度,積極推進能耗計量和監測,定期進行能耗公示,實行節獎超罰。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系統,制定和實施適應本系統特點的節約能源資源工作方案。抓好辦公設施和設備節能,推廣綠色采購、綠色照明,逐步提高政府采購中使用循環產品、可再生產品和節能節水無污染綠色產品的比例。規范公務用車。定期收集辦公電子廢棄物,由具備資質的單位統一安全處置。

責任單位:縣規劃建設局、縣經委、縣商務局、縣質監局、縣農辦。

(七)強化城市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設施運行管理及監督。實行城市污水處理廠達標運行評估制度,將評估結果特別是出水達標情況作為核撥污水處理費的重要依據。對未按規定運行、出水不能穩定達標的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設施進行公開通報,限期整改。

責任單位:縣規劃建設局、縣環保局、縣財政局、縣經?D14?D

委、縣水利局。

(八)嚴格節能減排執法監督檢查。加強對重點耗能企業和污染源的日常監督檢查,每年組織1~2次節能減排工作大檢查,對違反節能環保法律法規的單位及個人進行曝光,依法查處,對重點案件掛牌督辦。開設節能環保違法行為和事件舉報電話,充分發揮社會公眾監督作用。建立節能環保執法責任追究制度,對行政不作為、執法不力、徇私枉法、權錢交易等行為,依法追究有關主管部門和執法機構負責人的責任。

責任單位:縣政府督查室、縣監察局、縣環保局、縣發改委、縣經委、工業園管委會、縣公安局、縣廣電局。

七、建立健全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

(一)建立和完善節能減排統計體系、監控體系和考核體系。根據國家、省、市統一部署,建立健全涵蓋全社會的能源生產、流通、消費、區域間流入、流出及利用效率的統計指標體系和調查體系,完善能源統計報表制度。結合我縣實際,適時開展重點調查和典型調查,如實反映高耗能企業分布、生產經營、能耗和排污等情況。建立健全能源統計機構,充實能源統計人員力量,建立和完善部門能源統計制度,制定并實施主要污染物排放統計和監測辦法,完善網上直報制度,加強統計監測。對國控、省控重點污染源污染治理設施進行聯網自動監控,2008年底前,國控、省控重點污染源污染治理設施全部實

現自動監控聯網。

責任單位:縣統計局、縣環保局、縣發改委、縣經委、工業園管委會、縣水利局、縣商務局。

(二)適當提高建設項目準入門檻。新建項目主要產品能耗不得超過省制定的產品能耗定額標準,重點建設項目能耗要達到省內同行業先進水平。達不到行業節能標準和單位產品能耗定額要求的,有關部門不予核準。對于產業政策確定的限制類項目以及化工、鋼鐵、火電、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的項目,其新增COD和二氧化硫總量必須通過老企業減排或治理工程減排的兩倍總量來平衡,實施“減二增一”。

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經委、工業園管委會、縣環保局、縣規劃建設局、縣水利局、縣商務局、縣電力公司。

(三)認真執行節能和環保標準。貫徹落實水泥、火電、煤炭等22項高耗能產品能耗限額強制性國家標準(包括高耗電產品電耗限額標準),強化社會監督、舉報和投訴處理機制,開展專項市場監督檢查和抽查,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推進節能、節水、節油和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的產品認證,將節能節水產品列入政府強制性采購范圍。嚴格執行國家36項節水、節材、廢棄產品回收與再利用等標準。

責任單位:縣經委、工業園管委會、縣環保局、縣發改委、縣水利局、縣商務局、縣電力公司、縣質監局、縣財政

局。

(四)建立健全項目節能評估審查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加強對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項目能評、環評審批的管理。按規定執行環評審批向上級備案和向社會公布制度。進一步加強建設項目環保設施“三同時”管理,嚴把項目驗收關。對建設項目環保設施不到位即投入試生產、超期試生產不驗收等違法行為,依法進行處罰。

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經委、工業園管委會、縣環保局、縣水利局、縣商務局、縣財政局、縣規劃建設局。

(五)充分發揮價格杠桿作用。充分發揮價格杠桿的調節作用,按照補償治理成本的原則,提高排污費的征收標準。安排一定比例污水處理費用于污泥處置,并確保專款專用。進一步提高水資源費和水利工程水費征收標準,擴大不同水源及不同取水用途水資源費之間的差距,對國家產業政策明確的限制類、淘汰類高耗水企業實施懲罰性水價。

責任單位:縣物價局、縣發改委、縣經委、工業園管委會、縣環保局、縣水利局、縣商務局、縣規劃建設局。

(六)加強節能環保領域金融服務。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按照“管住增量、調整存量、優化結構”的總體原則和思路,加大信貸調整力度,嚴把信貸資金閘門,加大對循環經濟、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技術改造項目的信貸支持,優先為符合條件

的節能減排項目、循環經濟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和金融服務。進一步推廣企業環境行為信息公開化制度,將企業環境信息納入銀行資信系統,與金融信貸直接掛鉤。

責任單位:人民銀行*支行、縣發改委、縣經委、工業園管委會、縣環保局、縣財政局。

八、加強節能減排管理

(一)加強組織領導。縣政府成立節能減排領導小組,主要任務是:部署節能減排工作,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發改委,負責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和節能減排的綜合協調工作,其中,有關減排方面的工作由縣環保局負責,有關節能降耗方面的工作由縣經委負責,各鄉鎮人民政府要切實加強對本地區節能減排工作的組織領導。

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經委、工業園管委會、縣環保局、縣農辦、縣商務局。

(二)建立健全節能減排工作責任制。各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各部門對本轄區和本部門節能減排指標負責,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要把節能減排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到企業。強化節能減排政策措施的執行力,加強對節能減排工作進展情況的考核和監督。把節能減排指標完成情況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目標管理,作為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和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實行“一票否決”制。

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國資公司、縣人事局、縣目標辦、縣發改委、縣經委、工業園管委會、縣環保局、縣監察局、縣統計局。

(三)加大財政政策支持力度。把節能減排方面的重點項目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縣政府安排一定的補助資金,對重大的節能減排項目給予補助。稅務部門要積極支持企業開展節能減排工作,用足用活用好國家、省、市在發展循環經濟、節能減排方面的稅收優惠政策。

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發改委、縣經委、工業園管委會、縣環保局、縣規劃建設局、人民銀行*支行、縣國稅局、縣地稅局。

(四)加強節能環保管理能力建設。建立健全節能減排監管監察機構,加強節能減排隊伍建設。進一步完善環境應急管理體系,建立健全各級環境應急機構。加快推進環境監測、監察現代化以及環境信息、輻射安全監管、危險廢棄物監管的標準化建設。完善環境自動監測監控系統工程建設。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節能減排工作中的作用。

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經委、工業園管委會、縣環保局、縣財政局、縣國土資源局、縣規劃建設局、縣質監局。

九、提高全民節約意識

(一)加大宣傳力度。將節能減排宣傳納入重大主題宣傳活動,制定節能減排宣傳方案。主要新聞媒體在重要版面、重要時段進行系列報道,刊播節能減排公益性廣告。組織媒體廣泛宣傳節能減排的重要性、緊迫性以及國家、省、市采取的政策措施和我縣的安排部署,宣傳我縣節能減排取得的階段性成效,大力弘揚“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社會風尚,廣泛動員社會參與支持節能減排。組織企事業單位、機關、學校、社區等開展經常性的節能環保宣傳,廣泛開展節能環保科普宣傳活動,把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觀念滲透到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從小培養兒童的節約和環保意識。加強節能培訓,開展節能減排合理化建議活動,選擇若干節能先進企業、機關、商廈、社區等,建設節能宣傳教育基地,提高全社會的節約環保意識,營造良好的資源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輿論氛圍。

責任單位:縣委宣傳部、縣廣電局、縣經委、工業園管委會、縣環保局。

(二)表彰獎勵一批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先進單位和個人。縣人民政府對在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和獎勵。組織媒體宣傳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先進典型,揭露和曝光浪費能源資源、嚴重污染環境的反面典型。

責任單位:縣委宣傳部、縣發改委、縣經委、工業園管委會、縣環保局、縣財政局、縣科技局、縣交通局、縣規劃建設局、縣商務局、縣農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余县| 松桃| 克什克腾旗| 奎屯市| 郓城县| 三门县| 乌兰浩特市| 田东县| 宜都市| 乐昌市| 东莞市| 阿城市| 忻城县| 井研县| 樟树市| 娱乐| 定陶县| 平顶山市| 尼勒克县| 岢岚县| 突泉县| 济宁市| 滁州市| 绵竹市| 永济市| 平阴县| 碌曲县| 宜昌市| 保德县| 凤庆县| 浙江省| 定西市| 霍邱县| 全椒县| 肥东县| 祁东县| 西城区| 浠水县| 麦盖提县| 潢川县| 台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