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畜牧產業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畜牧產業經近幾年的大力培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支柱效益逐步顯現,為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進一步壯大產業規模,推動畜牧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經縣人民政府研究,現就抓好*年畜牧產業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打牢白鶴灘電站建設后勤物資保障基地為立足點,以政策投入為引導,以良種推廣為主要措施,以生豬、肉牛、羊、土雞重點工程和扶持養殖大戶為突破口,以產業發展壯大為目的,力求產業發展有新亮點,科技水平有新提高,基礎設施和畜產品市場競爭力有新增強,全力打造支柱型畜牧產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目標任務
(一)畜禽存欄指標。大牲畜存欄7.7萬頭(匹),比上年增加0.3566萬頭,增長4.9%,其中黃牛5.8萬頭(匹),比上年增加3000頭,增長5.17%;生豬存欄27.8萬頭,同比持平;山綿羊存欄12.3萬只(其中,山羊6.8萬只,綿羊5.5萬只),比上年增加7075只,增長6.1%;家禽39萬羽,比上年增加8795羽,增長2.3%。
(二)畜禽出欄指標。大牲畜出欄1.375萬頭(匹),比上年增加1600頭(匹),增長13.2%,其中牛1.1萬頭,比上年增加1600頭(匹),增長17.7%;肥豬26.5萬頭,比上年增加14456頭,增長5.8%;山綿羊5.5萬只,比上年增加8676只,增長18.7%,其中山羊3.2萬只,綿羊2.3萬只;家禽39萬羽,比上年增加112383羽,增長40.48%。
(三)畜產品產量指標。肉蛋奶總產27086噸,比上年增加1919.6噸,增長7.63%。其中:大牲畜肉1520噸,豬肉23050噸,羊肉990噸,禽肉590噸,禽蛋900噸,牛奶36噸,羊毛130噸。
(四)畜牧業產值指標。實現畜牧業產值2.82億元,比上年增長8%。
三、主要措施
*年,全縣各級各部門在全面抓好畜牧產業常規工作的同時,重點抓好以下十一項工作。
(一)市級生豬養殖示范村建設。馬樹、老店各建1個,每個示范村連片建示范戶50戶,戶均出欄肥豬30頭以上,完成衛生廄2000平方米(畜廄、廁所、沼氣三結合配套建設青貯窖);采取簽訂養殖供銷合同的方式,探索推動產、供、銷一體化的建設發展模式。
(二)切實抓好縣級仔豬基地建設。仔豬基地建設是搞好生豬生產的重要環節,對加快畜牧業發展、提供優質種源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各鄉鎮要堅持五化(生產規模化、品種三元化、畜廄規范化、飼養科學化、經營協會化)四統一(統一設計、統一品種、統一防疫、統一指導)的標準高質量、高起點、高標準進行建設,仔豬商品率80%以上,確保任務目標的實現。
1.縣級仔豬基地建設。藥山、東坪、大寨三鄉鎮各新建1個縣級仔豬基地。每個仔豬基地購良種公豬2頭,良種母豬200頭;新建衛生廄1500平方米,當年出售優良仔豬1500頭以上,次年出售仔豬3000頭以上;馬樹、白鶴灘、藥山三鄉鎮繼續加強指導,鞏固、完善2006年建設的縣級仔豬基地,每個仔豬基地實現年出售仔豬3000頭以上,確保基地發揮持久的良種拉動效應。
2.鄉級仔豬養殖小區建設。每個鄉鎮建一個仔豬養殖小區,每個小區建示范戶50戶,戶均飼養母豬1頭以上,出售仔豬8頭以上,出欄肥豬10頭以上;在1個村內可分點實施,但每個點相對集中連片的示范戶至少5戶以上。繼續加強2006年所建生豬養殖小區管理,鞏固規模養殖大戶的養殖基礎,發揮規模養殖的整體效益。
(三)畜種改良。全縣完成黃牛凍改7500頭,茂租、白鶴灘、老店、小河、包谷垴各新增1個凍改點;生豬改良25000窩,其中人工授精18000窩;綿羊改良22000只,其中人工授精11000只;山羊改良1000只。
(四)肉牛養殖示范工程。在老店啟動1個肉牛養殖示范點,建示范戶20戶,實現戶均存欄適齡母牛3頭、出欄肉牛2頭。在馬樹鎮啟動1戶肉牛養殖試點,存欄適齡母牛20頭,出欄肉牛20頭。
(五)科技養羊示范工程。老店鎮建立1個科技養羊示范工程,建示范戶160戶,其中重點戶70戶,一般戶90戶,實施改良草地1250畝,新建人工草地2500畝;新建衛生廄890平方米;組織購進種公羊20只;購基礎母羊520只;實現存欄4080只(其中山羊2450只、綿羊1630只),出欄2260只以上。
(六)土雞養殖試點工程。新店、紅山、小河鄉(鎮)各建土雞養殖試點1個,每個點建示范戶50戶,以開展生態養殖為模式,實現戶均年出籠土雞200只以上。白鶴灘鎮建土雞養殖試點1個,建示范戶10戶,實現戶均年出籠500只以上;建蛋雞養殖試點1個,建示范養殖大戶1戶,飼養蛋雞2000只以上,年產蛋50萬枚以上。
(七)整村推進生豬養殖示范工程。在*年的扶貧整村推進中,選擇30個點實施整村推進生豬養殖示范工程,每個點建設生豬示范戶30戶以上,新建衛生廄600平方米(磚木結構)以上,飼養種母豬30頭,引進種公豬1頭。實現戶均飼養生豬10頭(其中母豬1頭以上)以上,出售仔豬8頭以上,出欄肥豬5頭以上,示范工程由各鄉鎮組織實施,縣農業局負責技術指導,縣扶貧辦負責檢查、督促和組織驗收。
(八)漁業工程。實施長江禁漁期制度,加強農用船、漁船安全監督,確保無重大漁船安全事故發生。強化魚苗魚種基地建設,完成年產羅非魚、鯉魚、草魚、花白鰱等苗種250萬尾以上;池、壩、塘精養高產試驗示范600畝;水庫養魚2500畝;開展漁業技術培訓300人次;白鶴灘鎮建稻田養魚示范村2個,實施稻魚工程500畝。
(九)動物保護工程。大力開展以高致病性禽流感、W病、羊痘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為主的疫病綜合防治。鞏固完善防疫戶口冊制度,堅持免、檢、驅、治、滅、改、監綜合防治措施,切實抓好春秋兩防、市場兩檢、產地檢疫及公路交通動物檢疫工作。高致病性禽流感、W病、羊痘綜合防疫密度100%以上;豬瘟、豬肺疫防疫密度90%以上;縣城、鄉集鎮狂犬病防疫密度100%以上;防疫收費率85%以上;市場兩檢面100%以上;確保動物及其產品的安全上市;確保豬羊、大牲畜和禽的死亡率分別控制在3%、1%和8%以下。各鄉鎮要切實加強防疫收費管理,實行收支兩條線,專款專用,確保以防養防工作的順利推進。
(十)草料建設。實施農田地種草10000畝;完成青貯飼料80000噸;秸稈氨化3200噸;推廣配合飼料4300噸。
(十一)國家試點工程。完成在我縣實施的兩大國家投資試點項目:即云南省*縣巖溶地區草地治理試點工程及*縣科技扶貧種草養畜項目。涉及項目的老店、藥山、崇溪、白鶴灘、中寨五鄉鎮及縣直發改、扶貧、農業、林業、水利、科技、國土、交通、監察、財政、審計、信貸、政研室等部門要嚴格按照所屬職責認真履職,切實參與抓好兩大項目的建設管理,縣政府將嚴格按省政府批復的項目實施方案進行考核。
四、扶持政策
(一)畜廄用地。對發展畜牧產業的畜廄建設用地,按照農業生產用地標準辦理相關手續。
(二)市級生豬養殖示范村建設。投資60萬元(其中,市財政補助20萬元,縣級解決40萬元)。每個示范村市級補助10萬元,縣政府配套解決貼息貸款20萬元,貼息資金由縣財政預算安排。
(三)縣級仔豬基地建設。縣政府安排111.72萬元,其中,縣財政預算安排補助資金21.72萬元(每個基地補助7.24萬元);安排貼息貸款90萬元(每個基地30萬元),貸款貼息期限2年,貼息資金由縣財政預算安排。每個基地完成新建衛生廄(磚木結構)1500平方米,補助標準20元/平方米;引進良種母豬200頭,補助200元/頭;引進良種公豬2頭,補助1200元/頭。
(四)鄉級仔豬養殖小區建設。縣政府安排貼息貸款240萬元,每個小區15萬元。貸款貼息期限1年,貼息資金由縣財政預算安排。
(五)黃牛凍改。新增5個凍改點,投資6萬元,由縣農業局籌措解決。
(六)肉牛養殖試點工程。老店鎮肉牛養殖示范所需資金從*縣科技扶貧種草養畜項目資金中解決;馬樹鎮肉牛養殖示范所需資金由縣政府安排貼息貸款15萬元,貸款貼息期限1年,貼息資金由縣財政預算安排。
(七)科技養羊示范工程。工程開展所需資金從*縣科技扶貧種草養畜項目資金中解決,由縣農業局、縣扶貧辦和老店鎮共同組織實施。
(八)土雞養殖試點工程。縣政府安排18.5萬元,其中縣財政預算安排補助資金3.5萬元,貼息貸款15萬元。具體為新店、紅山、小河由縣財政各預算安排1萬元補助資金,對養雞大戶按200元/戶進行補助;白鶴灘鎮由縣政府安排貼息貸款15萬元,其中,1戶蛋雞養殖示范戶安排貼息貸款10萬元,貸款期限2年,貼息資金由縣財政預算安排;項目按設計標準建成、經縣畜牧產業領導組組織驗收通過后,由縣財政預算安排以獎代補資金0.5萬元對蛋雞養殖大戶進行補助。其余10戶土雞養殖大戶安排貼息貸款5萬元進行扶持,即每戶5000元。貸款貼息期限1年,貼息資金由縣財政預算安排。貸款主要用于設施購置、生產經營周轉等。
(九)整村推進生豬示范工程。在*年扶貧工作整村推進的自然村中實施,每個點從整村推進扶貧資金中安排不低于5萬元補助資金,用于新建衛生廄(磚木結構)、種母豬和種公豬采購,補助標準為:衛生廄30元/平方米,種母豬560元/頭、種公豬1200元/頭。
(十)漁業工程。縣財政預算安排2萬元,其中,禁漁經費1萬元,魚苗魚種基地建設及培訓費1萬元。
(十一)動物保護工程。縣財政預算安排30萬元動物疫情防控資金,其中,10萬元作為重大動物防疫儲備金,其余20萬元用于縣級春秋兩防會議、防疫物資采購、防疫戶口冊購買、免疫耳標采購、村防疫員補貼等。
(十二)科技培訓費。縣財政預算安排5萬元,用于縣級畜牧科技推廣及培訓,開展實用技術培訓2000人次。
(十三)獸醫衛生監督工作經費。*年,由縣財政預算安排獸醫行政執法等工作經費10萬元,但縣農業局要完成各種檢疫收費10萬元交縣財政。完不成任務,縣財政按實際完成數撥給該項工作經費;超額完成任務,縣政府根據實際情況追加該項工作經費。工作經費主要用于動物衛生監督檢測、檢驗及肉食品安全檢測、檢驗,獸醫行政執法,市場清理整頓、辦案等。各鄉鎮工作經費計算,由縣農業局提出方案,報縣政府審批后執行。
五、獎懲辦法
(一)約束機制
1.實行畜牧產業雙向目標管理責任制。縣政府與鄉鎮、農業局簽訂畜牧產業目標管理責任狀;縣農業局與鄉鎮農業綜合服務站簽訂畜牧產業目標管理責任狀,實行目標管理,做到職責明確,獎懲有據。
2.實行畜牧生產責任人風險金制。縣領導組掛鉤成員、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分管領導每人交責任金1000元,縣農業局安排的分片負責技術人員每人交責任金500元。完不成任務的責任金不予退還。
3.實行重大動物疫情“一票否決”制。因工作不到位、措施不落實、上報不及時、控制處置不力,導致發生重大動物疫情,致使疫情擴散,或造成重大損失和影響的,年終畜牧業考核實行“一票否決”。
4.嚴格考核。畜牧業生產由縣領導組制訂考核辦法,年終納入縣委“爭先創優”考核。
(二)獎勵辦法
1、目標責任制獎勵。完成縣下達生產目標考核任務的鄉鎮,退還目標責任人所交責任金,并獎勵每個責任人1000元。縣領導組掛鉤領導及技術責任人員與所掛鉤鄉鎮同獎同懲。
2.縣對鄉鎮獎勵。由縣財政預算安排3萬元獎勵經費,對完成任務較好的鄉鎮前三名及部門進行獎勵。
3.養殖大戶獎勵。縣財政預算安排1.69萬元獎勵資金,對拉動產業發展成效顯著的規模養殖大戶進行獎勵。全縣評出生豬養殖大戶一等獎2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10名(其中獎勵仔豬養殖戶的名額不少于10戶);土雞養殖大戶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分別給予一等獎1000元,二等獎800元,三等獎500元現金獎勵。
4.營銷獎勵。由縣財政預算安排0.45萬元獎勵資金,對積極尋找市場、組織營銷活畜及其產品的大戶或企業進行獎勵。全縣評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1名,分別給予一等獎2000元,二等獎1500元,三等獎1000元現金獎勵。評選辦法由縣農業局擬訂報縣產業領導組審批執行。
5.黃牛凍改超額完成任務的鄉鎮按所超部分每頭獎20元。
6.對科技人員獎勵。由縣農業局籌措經費2萬元,對科技人員完成任務較好,成績突出的,全縣評出10名優先安排外出考查學習,并優先推薦晉升符合條件的相應技術職務。
六、加強領導,狠抓落實
畜牧支柱產業的發展,事關全縣農業農村工作的大局,事關廣大群眾增產增收。各鄉鎮、各部門要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從促推廣、謀發展、顧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發展壯大畜牧產業的重要性,通過強有力的政策措施引導,突出產業發展,確保各項既定目標的實現。
(一)實行領導掛鉤制。畜牧產業領導組成員分別掛鉤鄉鎮的掛鉤制度,具體負責協調、解決生產中的困難和問題,幫助、督促所掛鉤鄉鎮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各扶貧掛鉤部門要做好掛鉤扶貧村畜牧業生產的幫扶工作,確保各項任務指標的完成。
(二)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各鄉鎮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具體責任人,做到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職能部門主動抓。實行鄉鎮副科級以上領導分片負責,技術人員包片到人,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確保各項任務目標的實現。
(三)整合力量,合力推進。縣農業局要切實負責全縣畜牧產業建設的生產、技術指導及培訓,確保技術措施及物資及時組織到位;縣財政局、金融信貸部門要保證資金的足額到位,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各鄉鎮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嚴格按照縣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抓緊制定操作性強、適合本地發展的項目實施方案,并報縣畜牧產業領導組審批后實施,確保畜牧產業目標的實現。