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民安置用房建設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村委會轄八個村民小組,有村民905戶共3056人,有外來人口500多人,有耕地面積1250多畝,人均0.4畝,有住房7萬多平方米,人均23平方米,人均住房不足30平方米和人均擁有宅基地不足30平方米的有315戶970人,其中住房困難戶有250戶870人。外來人口主要經營農村日常生活用品和農產品,以租住為主,為**片及周邊縣區服務。
隨著現代新昆明“一湖四片,一湖四環”戰略的確定和逐步實施,南城主要發展建設為旅游、會展、休閑度假城市。城市規劃發展規模為75萬人80平方公里。由于南城建設逐步起動,城市建設和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大量耕地將轉變為城市建設用地,農民耕地面積越來越少,人均占有耕地極為有限,如果按照現行每戶120平方米批劃農民宅基地的方式規劃農民宅基地,一是會出現新的“城中村”現象;二是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擠占有限的城市建設用地,造成土地資源浪費。
要解決**村的農民住房難的問題,應首先解決好農民住房用地問題,避免產生新的城中村,力求節約用地,提高村民居住環境和住房質量,改善提高城市環境,就需要改變現行的一戶一宅批劃宅基地的建房模式,采用新的適應城市規劃建設要求,提高住房質量,減少占用土地的方式來組織村民住房規劃建設。為此,**村委會通過學習外地經驗,認真研究,提出**村村民安置用房規劃建設方案:
一、建設方式:“村民集資共建——由村委會統一領導,綜合配套,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建設,統一分配”。
二、供地方式:按現行土地政策以農村農民宅基地向土地部門申請,由土地部門批準后組織實施。
三、村民安置住房建設標準:按城市規劃居民住宅區組團標準配套建設,戶型為“兩室一廳一廚一衛和兩室兩廳一廚一衛”,每套平均建筑面積60——80平方米。
四、安置對象和安置人數:
1、本村委會按政策規定現有人均宅基地不足30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積不足30平方米的村民250戶870人。
2、部分長時期在本村定居和經商的外地商人。
五、安置用房實行“批新交舊”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